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下面小题。 童年时的第二件事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八岁时曾...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下面小题。

童年时的第二件事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八岁时曾听过一个故事,此后它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记得我的中学老师给班里讲了一个已故伟大科学家的故事。他们及其崇敬地讲到他,称他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思想,但是他的发现却改变了整个世界和我们周围的一切。我不理解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但是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他们说他多年潜心于这个理论,但是他死之后,他的为完成的论文仍然摆放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

 

我被这个故事迷住了。对于一个孩子,这是很神秘的。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什么问题可能会如此难以解决而又非常重要,值得如此伟大的科学家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究之中?由于好奇,我就决定学习我能学到的关于爱因斯坦的一切以及他未完成的理论。我记得,我花了好多时间静静阅读我能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我读完当地图书馆的书之后,就开始在全市搜寻图书馆和书店,急切地查找有关线索。不久我就知道这个故事比任何神秘谋杀故事更加激动人心,也比我想象的任何事情都重要。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因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不久,我就知道爱因斯坦未完成的论文就是他企图构造的所谓的统一场论。这个理论能解释所有的自然规律,从细小的院子到浩瀚的星系。然而,作为一个孩子,我却不能理解,畅游在茶园池中的鲤鱼和爱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论文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对于用更高的维数可能是解决统一场论的关键这一点我不理解。

1.“童年时的第二件事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句中的“第二件事”是什么?

2.“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一句中他未能完成的伟大发现是什么?对作者产生了什么影响?

3.“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这一秘密”具体是指什么?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4.概括这段文字所写的三点内容,据此填写下面的空格子,并指出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1.第二件事是对爱因斯坦未完成事业的向往。 2.他未能完成的伟大发现是统一场论。正是未能完成的这一伟大发现激起了作者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强烈兴趣,使他着迷;培养了作者深入探究钻研的精神,引领作者最终成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3.这一秘密指: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什么问题可能会如此难以解决而又非常重要,值得如此伟大的科学家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究之中? 4.听说故事 着迷研究 发现探究 顺序是:人们认知事物的先后顺序。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童年时的第二件事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句话出现在第一段的开头,下文重点讲述了“我”八岁时听过的一个故事,并且此后一直记得这个故事。第二段的开头“我被这个故事迷住了”中“这个故事”就是“第二件事”所指代的内容,就是第一段中说的“但是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可概括为对爱因斯坦未完成事业的向往。 2.试题分析:题干问“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一句中他未能完成的伟大发现是什么?对作者产生了什么影响?本题两问,第一问是考查对文中词语含义的理解,本题不难,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开头说“不久,我就知道爱因斯坦未完成的论文就是他企图构造的所谓的统一场论”,可知他未能完成的伟大发现是统一场论。第二问是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区间在主要在第二段,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概括,如:由于好奇,我就决定学习我能学到的关于爱因斯坦的一切以及他未完成的理论。……我读完当地图书馆的书之后,就开始在全市搜寻图书馆和书店,急切地查找有关线索。……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因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可概括为:正是未能完成的这一伟大发现激起了作者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强烈兴趣,使他着迷;培养了作者深入探究钻研的精神,引领作者最终成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题干要求“用文中的话来回答”。首先找到这句话在文中的位置,然后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来回答。本题的答题区间主要在第二段,“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这句话在文段的最后,所以“这一秘密”具体所指代的内容应该在上文找,就是上文说的“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什么问题可能会如此难以解决而又非常重要,值得如此伟大的科学家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究之中?”。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段落大意的能力。题干问“概括这段文字所写的三点内容”,文章有三个段落,概括出三个段落的大意就是本题的答案。第一段主要是:我被童年的故事迷住了。第二段: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因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第三段:不久,我就知道爱因斯坦未完成的论文就是他企图构造的所谓的统一场论。用自己的话可概括为:听说故事;着迷研究;发现探究。从而可知顺序是:人们认知事物的先后顺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章写到“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这样写想说明什么?下列选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是有限的,与人类相比是幼稚和低级的。

B. 它们以神秘的“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鲤鱼科学家”的“消失”和“重现”——它们认为是“奇迹”,是“可怖的事情”,而不肯去探究原因。

C. 作者说明“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处。人类“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只要“超出我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他们就“拒绝承认”。

D. “鲤鱼科学家”的“传奇故事”,真实地证明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它们却认为“胡说八道”,荒谬绝伦,违背它们的“自然规律”。同样,人类“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的理论,他们就加以“鄙视”,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内容,作者成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怎样的?以下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看似作者少年时的思维超出同龄人,其实只是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并且保持了这样奇特的想像力,由此奠定了他对高维空间理论探究的基础。

B. 他把爱因斯坦的理论当成一个“侦探故事”来阅读、探究,这非常符合少年的心理。另外,“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问底”,也表现了他有毅力、有恒心的性格,这是成为科学家的基本素质。

C. 高中时代,本应“在棒球场或篮球场玩耍”,享受青春年华,但作者却“找遍周边地区大量的电子仓库,装配必需的硬件设备”,在“学校的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长的铜线”,自己动手建设实验室,验证爱因斯坦理论,探究反物质。作者进行这样艰苦枯燥的工作,体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以及踏实的性格,显露出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潜能。

D. 作者有这个天赋,运气好,而且得到过很多一流科学家的点拨。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近年来,新兴楼宇电视媒体在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荼,引起世人愈来愈多的关注。

B. 农村土地纠纷已取代税费争议而成为目前农民维权活动的焦点。

C. 教授职业道德水准下降,不仅有个人操守的原因,更多的是规范教学与研究制度本身的问题。

D. 中国的改革成就得益于两个基本的动力引擎:其一是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其二是具有国际上比较有优势的劳动力资源。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他们到底扶持起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记得他们所到之处,大量畜牧企业脱颖而出

B. 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断超越的勇气。

C. 她扮演的众多角色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舍我其谁的傲气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豪气。

D. 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的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地感受美国的生活。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遐想   细枝末节   五彩斑斓   冷嘲热讽

B. 深渊   自名得意   截然不同   高深莫测

C. 汹涌   撒手人寰   惊诧不已   微乎其微

D. 察看   明察暗访   刨根究底   困惑不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