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九牛坝观抵戏记 彭士望 ①树庐叟负幽忧之疾于九牛坝...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九牛坝观抵戏记

彭士望

①树庐叟负幽忧之疾于九牛坝茅斋之下。戊午闰月除日,有为角抵之戏者,踵门告曰:“其亦有以娱公?”叟笑而颔之。因设场于溪树之下。密云未雨,风木泠然,阴而不燥。于是邻周氏之族、之宾、之友戚,山者牧樵,耕者犁犊,咸停释而聚观焉。

②初则累重案,一妇仰卧其上,竖双足承八岁儿,反覆卧起,或鹄立,合掌拜跪,又或两肩接足,儿之足亦仰竖,伸缩自如。间又一足承儿,儿拳曲如莲出水状。其下则二男子、一妇、一女童与一老妇,鸣金鼓,俚歌杂佛曲和之。良久乃下。又一男子登焉,足仍竖,承一梯可五级,儿上至绝顶,复倒竖穿级而下。叟其劳,令暂息,饮之酒。

 ③方登场时,观者见其险,咸为股栗,毛发竖,目眩晕,惴惴唯恐其倾坠。叟视场上人,皆暇整从容而静,八岁儿亦斋栗,如先辈主敬,如入定僧。此皆诚一之所至,而专用之于习,惨淡攻苦,屡蹉跌而不,审其机以应其势,以得其致力之所在;习之又久,至精熟不失毫芒,乃始出而行世,举天下之至险阻者,皆为简易。夫曲艺则亦有然者矣!以是知至巧出于至平。盖以志凝其气,气动其天,非卤莽灭裂之所能效。此其意,庄生知之,私其身不以用于天下;仪、秦亦知之,且习之,以人国戏,私富贵,以自贼其身与名。庄所称伯昏瞀人临千仞之蹊,足逡巡垂二分在外,吕梁丈人出没于悬水三十,流沫四十里之间,何莫非是?其神全也。叟又以视观者,久亦忘其为险,无异康庄大道中,与之俱化。甚矣,习之能移人也!

 ④叟因之重有感矣。先王之教,久矣夫不明不作,其人恬自处于优笑巫觋之间,为夏仲御之所深。彼固自以为戏,所游历几千万里,高明巨丽之家,以三家一巷之村市,亦无不以戏观之,叟独以为有所用。固哉,王介甫谓鸡鸣狗盗之出其门,士之所以不至!患不能致鸡鸣狗盗耳,吕惠卿辈之谄谩,曾鸡鸣狗盗之不若。鸡鸣狗盗之出其门,益足以致天下之奇士,而孟尝未足以知之。信陵、燕昭知之,所以收浆、博、屠者之用,千金市死马之骨,而遂以报齐怨。宋亦有张元、吴昊,虽韩、范不能用,以资西夏,宁无复以叟为戏言也。悲夫!

注:(1)彭士望(1610—1683年),字躬庵,一字树庐,南昌(今江西南昌)人。(2)抵戏:古代一种技艺表演,类似今天的摔跤,也泛指杂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其劳,令暂息      悯:哀怜

B. 屡蹉跌而不          迁:升迁

C. 为夏仲御之所深      疾:痛恨

D. 三家一巷之村市    迄:至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除日”,一般指农历年最后一天,俗称“年三十”,又称“岁除”“除夕”。但文中指的是戊午闰月的最后一天。

B. “金鼓”,古代军队作战时离不开金鼓,如鸣鼓而攻、鸣金收兵;亦泛指金属制乐器和鼓。文中指的是后者。

C. “仞”是古代表长度的单位,相当于七尺或者八尺。古代表长度的单位还有丈、寻、锱、铢等。文中指瀑布的高度。

D. “优笑”,指古代以戏谑为业的艺人,他们的动作滑稽可笑,又称为“俳优”“优伶”。文中指角抵戏帮的艺人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角抵戏帮主来为树庐叟表演,树庐叟笑着点头答应,这场表演吸引了很多村民观看,让观众看得胆颤心惊。

B. 角抵戏表演惊险万分,场外观众都吓得两腿发抖,头发直竖,目眩头晕,就连场上的八岁儿也不例外。

C. 作者所说的“习之能移人也”,既指表演者平日里的训练提升了技艺,也指观众长时间观看惊险表演,也不再害怕了。

D. 表演者和世人都只将角抵戏当作一种娱乐,然而作者认为角抵戏和“鸡鸣狗盗”一样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技能。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患不能致鸡鸣狗盗耳,吕惠卿辈之谄谩,曾鸡鸣狗盗之不若。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5.请根据第③段,简要概括表演者取得成功的原因。

 

1.B 2.C 3.B 4.(1)担心不能招致鸡鸣狗盗之徒倒也罢了,只怕吕惠卿之流的献媚奉承和巧言欺骗,甚至连鸡鸣狗盗之徒都不如。 (2)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而被杀,邯郸成为秦国的郡邑,可惜它使用武力却不能坚持到最后。 (3)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实际上未曾消逝;月亮时圆时缺,都能月亮本身终究没有增减。 5.(1)心志专一(矢志不渝) (2)刻苦训练(反复练习) (3)聚精会神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可采取代入原文法、位置推断法、语境推断法、词性推断法等。可将选项所给的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B项,迁:改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                            ( )

A.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游览)     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座、所)

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加速)

B.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边际)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长久的)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都)

C. 纵一苇之所如(任凭)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端正) 

故为之文以志(记)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更加)

D.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思慕)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道理)

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杳不知其所之也(远)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的内容,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重逢》选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文中写了作为陪审员的贵族聂赫留朵夫,与被其始乱终弃的安娜十年后的监狱重逢。

B. 《墙上的斑点》是英国意识流作家伍尔夫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主人公看见墙上的斑点,然后以此为线索,引发意识的流动,产生一系列幻觉和遐想。

C. 《秦晋崤之战》选自《左传》,故事生动曲折,情节错落有致,主要由王孙满哭师、蹇叔观师、弦高犒师、秦军败师和晋公释囚等故事套合而成。

D. 《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文中描写了冯谖弹铗而歌,焚券市义,营造三窟的事迹,展示了一位深谋远虑,具有远见卓识的战国奇士的风采。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两句,以声衬寂,笛声悠扬哀婉,既是喟叹人生如晨星一样易逝,又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

B.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垂”“涌”二字一静一动,活化逼真,无“垂”表现不出平野阔之静,无“涌”表现不出大江流之动。

C.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句运用借代、比喻、夸张等手法,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呈现出赤壁一带有声有色的如画景致。

D.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句运用典故,情感浸透于述说,事理隐藏于历史,借古人仓促用兵导致失败的教训来提醒朝廷。

 

查看答案

阅读下边的漫画,对其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

A. 只有围绕中心,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

B. 只有经受磨练,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战。

C. 只要拥有雄心壮志,就一定能够摆脱生活厄运。

D. 只要足够勤奋努力,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出贡献。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中国画中的荒寒并未流于死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绚烂有失于天真,雕琢远离于古拙,市井易流于欲望,狂动易滞于表象。在荒寒中,画家摆脱了外在的牵绕,而玩味其内在的趣味。

①就是要极力去除那些妨碍自然原样呈现的因素

②其实表现的是中国画家对生命的理解

③表现不食人间烟火的超然物外情怀

④中国画之荒寒境界并非只是借深幽之山水来逃避现实

⑤而以此表现生命的热烈

⑥他们之所以热衷于选择冷寒的对象

A. ②⑥①③④⑤    B. ⑤④③②⑥①

C. ②④③⑥①⑤    D. ⑤⑥①④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