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一)文言文阅读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 初从高祖起丰,...

(一)文言文阅读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

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以屠狗为事  为事:为职业。    B. 项伯常屏蔽  屏蔽:用屏风遮挡着。

C. 暴师霸上  暴师:使军队暴露。    D. 问其遗老  遗老:前朝的旧臣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沛公从百余骑项伯面见项羽     ②寿毕,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

B. ①暴师霸上,待大王             ②焉用亡郑陪邻

C. ①群臣绛、灌等敢入             ②宫妇左右不私王

D. ①高帝笑                     ②泉涓涓始流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哙“勇猛豪爽”的一组是(  )

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      ②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

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④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哙乃排闼直入。                ⑥哙等见上流涕。

A. ①③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2)项伯常屏蔽之。

(3)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1.A 2.A 3.C 4.(1)刘邦率一百多名随从赴鸿门面见项羽,为子虚乌有的闭关事谢罪。 (2)项伯常常像屏风一样遮挡着项羽。 (3)我连死尚且都不推辞,怎么会单单推辞一杯酒呢!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作答时将各个加点的文言实词带入具体语境中进行推断,B项,“屏蔽”,像屏风一样遮挡;C项,“暴师”,使军队暴晒,指军队风餐露宿;D项,“遗老”,尚且活着的人。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作答时将各个加点的文言虚词带入具体语境中进行推断,A项,①“因”,介词,经由,通过;②“因”,副词,趁机。B项,前后两个“以”,都是连词,来;C项,前后两个“莫”,都解释为“没有人”。D项,前后两个“而”都是连词,表修饰。所以选A项。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作答时认真阅读文本,分析樊哙的言行,看下面选项中哪些是属于樊哙“勇猛豪爽”的内容。排除法,①是写樊哙跟随刘邦作战,没表现勇猛豪爽;⑥是写樊哙关心刘邦病情、终于刘邦,也没表现勇猛豪爽。所以选C项。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从”,使动用法,“使(人)跟从”、“率领”;“因”,介词“通过”;“谢”,“谢罪”;“无有”,“子虚乌有”。第二句得分点:“屏”,名词作状语“像屏风一样”;“蔽”,遮挡”。第三句得分点:“且”,副词“尚且”;“辞”,推辞;“岂”,副词“怎么”、“哪里”;“特”,副词“单单”、“只”。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题。

常回家看看入法折射中国养老困局

近日,民政部有关官员表示,依据新修订的《老年法》,以后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看望父母本是做人的基本伦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常回家看看入法着实有些多余。但揣测立法者的动机,就会发现这条规定基于空巢老人愈来愈多而子女看望老人愈来愈少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常回家看看入法,折射出了传统养老模式遭受的严峻挑战。

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167亿,我国事实上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而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的背景下,一方面社会成员的流动性增大,异地就业的青年人增多;另一方面,年青一代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增大,购房置业、子女教育和人际应酬令人疲惫不堪。受此影响,传统意义上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家庭逐渐瓦解,子女与父母分居甚至相隔甚远的分居情况十分普遍,常回家看看自然变得奢侈。

诚然,孝顺作为重要的家庭美德,子女应该尽最大可能履行赡养义务。但现实情况是,面对社会成员流动频繁、父母与子女分居成为常态、人口老龄化高峰日益临近的现实,政府部门却依然将希望寄托在养儿防老的传统模式上。各级政府针对老年人的统一、规范、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长期未能建立,对相当一部分老年人而言,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还只是一个梦想。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在传统中国,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这种观念不仅会增加年青一代的负担,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将养老问题纳入社会统筹和政府责任范围,不仅会使老龄人口受益,也会减轻年青一代的负担。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就制定了《长寿社会对策大纲》,以致力于建立具有活力的长寿社会,并将其纳入社会整体规划部署。

如果每一位老人都能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老人和子女就无须因常回家看看难以如愿而焦灼。政府增加对养老问题的投入,不仅是一种社会福利,也是一种社会投资。比规定常回家看看成为法律义务更重要的,是加快以增加政府投入为核心的中国养老模式的社会化转型。

1.对文中所说的“‘常回家看看入法,折射出了传统养老模式遭受的严峻挑战的表述,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的背景下,社会成员的流动性增大,异地就业的青年人增多,受空间距离的限制而难以常回家看看。

B年青一代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增大,购房置业、子女教育和人际应酬令人疲惫不堪,想常回家看看心有余而力不足。

C.社会成员流动频繁,父母与子女分居成为常态,人口老龄化高峰日益临近,这些现实都制约着常回家看看

D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可不少子女不常回家看看,导致空巢老人愈来愈多。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看望父母本是做人的基本伦理,新修订的《老年法》规定以后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着实有些多余。

B要改变常回家看看自然变得奢侈的困境,政府部门就必须改变养儿防老的传统理念,加大养老投入。

C就现实而言,部分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愿望,还是空中楼阁。

D时至今日,如果仍然坚持养儿防老的观念,就不仅会增加年青一代的负担,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意义上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家庭逐渐瓦解,子女与父母分居甚至相隔甚远的分居情况十分普遍,这是现代社会变革的产物之一。

B孝顺作为重要的家庭美德,子女应该尽最大可能履行赡养义务,在有可能的前提下,常回家看看也是很必要的。

C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他们将养老纳入社会整体规划部署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D政府增加养老投入,不仅能使老年人受益,也能使年轻人能更加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英国诗人瓦特·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曹植在建安诗人中成就最为突出。他的五言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被誉为“诗中之圣”。

B. 西晋时期,文人诗歌创作走入低估。代表作家只有陶渊明、谢灵运。田园诗是陶渊明的独创。山水诗歌则由谢灵运开创。

C. 南北朝时期,诗歌创造的一大成就是民歌的新发展,其中《木兰辞》代表了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D. 唐宋两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李白主要生活正在唐朝最为辉煌的年代,被杜甫称为“天上谪仙人”。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只在口头传唱,没有文字记录。

B. 《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从汉朝汉武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C. 《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D. 汉乐府的产生和汉代音乐机构----乐府关系密切。秦汉立乐府,但乐府的真正繁荣自汉武帝开始。它的职责是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

 

查看答案

典例(2017·课标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 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 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 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