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各题。 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捷①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各题。

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捷①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②,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③。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注 ]①蒋捷是南 宋词人,本词作于南宋灭亡之后。②灯晕舞:昏暗的灯光摇晃不定。③木棉裘:以木棉为絮的冬衣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本词首句“白鸥问我泊孤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白鹭的口,说出了词人孤舟夜泊的境况。

B. “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渲染了词人此刻所处的环境之恶劣:天色昏黄,雪花纷飞,冰冷刺骨。

C. “有梅花,似我愁”一句再次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梅花愁于寒雪,更烘托出词人心境无限凄凉。

D. “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巧用反问,回答了前句提出的问题,词人泊船是因为心里情愿留下。

E. “花外楼,柳下舟”一句虚实结合,写了词人昔日和故友同游的情景,借繁华景物抒发愉悦之情。

2.本词中,词人的“愁”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简要分析。

 

1.DE 2.①词人受阻于风雪,被迫泊船荆溪,身体羁留,但内心却不情愿的无奈之情。②词人在寒冷的雪夜,形单影只,冷冷清清,只有灯影相伴的孤单寂寞之情。③词人欲梦中重温与友人故国同游的美好场景,却入梦不成的悲凉愁苦之情④词人思及国破家亡,想到自己颠沛流离且行程不顺的处境,心怀悲愤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D项,“词人泊船是因为心里情愿留下”有错,从词中来看,词人旅途遭遇风雪,无法前进,因而愁锁眉头,心情惆怅,所以并非心里愿意留下。泊船是因为受到大雪阻挡,是“身留”,非“心留”。“心留”指乐意羁留,“身留”是出于被迫。E项,“‘花外楼,柳下舟’一句虚实结合”错误,从词中来看,“花外楼,柳下舟”一句回忆了词人昔日和故友同游的情景,只是虚写,并无实写,何来虚实结合?同时并非抒发愉悦之情。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词中,词人的‘愁’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这是针对诗歌情感设题,题干已经告知情感是“愁”,要求回答的是具体“愁”的内容。“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词人幻想出一只拟人化的白鸥来设问,将孤舟主人的停泊究竟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这个问题,极其简明地用“是身留,是心留”来概括,揭示了孤舟受阻这一事实,流露出身体被迫羁留但内心不情愿的无奈;“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这是写身留,描绘了孤舟中的冷清,通过“拍”字、“舞”字,写出了寒风吹袭下,舱帘掀打和灯焰闪烁的动态,突出了一个“冷”字;又用“对”字、“闲”字,刻划了他对着缄默的身影孤寂地发愣的静态,突出了一个“孤”字,在这一动一静之中,渲染了冷清寂寞的气氛。又用“冷清清”一句,予以点破,兼指环境和心境。人们在孤寂的时候,往往会自然地怀念起旧日的朋友。正是这种孤舟夜泊的境遇,促使主人公追念起昔日同友人的欢聚,因而逗引出“忆旧游”的思绪。“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词人以回忆揭出了同眼前的冷清相对照的另一番境界,句中在“花”“柳”这两个娇艳字眼儿的点染下;再现了与故友同游的美好回忆:在春意盎然的花红柳绿之中,他们乘舟荡漾、楼台逗留。美好的回忆,引来他寻梦的渴望,而一再地努力入梦却没有成功。句中“梦也梦也”的重叠,就表现了他寻梦的努力。好梦难寻,终于重新坠入冷清的现实──只见荆溪寒水空自流。这一跌一荡的笔下波澜,反映了主人公翻腾的思绪,也通过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揭示了他被迫滞留中的惆怅心情。“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再次回到了对“身留”的描写。从“湿透”两个字,读者可以悟出,主人公寻梦不成,已经踱到甲板上,伫立很久。他不顾漫天的飞雪,凝视着“漠漠”密布的阴云,听任身上的木绵袄被雪水浸透。他何以这样出神呢?“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结尾表明,他陷入了深沉的愁思。这使读者联想到作者在宋亡之后,以有为之年隐居不仕的经历,进而从他那故作放达的语调中,感觉到他萦绕于怀的,似乎有比阻雪更深的愁苦,阻雪也许不过是一剂触媒吧?词人思及国破家亡,想到自己颠沛流离且行程不顺的处境,心怀悲愤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鄙视军阀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时表现大家同仇敌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论述“乐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在《颜渊》中提出的关于“仁”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对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于是余有焉           叹:感慨

B. 以近               夷:平坦

C. 无物以之             相:帮助

D. 何可道也哉           胜:胜利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夫夷以,则游者众

B.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 可以无悔

3.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

A.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B.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 遂与之俱出

D. 此余之所得也

4.不属于“此余之所得也”的“得”这一项的是(     )

