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古代丝绸之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他们的迁徙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牧经济特点,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

继月氏、匈奴之后,鲜卑、吐谷浑、吐蕃、回纥、党项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甚至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公元439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通道。因此,“青海道”又称“吐谷浑道”,“青唐道”又称“吐蕃道”。再看回纥,其与唐朝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贵族享用,还通过“草原道”大量转输到西方。“安史之乱”后,吐蕃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及陇右地区,传统的丝绸之路东段受到阻遏,唐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一度绕道回纥居住地。因此,这一时期的草原丝路有“回纥道”之称。

在肯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唐、元、明各朝代为了经营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以提供食宿,建立都护府、都督府等以加强治理。这些措施对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

丝绸之路密切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也密切了东西方关系。中原、江南以及巴蜀的名茶不仅输入西域、青藏高原与漠北,也输入西方。在西夏与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同时,西域和中亚、欧洲的物产和文化也传入内地,今天内地随处可见的石榴、葡萄、大蒜、菠菜等,都是汉朝时从西域传入内地的。到了唐朝,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洛阳成为西城文化的荟萃之地,上至宫廷、下至百姓无不受西域文化的影响,穿胡服、食胡饼、听胡音成为时尚。到了宋朝,中国的茶叶和丝绸被大量贩运到西方,西方的玛瑙、琥珀、琉璃等被大量转售到中国。元朝时,中国的雕版与活字印刷术、火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欧洲和阿拉伯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等科学技术也传入中国。

中华民族是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形成的多元统一体,在其形成过程中,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沟通渠道与交流舞台。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联结着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联结着内地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人民。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它不仅会继续描绘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五彩斑斓的画卷,还会进一步架起东西方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桥梁,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摘编自杜建录《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鲜卑、吐谷浑、吐蕃等少数民族有的曾一度控制了丝绸之路的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当时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B. 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与汉族一起用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

C. 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和洛阳在唐朝时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当时的朝野上下无不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

D.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及东西方各民族的交往交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上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海上道四条,汉族及北方、西北的游牧民族都是其重要的开拓者。

B. “青海道”“青唐道”和草原丝路之所以又称“吐谷浑道”“吐蕃道”和“回纥道”,是因为它们曾分别被吐谷浑、吐蕃和回纥控制过。

C. 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不能否定我国古代北方和两北游牧民族所做出的贡献,更不能忽视中原王朝的长期经营和有效治理。

D. 丝绸之路联结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内地汉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这个多元统一体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丝绸之路在汉、北魏、唐、宋、元等朝代比较繁荣,但因战乱等因素的影响,它在历史上也有过衰落的时候。

B. 在西夏和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这说明当时西夏人已有饮茶的习惯,可见物产上的互通有无也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C. 从生活中常见的胡桃(核桃)、胡瓜(黄瓜)、胡豆(蚕豆)、胡萝卜等农产品的名称可以看出,它们很可能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

D.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通东西方的重要商贸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元朝以前丝绸之路以物产交流为主,而元朝以后则以科技文化交流为主。

 

1.B 2.B 3.D 【解析】 1.试题分析:B理解有误。“用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的是“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不包括“汉族”。 2.试题分析:B理解有误。草原丝路又称“回纥道”并非因其被回纥控制而得名,而是因为“‘安史之乱’后”,……唐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一度绕道回纥居住地”而得名。 3.试题分析:D无中生有。“元朝以前丝绸之路以物产交流为主,而元朝以后则以科技文化交流为主”错误,从原文中看不出有这样的不同和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双11’,抢着也行,抢不到也行;饿了,有啥吃啥,凑合就行;干活,说我好也行,说不好也行……“2017年年末,“佛系青年”成为网络热词。佛系青年,指那些崇尚看淡一切、得过且过、不大走心的活法和生活方式的青年人。对此有人评论说这是新时代青年人内心的淡定和包容!也有人说他们这是对生活的不走心,是没有上进心的表现;更有人认为这是年轻人面对生存压力的消极、怠慢、逃避的心理。

你对“佛系青年”有着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列文段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1)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大规模通识教育使得中国学生在基础知识“均值”高的同时,也出现拔尖人才创新人才少的“方差”小状况。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只要改变学生缺乏好奇心的共性问题,就必能改变学生“泯然众矣”的命运,而改变了“千人一面”的怪圈,就一定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随后就必能造就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1)不是只要改变学生缺乏好奇心的共性问题就一定达到改变“泯然众矣”的命运。  

(2)                                                                    

(3)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有优缺点,____________。如乳类、蛋类和瘦肉等动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既可维持人生命健康,又可促进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如米、面粉、土豆、干果等植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可以维持生命,__________。虽然动物性蛋白评分比植物蛋白高、利用率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 __________,因为动物性食物会携带不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饱和性脂肪;而长期摄入植物蛋白,不仅不能促进生长发育,还会加重肝肾的负担。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日常饮食时,要植物蛋白占六七成,动物蛋白占三四成。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他把自己精心准备好的一幅字寄给老师,并附言:区区草字,敬请恩师笑纳。

B. 王教授和我莅临贵公司,谈些对现代企业管理的见解,不当之处,诚请指正。

C. 你送给我的那把茶壶非常精致,我一直当宝贝惠存着,时不时拿出来看看。

D. 高考后,对于我的择业决定,远在他乡的父亲来信说:“此事望你钧裁。”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5月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了《红色箴言》大型诗歌朗诵会,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表演,使在场的大学生热血沸腾。

B.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C. 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放飞青春梦想!

D. 雾霾严重影响百姓的生活,其治理既要靠完善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法规,又要靠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活方式、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来实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