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又见池塘风起 孙守名 ①我再次对池塘蛙鸣产生浓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又见池塘风起

孙守名

①我再次对池塘蛙鸣产生浓厚的兴趣,大约始于五年前的某个夏夜。。

②去江南采风,碰巧寓居于一户农家小院。月白风轻,忽闻远处蛙鸣阵阵。借着月光,循声寻踪,自然就找到了那半亩方塘。荷叶平铺,苇草层层叠叠,柔和如梦的轻风中,那清脆悦耳、富有江南神韵的蛙鸣正是从那神秘的荷塘中传出。

③这让我到底惦着故乡的池塘了。

④池塘对于一座村庄来说,它的意义和价值颇为深远。记忆中的村庄有三方形态各异的池塘,分处于东、西、北不同的方向。每座池塘的背后似乎都有着某些神奇的传说和美丽的故事,令人无比的憧憬和神往。

⑤村西的池塘曲折蜿蜒,有一条崎岖不平的小路将其东西隔开。盛夏时节,大雨一过,塘深路没,乘一叶扁舟,飘行其间,看苇草摇曳,水鸟上下翻飞,自有一番别样的情趣。将小舟摇至苇草丛深处,幽静阒寂,野鱼时时跃出水面,泼剌剌又游向远方,那种神秘而又慌悚的心情自会让你流连忘返。

⑥村北的池塘呈椭圆形,西北部与一小圆池相连,东南部又拖曳出一条长长的尾巴。站在高处俯瞰,活脱脱一只缓缓爬行的乌龟儿。冬季一到,寒风凛冽,大雪飘过,池塘便结下厚厚的冰层。冰层越结越厚,待到数九寒天,人已能在池塘的冰面自由自在地行走。那时节,村庄里大大小小的孩子便鱼贯而出,穿行在坚厚的冰层上,做着各式各样的游戏。你看,一只小小的陀螺,半米细长的绳子,拽住绳头,用力摆臂,那陀螺便“嗖”的一声旋转开来。四五个孩子同时放出,排列一行,煞是壮观。

⑦另一边,几个七八岁的孩子将四条腿的板凳反放冰面,一人坐于其间,其他的孩子猛地向前推去,只听“刷”的一声,飘移出七八米以外。还有,三五成群的孩子,拿出自制的钢圈,在木棒上绕上一截稍粗的铁丝,略作弯曲,便在冰面上推起钢圈来。

一圈又一圈,其乐也无穷

⑧在池塘东南方拖曳出的那条长长的尾巴上,几个半大小伙子正用坚实的木棒敲击着厚厚的冰层。破裂处,十数条早已憋闷了许久的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惊喜声、赞叹声此起彼伏,与远处传来的欢呼声、吆喝声相应,整个冰面也便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⑨村东的池塘最早要追溯到春秋时期。据说,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途经此地已是傍晚时分,饥渴难耐,便让弟子向农家借口水喝。一白发老翁顺手拿出个水瓢,就门前池塘舀了半下,递送到孔子面前。众弟子面面相觑,以为老翁的做法有辱师尊。子贡面色一变,将要加以责备。孔子摆摆手,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饮了两口,便觉甘甜清爽,清冽怡人。孔子大惊,刚要展拜,只见那位白发老翁化作一道青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后人据此,为这方池塘取名为“仰圣塘”,沿用至今。

⑩秋末冬初,正是枯水时节,池塘消瘦,水落石出。村中多方筹措,每年必引十里外的菜河水补给,沿着长长的河渠,白花花的河水曲曲而行。水头处,几家孩子欢呼雀跃,争相用自家织就的鱼网截水堵鱼,每一网都有丰厚的收获,只一下,就足以在父母兄弟面前出尽风头。

经历了漫长的爬行,凶猛无比的水头终于冲进池塘。那些久困池中的鱼儿,便飞快地逆水而穿行,跃出跳下,只弄得你眼花缭乱,心花怒放。这时候,也是村庄最为欢腾的时节。到得傍晚,家家炊烟四起,村庄便会飘出阵阵鱼香,氤氳于暮色苍茫中,给古老的乡村增添了无穷无尽的韵致。

