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君子之交人也,欢而不媟,和而不同,好而不佞诈,学...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君子之交人也,欢而不媟,和而不同,好而不佞诈,学而不虚行,易亲而难媚,多恕而寡非,故无绝交,无畔朋。(徐 幹《中论•法象》)

“友善”是我们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人与人之间要亲近和睦,要像朋友那样友好相处,但交友要有方法。细读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出3条交友之道,每条不超过8个字。

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

 

①有礼数,讲分寸; ②善包容,存异见; ③要真诚,不欺诈;④同向善,共进步;⑤可亲近,不逢迎;⑥多宽容,少指责。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考生文言文翻译和概括表达能力。题干中答题关键词“交友要有方法”“概括出3条交友之道”“条不超过8个字”,首先阅读文言文,筛选相关语段,翻译并概括得出答案,不能照抄文言文原文。依据关键词“交友之道”筛选语段,“欢而不媟”中的“媟”狎昵,不庄重。这是说交友要有礼数,讲分寸;“和而不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是强调交友要善包容,存异见;“好而不佞诈”称赞但不巧言谄媚,强调交友要真诚,不欺诈;“学而不虚行” 强调交友要同向善,共进步;“易亲而难媚” 强调交友要可亲近,不逢迎;“多恕而寡非”指常常宽恕过错,不讲朋友是非,强调交友要多宽容,少指责。考生答题时,答出三点即可。 参考译文: 君子和别人交往,欣赏对方但不狎昵,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称赞但不巧言谄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亲近但不逢迎,常常宽恕朋友过错,不讲朋友是非,所以没有轻易断绝的交往,也没有轻易背叛的朋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慎独”是儒家提倡的修身之法,指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时刻注重道德修养。下面的语句与“慎独”无关的一项是

A.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增广贤文》)

B.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淮南子·说山训》)

C.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D.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中庸》)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示诗人醒悟出仕已错,归隐未晚,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尚可把握。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谴责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苛刻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且还挥霍无度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行健,_____________;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

辛弃疾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

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注】①此词写于南宋宁宗泰嘉四年(1204年)作者初到镇江知府任上。郡治,郡府官署所在地。②矻矻,勤劳不懈的样子。③金山,在镇江西北的长江中,唐朝镇江节度使李琦另命名为“金山”。后李琦反叛,被朝廷腰斩。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悠悠”“矻矻”等叠词的运用,使语言富有音韵之美,写出了大禹治水的功业流传千古以及当年治水的辛劳。

B. 鱼儿自在地游入深渊,人们安稳地定居平原,人间万物各得其所,直接评价了大禹当年治理洪水的功劳。

C. 红日白浪,交相辉映,景象开阔壮美;西沉东去,无限苍凉,令人感慨万端。隐含岁月如流之意,情调凄惋。

D. 全词吊古感今,发思古之壮怀,上下阕浑然一体,意境奇特,造语清俊,在小令中实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E. 该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同,前者整篇都是怀古忆昔,用典较少;后者先怀古后伤今,用典较多。

2.结尾句“我自思量禹”历来为人称道,被誉为“一语抵千言”,请分析其蕴含的思想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昌,字公明,汴州开封人也。出自行间,少学骑射。史朝义遣将围宋州,昌在围中,连月不解,城中食尽,贼垂将陷之。刺史李岑计蹙,昌为之谋曰:“廪中有数千斤曲,可以屑食。计援兵不二十日当至。东南隅之敌,众以为危,昌请守之。”昌遂被铠持盾登城,陈逆顺以告谕贼,贼众畏服。后十五日,救军至,贼宵溃。超授试左金吾卫郎将。

李灵曜据汴州叛,刺史李僧惠将受灵曜牵制,昌密遣曾神表潜说僧惠。僧惠召昌问计,昌泣陈其逆顺,僧惠感之,乃使神表赍表诣朝,请讨灵曜,遂翦灵曜左翼。

李希烈陷汴州,人心震恐。时昌以三千人守宁陵,希烈率五万众阵城下,昌深堑以遏地道,凡四十五日,不解甲胄,躬励士卒,大破希烈。希烈解围攻陈州刺史李公廉计穷昌从刘玄佐救之至陈州西与贼遇昌晨压其阵未及成列大破之生擒其将翟曜希烈退保蔡州

贞元三年,委昌北出五原。岁余,授泾州①刺史。昌躬率士众,力耕三年,军食丰羡,名闻阙下。受诏城平凉,扼弹筝峡口。旬余毕。平凉居北地之要,分兵援戍,遏其要冲,遂以保宁边鄙。

昌初至平凉,收聚亡殁将士骸骨坎瘗之。分为大将三十人,将士百人,葬于浅水原。建二冢,大将曰“旌义冢”,将士曰“怀忠冢”。昌盛陈兵设幕次,具牢馔祭之。昌及大将皆素服临之。诸道师徒,莫不感泣。

昌守西边十五年。及婴疾,约以不日赴京求医,未发而卒。年六十四,赠司空。

(节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五十二·刘昌传》,有删改)

【注】①泾州:地名。辖区在今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北。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救军至,贼宵溃            今其智反不能及(韩愈《师说》)

B. 希烈率五万众阵城下        徘徊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C. 扼弹筝峡口                然秦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贾谊《过秦论》)

