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祭遵字弟孙,颍川颍阳人也。少好经书。家富给,而遵恭俭,恶衣服。
及光武破王寻等,还过颊阳,遵以县吏数进见,光武爱其容仪,署为门下史。从征河北,为军市令。舍中儿犯法,遵格杀之。光武怒,命收遵。时,主簿陈副谏曰:“明公常欲众军整齐,今遵奉法不避,是教令所行也。”光武乃贳之,以为刺奸将军。谓诸将曰:“当备祭遵!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私诸卿也。”
涿郡太守张丰执使者举兵反,自称无上大将军,与彭宠连兵。四年,遵与朱祜及建威大将军耿介、骁骑将军刘喜俱击之。遵兵先至,急攻丰,丰功曹孟宏执丰降。初,丰好方术,有道士言丰当为天子,以五彩囊裹石系丰肘,云石中有玉玺。丰信之,遂反。既执当斩,犹曰:“肘石有玉玺。”遵为椎破之,丰乃知被诈,仰天叹曰:“当死无所恨!”诸将皆引还,遵受诏留屯良乡拒彭宠。因遣护军傅玄袭击宠将李豪于潞,大破之,斩首千余级。相拒岁余,数挫其锋,党与多降者。及宠死,遵进定其地。
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身衣韦裤,布被,夫人裳不加缘,帝以是重焉。及卒,愍悼之尤甚。遵丧至河南县诏遣百官先会丧所车驾素服临之望哭哀恸还幸城门过其车骑涕泣不能已。丧礼成,复亲祠以太牢,如宣帝临霍光故事。诏大长秋、谒者、河南尹护丧事,大司农给费。至葬,车驾复临,赠以将军、侯印绶,朱轮容车,介士军陈送葬,谥曰成侯。既葬,车驾复临其坟,存见夫人室家。其后会朝,帝每叹曰:“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 !“遵之见思若此。
(节选自《后汉书·祭遵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署为门下史 署:提拔
B. 丰功曹孟宏执丰降 执:逮捕
C. 愍悼之尤甚 愍:怜悯
D. 既葬,车驾复临其坟 既:在……之后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遵丧至河南/县诏遣百官先会丧所/车驾素服/临之望哭哀恸/还幸城门/过其车骑/涕泣不能已
B. 遵丧至河南县/诏遣百官/先会丧所/车驾素服/临之望哭哀恸还/幸城门/过其车骑涕泣不能已
C. 遵丧至河南县/诏遣百官先会丧所/车驾素服临之/望哭哀恸/还幸城门/过其车骑/涕泣不能已
D. 遵丧至河南/县诏遣百官/先会丧所/车驾素服临之/望哭哀恸还/幸城门过/其车骑涕泣不能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祭遵家境很好,但是他为人恭顺俭朴,厌恶穿华丽的衣服。
B. 祭遵杀了刘秀身边的童仆,因人说情没有获罪,但刘秀告诫他人出事要躲着祭遵
C. 张丰因听信自己能当天子的话而造反,到被捕临杀前才知道是受人欺骗。
D. 祭遵死后,刘秀亲自用太牢祭祀他,像汉宣帝祭祀霍光一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 )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 )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 )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 , 余之力尚足以入 , 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慈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慈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慈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 可以无悔矣 , 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依次填入文中空格处的词语,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 命盖尽且 B. 命乃尽
C. 名盖穷且 D. 名乃穷
2.下列四组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相如广成传
B.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甚善。名我固当
C. 火尚足以明也 明道德之广崇
D.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浮图,又作“浮屠”“佛图”,是对佛或佛教徒的称呼。文中的“浮图”专指和尚,“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的“浮屠”指佛塔。
B. 古人注重孝道,父母去世后,儿子需在家守孝,期间不得婚嫁、应考、上任,守孝期间于父母坟墓旁搭建的守护屋舍,叫做““冢”。亦作“庐墓”。
C. “阴阳”古指日光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在地理上就得出“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华山之阳”,就是指华山的南面。
D.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名和字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如文中“萧君圭君玉”,姓 “萧”,名“君玉”,字“君圭”。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游记,以记游为辅,以议论为主。记游详略得当,议论独到深刻,记游为议论提供了条件,而议论则是记游的必然发展。
B. 第一段中的“其文漫灭”对应第四段中的“古书之不存”,第一段中的“华"字读音的错误对应第四段中的“后世之谬其传”,使文章前呼后应,结为一体。
C. 作者退出后洞之后,从“志、力、物、恒”四个角度论述达到成功的条件,结合自己盲目跟随别人的做法,作者特别强调了恒心对于成功的重要意义。
D. 文章善用对比手法,用前洞的平旷对比后洞的“窈然”,以前洞的“记游者甚众”对比后洞的“来而记之者”少,以“欲出者”的懈怠对比“我”的“有志与力”,使文章的主旨在对比中凸显出来。
下列四组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组是
A. 原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句: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水,是因为心思专一。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是因为心思浮躁。
B. 原句: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句:现在的许多人,他们比圣人差得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是圣人,愚蠢的人就更是愚人。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他们都是由于这个缘故吧?
C. 原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句:秦朝统治者来不及哀叹自己,而后代的人哀叹他们;后代的人哀叹他们而不引以为鉴,也会使更后代的人又哀叹后代的人了。
D. 原句: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译句: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孝廉”是汉代开始的一种察举人才的制度,由地方官举荐当地孝顺父母、品德廉洁的人出来做官。
B. “郡将下车辄切齿”中的“下车”是指官员初上任,成语“下车伊始”也是这个意思
C. “戊申晦,五鼓”中的“五鼓”即“五更”,也叫“平旦”,指凌晨3一5点;晦,指农历每月初一。
D.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中的“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宗庙。有时,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慰问)审容膝之易安(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B. 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出使的人,使者)移其粟于河内(动词,到)
C.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词作动词,向东走)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介词,在)
D.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动用法,使……响)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连词,表转折关系)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北斗是目前唯一可以进行短报文通信的导航系统,开创了把定位、导航、授时和位置报告短报文融为一体的先例,这是其他系统不具备的。
B. 只有引导消费者形成资源有价意识,让消费者从思想上“限塑”,才能促进人们主动参与“限塑”,最终达到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C. 特色小镇是城乡之间的转化器,既有城市的适度规模与配套服务,又有农村低成本的简约奢华,成为城乡人共同向往的天堂。
D. 西成高铁、北京新机场等重大工程建成使用,不仅完善了中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还能够平衡区域之间交通建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