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及其所之既倦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及其所既倦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B. 既其出,则或咎欲出者

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 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卒葬之

D.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余与四人拥火

 

A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平时学生中要注意积累虚词的用法和意义。A项,“之”均为动词,“到、往”。B项,都是代词,前一个是指示代词,“那、那个”;后一个是人称代词“自己”。C项,都是连词,前一个表转折关系,“却”;后一个表承接关系,“而后”。D项,都是连词,前一个相当于“因为”;后一个表修饰,相当于“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其乃华山之阳之也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者,何可胜道也哉

B. 盖其又深,则其又加少矣

盖余所,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C.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

贫贱有此女,始还家门

D. 犹不能不以之怀

每览昔人感之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节选)

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平伯同游秦淮河;平伯是初泛,我是重来了。我们雇了只“七板子”,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便下了船。于是桨声汩汩,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

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甡国、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也好。这几处的船不是觉着笨,就是觉着简陋、局促;都不能引起乘客们的情韵,如秦淮河的船样。“七板子”规模虽不及大船,但那淡篮色的栏杆、空敞的舱,也足系人情思。舱前的顶下一律悬着灯彩;灯的多少、明暗,彩苏的精粗、艳晦,是不一的。但好歹总还你一个灯彩。这灯彩实在是最能勾人的东西。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進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我们这时模糢糊糊地谈着明末的秦淮河的艳迹

如《桃花扇》及《板桥杂记》里所载的。我们真神往了。我们仿佛亲见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了。于是我们的船便成了历史的重栽了。我们终于恍然秦淮河的船所以雅丽过于他处,而又有奇异的吸引力的,实在是许多历史的影像使然了。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从东关头转弯。不久就到大中桥。大中桥共有三个桥拱,都很闳大,俨然是三座门儿;使我们觉得我们的船和船里的我们,在桥下过去时,真是太无颜色了。桥砖是深褐色,表明它的历史的长久:但都完好无缺,令人太息于古昔工程的坚美。桥上两旁都是木壁的房子,中间应该有街路?这些房子都破旧了,多年烟熏的迹,遮没了当年的美丽。我想象秦淮河的极盛时,在这样宏阔的桥上,特地盖了房子,必然是髹漆得富富丽丽的;晚间必然是灯火通明的。现在却只剩下一片黑沉沉!但是桥上造着房子,毕竟使我们多少可以想见往日的繁华;这也慰情聊胜无了。过了大中桥,便到了月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这才是秦淮河的真面目哩。

这时正是盛夏。我们下船后,借着新生的晚凉和河上的微风,暑气已渐渐消散;到了此地,豁然开朗,身子顿然轻了—习习的清风荏苒在面上、手上、衣上,这便又感到了一缕新凉了。南京的日光,大概没有杭州猛烈;西湖的夏夜老是热蓬蓬的,水像沸着一般,秦淮河的水却尽是这样冷冷地绿着。任你人影的憧憧,歌声的扰扰,总像隔着一层薄薄的绿纱面幂似的;它尽是这样静静地、冷冷地绿着。我们出了大中桥,走不上半里路,船夫便将船划到旁,停了桨由它宕着。他以为那里正是繁华的极点,再过去就是荒凉了;所以让我们多多赏鉴一会儿。他自己却静静地蹲着。他是看惯这光景的了,大约只是一个无可无不可。这无可无不可,无论是升的沉的,总之,都比我们高了。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下文景物的描写、时空的转换按照游览顺序展开,表现了作者和友人一起夏夜泛舟秦淮河所见、所闻和所感。

B. “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化用李清照词句“载不动许多愁”,将抽象的“梦”形象化,表达了作者的感受,点明了文章主旨。

C. 描绘秦淮河的七板子船,联想到了北京、杭州、扬州的船,写夜晚的清凉,又对比了西湖的夏夜,作者运用衬托的手法,既引发人的想象,又突出了景物的特点。

D. 作者喜欢用叠音词来描写景物,与《荷塘月色》一样,本文运用大量的叠音词,既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景物的特点,传达了作者的感受,又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2.文章第一段末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试分析作者是怎样从不同的感觉角度描写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国会珍珠港演讲

