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耳神 何一飞 县公安局户政科科长陈卫国有个绰号叫陈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耳神

何一飞

县公安局户政科科长陈卫国有个绰号叫陈聋子,给他取这个绰号的不是别人,是他的叔叔。

这之前,陈卫国有一个警察系统都知道的绰号——耳神。陈卫国当上警察不久,刑侦队得到消息,一个潜逃多时的重要嫌犯已偷偷回家。但当他们深夜悄悄赶到嫌犯家,却见大门被一把大牛头锁紧紧锁着。难道嫌犯得到消息又跑掉了?正在大家疑惑时,陈卫国肯定地说,嫌犯没跑,就躲藏在家。刑侦大队长问他为什么这么肯定,他说我听到了房内人走动的声音。但其他队员都说没有听见。也许这是陈卫国紧张所致,这种情况在潜伏和秘密抓捕嫌疑人时曾经发生过,刚进警察机关的人办案时尤其容易产生这种错觉。

看着手电光下充满自信的陈卫国,队长命令大家破门而入,一间间房子搜过,没见着嫌犯。最后搜到二楼最左边的房子,房内没人,只有一个平常用来装稻谷有半人高的空木桶。队长让人打开木桶,果然抓到了嫌犯。这一下,大家都服了陈卫国,说他是耳神。后来有人给做了测试,陈卫国的耳朵异常灵敏,听力惊人。

陈卫国的叔叔给他取聋子绰号的时候,陈卫国已是刑侦大队的副队长。叔叔的小儿子跟人争执,把人打伤,被抓进了看守所,被打的人经过法医鉴定是轻伤。叔叔要陈卫国帮忙找法医把鉴定改成轻微伤。叔叔说了很久,最后问陈卫国:你都听清了吧?陈卫国说叔啊,我一句都没有听见。叔叔很是气愤,当场把陈卫国家的客厅噼哩哗啦给砸了,走的时候还骂个不休:你是个聋子,是个无情无义的聋子,陈家没有你这样的人。局长知道这事后,对陈卫国说:卫国啊,你聋得好。

谁也没想到有耳神之称的陈卫国真的成了聋子。

水镇瓷器店王老板的女儿,跟岭脚镇一男的谈上了朋友。谈了一阵后发现男的是黑社会吃刀口饭的人,女孩就跟他断了往来。男的三番五次带人带刀来王老板家要人,王老板一家惹不起,就偷偷把女儿送到别处,又赔了一万块钱,以为这事就这样了了。

腊月二十八,王老板的女儿回家过春节;二十九下午,男的提着个包包来了,要女孩跟他一起回岭脚镇。女孩不肯,男的就凶悍地说不跟我走,我炸死你,叫你死也是我的人。说着一把拉开包包,里面全是雷管炸药。一家人吃了一惊,手忙脚乱地往外跑,可女孩没跑出来,于是赶忙报了警。已是水镇公安分局局长的陈卫国立刻带人赶过来时,男的已点燃了导火索,导火索约六公分长,嘶嘶作响。情势危急,陈卫国三步并两步急奔上去,叫围观的人和王老板家人赶快离远点,自己却冲了进去。男的正嚣张着,左手拿炸药包,右手抓住女孩要同归于尽。陈卫国上前一个飞踢踹中男的右手,男的一疼松开右手,女孩乘机逃了出来。陈卫国还要抢炸药包时,已来不及了,“轰”的一声,炸药爆了。男的当场炸死,陈卫国经省里的医院抢救,命是保住了,只是从此成了左瘸子,两只耳朵也被炸聋了,成了真正的聋子。

陈卫国伤愈后不能在一线了,局里把他任命为户政科科长。社区七十多岁的吴老爹要办低保,可户口簿早就掉了。陈卫国知道后对吴老爹说,吴爹你年纪大不要跑来跑去,我来给你补办。

这天晚饭后,陈卫国就带上刚办下来的户口簿慢慢瘸着去了吴老爹家,陪他说了一阵子话,回家时已是夜深人静时分。在经过刚封顶的云鹤大厦时,他隐约听到楼上有女子的哭泣求救声,停住脚步却又没有了,他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但警察的职业敏感性促使他不由自主地走向工地。好不容易爬上五楼并没有发现什么,陈卫国细细想想就往六楼去了。最后他在六楼发现了情况,三个年轻男子正在威胁一个女孩。陈卫国给110报警后,表明身份后冲了过去,一番搏斗后,跑掉两名歹徒,另一名歹徒被死死按住了,不过陈卫国也被尖刀刺中脾脏大出血,如果不是抢救及时,他也报销了。

人们都很奇怪,陈卫国不是耳朵聋了吗?他怎么听得见女孩的求救声呢?

