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野姜花 刘墉 (1)童年时离家不过百米就有一条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野姜花

刘墉

(1)童年时离家不过百米就有一条小河,我常趁母亲午睡的时候去河里抓鱼。先一手拉着河边的野姜花,一手把竹畚箕伸到水里捞。那些鱼都很小,最大的也不过三公分,藏在畚箕缝里不容易看到,我就把畚箕扣在草地上用力拍,把小鱼【甲】(A. 震/B. 振)出来,再一条条捡起带回家。

(2)小河是瑠公圳的支流,水势顺着晴雨变化,有时正捞鱼,突然水流变疾,从膝盖一下子淹到腰,幸亏身边有【乙】(A. 坚固/B. 强韧)的野姜花,我只要抓紧她们的茎叶就能平安。据说曾有人在台风时落水顺流而下,也是靠着抓住岸边的野姜花,捡回一命。

(3)我常顺便采些姜花带回家,先把一块大石头上的坑洞加满水,再把小鱼放下去,用姜花点缀在四周。小鱼过不了两个小时就一条条肚子翻白,被我扔进水沟。手上洗不掉的腥味全靠姜花的馨香掩盖,才不被妈妈发现。

(4)跟父亲去新店溪边钓鱼,满山遍野的姜花,大概因为土壤肥沃,那里的姜花长得特别高壮,叶子薄薄宽宽又长长的,逆光看一片翠绿。风吹来,呼噜呼噜加上摩挲的音响,还有一股幽香。

(5)她们整株都是香的,叶子带着生姜的香味,可以包粽子;块根与食用的生姜看起来一模一样,据说能做糕饼。至于那白色,有点像蝴蝶的花瓣,既可以入菜,也可以泡荼

(6)野姜花的香味很淡很幽,不像“含笑”那样馥郁,也没晚香玉的浓重,倒有着梅花的幽。花少的时候似有似无,花多的时候也不令人【丙】(A. 昏醉/B. 沉醉)。一直到今天,还有六七岁时睡在父亲怀里,在溪边钓鱼的记忆。虽然闭着眼睛,睡着了,父亲怀抱的温度、姜花的阵阵幽香,和细细的沙沙的一波波溪水,都进入我的梦中。

(7)还有个记忆。父亲的钓友常用姜花叶片把鱼串起来,只见他们抓住姜花叶子逆方向扯。就能从茎上扯下一长条,再用那长条当绳子穿过鱼鳃,大概因为我感觉很残酷,所以印象深刻。

(8)所幸父亲钓到鱼,不是放到鱼篓就是先装进鱼网,再用块大石头压在浅水里,这样可以让鱼活着保鲜。记得有一回我好奇,走到溪边看,提起鱼网的一角,两条鱼不知怎么就溜不见了。我很紧张,觉得闯了大祸,怯生生地跟父亲说。他居然一笑:“跑了没关系!再钓嘛!”

(9)他这句话,我记一生

(10)父亲死后,我再没去过新店溪边钓鱼,也在不久之后搬离童年的那个家,只有在郊游的时候偶尔看见野姜花。但只要我去花市见有姜花,一定会买一把。可惜的是大概为了运输方便,花市的姜花都把长长的花茎剪掉,只剩很少的叶子。

(11)到美国之后,就更没机会见到野姜花了。只记得有一次去佛罗里达的迪士尼世界,在“动物王国”的水边见过一次。原以为这辈子跟姜花的缘分结束了,没想到。这两年我又拥有了姜花。

(12)那是因为我繁殖了许多君子兰,自己养不了,就拿去送给华埠的花店,没隔多久。花店老板【丁】(A. 居然/B. 忽然)抬来三盆花送我。一盆白兰花,一盆桂花,还有一盆姜花。

(13)我把姜花放在大花盆里,加上腐殖土,又模拟水边环境,在花盆下加个总是注满水的托盘,再把花放在向阳的南窗。虽然不及童年水湄的茂盛,我的姜花也能长到一百六十公分以上。而且就算冬天外面下雪,它们仍然常在屋里盛放。

(14)前年夏天姜花盛开,我在绢本上以工笔画了一幅野姜花。花用青墨勾勒,再在绢的正反面以“胡粉”和淡淡的黄绿表现花瓣。叶子很多,但我不用墨,也不勾轮廓.完全以不同的水绿表现层次。叶子的尖端和叶鞘,加了一点赭石色,形容焦黄的细节。因为在完美里加一点残破,更真实。

(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为【甲】【乙】【丙】【丁】四处分别选择恰当的词语。

【甲】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丁】_________

2.概括下面两组语句的内容,回答问题。

第一组:

野姜花的香味很淡很幽

叶子薄薄宽宽又长长的

我的姜花也能长到一百六十公分以上

第二组:

我只要抓紧她们的茎叶就能平安

既可以入菜,也可以泡茶

父亲的钓友常用姜花叶片把鱼串起来

第一组写的都是野姜花的_________(填1个词语)

