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灵岩 明 袁宏道 灵岩一名砚石,《越绝书》云:“吴人...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灵岩

明 袁宏道

灵岩一名砚石,《越绝书》云:“吴人于砚石山作馆娃宫。”即其处也。山腰有吴王井二:一圆井,日池;一八角井,月池也。周遭石光如镜,细腻无驳蚀,有泉常清,莹晶可爱,所谓银床素绠,已不知化为何物。其间挈军持瓶钵而至者,仅仅一二山僧,出没衰草寒烟之中而已矣。悲哉!有池曰砚池,旱岁不竭。或曰即玩华池也。

登琴台,见太湖诸山,如百千螺髻,出没银涛中,亦区内景。山上旧有响屧廊,盈谷皆松,而廊下松最盛,每冲飙至,声若飞涛。余笑谓僧曰:“此美人环珮钗钏声,受具戒乎?宜避去。”僧瞠目不知所谓。石上有西施履迹,余命小奚,以袖拂之,奚皆徘徊色动。碧繶缃钧,宛中,虽复铁石作肝,能不魂销心死?色之人甚矣哉!

山仄有西施洞,洞中石貌甚粗丑,不免唐突。或云:石室,吴王所以囚范蠡也。僧为余言,其下洼处,为东西画船湖,吴王与西施泛舟之所。采香径在山前十里,望之在山足,其直如箭,吴宫美人种香处。山下有石可为砚,其色深紫,佳者殆不减歙溪。米氏《砚史》云:“蠖村石理粗,发墨不糁。”即此石也。山之得名,盖以此,在今搜伐殆尽,石亦无复佳者矣。

嗟乎,山河绵邈,粉黛若新。椒华沉彩,竟虚待月之帘;夸骨埋香,谁作双鸾之雾?既已化为灰尘白杨青草矣。百世之后,幽人逸士犹伤心寂寞之香趺,断肠虚无之画屧,矧夫看花长洲之苑、拥翠白玉之床者,其情景当何如哉?夫齐国有不嫁之姊妹,仲父云无害霸;蜀宫无倾国之美人,刘禅为俘虏。亡国之罪,岂独在色?向使库无湛卢之藏,潮无鸱夷之恨,越虽进百西施何益哉!

(取材于《袁宏道集笺校》)

【注】①银床素绠:指井栏与井绳。②小奚:即“小奚儿”,小童儿。③碧繶缃钩:青色鞋缘和浅黄色鞋扣。④歙溪:地名,所产石砚石质优良。⑤齐国有不嫁之姊妹:指齐桓公好色。⑥仲父:即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⑦湛卢:宝剑名。这里指越王献给吴王的宝剑。⑧鸱夷:皮革制成的鸱囊。这里指伍子胥进谏被吴王所杀,裹在鸱囊扔进江中一事。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细腻无驳蚀          驳蚀:因风化而受损害

B. 亦区内景          绝:绝妙

C. 吴王所以囚范蠡也    所以:……的原因

D. 刘禅为俘虏        竟:最终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一圆井,日池              吴宫美人种香处

B. 出没衰草寒烟之中而已矣    色之人甚矣哉

C. 受具戒乎                  望之在山足

D. 中                 在今搜伐殆尽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池曰砚池,旱岁不竭

有一砚池,干旱之年也不枯竭

B. 僧瞠目不知所谓

山僧瞪着眼睛不知该往哪里去

C. 虽复铁石作肝,能不魂销心死

即使是个铁石心肠的人,能不魂飞心死吗

D. 幽人逸士犹伤心寂寞之香趺

幽居之士和隐逸高人,仍然为寂寞美人的足迹而伤心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灵岩,别名砚石山,因其出产著名砚石而得名,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宠幸西施而在这里修建了著名的宫殿——馆娃宫。

B. 灵岩半山腰有两口井,因其形状不同而以“日池”“月池”命名,水井周围的石头光亮如镜,泉水四季常清,晶莹透澈。

C. 作者从西施洞出发,然后经过囚禁范蠡的石室,又来到东西画船湖,沿笔直的十里采香径前行下山。一路可谓风景如画。

D. 作者记述游览灵岩山的过程,借凭吊古迹,感叹世事沧桑,并以独特的视角来看待常人“女色误国”的思想,颇有新意。

5.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洞中石貌甚粗丑,不免唐突。

6.作者在结尾处为什么说“亡国之罪,岂独在色”?请结合文章加以解说。

 

1.C 2.A 3.B 4.C 5.洞中的石头样貌特别粗糙丑陋,免不了亵渎了美丽的洞名 6.作者认为,国家灭亡的原因并非只是因为帝王重色。齐国国君虽然重色却能重用管仲,辅佐他成就霸业;蜀君刘禅并不荒淫却因昏庸而亡国;越王最终亡国,是因为被勾践宝剑迷惑,不听从伍子胥的谏言,并不是因为宠爱西施。因此,把国家灭亡都归咎于帝王重色是有失公允的。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C项,所以,表示工具,方式等,因为“用来……”。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A项,句尾语气词,表判断;B项,介词,在/介词,对于;C项,代词,你/动词,像;D项,……的样子/连词,表转折。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题中B项,应为“山僧瞪着眼睛不知我说的是什么”。 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C项,“又来到东西画船湖,沿笔直的十里采香径前行下山”错误,文中“采香径在山前十里,望之若在山足,其直如箭,吴宫美人种香处也”,是僧人的介绍。 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貌:样貌;甚:特别;唐突:亵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靡室劳矣              家里的劳苦活儿没有不干的

B.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C. 府吏见丁宁            府吏见到后就叮嘱她

D. 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谁能讥笑他吗

 

查看答案

下面句中加点字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 鱼虾而麋鹿    固知死生为虚诞

B. 顺流而          方其破荆州,江陵

C. 孤舟之嫠妇      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

D. 西望夏口          火尚足以

 

查看答案

下面各项中两句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悟言一室之内        举匏樽以相属

B. 蒲苇纫如丝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C. 箱帘六七十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D.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于嗟兮鸠,无食桑葚

 

查看答案

对下面句子的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②况吾与子鱼樵于江渚之上

③凌万顷之茫然                      ④客有吹洞箫者

⑤此余之所得也                      ⑥亦将有感于斯文

⑦此所以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⑧而今安在哉

⑨当其欣于所遇                      ⑩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A. ①⑤⑦⑧/②⑥⑨/③④⑩

B. ①⑤⑦/②⑥⑨/③④/⑧/⑩

C. ①⑤⑦/②⑥⑨/③④⑩/⑧

D. ①⑤⑦/②⑥⑧⑨/③④⑩

 

查看答案

下面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蜉蝣于天地    夫夷以近,则游者

B. 列坐其次        本自无教训

C. 杯盘狼籍        凌万顷之茫然

D. 哽咽不能语      叶叶相交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