A.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杏花春雨江南

王清铭

①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印象特别深刻,每个人都有侠骨柔情的一面,骑白马驰骋在秋风萧瑟的辽阔塞上,马蹄得得,强劲的风刮动鬣鬃一般的头发,心头的豪情也随之猎猎作响。突然马一声长嘶,一个阳刚的形象镌刻在后人瞩望的视野。

②画家吴冠中先生把这一句改为“骏马秋风冀北”,意境相似,后一句则完整保留。画家李可染更是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画了一幅水墨画。在很多人的心中,江南是故乡,是心灵的家园,也是感情的寄托。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就这样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

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③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一种藏在心灵角落的柔情,是长期缠绕在思念之中的情结。我很有兴趣地查阅了“杏花春雨江南”的出处,它最早出现在元代诗人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画家柯敬仲要回江南,虞集写词相送:“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词翰兼美,一时争相传刻,流传遍海内。特别是结拍处“杏花春雨江南”,入画入书或入印,还被人织成锦帕,为时所贵。由此可见,这句词曾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④如果再往前到宋代,写杏花和江南雨的诗词非常多。陈与义写“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激赏。诗人客居他乡,在诗歌的平仄中消磨时光,在淅沥的雨声中,杏花突然开放了,粉红腮颊,仿佛想念中伊人的脸庞,那押了韵的思念被雨声一遍又一遍地洗濯,诗人的心中布满了水意,那场春雨来自心头,仿佛就在他的眼眶里下着。

⑤江南是美丽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江南又是忧伤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或许是因美丽而忧伤,或是因忧伤而美丽?如果再往前到唐代,我们会遇上落魄的杜牧,沿着牧童手的指向,我们会在细雨霏霏的杏花村,端起盛满感伤的酒杯,与他隔着一千多年碰响这水底的火焰。

⑥我很奇怪,杏花开放带来的是热闹的春意,宋祁就写过“红杏枝头春意闹”,但我们想到南就想到柔情的雨,想到春雨就想到了在雨中开放和飘零的杏花。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或许,人生多苦难,生命的本质就是忧伤的,在我们远离故乡,或者感觉光阴悄然远逝,我们的心头就有杏花开放,就有江南雨犹如唐诗宋词一样,在我们梦的边缘平平仄仄地滴落,淋湿了我们押韵的心情。

⑦生命不可缺少诗意。我们也不难明白,春节晚会上那个《小城雨巷》的舞蹈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现代人的情感共鸣。人们并不是真的要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去寻找“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逝,但并没有隔断现代人的向往。人们是怀旧的,也向往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这是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所无法弥补的心灵空缺。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和怀恋,也是同样的情愫。

⑧余光中先生说:“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在杏花春雨的江南,也许我们不需要一把油纸伞,嗅着杏花的幽香,走在江南的雨里,被雨淋湿,也不失一种幸福。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杏花春雨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它缠绕过落魄的杜牧、客居他乡的陈与义与写词赠友的虞集也让现代人十分向往。

B. 文中大量引用前人的诗句表现了“杏花春雨江南”的诗意内涵典雅隽永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C. 作者对“杏花”“春雨”等意象的着力描写渲染了江南美丽而忧伤的特质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故土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D. 文章的结尾通过对江南春雨的直接描写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被雨淋湿的幸福感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E. 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是一种怀旧的情愫它既是对古典意蕴的怀恋又包含着对现代生活失去传统诗意的感慨。

2.文章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却在开头描写了一幅“白马秋风塞上”的图景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3.作者为什么说“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怀念陆蠡

陆蠡因为留下了《海星》《竹刀》《囚绿记》三本散文集,翻译了不少外国书籍,而被誉为“绝代散文家”。他更是一位崇高的爱国主义者。1938年,卢沟桥事变第二年,陆蠡来到已沦为“孤岛”的上海,主持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他坚持斗争,出版了大量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抗日书籍,引起日本侵略者的注意。1942年4月13日,上海中央巡捕房和法租界巡捕房联合派人到出版社,拿着陆蠡的照片,指名要抓人。这时陆蠡恰好外出,巡捕们便入内翻箱倒柜大搜查,最后带走了两个人和部分书籍。陆蠡回来后,为了营救被抓走的两位同事,找巡捕房交涉,当即被拘捕,不久转到日本宪兵队。在日本人面前,陆蠡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据说,有一次日本人提审陆蠡:“你爱不爱国?”陆蠡坦然回答:“爱国。”又问:“你赞不赞成南京政府(指汪精卫伪政府)?”他毅然回答:“不赞成!”再问:“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把中国征服?”他断然答道:“绝对不能征服!”一字一句,气壮山河。

后来,陆蠡没有了音讯。他的亲友四处寻找,多方营救,终属徒然,他就这样在世界上永远地消失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似乎忘记了这位杰出的天台人。但陆蠡在文学史上留下的业绩,不会因时间而消逝。我们应该重新认识陆螽,重新认识他那带着浓郁乡土味的优美散文和独具个性的人格魅力。