(美)罗斯福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期——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蓄谋已久的进攻。。

合众国当时同日本处于和平状态,并且,根据日本的请求,当时仍在同该国政府和天皇进行会谈,以期维护太平洋和平。实际上,就在日本空军中队已经开始轰炸美国瓦胡岛之后的一小时,日本驻合众国大使还向我们的国务卿提交了对合众国最近致日方信函的正式答复。虽然复函声称继续现行外交谈判似已无用,但并来包含有关战争或武装进攻的威胁或暗示。历史将会证明,夏威夷距日本那么遥远,这次进攻是经过许多天或甚至许多个星期精心策划的。在此期间,日本政府蓄意以虛伪的声明和表示继续维护和平的愿望来欺骗美国。昨天对夏威夷岛的进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损害。我遺憾地告诉各位,很多美国人丧失了生命,此外,据报,美国船只在旧金山和火奴鲁鲁(檀香山)之间的公海上也遭到了鱼雷袭击。

昨天,日本政府已发动了对马来亚的进攻。

昨夜,日本军队袭击了香港。

昨夜,日本军队袭击了关岛。

咋夜,日本军队裳击了菲律宾群岛。

昨夜,日本袭击了威克岛。

今晨,日本袭击了中途岛。

因此,日本在整个太平洋地区采取了突然攻势。发生在昨天和今天的事证实了这一占美国人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并且十分清楚这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安全和生存本身。

作为三军总司令,我已指示,采取一切措施保卫我们的国家。

我们整个国家都将永远记住此次对我们进攻的性质。不论要用多长的时间才能战胜此次蓄谋已久的入侵,美国人民一定要以自己的正义力量赢得绝对胜利。

我现在预言,我们不仅要做出最大的努力来保卫我们自己,我们还将确保这种形式的背信弃义永远不会再危及我们。我这样说,相信是表达了国会和人民的意志。战争已经开始,无庸讳言,我国人民、我国领土和我国利益都处于严重危险之中。

相信我们的武装部队——依靠我国人民的坚定决心—将取得必然的胜利,愿上帝保估我们!

我要求国会授权我宣布:

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发动无无端的、卑鄙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对美国发动进攻,重创美国在夏威夷岛的部队。

B. 日本距夏威夷非常遥远,表明对美国的进攻是经过精心策划、蓄谋已久的。

C. 日本先轰炸了美国瓦胡岛,一小时后才向美国宣布停止谈判,进入战争状态。

D. 日本不仅偷袭美国,还袭击马来亚、香港等地,是突然袭击了整个太平洋地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点明事件,再深入剖析事件性质,指出其危害,最后表明态度,发出动员号召。

B. 文章在论述中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虽然削弱了文章的理性,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C. 文章中间部分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列举了日本帝国的侵略行径,语言简练而有力量。

D. 本文作为总统发布的作战宣言,事实清楚,逻辑严密,感情饱满,具有极强的鼓动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尽管当时日本已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但美国仍想和日本维持太平洋局部和平。

B. 美国曾和日本政府会谈,对和平抱有幻想,因而对日本偷袭珍珠港没有丝毫准备。

C. 太平洋战争的全面暴发,威胁到了美国的安全和生存,美国才被迫宣布对日作战。

D. 罗斯福相信,美国武装部队依靠本国人民的坚定决心和上帝保佑,必将取得胜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幼时,我母亲就像攥老鼠一样控制着我,每天的发型、衣服,甚至放学到家的时间她都严格控制,对此我感到十分厌烦。

我曾发誓有朝一日能够独立生活后,立马只身抱着猫离开这个家,再也不回来。然而许多年后,我依然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且离不开她。不得不说,这真是件奇妙的事。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随着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与此同时,市民的文明素质随着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也有了必然的提升。

良好的市民素质不仅能折射出城市的形象之美,而且能成就城市的环境之美。要取得创建文明城市的成功,不需要政府发号施令和加大投入,只需要提高市民素质就可以了。因为只要市民素质提升了,创建文明城市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①市民的文明素质不一定伴随着城市发展而必然的提升。

________

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