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渴望传递的,除了生命情态的思考,更包含了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文学意境的探索、和文化深度的积淀。
B. 学校的“学生千日成长”工程,是贯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和机制的系统工程,至今已实施了9年。
C. 山东省滨州市在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围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粮食减损增效”为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D. 采摘游、近郊民俗游等农家特色旅游使久居都市的人们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宁静的田园生活,缓和了人们的生活压力。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现阶段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汽车市场正处于一个混乱的局面,尤其是美国汽车市场,更是哀鸿遍野。
②被誉为“太行山深处的香格里拉”的天生桥国家地质公园峰峦叠翠,苍山如海,一沟九瀑,白水鉴心。
③美国军队深陷中东,国内的恐怖分子又粉墨登场,在这时,没人会冲动到想要削减国防开支的地步。
④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教训,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⑤父母虽然给他请了一对一的家教,但家中依然“高朋”满座,吵吵闹闹,一傅众咻,能有什么效果?
⑥这一次世界锦标赛是她第一次代表中国出战国际大赛,最终她不孚众望取得了五战全胜的优异战绩。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②④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为了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列举现实生活中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的句子是“ , , 。”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筵席上乐器繁多,将士们开怀畅饮,表现送别的热烈与隆重的两句是“ ,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下列小题。
送李中丞注之襄州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注】李中丞:生平不详。中丞:官职名,御史中丞的简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将今昔对比,叙述主人公的身世处境,发出浩叹。
B. 颔联写友人困顿坎坷,仍眷恋朝廷。“罢归”“老去”指出将军“流落”之因。
C. 颔联“明时”,是诗人对时局的赞颂。戎马一生、屡树战功的将军,虽被罢斥,亦不掩盖朝廷之明。
D. 颈联前句追忆将军昔日独镇“三边”(泛指边防),敌寇生畏,关塞晏然,有功于国。
E. 颈联次句“一剑知”,意谓奔勇沙场忠心可鉴,一切生命轻如草芥。
2.本诗的尾联“茫茫江汉上,日幕欲何之”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永,字天锡,迁安人。生而魁岸,骁果有谋。习兵法,好《左氏春秋》。嗣世职为金吾左卫指挥使。守备遵化,寇入马兰峪,参将陈乾被劾,擢永代。镇守蓟州。尽汰诸营老弱,听其农贾,取备直给健卒,由是永所将独雄于诸镇。武宗至喜峰口,欲出塞,永叩马谏。帝注视久之,笑而止。中路擦崖当敌冲,无城堡,耕牧者辄被掠。永令人持一月粮,营崖表,版筑其内。城廨如期立,乃迁军守之。录功,进署都督同知。
永上书为陆完请恤典,且乞宥议礼获罪诸臣。帝大怒,夺永官。巡按御史丘养浩言:“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已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永徒感国士知,欲救区区之报。祈曲赐优容,俾还镇。”永竟废不用。永杜门读书,清约如寒士。久之,用荐佥书南京前府。
辽东兵变。中官王永战败,辽东自军变后,首恶虽诛,漏纲者众。悍卒无所惮,结党叫呼,动怀不逞。广宁卒佟伏、张鉴等乘旱饥,倡众为乱,诸营军惮永无应者。伏等登谯楼,鸣鼓大噪,永率家众仰攻。千户张斌被杀,永战益力,尽歼之。
永畜士百余人,皆西北健儿,骁勇敢战。辽东变初定,帝问将于李时。时荐永,且曰:“其家众足用也。”帝曰:“将须文武兼,宁专恃勇乎?”时曰:“辽土新定,须有威力者镇之。”至是,竟得其力。都御史王廷相言:“永善用兵,且廉洁,宜仍用之苏镇,作京师籓屏。”未及调,卒。辽人为罢市。丧过蓟州,州人亦洒泣。两镇并立祠。
永为将,厚抚间谍,得敌人情伪,故咸辄胜。雅知人,所拔卒校,后多至大帅。尚书郑晓称永与梁震有古良将风。
(选自《明史•马永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
B. 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
C. 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
D. 永仁以恤军/廉以律己/固边防/却强敌/军民安堵资彼/长城闻永去/遮道乞留/且携子女欲遂逃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氏春秋》,又称为《左传》,编年史著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B. 劾,弹劾,指皇帝裁定官吏的过失或罪行。与现代西方社会的“弹劾”的含义不同。
C. 中官,指宦官。君主时代宫廷内侍奉帝王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
D. 祠,文中指祠堂,祠堂可以指社会公众或某个阶层为共同祭祀某个人而修建的房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马永治军有方,足智多谋。他淘汰军中老弱者,扶持健壮者,所带部队称雄各军镇;他面对特殊地理位置,采取针对性防御措施,立下功劳。
B. 马永敢于进谏,善于用人。他劝谏皇帝不要出塞,被皇帝接受;他替陆完说话触怒皇帝;他善于识人,所提拔的人后来大多有出息。
C. 马永拥有威力,奋力平叛。辽东兵变被平定后,形势复杂,佟伏等人趁机作乱,军队因害怕马永而无人响应,马永率家兵平定叛乱。
