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论述类文本阅读 智慧停车,这一概念试图通过技术支持,实现在线查询和泊位预订,并支...

论述类文本阅读

智慧停车,这一概念试图通过技术支持,实现在线查询和泊位预订,并支持诱导停车、反向寻车、智能支付。发展智慧停车,首要目的就是解决停车信息不对称。2015年《中国城市智慧停车指数报告》有过这样一组数据:北上广深停车位平均缺口率达76.3%,而停车场泊位平均空置率却高达44.6%。车位绝对缺口与相对利用不足并存的状况足够说明:加强停车位的供给固然关键,但盘活车位资源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近两年来,智慧停车已经迎来了一轮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超过200家企业研发了各种智慧停车APP。然而诸多实践也表明,技术固然是化解难题的手段,真正的推广却离不开“兼容”。因为企业分头行动,城市内部“山头林立”、数据彼此独立,用户不方便,城市管理也难以升级,停车也就难以真正“智慧”。能不能建立一个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面对千万级人口、超160万辆乘用车,不亚于京沪的拥堵程度,哈尔滨城投集团通过联合优先科技股份公司,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地磁传感、近场支付等技术,搭建了一个实时化、可视化的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为国内解决停车难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创新样本。

停车问题一头直通动态交通,一头扎进社区,甚至路内路外的管理方式都不尽相同。智能停车面临各种权利关系的界定与处理,涉及一个城市的综合治理问题。具体而言,泊位的普查与认证最为关键,没有完备的基础数据,后续管理无从谈起;管理短板也必须补上,只有避免“路面归交警、小区不要紧”的治理空白,才不会涌现“见缝插针”式的乱停放。再比如,有学者提出可以利用社区白天闲置车位实现车位共享,但增收的停车费如何共享,却有赖于更完善的业主委员会治理。这一系列问题都表明:解决停车难,仅有一个城市级的智慧交通基础架构还不够,关键要有一个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相调适的智慧治理架构。

智慧停车系统的目标,绝不止于方便停车,更在于有效调节车流,这便需要人们直面一个烧脑的思考题:停车管理到底是公益还是生意?从2015年底国家发改委推行“不同区域、不同位置、不同车型、不同时段停车服务差别收费”来看,停车费尤其是民营资本独资的停车场收费已经放开;然而因为担心乱收费,各地对停车费的事实价格管制依然存在。智慧停车,能否实现明码标价之下的价格浮动。助推各地突破价格管理的矛盾心态?这可能是影响停车智慧程度的一个重要环节。

应该说,加快发展智慧停车已经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子课题,考验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更检验着城市运用互联网+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如果每一个城市都能落实城市级的智慧停车方案,不仅有助于化解停车不便带来的心塞,也有望纾解城市交通拥堵,让城市多点从容。

 (摘编自何鼎鼎《智慧停车,让城市更从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发展智慧停车,首要目的就是解决停车信息不对称问题,盘活车位资源远比加强停车位的供给更重要。

B. 智慧停车,离不开技术支持,但真正的推广却离不开“兼容”,建立一个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有利于解决停车难问题。

C. 解决停车难,仅有一个城市级的智慧交通基础架构还不够,关键还要有一个政府交通部门的智慧治理架构。

D. 实现明码标价之下的价格浮动,助推各地突破价格管理的矛盾心态,是影响停车智慧程度的重要环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先阐释智慧停车的内涵,然后从建立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和智慧治理架构以及停车收费管理等方面,多层次论述了智慧停车这一创新管理手段。

B. 第二段通过哈尔滨搭建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这一例证,论述实现智慧停车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证明建立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的可行性。

C. 第三段通过列举泊位普查认证、管理短板、停车收费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归纳推理出智慧停车所要面临的关键所在。

D. 第四段对智慧停车系统目标的定位,旨在论证智慧停车目的在于有效调节车流,而非方便停车,从而使论述走向了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智慧停车,其智慧不只体现在对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上,还体现在智慧化综合管理上。

B. 如果拥有更加完善的业主委员会治理,解决好停车费共享问题,社区白天闲置的车位实现共享的设想就可能变为现实。

C. 发展智慧停车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方面,它检验着城市运用互联网+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治理能力。

D. 城市级的智慧停车方案如果得到落实,既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的大问题,让城市多一份从容。

 

1.B 2.D 3.D 【解析】 1.试题分析:A项,曲解文意,“盘活车位资源远比加强停车位的供给更重要”不符合原文,原文只提到“加强停车位的供给固然关键,但盘活车位资源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C项,“政府交通部门的智慧治理架构”表述不对,原文说的是“关键要有一个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相调适的智慧治理架构”。D项,“是影响停车智慧程度的重要环节”说法绝对,原文说的是“可能是”。 2.试题分析:D项,“对智慧停车系统目标的定位”理解有误,“智慧停车目的在于有效调节车流,而非方便停车”与原文不符,原文说的是“绝不止于方便停车,更在于有效调节车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回答: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今天没有生气。原来要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