还是公安局长说透了。局长在给陈卫国的记功会上说,一个肩负责任和使命的警察任何时候都不会聋!也永远不会聋!局长还对陈卫国说你是真正的耳神。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小说题目匠心独运,既是对内容的准确浓缩,又包含着明显的赞叹褒扬意味。

B.小说注重从细微处写人,叔叔要陈卫国把法医的鉴定结果改一下,陈卫国说一句都没有听到,叔叔就砸了他家,可以看出,叔叔是一个恼羞成怒、粗鲁计较的人。

C.陈卫国的耳朵在救王老板的女儿时被炸聋了,但在给吴老爹送户口本回来的路上,又恢复了一些听觉,听到了女子的哭泣求救声,循声救出女孩,惩治了坏人。

D.小说通过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以及环境描写,刻画了社会众生相。

E.小说选取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事例展开,如“耳神”绰号的由来,“耳聋”的原因等;并将人物置于种种复杂情境(如和叔叔的矛盾,救王老板女儿时的险境)中来展现人物形象。

(2)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陈卫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公安局长说陈卫国是“真正的耳神”,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 :AE (2) 小说以陈卫国耳神——耳聋——耳神(或关于耳朵的绰号变化)为线索;使得情节发展前后照应,跌宕有趣,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也充分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3) ①听力灵敏过人,办案能力强:初次办案就听出房间里有人。②大公无私,不徇私情:没有答应叔叔改法医鉴定的事。③古道热肠,积极热心:主动帮助老人补办户口簿。 (4) ①内容上,公安局长赞扬陈卫国肩负着警察责任和使命,即使耳朵聋了,仍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是当之无愧的“耳神”。②结构上,与题目的“耳神”遥相呼应。③情感表达上,再一次表达对爱护人民的尽职警察的崇高敬意与由衷赞叹。 【解析】试题分析: (1)题干问的是“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B说“叔叔是一个恼羞成怒、粗鲁计较的人”不恰当;C“又恢复了一些听觉”,文中并没有这个意思;D没有神态描写。B项和C项很容易排除,D项中涉及到的描写手法较多,需要考生结合文本一一排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慨在大自然面前,自身如同蜉蝣、粟米一般渺小。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回想当年寄奴风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早晚明亮变化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释】①秦韬玉:晚唐诗人,字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公元882(中和二年),得准敕及第,以工部侍郎为田令孜神策判官。诗以七律见长。有《投知小录》三卷。②绮罗香:指富贵人家妇女的服饰。③苦恨:甚恨。

1.诗人是怎样刻画贫女的?贫女又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作简要分析。

2.这是一首比兴意义明显,颇为后人传诵的诗歌。试分析诗人借“贫女”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淩字彦云,太原祁人也。叔父王允诛董卓,卓将李傕等为卓报仇,入长安杀允,尽害其家。淩及兄晨,时年皆少,逾城得脱,亡命归乡里。淩孝廉,为发干长,稍迁至中山太守,所在有治,太祖辟为丞相掾属。 

