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赴北大上任。据当时正在北大上学的顾颉刚的回忆,到任那天,校工们在门口恭恭敬敬排队向他行礼,蔡元培“脱下礼帽,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回鞠了一个躬,这就使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实际上,蔡元培从来也没有把北大校长一职看作是一官职,他不做官,也要求学生们不做官
蔡元培1月11日就呈请教育部聘任陈独秀出任文科学长。蔡元培与陈独秀,个性完全不同。但是蔡元培看中陈独秀的,是他的新锐和毅力。一旦下定决心,就一趟趟“亲顾茅庐”。他去陈的住处拜访陈时,因陈习惯晚睡晚起。他就耐心地坐在门口的一只小板凳上,等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醒来。
在蔡元培引进了陈独秀后,陈又引进了胡适进北大当教师。而胡适当时不过是个连博士他的学位还没拿到的毛头小伙一后来,胡适在他的纪念文章里曾提到,如果没有蔡元培,一生很可能会在一家二三流的报刊编辑生涯中度过。
陈独秀与胡适,是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著名八字方针下的两段佳话。在这种精神下,北大吸引了中国的各路学术精英。那种“师生间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学风”,那种民主自由的风气,从那时开始形成,成为北大异于其他大学、吸引后来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独特传统。
(选自黄艾禾《蔡元培的北大时代》)
材料二:
只要一提起北大校长,人们首先想起的就是蔡元培校长。在北大昔日的历史传统和今日的格局气象中,蔡元培已内化为一种象征与启示,不减风神依旧,因为有后来者“以口为碑,以心为碑,以文为碑”。
什么是大学?蔡元培理想的大学是拥有独立地位的,追求纯粹学问的,一个思想与知识的生产、交流和传播的机构。蔡元培既是一个理想主义气质很浓重的人,又是一个实干家。他采取了种种措施,让自己的理念在大得以贯彻下去。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在他捧起的双手中慢慢成形了。
蔡元培特别关注大学教育对人格的培养。1917年1月9日,他在北大就职演说,当时还是一名普通学生的罗家伦,后来回忆听到蔡元培先生讲话时的感觉说:“那深邃、无畏而又强烈震撼人们心灵深处的声音驱散了北京上空密布的乌云,它不仅赋予了北京大学一个新的灵魂,而且激励了全国的青年。”
(选自余杰《北大校长蔡元培》)
材料三:
蔡元培在北大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能够外抗权势,内谋革新,办学境界高远,思路清晰,措施切实,终使北大为之一新,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成为全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和中心。他之所以能够做到,除了高瞻远瞩和胆气魄力,也在于蔡元培的个人魅力。
蔡元培的宽厚仁慈,有长者之风,是众口皆碑的。他对待北大的教师们,不仅关怀备至,而且温和亲切。师生们写了书向他索序,他没有不答应的。对学生和校内有志气的青年、都乐于提供帮助,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给半工半读学生提供便利条件。他对达官贵人与对校工贫生态度如一。其人其品,可窥一斑。
(选自陆艳《“北大之魂”蔡元培》)
材料四:
他是中国文化所孕育出来的著名学者,但是充满了西洋学人的精神,尤其是古希腊文化的自由研究精神。他的“为学问而学问”的信仰,植根于对古希腊文化的透彻了解,这种信仰与中国“学以致用”的思想,适成强烈的对照。
北大在蔡校长主持之下,开始一连串重大的改革。自古以来,中国的知识领域一直是由文学独霸的,现在,北京大学却使科学与文学分庭抗礼了。历史、哲学和四书五经也要根据现代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为学问而学问的精神,蓬勃一时。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教室里,座谈会上,社交场合里,到处讨论着知识、文化、家庭、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等等问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蔡元培上任时向校工回礼鞠躬,让人惊讶,说明他并不看重校长一职,淡泊名利,人品高尚。
