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潘耒,字次耕,吴江人。生而奇慧,读书十行并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潘耒,字次耕,吴江人。生而奇慧,读书十行并下,自经史、音韵、算数及宗乘之学,无不通贯。康熙时,以布衣试鸿博,授检讨,纂修《明史》。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自洪武以下五朝稿皆所订定。寻充日讲起居注官,修《实录》、《圣训》。尝应诏陈言,谓:“建言古无专责,梅福以南昌尉言外戚,柳伉以太常博士言程元振,陈东以太学生攻六贼,杨继盛以部曹劾严嵩。本朝旧制,京官许条陈。自康熙十年宪臣奏请停止,凡非言官而言事为越职。夫人主明目达聪,宜导之使言。今乃禁之,岂盛世事?臣请弛其禁,大小臣工各得献替,庶罔上行私之徒,有所忌而不敢肆。于此辈甚不便,于国家甚便也。其在外监司守令,遇地方大利弊,许其条奏。水旱灾荒,州县官得上闻。如此,则民间疾苦无不周知矣。”更请许台谏官得风闻言事,有能奋击奸回者,不次超擢,以作敢言之气。二十三年,分校礼闱,称得士,名益甚。既以布衣进,齿最少,又傲睨不能容人,因此忌者颇众。议起,坐浮躁降调,遂归。

耒有至性,初被征,辞以母老,不获命,乃行。既除官,三牒吏部以独子请终养,卒于议不果归。逮居丧,哀毁骨立。少受学同郡徐枋、顾炎武。枋殁,周恤其孤孙,而刻炎武所著书,师门之谊甚笃焉。四十二年,圣祖南巡,复原官。大学士陈廷敬欲荐起之,力辞而止。平生嗜山水,登高赋咏,名流折服。有《遂初堂集》。又因炎武《音学五书》为《类音》八卷。炎武复古,耒则务穷后世之变云。当时词科以史才称者,汪琬、吴任臣及耒为最著。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职任分而义例     一:统一

B. 京官许条陈          并:并且

C. 大小臣工各得献替    俾:让

D. 于议不果归        格:搁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日讲起居注官是清朝的宫廷官职,负责记录整理帝王的言行,作为撰修国史的材料。

B. 超擢指超越一级或更多等级而晋升官员,一般用于特别有才干或有特殊功勋的人。

C. “礼闱指古代科举考试之会试,因其为礼部主办,故称礼闱。参加会试的应考者为各省的秀才,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D. 词科是科举名目之一,主要选拔学问渊博、文辞清丽、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人主明目达聪,宜导之使言。今乃禁之,岂盛世事?

(2)既以布衣进,齿最少,又傲睨不能容人,因此忌者颇众。

4.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潘耒的精神品质。

 