文帝践阼,拜散骑常侍。出为兖州刺史,与张辽等至广陵讨孙权。临江夜大风吴将吕范等船漂至北岸淩与诸将逆击捕斩首虏获舟船有功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转在青州是时海滨乘丧乱之后,法度未整。淩布政施教,赏善罚恶,甚有纲纪,百姓称之,不容于口。后从曹休征吴,休失利,淩力战决围,休得免难。仍徙为扬、豫州刺史,咸得军民之欢心。始至豫州,旌先贤之后,求未显之士,各有条教,意义甚美。正始初,为征东大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二年,吴大将全琮数万众寇芍陂,淩率诸军逆讨。与贼争塘,力战连日,贼退走。进封南乡侯,邑千三百五十户,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是时,淩外甥令狐愚以才能为兖州刺史,舅甥并典兵,专淮南之重,淩就迁为司空。淩、愚密协计,谓齐王不任天位,楚王彪长而才,欲迎立彪都许昌。嘉平元年九月,愚遣将张式与彪相问往来。淩又遣舍人诣洛阳语子广。广言:“废立大事,勿为祸先。”其十一月,愚复遣式诣彪,未还,会愚病死。三年春,吴贼塞涂水,淩欲因此发,大严诸军,表求讨贼;诏报不听。淩阴谋滋甚,遣将军扬弘以废立事告兖州刺史黄华,华、弘连名以白太傅司马宣王。宣王将中军乘水道讨淩,先下赦淩罪,又为书喻淩,大军掩至百尺逼淩。淩自知势穷,乃乘船单出迎宣王,遣王彧谢罪。军到丘头,淩面缚水次。宣王承诏遣主簿解缚反服,见淩,慰劳之,遣步骑六百人送还京都。淩至项,饮药死。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王淩传》)

【注释】①司马宣王:指司马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临江夜/大风/吴将吕范等船漂/至北岸/淩与诸将逆击捕/斩首/虏获舟船/有功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转在青州/

B. 临江夜/大风/吴将吕范等船漂/至北岸/淩与诸将逆击捕斩/首虏获舟船/有功/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转在青州/

C. 临江/夜大风/吴将吕范等船漂至北岸/淩与诸将逆击/捕斩首虏/获舟船/有功/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转在青州/

D. 临江/夜大风/吴将吕范等船漂至北岸/淩与诸将逆击/捕斩首虏/获舟船有功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转在青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举孝廉:从汉朝开始实行的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

B. 假节:假有借的意思,节指符节。皇帝将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用以威慑一方,当这个臣子临时任务完成后,这个节将会被收回。

C. 迁:移动,搬换,转变,古代是可指变动官职。如“左迁”指调动和晋升,“迁谪”指流放、放逐等。

D. 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如掾史、掾吏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淩的叔父诛杀了董卓,被人复仇,王淩和兄长得以逃脱。后来王淩举孝廉做了发干长,不久又成为中山太守,因为有治理的政绩,被太祖征召为丞相掾属。

B. 王淩骁勇善战,讨伐孙权时,乘着大风斩杀敌首。和曹休征伐吴军时,也奋力突围,救出曹休。正始初年以征东大将军的身份率军击退吴国大将全琮。

C. 王淩赏罚分明,得军民欢心。在担任豫州刺史时,旌表先贤后人,广求人才。

D. 王淩密谋造反,与外甥令狐愚一同谋废齐王而另立楚王曹彪。其子王广劝他慎重。事情泄露,司马懿将兵走水路讨伐王淩,王淩知回天乏术,于是投降,不久后服药自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淩外甥令狐愚以才能为兖州刺史,舅甥并典兵,专淮南之重,淩就迁为司空。

(2)三年春,吴贼塞涂水,淩欲因此发,大严诸军,表求讨贼;诏报不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谁的耳朵顺了?

人类历史上最短的自传只有三十七个字: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这是孔子一生的自我描述。但我要减掉一个“耳”字(六十而顺),因为这个字不但在整段话的文脉上说不通,而且与孔子生平的事迹也毫不相干。

首先,“耳”这个字在《论语》里出现过四次,两次当语助词,没有意思,如“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汝得人焉耳乎”(《论语·雍也》);还有一次明指耳朵,“洋洋乎盈耳哉”(《论语·泰伯》),耳朵里面充满了音乐的旋律;第四次就是“六十而耳顺”了。由孔子自述生平的其他各阶段来看,如“志于学、立、不惑、知天命、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是他在《论语》中反复声明的题材,唯独对“耳顺”却无一语提及。

再看孔子六十岁前后所做的事,跟耳朵没有任何关系。他从五十五到六十八岁周游列国,到处奔波。当时很多人用“知其不可而为之”形容他。为什么明知道理想不能实现,还要去做呢?因为要顺天命。