B. 大学作为思想与知识的生产、交流和传播的机构,拥有独立的地位,以追求纯粹学问为目的。
C. 蔡元培关怀教师,帮助学生,同等对待达官贵人和校工贫生,他的宽厚仁慈,众人有口皆碑。
D. 蔡元培身兼中国文化与西洋精神,他“为学问而学问”的信仰与中国“学以致用“思想明显相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 蔡元培以自己的新锐和毅力“亲顾茅庐”请陈独秀,又引进年轻的胡适到北大当教师,这都体现出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精神。
B. 蔡元培的理想主义气质很浓重,但他也是一位实干家。为让自己的理念在北大得以贯彻下去,他采取了种种措施,开始一连串重大的改革。
C. 蔡元培的就职演讲展示了他深邃无畏和震撼人心的魅力,关注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赋子了北京大学一个新的灵魂,也激励了全国的青年。
D. 蔡元培“为学问而学问”的精神源自古希腊文化,却在北大蓬勃一时,让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能够抛弃政治成见,并坐讨论学术问题。
E. 四则材料叙议结合,聚焦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的改革魄力和个人魅力,以及取得的突出成就,也说明正是北大使他成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
3.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说明蔡元培对北大的发展起了哪些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抚摸乡村
韩卫贤
沿着一片南瓜或牵牛花的走向,很容易触痛乡村浅显的心事。一页柴扉,一段炊烟,一记清秀的鸟鸣,一波暗绿的凉意……抚摸乡村我时常滑落于时光的臂膀,被童谣的唢呐和游戏簇拥着,缠绵着。记忆是一个繁体的汉字,抹掉一层斑驳的灰尘,闪现的是原汁原味的光芒,盘根错节,却淋漓尽致。童年的乡村是抒情的,大段大段的情节被我们剪裁成梦的衣裳。在我奔忙的思绪里,古远的乡村更接近于乡村的本意,更具有纯粹的具象。她是那样的透明,像一支夏天的冰棒,一点点热情就能将她溶化;她又是那样的清纯,像处子柔嫩的肌肤,哪怕是轻巧地碰她,都会叫人过而不忘。
抚摸乡村就是抚摸一段迷人的童话,纷飞的蜻蜓是它无序的线索。这些精致的生灵,像一个个生动的词语,在乡村这本硕大的书页中穿梭,透出和平、悠然的气息。一根竹片和蜘蛛丝构成的网被我们高高的举在手里,欢快地奔跑;一只蜻蜓失落于网上,停止了飞翔的迹象;另一只又失落于网上,它们挣扎着向往自由的样子,颇似我们被束缚在教室、黑板和老师目光下的无奈。于是,我们将它们放飞,再跟着奔跑。整整一个季节,我们的游戏就是奔跑,乡村的概念就是奔跑,仿佛天空中大团大团的云,被自由的风牵引着,广阔地奔跑。最惊险的是遇见蛇,各种各样的蛇。其实它们的神态是友好的,但我们还是会毫不犹豫地用树枝和石块把它们打死,再悬起来挂在树枝上,企图恐吓那些胆小的同伴。以至来到城里见到人们惊奇而小心地围着卖蛇人指手画脚一脸迷惑的样子,我总会露出不屑的神情。当然,我们还具有在凸凹不平的大地上把陀螺打得飞转把铁环滚得狂奔以及在清澈而深奥的河里像鱼一样穿梭的本领。尽管童年的乡村贫瘠得让我们腹中时常空虚和饥饿,我们还是被玩性硬撑看玩“奏奏什么羊,老倌老奶烤太阳”那种一上一下的跨越式跳跃.把奶奶的炊烟震得猛烈地骇嗽。我们还会用老牛踩出的窑泥,做一个小小的砂锅,嘴里喊着“砂锅砂锅格通洞”,再把手中之物猛烈地摔在地上,听那种清脆的响声。每每抚摸乡村这些童话都会震颤我的指端,童年的乡村是那样的宽容和放纵,任我们把滚烫的火盆在空中舞成一个个红色的圆圈,烧红乡村冬日的凛列。