D. 旬余                    余固笑不信也(苏轼《石钟山记》)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希烈解围攻/陈州刺史李公廉计穷/昌从刘玄佐救之/至陈州西与贼遇/昌晨压/其阵未及成列/大破之/生擒其将翟曜希烈/退保蔡州

B. 希烈解围攻陈州/刺史李公廉计穷/昌从刘玄佐/救之至陈州西与贼遇/昌晨压/其阵未及成列/大破之/生擒其将翟曜希烈/退保蔡州

C. 希烈解围攻/陈州刺史李公廉计穷/昌从刘玄佐/救之至陈州西与贼遇/昌晨压其阵/未及成列/大破之/生擒其将翟曜/希烈退保蔡州

D. 希烈解围攻陈州/刺史李公廉计穷/昌从刘玄佐救之/至陈州西与贼遇/昌晨压其阵/未及成列/大破之/生擒其将翟曜/希烈退保蔡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昌有勇有谋,临危主动请缨。宋州被围数月,危在旦夕,他提出以酒曲充饥的建议,主张坚守城池,等待援军,并主动要求守卫东南角。

B. 刘昌御敌有方,率部以少胜多。他率三千人抵御李希烈的五万大军,对外据天堑防守,对内激励士气,军队坚持四十五日,终于打败敌军。

C. 刘昌尽职尽责,戍边不辱使命。他任泾州刺史时,亲率士兵耕作,保障了军粮的供应;他奉命修筑平凉城,并派兵把守,保障了边地的安定。

D. 刘昌有情有义,善待阵亡官兵。他初到平凉之时,将收集到的一百多位官兵的骸骨安葬好,并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他身穿素服到场祭奠。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借助大幅图片或多幅图片所营造的视觉冲击力,图片往往能让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们更为真实地感受着新闻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印度洋海啸(2004年),镜头所摄下的是事件发展过程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瞬间,而且能把人物的神情、事物的态势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现场感。由此,新闻获得了一种独特亲和力和感染力。而且由于其形象生动,所以附着于其上的意义能较好地被受众直观地感受到,这能强化新闻的传播效果。施拉姆认为,我们阅读新闻是透过新闻叙事来确认自己与社会之间具有某种心理或文化的联系。新闻叙事的功能可能就是在满足大众某种心理需要,或是帮助大众完成某种心灵仪式。同时摄影图片也能最大限度地制造一种视觉快乐,图片叙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形式美的极致表现,从而给受众留下一种很强的观看体验。

(摘编自黄丽《新闻图片叙事的特征及效果分析》)

材料二

新闻不同于艺术创作,它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性,记者绝对不能对新闻照片采取任何的修改。任何一个新闻事实,都只是一个最佳的典型瞬间,在这稍纵即逝的一刻,用什么样的角度,多大焦距的镜头,光图与快门的参数组合,不同记者拍出来的效果和画面肯定不一样,所以随机性拍摄也在考验着拍摄者的新闻基本功底。照片的最初编辑在这一刻也就基本确定了下来,而现在的有些新闻图片被摄影记者随意修改,甚至是由两张图片组合而成。随着新闻图片在媒体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需要新闻摄影从业人员提升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必须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在新闻照片的后期制作中,要求图片编辑在处理图片的时候,除了一般性的调整外,不得对新闻照片做影响事实的电脑修改和暗房加工,坚持新闻真实性和新闻传播的准确性、客观性,确保摄影报道的公信度。新闻照片的编辑,也要以不破坏基本信息的传播为准绳,确保作者作品的完整性,绝不能断章取义。

(摘编自吴功胜《新时期新闻图片的真实性浅议》)

材料三

9日,云南昭通市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冰花”男孩王富满冒冰霜上学的图片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团省委、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省志愿者协会作为“青年之家”,面向全省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倡议启动“青春暖冬行动”。昨日,团省委、云南青基会、昭通团市委的工作人员为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及附近高寒山区学校,送去了“青春暖冬行动”募集的首批10万元爱心捐款。

 

(图片引自人民网,文字摘编自2018年1月11日(《云南日报》)

1.根据对材料一、二的理解,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图片中男孩幼小的身材与满头的冰花构成强烈对比,营造出巨大的视觉冲击力,让读者感同身受。

B. 网民的关注与社会团体、群众组织的积极反应,说明该图片所具有的感染力强化了新闻的传播效果。

C. 材料三中的图片具有新闻叙事功能,其传达出的内容唤醒了大众同情他人、关爱他人的怜悯之心。

D. 材料三中的图片呈现出一个稍纵即逝的最佳典型瞬间,真实客观地反映出男孩家庭的贫困与不幸。

2.下列对材料一、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新河图片所具有的视觉冲击力来源于其让受众产生的“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们更为真实地感受着新闻事件的发生与发展。

B. 要想增加新闻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强化新闻的传播效果,就只能选用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现场感的图片,以便让受众直观地感受到。

C. 新闻图片叙事具有真实再现新闻事件、视觉冲击力强的特征,能利用图片最大限度地制造一种视觉快乐,加强叙事的影响力度。

D. 新闻图片作为一种叙事形式,其承载的基本新闻信息和附着其上的意义在拍摄的那一刻便已确定,这也考验着拍摄者的新闻基本功底。

E. 为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闻传播的准确性、客观性,确保摄影报道的公信度,图片编辑在处理新闻图片时绝不能有任何修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