孔子有次到卫边境的一个小地方,封疆官员对孔子的学生说:“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你们何必担心没有官位呢?天下混乱很久了,上天要以你们的老师作为教化百姓的木铎(金口木舌的一种铃铛,声音钝,代表宣传教化)。也就是说代表教化百姓正是孔子的天命。孔子在匡遇险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上天如果不让我们的文化消失,匡人又能对我怎么样呢?在宋,司马桓魋要杀他,他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上天是我德行的来源,桓魋又能对我怎么样呢?这正是他基于知天命、畏天命,而表现的顺天命。因此,“六十而顺”是在顺天命,跟耳朵完全无关。如果这些还不能证明的话,看原文,每一句“而”字后面都是一个动词:而志于学、而立、而不惑、而知天命。“六十而”后面又为何多出一个耳朵呢?实在令人费解。

《孟子》《荀子》《大学》《中庸》《易传》这些早期的儒家经典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提到“耳顺”两个字。孟子特别喜欢学孔子,如果耳顺是孔子六十岁的境界,孟子没有理由不去研究发扬。但孟子只说顺天命,易传里面也同样提到顺天命。顺天命的观念在古代是可以理解的,“顺”是下对上,譬如顺父母,顺国君,顺长辈这些。前面讲得很清楚,五十而知天命,后面就要顺天命,顺着五十岁所知的天命。

朱熹用心良苦,认为耳顺是“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这是把孔子当成圣人。但孔子断然不会认为自己在六十岁就抵达了圣人的境界。他由“志于学”着手,所学是礼,故“三十而立”是立于礼,立身处世与人交往;四十岁明白人间应行事之理,所以不惑。然后,下学而上达,对个人命运及使命得到透彻的体认,是谓“知天命”。接着,六十而顺天命,周游列国,希望得君行道,安定天下百姓。到了七十岁,达到“从心所欲不踰矩”的境界,代表他与天命合二为一。因此,孔子这一生,无论怎么解释,“耳顺”都令人费解。所以真相可能是:“耳”是多出来的字。

1.下列关于“耳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耳顺”的“耳”其实是多余的字,这个字在整段话的文脉上说不通,和孔子的生平事迹也没有关系。

B. “耳”在《论语》中共出现四次:两次当语气助词,一次作“耳朵”理解,还有就是这里的“耳顺”。

C. 孔子自述生平的其他阶段,如“志于学、立、不惑、知天命、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论语》中反复出现,但孔子却没有在其他地方提到过“耳顺”。

D. 孔子六十岁左右周游列国,四处奔波,因为“耳顺”在其他地方并没有提及,所以所做之事与耳朵并没有任何关系。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即使理想不能实现,也要尽力去做,这是因为要顺应天命。

B. 卫国的封疆官员对孔子的学生说天下混乱,上天要让孔子来教化百姓,这是孔子顺应的天命。

C. 在古代,“顺”是下对上,譬如顺父母,顺国君,顺长辈。“五十而知天命”就是一种“顺”,意味着顺应五十岁所知的天命。

D. 孔子两次遇险时仍然对自己是在奉行天命充满信心,认为人们不能对我怎么样,因为自己知天命、畏天命,顺天命。所以“顺”是顺天命,跟耳朵无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志于学、而立、而不惑、而知天命”的“而”后面连接的是动词,可是“六十而”后面加的却是名词“耳”,这让人困惑。

B. 《孟子》《荀子》《大学》《中庸》《易传》这些早期的儒家经典中并没有出现过“耳顺”的说法,倒是都提到过“顺天命”。

C. 朱熹用心良苦,他对“耳顺”的理解是将孔子当做圣人,这是一家之见,但孔子自己并不觉得自己在六十岁就能成为圣人。

D. 孔子“志于学”,学礼;“三十而立”立于礼,立身处世与人交往;四十岁明白人间应行事之理;五十岁“知天命”领悟到个人命运及使命;到六十就顺应天命,希望得君行道,安定百姓。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中学举行建校80周年校庆活动,先后邀请三位知名校友作报告。第一位校友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要做别人不做的事”,第二位校友觉得最关键的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第三位校友则要求大家“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做好”。同学们听完后,有的议论纷纷,有的陷入了沉思。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