半个月亮爬上来,爬上乡村清朗的额头,浮躁的蛙鸣变得深沉起来,唯有秋虫一望无际地开始了狂欢。乡村如一位待嫁的闺女,成熟了,却不透彻;萌动着,却不直白。一些爱情的故事在清凉的夜色里悄无声息地成长着,又被谁家的犬吠泄露了天机,古板的乡村常因此而发脾气,把年关的唢呐声吹得一波三折,哀哀怨怨,犹如月宫里嫦娥的无端诉说。乡村的夜晚,月色和着来自土地深处的虫呜,缓缓地爬上草垛和房顶,挂满童话的房檐。我们偎着苍老的奶奶,坐在菜园里,看月亮披着云彩的轻纱,匆匆地赶路,看深沉的山默默地缓延着,看笼着村庄的土地止不住地成熟,把清冷的月光映出暖暖的色调。四处是大自然的乐音,那么和谐,那么动听,还有我们嘴里吟出的“月亮月亮光光,骑马烧香”之类无序的歌谣,还有我们偶尔玩起的“做大媒,过家家”,与月色中真实的爱情共同构成乡村动人的细节。夜晚的乡村是一幅潮湿的画,轻轻地抚摸,都会惊扰色彩里的人物和事物;夜晚的乡村是一根布满音符的弦,谁的手,谁的手拨动了琴端又悄然垂下。
抚摸乡村,那无尽的劳动是乡村无尽的血脉。春风被老牛散漫的印迹染得碧绿,清明的雨水临空而降,像叙说不完的豆豆,布谷鸟最后一次梳理柔顺的羽毛,劳动就爬满每一条栅栏,“春天耕地,夏天锄草,秋天收割,冬天积肥”。我们躲在语文课本最抒情的页码下看荷锄的乡村将太阳托起来又放下去,看大滴大滴饱满的汗水把土地浸透又凉干,看老米勒画笔下《播种者》《扶锄者》明快的色彩把世界的乡村照亮,把泥土上的英雄照亮。
抚摸乡村我不敢挪动轻薄的手臂,每一个简洁的形象都像一个粗糙的老茧,使人疼痛。我无法把单纯而又厚重的乡村轻轻地描述穷尽,就像时光这把挂在土墙上的筛子,总是把乡间最精细的情节漏掉,让我们每次都小心翼翼,每次都激动不已。抚摸乡村,我总是捡拾一片一片飘落的树叶,然后把它们一簇簇地收藏在乡村这条盘杂的宿根下,品味着被物质日益削落的诗意,苦苦守望着记忆中的新绿。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抒情散文从宽容放纵的乡村童年趣事、宁静和谐的乡村夜晚、单纯厚重的乡村劳作等三个方面来展示了记忆中的乡村透明清纯的特点。
B. 文中作者满怀深情地回忆乡村的一草一木和生活细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第二段中以蜻蜓失落于网衬托作者童年生活在束缚中的无奈。
C. 结尾作者说“被物质日益削落的诗意”表明厌倦了充斥着物质利益的现代生活,“苦苦守望着记忆中的新绿”说明思念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
D. 文章以细密心思与灵巧比喻连缀文字,使文章语言摇曳生姿、灵性飞扬,作者将乡村描绘得如诗如画,表明他希望记忆中的美丽乡村永存。
2.请简要赏析第三段开头画线的句子。
3.文章以“抚摸乡村”为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相对来说,宋代文化环境比较宽松,士人群体活跃,“开口揽时事,论议争煌煌”,正是在这样相对开明、宽松的环境下,宋代社会充满活力,大师、精英辈出,由这种开放氛围孕育出一种开创精神。
葛兆光先生曾说,唐文化是“古典文化的巔峰”,而宋文化则是“近代文化的滥觞”。这两者的区别,简单来概括,就是出现了“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趋势。比较唐宋两代都城,能直观感受到两类都市格局和它所呈现的不同气象。唐代长安城的布局非常严整,而宋代开封相对来说商业气氛比较浓重。唐代居民住宅区基本上是坊式结构,“坊”在某种意义上接近于封闭的小区。而宋代城市结构,基本是一种长巷式、街区式的布局,是一种开敞式的氛围,南宋都城临安也是如此。
两宋时期,文学重心逐渐下移,文学体裁从诗文扩大到词曲、话本小说,与市井有了更密切的关系;创作主体从士族文人扩大到庶族文人乃至市井文人;文学的接受者扩大到市民以及社会大众。当时都市的街头巷尾,活跃着一些讲史,说书的艺人,他们不仅是故事情节的传布者,也是文学作品的丰富者、参与创造者。而生活在市井中的普通民众,也成为文学艺术的直接欣赏者和接受者。在道路通衢、瓦肆勾栏,有杂耍的、说书的、讲史的,也有街头的饮茶活动,这些都是市民文化勃兴的重要标志。
通过读书、科举、仕宦、创作、教学、游赏等活动,宋代的文人士大夫结成了多种类型、不同层次的交游圈,像真率会、同乡会、同年会等各种各样的聚会形式,层出不穷。有时,“者老者六七人,相与会于城中之名园古寺,且为之约;果实不过五物,殽膳不过五品,酒则无算。以为俭则易供,简则易继也。命之曰‘真率会’”。都市中的茶楼、酒肆,成为文人交往、会聚的场所。一些私人的花园、亭馆也成了士人交游访友的去处。士人也将茶具、酒器、梅花、新茶等作为重要的礼品彼此互赠。时人将此类以物相赠的活动,称为“人事”。