有个牧场主人,叫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地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

有一个网球教练对学生说:如果一个网球掉进草堆,应该如何找?学生们的回答是从草堆的最凹处开始找。”“从草堆的最凹处开始找”“从草最长的地方开始找。教练宣布正确答案:按部就班地从草地的一头,搜寻到草地的另一头。原来寻找成功的方法很简单,从一到十不要跳过任何一个就可以了。

请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以简单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感情,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今由与求也相夫子,__,__,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论语》)

(2)且臣少仕伪朝,__,本图宦达,__  (李密《陈情表》)

(3)__,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___  (张溥《五人墓碑记》)

(4)不见复关,__。既见复关,__。 (《诗经·氓》)

(5)__,__,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

注①路:辛苦劳碌。

1.孔子为什么说樊迟是“小人”?

2.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请谈谈儒家对“稼穑”的态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正宫]鹦鹉曲

野渡新晴

[元]冯子振

孤村三两人家住,终日对野叟田父。说今朝绿水平桥,昨日溪南新雨。〔幺〕碧天边岩穴归云,白鹭一行飞去。便芒鞋竹杖行春,问底是青帘舞处。

注①底是:哪里是。②青帘:酒帘、酒幌。

1.“白鹭一行飞去”化用了杜甫《绝句》中“___”一句,“问底是青帘舞处”化用了杜甫《清明》中“_____”一句。

2.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解释“说”字的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叔夜字嵇仲,侍中耆孙也。少喜言兵,荫为兰州录事参军。州本汉金城郡,地最极边,恃河为固,每岁河冰合,必严兵以备,士不释甲者累月。叔夜曰:“此非计也。不求要地守之,而使敌迫河,则吾既殆矣。”有地曰大都者,介五路间,羌人入寇,必先至彼点集,然后议向,每一至则五路皆。叔夜按其形势,画攻取之策,得之,建为西安州,自是兰无羌患。

靖康改元,金人南下,叔夜再上章乞假骑兵,与诸将并力断归路,不报。徙邓州。四道置帅,叔夜领南道都总管。金兵再至钦宗手札趣入卫即自将中军子伯奋将前军仲熊将后军合三万人翌日上道。至尉氏,与金游兵遇,转战而前。十一月晦,至都,帝御南薰门见之,军容甚整。入对,言贼锋方锐,愿如唐明皇避禄山,暂诣襄阳以图幸雍。帝颔之。加延康殿学士。闰月,帝登城,叔夜陈兵玉津园,铠甲光明,拜舞城下。帝益喜,进资政殿学士,令以兵入城,俄签书枢密院。连四日,与金人大战,斩其金环贵将二人。帝遣使蜡书,以褒宠叔夜之事檄告诸道,然迄无赴者。城陷,叔夜被创,犹父子力战。车驾再出郊,叔夜因起居叩马而谏,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

金人议立异姓,叔夜谓孙傅曰:“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移书二帅,请立太子以从民望。二帅怒,追赴军中,至则抗请如初,遂从以北。道中不食粟,唯时饮汤。既白沟,驭者曰:“过界河矣。”叔夜乃矍然而起,仰天大呼,遂不复语。明日,卒,年六十三。讣闻,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文。

(选自《宋史·三百五十三》,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每一至则五路皆        竦:高耸。

B. 画攻取之策,得之    讫:最终。

C. 帝遣使蜡书    赍:赠予。

D. 白沟    次:驻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以荫为兰州录事参军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B. 然后议所向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 与诸将并力断其归路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 愿如唐明皇之避禄山    不知东方之既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叔夜年轻时喜欢谈论兵法,富有远见谋略。在担任兰州录事参军时,他依据地形灵活指挥,一举解决了兰州的边患。

B. 张叔夜治军严格,统率有方。金兵攻入时他受命率军保卫京都;皇帝在南薰门接见他们,见他们军容非常整齐,大为高兴。

C. 张叔夜作战英勇,奋不顾身。他曾接连四天与金兵大战,并斩杀金环贵将二人。在都城失陷之后,叔夜受伤,但父子仍竭力作战。

D. 张叔夜对宋朝极为忠诚。他抗击金兵失败被俘之后,抱着必死的决心,一路上绝食以示抗争。渡过界河时,他突然惊起,仰天大呼,第二天就去世了。朝廷给他“忠文”的谥号,显示了对他忠诚品质的嘉许。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金兵再至钦宗手札趣入卫即自将中军子伯奋将前军仲熊将后军合三万人翌日上道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此非计也。不求要地守之,而使敌迫河,则吾既殆矣。

(2)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