D. 马永文武兼备,被人称赞。他养了一百多个西北勇士,李时认为他文武兼备,有威力,应镇守辽地;王廷认为他善于用兵,而且廉洁,应重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永徒感国士知,欲效区区之报。祈曲赐优容,俾还镇。
(2)永为将,厚抚间谍,得敌人情伪,故战辄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逐渐得到扩散和传播,最终为多民族所使用、共享。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很显然,这也正是它能够成功申遗的最根本的原因。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对于很多现代人,尤其是很多年轻人来说,对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却可能有些不以为意,认为这是标准的“老皇历”了,对现代人的生产、生活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尽管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对气候、天气预测与利用的水平也越来越高,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确实有所减弱,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数千年,二十四节气在延续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却很小,现在的农田作物耕种也没有脱离原来的节气规律。所以在中国北方农村地区,很多农村居民可能不知道一些现代节日,但是对于二十四节气却耳熟能详,并且仍旧在根据它们指导和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
二十四节气的影响显然不限于农事耕作,而是已经全面渗入我们的生活。比如很多地方的百姓会按照“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来准备自己的生活物资;比如清明吃青团、立秋吃西瓜的风俗依旧流行。尤其是每年到了冬至时节,到底是应该吃饺子还是吃汤圆,南北方的网友几乎每年都要“论战”一番,彼此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也正是在这样的“论战”当中,人们继承、传播和弘扬了传统文化,增加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而网友对这种“论战”的参与热情,显然也正是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仍旧深具影响力的证明。
二十四节气,既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与我们现在所提倡重视自然规律和生态保护,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也就意味着它仍旧具有极强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三: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专家认为,二十四节气成为人类非遗代表作,表明其除了作为中国人文化认同的一个标志,同时也是中国对于整个人类的文化贡献,对于促进人类的发展有非常大的意义。
中国艺术研究院苑利说,由二十四节气而生成的农耕经验在实践过程中,自乡村社会来传承。因此,申办成功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项目的尽快落地——让真正的传承者发挥作用,以显示出项目自身的社会效益。
文化部非遗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保护任重道远,将以此作为一个新的起点,根据已制订的保护计划,与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一道积极实施一系列保护措施,认真履行各项义务和责任,让更多的国家、社会、群体和个人认识、了解二十四节气这一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活动。
同时,创造条件确保相关社会和群体在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传承与保护行列,激发其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首先从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说起,接着交代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然后阐述了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根本原因。
B. 材料二首先否定了很多现代人对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不以为意的态度,接着阐述了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文化意义。
C. 材料三首先肯定了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对整个人类的文化贡献,接着阐述了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的传承和保护问题。
D. 三则材料阐述的共同话题是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三者在内容上从概念到文化意义再到传承保护,构成了有机联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发新闻媒体关注,这使得古老的二十四节气具有了新闻价值。
B.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下半年在6日、21日前后。
C.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气候、天气预测与利用的水平越来越高,二十四节气对于农田作物耕种将会基本上失去指导功能。
D. 南北方的网友对具体时节吃什么的“论战”,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也是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仍旧深具影响力的证明。
E.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必定会使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3.结合材料三,简要概述如何实施对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