村庄的夏夜是一首情深意长的抒情诗,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夜暮已降,微风飘拂,淡淡的稻香弥散开来,那种沁人心脾的感觉让人难以忘怀。坐在场院里、溪头旁、柳树下,听树上的蝉鸣和池塘里的蛙鸣,让人似乎有了一种身处仙境的奇妙感触。

池塘是村庄的眼睛和灵魂,一座村庄如果没有三两处池塘,也就缺少了神韵和灵性。只可惜,时光流逝,岁月不再,那些古老而又散发着古色古香气息的池塘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池塘成为记忆,村庄成为记忆,我们灵魂深处还会有什么呢?

这让我到底惦着江南那方苇草丛生、蛙鸣阵阵的池塘了了。眼前,似乎又有了清风明月,又有了乡村池塘的魂牵梦绕的回味和记忆……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从五年前到江南采风的回忆写起,忆写轻风中富有江南神韵的池塘蛙鸣,引起下文对家乡池塘的描写。

B. 文章在描写村北的池塘时,主要运用动作描写突出冬天里孩子们在结冰的池塘上玩陀螺、溜冰、推钢圈、敲冰打鱼的乐趣。

C. 文章对故乡三处池塘的描写角度各异,突出了池塘的不同特点,带给读者不同的体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池塘的喜爱。

D. 在描写枯水时节池塘补水时,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行鱼跃的欢腾场景。

2.说明第⑨段是如何写村东池塘的,并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3.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请结合全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划线语句的内涵的理解。

 

1.D 2.(1)运用传说或故事来写的。(2)好处:①写出了村东池塘的悠久历史。②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④为后文写古老而又散发着古色古香气息的池塘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做铺垫。 3.①池塘消失,让村庄失去灵魂,缺了神韵和灵性,让人心生遗憾。②没有灵性的村庄,不再是人们灵魂柄居的精神家园,让人们心无所归。③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应该保留村庄特色,让人们留住乡村记忆,内心多一点对家乡的回味。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D项,错在“用比喻、拟人的修辞”。赏析相关文字,枯水时节池塘补水时的描写,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围炉夜话》)

②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孔子家语》)

③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北宋·汪信民)

④学问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爱因斯坦)

⑤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增广贤文》)

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陆机《文赋》)

名言警句是名人先哲在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你对以上名言警句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中的至少两句名言,联系现实,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题文)“归逐法”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对这一论点加以引申、类比、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逐可笑的结论,以驳倒对方论点。仿照示例文段中划线的两句话,运用归谬法,在“仿,写”文段中的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反驳相关观点。

(示例)

观点:核电站有微量的放射性,所以核电站是不应该存在的。

分析:如果说“核电站因为有微量放射性就不应该存在”是对的,①那么大自然也有微量放射性,所以大自然也不应该存在,②可是,大自然怎么能不在在呢?所以不能仅因为核电站有微量的放射性就说核电站不应该存在。

(仿写)

观点: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的。

分析:如果说“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的”是对的,_____________ ?所以不能仅因为许多人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就说上大学是没用的。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批判性创新思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思维方式。这是因为,一方面,创新的目标就是要解决问题。不仅要_______________,而且要解决国家发展问题和世界复杂问题。要想创新地解决问题,首先必须创新地思考问题。创新思维方式是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没有正确分析问题,_______________。故批判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这两月在家中闭门读书,深居潭府而不知外界之事,竟不知出了这样的变故。

B. 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你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C. 外交部发言人称,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D. 毕业之后,学生感念师恩。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当前,苹果公司、通用电气等企业已经首开软性制造的先河,中国应当抓住制造业软性变革的历史机遇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B. 各国领导人决心把厦门会晤为新起点,共同打造更紧密、更广泛、更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开创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

C. 在这个内容“速食”的年代,《收获》至今还以每期十多页的篇幅,不疾不徐地连载着黄永玉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而这也坚持几年成为很多读者买杂志的理由。

D. 接待特朗普时,习近平应询向他介绍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九大重要成果,并表示将按照中共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