据说,陆蠡从小便显示出不同凡响的聪慧,有神童之称。7岁时,县知事到学堂视察,命陆蠡作文,他面无难色,略作思索,便提笔成文。知事阅后,大为赞赏,当即掏出随身携带的所有银元,奖励陆蠡,一时传为佳话。后来知事升至台州府任职,便向陆蠡父亲提出带陆蠡到台州府读书。陆蠡12岁时,又由耶稣堂一位姓邵的先生带到杭州教会学堂惠兰中学补习英语。第二年,跨越初中,直接考入之江大学附属高中部。从此,陆蠡从平桥小镇走向外面的世界。以后,陆蠡相继进入杭州之江大学、上海国立劳动大学读书,完成学业后先后在福建泉州平民中学、上海南翔立迭学园、临海回浦中学任教,后来再到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

在走南闯北的二十多年里,陆蠡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散文,这些散文表达了他向往光明、追求快乐的美好理想。在三十年代的散文家中,陆蠡的散文最是奇丽明朗,清新可诵。他的散文有许多写到故乡的山水,是天台山的神秀山水给了他聪慧和灵气。故乡的山水、童年的回忆,一直是他创作的源泉。写到故乡,陆螽的笔端总是满蘸着深情。

陆蠡是一个地道的天台山人,他的血脉中涌动着天台山人特有的激情,这不仅体现在他的散文中,更体现在他的为人品格上。忠诚善良,讲义气,富有正义感,不趋时媚俗,有一副热心肠,为朋友可以赴汤蹈火。天台人所应有的优点,在陆蠡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平时,陆蠡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只知默默耕耘。但在关键时刻,总是挺身而出,即使是在日本侵略者的淫威面前。诗人柯灵说:“他不趋时,不阿俗,切切实实,闭门劳作,般勤地献与世人。他是一个淳朴的、地道的山乡人。这点淳朴使他在品格上显得高,见得厚,也正是他能默默地为祖国献出生命的根基。”在他失踪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许多熟悉或者不熟悉他的人,一直不停地写纪念文章,最为敬仰、最为赞道的是他的崇高心灵和无私品格。巴金先生在怀念他的文章中深情地写道:“我认识不少人,好的和坏的,强的和弱的,能干的和低能的,真诚的和虚伪的,我可以举出许多许多。然而像他这样有义气、无私心,为了朋友甚至可以交出生命,重视他人的幸福甚于自己的人,我却见得不多。古圣贤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可以当之无愧。”这样的评价,可能在巴金先生的一生中再也没有献给过第二个人了。

陆蠡虽然不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伟人,但他是一个真正有骨气的天台人,他以自己34岁的生命在天地间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我们的时代需要陆蠡的精神,需要陆蠡那样的硬气和实干,需要那种知难而上、百折不挠的信念。陆蠡的精神和他留下的绝妙文章,任何时候都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与陆蠡的成就和历史地位相比,我们对他了解得太少,宣传得太少,研究得太少。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应该由我们去继承和发扬。

(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日本人审问陆蠡时陆蠡的表现是“坦然”“毅然”“断然”他态度明朗回答斩钉截铁正义凛然。一字一句可谓气壮山河。

B. 陆蠡被巡捕房拘捕之后不久便被转到日本宪兵队。后来亲友四处寻找多方营救陆蠡终无音讯。他应该是死于日寇的屠刀下。

C. 巴金对陆蠡有很高的评价他对比了自己所认识的很多品德、才干各异的人认为像陆蠡这样有义气、无私心的人再无第二个了

D. 在陆蠡34年短暂的一生中他经历了从求学、任教、主持出版社工作到牺牲狱中的历程用他的生命在天地间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

2.陆蠡的“硬气”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有人说是陆蠡优美的散文打动了读者的心使他名留青史也有人说他的人格魅力感动读者使他成为人们永远怀念的人。你认为呢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唐朝是诗的时代但是唐人也非个个都擅长写诗《全唐诗》中有的诗作就粗陋鄙薄不忍卒读虽然多数诗歌清新别致情韵悠长。

②作为金融业较发达的地区佛山金融人才缺口依然存在市金融办正着手推进金融人才招揽工作“佛山版”金融引才方案已是呼之欲出

③近年来一些二三线城市出现了奇特的现象市政设施完善、住宅群落整齐万人空巷这是当地政府违背市场规律大搞房产开发的后遗症。

④无论你是否喜欢无论你是否情愿每一个学习汉字长大的人都无法摆脱汉字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以及汉字背后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⑥在《绞手指甲是要坏肚子的》一文中作者照猫画老虎以一句“把手指甲都绞出水来了”讽刺一些整日“坐家”闭门造车的作家。

A. ①②③    B. ②⑤⑥    C. ④⑤⑥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