第二组写的都是野姜花的_________(填1个词语)

3.文章第(9)段说:“他这句话,我记一生。”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作者与野姜花缘分匪浅。纵观全文,请分条概括作者与野姜花“缘分”的表现。

 

1.ABAA 2.特性/特点; 用途/功用。 3.①父亲宽容的品格不仅让犯错的作者如释重负,并影响、启迪其一生。②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4.①野姜花帮助作者捕鱼、去除鱼腥味,甚至防其溺水捡回一命;野姜花的“实用”价值方面)。 ②野姜花不但能点缀“鱼缸”,其阵阵幽香也催化了父子亲情;野姜花的“精神”价值方面)。 ③旅居美国时,竟得到了花店老板馈赠的野姜花。 ④作者将盛开的野姜花绘诸笔端,以志深情。 【解析】 1.试题分析:“振”有“搬动,挥动”“奋起,兴起”等意思,“震”有“疾雷(霹雳)使物体振动”“巨大的力等使物体剧烈颤动”“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等意思,文章中指的是使小鱼受到某种力而弹出,用“震”恰当。“坚固”,形容结实,牢固。 "坚韧"意思是坚固而有韧性,一是指物体坚固而柔韧,不容易折断;二是指人的性格品质不屈不挠,意志坚定,坚忍有韧性。文章中指的是野姜花,用“坚韧”恰当。“昏醉”指酒醉以后神志不清,“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沉浸在某种境界里。文章中指野姜花不会令人神志不清,用“昏醉”恰当。“居然”,表示没想到,出乎意料;“忽然”,表示情况发生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文中用“居然”恰当。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概括的能力。两组句子都是由三句话组成,第一组第一句话说的是野姜花的“味”,第二句说的是野姜花的“叶子”形状,第三句说的是野姜花的高度,综合三句话来看,这一组句子说的是野姜花的自然属性,也就是它的特性。第二组第一句话说的是野姜花的寓意,第二句说的是野姜花的食用价值,第三句说的是野姜花的某种用途,综合三句话可知,第二组句子说的是野姜花的功用。 3.试题分析:由上文可知,“这句话”指的是父亲说的“跑了没关系!再钓嘛!”父亲的话“我”记了一生,表达出“我”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和崇敬之情。上文说“我”放走了父亲辛辛苦苦钓来的鱼,深感害怕,父亲却说出了“跑了没关系!再钓嘛!”表明父亲并没有怪罪我,表现出父亲宽容的品格。“我记一生”则表明父亲的品格影响了“我”一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

[南宋]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①锦襜突骑:指锦衣快马。②娖(chuà):整顿,整饬。③胡(lù):箭袋。④金仆姑:古代有名的箭。⑤东家:邻家。

1.请结合上片的具体词句,概括辛弃疾的形象特点。

2.本词下片所叹,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片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词句分条简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②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知胜负之所在。是美恶横生,而忧乐出,可不大哀乎!

③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⑤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苏轼《超然台记》)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糟啜醨             哺:吃

B. 美恶之,战乎中     辨:区别

C. 岁比不             登:登高

D. 齐桓公之遗         烈:功业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 美恶横生        修补破败

B. 求祸辞福          夏凉冬温

C. 自其内而观        人固疑余不乐也

D. 知胜负之所在    而忧乐出

3.下列划线句子大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如果有值得观赏的地方,那么就都有值得快乐之处。

B. 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

追求灾祸,躲避幸福,难道是人们的心愿吗?这是外物蒙蔽人呀!

C. 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

铲去墙上雕镂的花纹,蔽身于粗陋的屋舍里

D. 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

4.结合文章第④段,请指出苏轼“超然”的表现,并简要分析。

5.用斜线“/”给下面文段断句。

故 画 竹 必 先 得 成 竹 于 胸 中 执 笔 熟 视 乃 见 其 所 欲 画 者 急 起 从 之 振 笔 直 遂 以 追 其 所 见 如 兔 起 鹘 落 少 纵 则 逝 矣 与 可 之 教 予 如 此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查看答案

在横线上默写原文。

(1)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2)_______,明月夜,_______。(苏轼《江城子》)

(3)_______,谁怕?_______。(苏轼《定风波》)

(4)长恨此身非我有,_______。(苏轼《临江仙》)

(5)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6)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7)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

(8)凭谁问,廉颇老矣,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

(9)秦爱纷奢,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10)钉头磷磷,______________,多于周身之帛缕。(杜牧《阿房宫赋》)

(1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_______,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12)_______,诵明月之诗,_______。(苏轼《赤壁赋》)

(13)白露横江,_______。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苏轼《赤壁赋》)

(14)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15)_______,用之不竭,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16)然力足以至焉,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7)三五之夜,明月半墙,_______,风移影动,_______。(归有光《项脊轩志》)

 

查看答案

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A. 而今安在哉

B. 月出于东山之上

C.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D.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不存

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B. 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孰能讥之乎

C. 足音辨人

余与四人拥火

D. 扣弦歌之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