1.B 2.C 3.(1)皇帝您目明耳聪,应当引导群臣让他们敢于进言。现在竟然下令禁止,难道这是安定兴盛的朝代所应该做的事吗?(宜、之、乃。) (2)潘耒凭平民的身份任官,年龄最小,又轻慢不能容人,因此忌恨他的人很多。(以、齿、傲睨。) 4.敢于进谏、忧国恤民、至诚至孝、尊师敬长。(正直公正、博学广识、品性高雅亦可。)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B项错,“京官并许条陈”中的“并”,作副词,译为“一概,一同,都”。 2.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C项,参加会试的应考者为举人,而非秀才。 3.试题分析: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宜”:“应当”;“之”:“他们”,指“群臣”;乃“竟然”:“”;“”:“”。第二句关键点:“以”:“凭……身份”;“齿”:“年龄”;“傲睨”:“轻慢”;“众”:“多”。 4.试题分析:题干是“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潘耒的精神品质。”本题考查文言文中概括和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要想简要概括地潘耒的精神品质,先要读懂文本,找到潘耒的事迹,再用形容词概括。1、潘耒博学广识。他天生聪慧,读书一目十行,从经史、音韵、算数到佛教知识,没有不精通的,后来参与朝廷《明史》的编辑修订。2、潘末敢于直言进谏。他引用典故,指出不是言官而向皇帝进言被视为逾越职权的做法是错误的,请求放松禁令,让群臣能够进言劝谏。3、潘耒事母至孝。当初被征召时,他以母亲年老推辞;被授予官职后,三次上书吏部请求归乡奉养老母;母亲去世,他因过分悲伤而异常消瘦。4、潘耒敬重师长。他年少时求学于徐枋、顾炎武,徐枋去世后,潘耒周到地抚恤徐枋的孤孙,刻印了顾炎武的著述。 参考译文: 潘耒,字次耕,是吴江人。天生异常聪慧,读书一目十行,从经史、音韵、算数到佛教知识,没有不精通的。康熙时,以平民身份参加鸿博考试,被授予检讨的官职,编辑修订《明史》。他曾给总裁上书,提出编纂史书的八个重要原则:应当广泛搜罗采集,考证精当,分工明确而主旨、体例统一;书写历史不隐瞒、不夸大,真实地反映情况,发表议论要公正;所记时间要长,文字要简短。总裁认为他的观点很好,让他撰写《食货志》,兼及其他纪传体史书,从洪武以下五任皇帝的史稿都是潘耒修编定稿的。不久担任皇帝身边的日讲起居注官,修订《实录》、《圣训》。潘耒曾应皇帝的诏命进言,说:“向皇帝进言自古就没有专门的职责, 梅福凭南昌尉的身份进言外戚,柳伉凭太常博士的身份进言程元振,陈东凭太学生的身份攻讦六贼,杨继盛凭部属的身份弹劾严嵩。我朝有旧规定,京官一概允许向皇帝进言。从康熙十年宪臣上奏请求停止后,凡不是言官却向皇帝进言的都视为逾越职权。皇帝您目明耳聪,应当引导群臣让他们敢于进言。现在竟然下令禁止,难道这是安定兴盛的朝代所应该做的事吗?臣请求放松禁令,让大小臣子们都能够进言劝谏,或许那些欺君罔上专为私利的人,就会有所顾忌而不敢肆意妄为。这样做对于这些人是很不利的,但是对于国家却非常有利。那些在朝廷外做地方官的,遇到地方上有大的利益与弊病,允许他们上奏。水旱灾荒,州县官要向上报告。像这样,那么民间百姓的疾苦就都知道了。”又请求允许台谏官可以根据传言进谏,有能够奋力抗击奸恶邪僻的人,可以不按照规定越级提拔,来振作敢于进谏的风气。康熙二十三年,主持礼部考试,被称誉为善于得士,名声更加显著。潘耒凭平民的身份任官,年龄最小,又轻慢不能容人,因此忌恨他的人很多。非议的声音渐起,因行事浮躁的罪名而降职外调,于是归乡。 潘耒性情诚挚纯厚,当初被征召,他以母亲年老推辞,没有被批准,于是赴任。被授予官职之后,三次上书吏部以自己是独子请求归乡奉养母亲,最终没有被批准而无法归乡。等到母亲去世守丧时,因为过分悲伤而异常消瘦。年少时求学于同郡的徐枋、顾炎武。徐枋去世后,周到地抚恤徐枋的孤孙,刻印了顾炎武所著的书籍,对老师的感情很深。康熙四十二年,皇帝南巡,潘耒恢复原来的官职。大学士陈廷敬想推荐起用他,潘耒极力推辞而作罢。潘耒平生嗜好山水,登高赋诗吟咏,名流常被他折服。著有《遂初堂集》。又沿袭顾炎武《音学五书》而写了《类音》八卷。顾炎武主张复古。潘耒却主张变革。当时博学宏词科以史才被称道的,汪琬、吴任臣及潘耒最为出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不贴切的一项是

A. 多行不义必自毙,人类最终将自食因无知造成的恶果。

B. 讽刺了社会上某些人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现象。

C. 讽刺了社会上某些人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环境的行为。

D. 人类破坏环境自认为胜利,最终将是人类的毁灭。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体现和辉煌标本。

①它至今仍是从头至尾、从里到外

②始终保持着地道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③在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难解难分

④唯独书法艺术的情况不一样

⑤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对古往今来中国的人文、历史乃至一切事物都有深刻的渗透与影响

⑥但那影响毕竟在逐渐淡化

A. ⑤⑥③④①②    B. ⑤⑥③④②①

C. ③⑤⑥④①②    D. ③⑤⑥②①④

 

查看答案

某服装店开业,老板的朋友送来四副贺联,其中最得体的一副是

A. 锦绣乾坤真事业  经纶山海大文章

B. 春满柜台宾客至  货盈橱架利源开

C. 丹青夺造化之工  粉黛染山川之色

D. 愿将天上云霞色  化作人间锦绣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如果发生疑似心脏病的胸痛,切忌不要盲目走动,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甚至猝死,最有效的办法是立即静卧。

B. 总结历史教训,需要深入的民族自省。甲午战争失败的内因,正是清末腐朽至极的观念、制度、官吏所导致的。腐至而殇,腐盛而败,朽极而亡。

C. 新兴国家群体崛起,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如果不能改变高高在上的霸主心态,不能转变传统对抗的零和思维,发展空间就会受限。

D. 法国和平艺术节组委会是一个在全球颇有影响的民间艺术,每年夏季,都要组织全球上百个艺术团体到法国各地巡回演出。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曹雪芹创造性地吸收和运用了中国古代诗歌、绘画等艺术手法,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既表现在宝黛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等众多优美场景的构思中,也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例如林黛玉________的倩影、________的眉眼、________的低泣,以及她所住的那个________的潇湘馆,使她在群芳云集的大观园中,独具一种“风流态度”。

A. 静谧高雅  幽怨含情  哀婉缠绵  纤细清丽

B. 静谧高雅  哀婉缠绵  幽怨含情  纤细清丽

C. 纤弱清丽  幽怨含情  哀婉缠绵  静谧高雅

D. 纤细清丽  哀婉缠绵  幽怨含情  静谧高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