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商鞅改法为律之说,最早源于《唐律疏议》。唐廷诏今集体编纂的《唐律疏议》说:商鞅传授,改法为律。《唐律疏议》为官修,既有奉诏的政治权威,也有专业人士,更有大量可资借鉴的官方文献、民间私家著述与收藏,该不是部分人的即兴创造。老辈法史学者与当代多数法史学者普持此说。
但是,更权威的历史文献却对此事件均无记载,一些人便以为此说并无确证,当存而不论。1975年《睡虎地秦墓竹简》出土,证实了秦《法经》和秦律的存在,秦国改法为律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也为商鞅改法为律提供了间接证据。然而,反对者依据商鞅同时代文献中,无法律之律解,《商君书》及秦汉史集又未见改法为律痕迹,断定《睡虎地秦墓竹简》不足为据,改法为律当在商鞅死后。
其实,律作为法律、法令,起始于战争中的军律,而军律来源于音律。战鼓之音为军令,配以军功赏罚之率(率同律),最终演变成法律之律。它的出现,至晚不迟于商代。殷商甲骨文就有师惟律用,商周之际的《易经师卦也有师出以律。秦国改法为律是将军纪、
军令之律以法律形式拓展到各个领域,即以军阀之律,移刑法之称。
《商君书》中律字五见,仅从《商君书》之律来看,其一为兵律,其余均为与土地相关之法律。这说明律已非单指乐律,而是兼指兵律、法律,与其它同时代著述之律指乐律者不同。
《睡虎地秦墓竹简》律文涉及机构及官吏,绝大部分称县、今、丞,未见丞相之名。据《史记商君列传》与《史记秦本纪》载,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卑)始为县,置今、丞。这反映了出土秦律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商鞅秦律的内容。《史记秦本纪》载惠文王之子武烈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初置丞相。据1980年在四川青川县出土的战国秦墓木牍载,武烈王二年(公元前309年)王命丞相修《为田律》。为田律》行之既久,故而修订。那么,秦律出现的年份是否与商鞅主持变法的时间(公元前359-338年)大体一致呢?
《睡虎地秦墓竹简》的法律答问里引一条律文时用了公祠一词,而解释的部分则用了王室祠。吴建瑶指出:研究秦简的学者认为,律本是在秦称王前制定的.故称公祠,解释则作于称王之后,故改称王室祠,所引用的律文很可能是商鞅时期制定的原文。我们知道,秦孝公之子惠文王于公元前324年称王,这条律文的制定时间不应晚于此年。惠文王称王的年代与商鞅被车裂的公元前338年只相隔14年。由此是否可以推断,秦改法为律活动即施行于商鞅变法期间?
(节选自武树臣《秦改法为律原因考,选入时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商鞅改法为律之说,因缺乏更权威的历史文献记载而引起少数学者的质疑,《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出土,改变了这个局面。
B. 老辈学者与当代多数学者信奉商鞅改法为律之说,是因为《唐律疏议为官修,具有官方的严肃性与专业的权威性。
C. 《睡虎地秦墓竹简为秦国改法为律的真实存在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但没有发现商鞅改法为律的明确说法。
D. 商鞅改法为律之说,最早见于唐廷诏令集体编纂的《唐律疏议》,此前的历史文献均没有出现这样的历史论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律作为法律、法令含义的出现,至晚不迟于商代。甲骨文中的师惟律用与《易经师卦中的师出以律是有力的证据。
B. 设县置令丞应在秦孝公十二年,而《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律文出现县、令、 丞,这反映了出土秦律保留了商鞅秦律绝大部分内容。
C. 《商君书》律字出现了五次,其一是指兵律,其余则均为与土地相关之法律,这与同时代著述中的律字含义有着明显的区别。
D. 法律答问引的一条律文用了公祠二字,而解释部分则用了王室祠,这说明律文是在秦称王前制定,解释则作于称王之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改法为律的记载出现在与商鞅变法相隔日久的唐代,而且更权威的历史文献 对此事件均无直接记载,是商鞅改法为律受到人们质疑的原因。
B. 研究秦简的学者早就注意到法律答问引的律文里的公祠与解释部分用的 王室祠的不同,而且推测所引律文可能是商鞅时期制定的原文。
C. 孤立地看《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律文与《史记》中的相关内容记载,没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导致反对者没有发现商鞅改法为律的历史痕迹。
D. 律最早指音律,后因战时用战鼓之音来发号施令,且配以军功赏罚,律的含义逐渐演变为军中的法律。至秦时又把军中的法改称为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木桶原理: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弥补自己的短处。
斜木桶原理:把木桶放置在一个斜面上的时候,木桶盛水的多少,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扬长避短,而不是一味地补“短板”。
读了上面文字,你对“短板”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阐述。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