在艺术旨趣上,“雅骚之趣”和“郑卫之声”同存,世俗匠画和文人画双峰并峙,文人作品中不乏世俗关怀,市井作品里也可能充溢着书卷气息,种种现象,都呈现出宋人生活中一体多面、雅俗相依的双重文化性格。他们“游于艺”的修养和美学趣味,在“志于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整体的精神追求中得到了升华,通过这样的文化涵育,希望达致崇高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摘编自邓小南《大俗大雅:宋代文人生活一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唐宋都市格局及其呈现出的不同气象可见,宋文化相比唐文化,具有“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特点。
B. 两宋都城商业气氛比较浓重,市民文化活动丰富而普遍,市民文化的勃兴标志着古典文化走向了近代文化。
C. 茶具、酒器、梅花、新茶等物被宋代士人作为礼品互赠,这种以物相赠的“人事”是比较雅致的社交行为。
D. 宋人整体的精神追求是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在具体文化实践中,他们又能“游于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第一段强调宋代宽松开放的文化环境的作用,揭示了宋代文化发展的深层原因。
B. 第二段通过唐宋都城的比较,从开敞的城市布局方面指出宋代文化具有的特点。
C. 第三段从文学创作主体和接受者都有扩大的角度说明宋代市民文化勃兴的状况。
D. 结尾段指出雅俗并存是宋代文学的艺术旨趣,也是宋人的文化性格和精神追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代士人群体活跃,关心时事,热衷讨论,大师、精英层出,说明当时思想相对自由,具有开创精神,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
B. 宋代活跃在街头巷尾的讲史、说书的艺人,丰富和参与创造一些文学作品,为吸引市井大众,必然要注意艺术趣味的平民化。
C. 宋代士大夫热衷交游聚会,“真率会”这种聚会形式不拘参与者的长幼,不求聚会处的华美,力求俭素,呈现出一种淳朴之美。
D. 文人作品不乏世俗关怀,市井作品也可能有书卷气息,这意味着末代艺术旨趣上,“雅骚之趣”和“郑卫之声”可以并行不悖。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自古以来,无论是国家还是民间,都非常注重祭
祀先人。但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迁徙越来越常态化了,每逢清明,总有远在外地的人们不能回乡祭祖,于是一项“微信直播代客祭扫”的新服务在民间悄然兴起。对此类现象,有人不以为然,有人坦然接受。
对此类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呢?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请描述下面一幅漫画的内容,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18届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三联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在网络嘈杂的声音中,始终存在着少数的人。用辛辣犀利的评论引导者网民舆论的方向,甚至左右其他专业媒体的方向,他们多为青年人,在虚拟的世界里扮演着万千网民意见领导人的角色,①__。这种意见人士的产生②__,而是由个人魅力、所属阶层立场和网民心里等来决定。传统的意见人士多为政府官员、知识分子和媒体从业人员;而青年网络意见人士由青年商界精英、青年文体明星和专家学者等构成,并不一定是专业的媒体人员。③___;网络意见人士可能更多代表的是他们本身的社会属性,为小部分利益缺乏保护的人们发言,这也就是为什么网上的议论和主流观点差别很大,甚至不少观点是相左意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