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何并字子廉,为长陵令,道不拾遗。初,侍中王林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何并字子廉,为长陵令,道不拾遗。初,侍中王林卿通轻侠,倾京师。先是林卿杀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故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谒传送。林卿素骄,惭于宾客,北度泾桥,令骑奴还至寺门,拔刀剥其建鼓。并自从吏兵追林卿。行数十里,林卿迫窘,及令奴冠其冠被其襜褕。自代,身变服从间径驰去。会日暮追及,收缚冠奴,奴曰:“我非侍中,奴耳。”并自知已失林卿,乃曰:“王君困,自称奴,得脱死邪?”叱吏断头持还,悬所剥鼓置都亭下,署曰: “故侍中王林卿坐杀人埋冢舍,使奴剥寺门鼓。”吏民惊骇,林卿因亡命,众庶以为实死。

陵阳严诩本以孝行为官,郡中乱,王莽遣使征诩,官属数百人为设祖道,诩据地哭,曰:“我以柔弱征,必选刚猛代。代到,将有僵仆者,故相吊耳。”

是时,颍川钟元为尚书令,领廷尉,用事有权。弟威为郡掾,臧千金。并为太守,过辞钟廷尉,廷尉免冠为弟请一等之罪,愿蚤就髡钳。并曰:“罪在弟身与君律。”元惧,驰遣人呼弟。阳翟轻侠赵季、李款多畜宾客,以气力渔食闾里,至奸人妇女,持吏长短,从横郡中,闻并且至,皆亡去。并下车,求勇猛晓文法吏且十人,使文吏治三人狱,武吏往捕之,各有所部。敕曰:“三人非负太守,乃负王法,不得不治。钟威所犯多在赦前,驱使入函谷关,勿令污民间,不入关,乃收之。赵、李桀恶,虽远去,当得其头,以谢百姓。钟威负其兄,止洛阳,吏格杀之。亦得赵、李它郡,持头还,并皆悬头及其具狱于市,郡中清静。性清廉,妻子不至官舍。数年,卒。

(删节自《汉书何并传》)

[注] ①建鼓,柱子上悬着的鼓。②襜褕,指穿在外面的衣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先是/林卿杀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故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谒传送/

B. 先是/林卿杀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故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谒传送/

C. 先是/林卿杀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故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谒传送/

D. 先是/林卿杀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故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谒传送/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宾客,古时投靠在贵族、官僚、豪强门下的一种依附者。

B.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并饮宴饯行的道路。

C. 闾里,是古代一般平民居住的地方,可借指平民。

D. 下车,官吏初到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并秉公执法。侍中王林卿因杀人被免职,王林卿为了挽回颜面,派人砸毁了官府的建鼓,但受到了何并的追捕。

B. 何并办事周密。他知道王林卿已经跑了,命令士兵砍下骑奴的头颅,让众人因不知实情而惊骇,以此震慑王林卿。

C. 何并不畏权贵。他的上司钟元为弟弟求情,要求从轻处罚,但何并仍派武官追捕,把已经逃跑的钟威等人全部杀掉。

D. 何并善于治理。他担任长陵县令,政绩很好以至于道不拾遗; 担任颍川太守时,处置得当,使郡里局面清平安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并自知已失林卿,乃曰:“王君困,自称奴,得脱死邪?”

(2)钟威所犯多在赦前,驱使入函谷关,勿令污民间,不入关,乃收之。

 

1.C 2.B 3.A 4.(1)何并自己知道林卿已经逃走了,就说:“王君被围困,竟自称是仆人,难能逃脱死罪吗? (2)钟威所犯的罪许多在大赦以前,将他赶进函谷关,不让他为害民间,如果他不进关,就把他抓起来。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林卿(人名)”“婢婿”“冢舍”“并(人名)”“界中”“吏”“谒(名片)”,虚词“之”“而已”“且”,再结合本句意思:此前,林卿曾杀死了一个婢女的丈夫,把他埋在墓舍里,何并全都知道这些情况,不想揭发检举他,只想让他不要逗留在自己境内罢了,便派属吏拿了名片去遣送他。句子可以断开为:先是/林卿杀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故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谒传送/故选C。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B项,“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并饮宴饯行的道路”说法错误,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并饮宴饯行的礼仪,而非道路。故选B。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言文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A项,“秉公执法”不准确,何并知道王林卿杀人,但不想检举揭发王林卿,“欲无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谒传送”,由此看出用其并不“秉公执法”;且“侍中王林卿因杀人被免职”错,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原文并没有说王林卿并没有因杀人被免职。故选A。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句中:“失”,失去,这里指王林卿逃走;“王君困”,被动句,王君被围困;“脱死”,逃脱死罪。(2)句中:“驱使”,驱赶,让(使);“污”,祸害,为害;“收”,抓起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各句中与“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中的“鄙”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齐孝公伐我北鄙

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D. 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 夫人之力不及此

3.下列几项中不是烛之武说服秦王退兵理由的一项是(  )

A. 亡郑对秦有害无益。

B. 舍郑对秦有益无害。

C. 晋忘恩负义,贪得无厌,将损害秦。

D. 以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不勇武。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和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A. 群臣侍殿上者。

B.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C. 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D.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秦伯说,与郑人

B. 宋有富人,天墙坏

C. 今太子

D. 函陵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时与臣                    游:游玩

B. 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C.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谢:道歉

D. 不如因善之                  遇:对待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B.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 旦日飨士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