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话说《诗经》之“风”
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家人,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他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最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
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异,更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会行为规范”等,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亲互爱的关系。
这便是孔子编集《诗经》的主要原因!
(选自“国际儒学网”,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自然界中,因大气层内空气涌动而形成的风使地球万物不断接受新鲜空气,从而保持生机;人类社会亦如此,没有正常风气,就会有战争。
B. 孔子把君子之德喻为风,把小人之德喻为草,草随风动,强调风气的重要作用。
C. 《诗经》中的“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要懂得这些规范,并在这些规范的约束下从事社会活动。
D. 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自然界的风谈起,自然引入《诗经》之“风”,详细论述了什么是“风气”。
B. 文章举《诗经》十五“国风”和《周易》十五卦之“风”,都是在论证社会行为规范的作用。
C. 文章从三个角度论证了当代人重读《诗经》的目的,并从两个角度论述了孔子编纂《诗经》的原因。
D. 文章先提出社会风俗习惯,分析了风俗习惯的意义与作用,最后提出了“入乡随俗”的解决办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一要靠领导人的垂范和引领,二要靠长期的实践检验,三要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可。
B. 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属于不同的层面,人类社会的维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规,还要依靠风俗习惯,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
C. 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重,互相适应,才能实现民族和睦与世界和平。
D. 《左传》记载楚使言于齐师:“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句话是指两国距离甚远,而非各自的风俗文化不同。
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上帝要选最美丽的鸟为禽类之王。于是,乌鸦把孔雀的毛披在身上,到了上帝那儿应选,结果真的被选中了。其他鸟大怒,把它插在身上的羽毛都扯了下来,显出了乌鸦的本相,可乌鸦提议大家都把自己天生的羽毛拔下来,光着身子,看看相互间有什么区别。
人类也不乏此例:披着长头发的,未必就真是艺术家;反过来说,秃项无发的人,当然未必是学者或思想家。后来恼羞成怒的乌鸦提议索性大家把自己天生的毛羽也拔个干净,到那时候,看真正的孔雀、天鹅等跟乌鸦有何区别。这个掩盖的方法至少人类是常用的。
这则寓言及其解读引起了你哪些联想和感悟呢?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到大城市、名医院就医是当前人们的普遍心态,有人坦言: 到了大城市的医院,心就坦然了,不管得了什么病,生命就保住了;小病到名医院治,就能在正常需要的时间里缩短一半以上的时间恢复;大城市医院的医生能合奏出治疗所有绝症起死回生的美妙乐章。
①到大城市医院不能什么病都能保住性命。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①_____________。快速进餐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呢?②___________ 。当食物进入我们的胃部时,如果食物体积很小,胃就会通过不断蠕动,分泌胃液帮助搅拌,很轻松就可以消化;③___________ ,胃就会对其进行不断“打磨”,等到食物变得细小后才能消化。而这样就相当于增加了胃的负担,自然会对胃有不好的影响。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
A. 我偶然有一两回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时令不对,一直没能会到这道菜。
B. 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晒,如蒙賜正,小子不胜感激。
C. 徒弟给老师拜年时说:“您的高足叩问老师金安! 祝老师新年事业蟾宫折桂。
D. 鄙意以为此事宜慎重,不可草率行之。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随着电动汽车持有量的快速增长,人们对充电服务的需求持续提升,但有些运营商乱建平台,给车主的出行带来不便,也导致重复建设。
B. 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障碍,让共享单车良性发展,有赖于加强全体市民的文明素质,还要立好规矩,让市民有“规”可循。
C. 通过环境保护部18个督察组对京津冀等重点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开展了专项督查,发现多地存在企业违法违规复产的现象。
D. 大型燃煤电厂——华能北京热电厂的燃煤机组18日停机,实现了北京电厂无煤化生产,北京由此成为首个全部实施清洁能源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