(2)_____,不能十步;______,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3)故国神游,_____,早生华发。人间如梦,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__ ,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
(5)其为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①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②,民无争心……今据③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一专,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晏婴论和与同》)
【注】①献:进言指出。②干:违背。③据:指大夫梁丘据。
1.上面两段文字体现了孔子的__________思想。
2.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和”与“同”的差异。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落叶
(宋) 王沂孙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厓半没①,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②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③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注】①重厓半没:写山中落叶堆积,万木凋零的情状。 ②题红:《云溪友议》载,唐宣宗时,中书舍人卢渥于应试之岁,偶而在御沟中拾到一片红叶,上题一绝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卢渥得一遣放的宫女,正是题诗之人。 ③螀jiāng:蝉。
1.“萧萧渐积”一句化用了杜甫《》中的名句“____________”。
2.下阕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读渊明传
(明)袁宗道
口于味,四肢于安逸,性也。然山泽静者,不厌脱粟;而啖肥甘者,必冒寒出入,冲暑拜起之劳人也。何口体二性相妨如此乎?人固好逸,亦复恶饥,未有厚于四肢而薄于口者。渊明夷犹柳下,高卧窗前,身则逸矣;瓶无储粟,三旬九食,其如口何哉?今考其终始,一为州祭酒,再参建威军,三令彭泽,与世人奔走禄仕,以餍馋吻者等耳。观其自荐之辞曰:“聊欲弦歌①,为三径②资。”及得公田,亟命种秫,以求一醉。由此观之,渊明岂以藜藿为清,恶肉食而逃之哉?疏粗之骨,不堪拜起;慵惰之性,不惯簿书。虽欲不归而贫,贫而饿,不可得也。子瞻檃括③《归去来辞》为《哨遍》,首句云:“为口折腰,因酒弃官,口体交相累。”可谓亲切矣。譬如好色之人,不幸禀受清羸,一纵辄死,欲无独眠,亦不可得。盖命之急于色也。
渊明解印而归,尚可执杖耘丘,持钵乞食,不至有性命之忧。而长为县令,则韩退之所谓“抑而行之,必发狂疾”,未有不丧身失命者也。然则渊明者但可谓之审缓急,识重轻,见事透彻,去就瞥脱④者耳。若萧统、魏鹤山诸公所称,殊为过当。渊明达者亦不肯受此不近人情之誉也然而自古高士超人万倍正在见事透彻去就瞥脱何也?见事是识,去就瞥脱是才,其隐识隐才如此,其得时而驾,识与才可推也。若如萧、魏诸公所云,不过恶嚣就静,厌华乐淡之士耳。世亦有禀性孤洁如此者,然非君子所重,何足以拟渊明哉!
【注】①弦歌,指出任县令。②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③檃括,就原有的文章剪裁改写。④瞥脱,爽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冲暑拜起之劳人也 冲:顶着。
B. 以餍馋吻者等耳 等:等同。
C. 慵惰之性,不惯簿书 簿书:簿册文书。
D. 识与才可推也 推:称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然山泽静者,不厌脱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B. 高卧窗前,身则逸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殊为过当 若属皆且为所虏
D. 亟命种秫,以求一醉 宁许以负秦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口腹享受,四体安逸是人之常情,作者认为这两者常常互相干扰妨碍,很难两全。
B. 陶渊明能写出“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句,正是因为他有作者所十分推崇的才识。
C. 在人们心目中陶渊明的形象历来是很飘逸的,作者觉得这是过誉,于是重加评说。
D. 该文是一篇否定历史定论、自出心裁的杂说类文章,多引古人论述佐证自己观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固好逸,亦复恶饥,未有厚于四肢而薄于口者。
(2)世亦有禀性孤洁如此者,然非君子所重,何足以拟渊明哉!
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渊 明 达 者 亦 不 肯 受 此 不 近 人 情 之 誉 也 然 而 自 古 高 士 超 人 万 倍 正 在 见 事 透 彻 去 就 瞥 脱 何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