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材料一、二,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姓氏产生于什么时候?一般认为可以追...

阅读材料一、二,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姓氏产生于什么时候?一般认为可以追到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民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  “氏”的产生比姓要晚一些。这是因为同一母系血统的民族子孙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徙到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一个氏族分成多少个支族,就有多少个氏。因此可以说,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民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这就是姓与氏在最初阶段的根本区别。

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的功能除了保留那些原有的区别以外,又带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特别是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来的。这时的氏已经是贵族地位的标志,贵者有氏,贱者无氏。如果封邑、官职或居住地发生变化,氏也就会跟着变化。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男子称氏以别贵贱”。另外,夏、商、周三代,严格实行“同姓不婚”的制度,因此,女子在出嫁时都要用姓标明血统,而在姓之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等排行,如孟姜、仲姜,孟姬、仲姬等。周代的晋、鲁两国不能通婚,因为都姓姬;但秦、晋两国却可世代通婚,因为泰国姓赢。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女子称姓以别婚姻”。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合一,统称为姓。

姓氏的来源相当复杂。带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赢等,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长的名姓称号: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花、叶、谷、林、金、石等,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以封国、采邑或职官、爵位为姓,如齐、楚、宋、司马、王、公孙等,由于古代封爵官职名目繁多,故此类姓很多;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职业为姓,如东方、西门、东郭、南、陶、卜等:以祖先族号、号为姓,如唐、虞、夏、商、康等。还有出于帝王意志与政治目的的避赐姓,因战乱人祸避难而改姓,因特殊事件或因省文、音讹而改姓等。当然,兼容并包的华夏文化与古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也直接导致大量胡姓汉化与部分汉姓胡化。凡此种种,使中国姓氏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以致世系难辨,脉络难清。

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很讲究命名,而命名的出发点与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周朝建立,礼制规范,如何命名也有了许多规定。如《左传》所说“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汉代是中华大一统帝国的初始阶段,国力强盛,安国、奉汉、勇、超、雄等名字,张扬的是汉代人雄浑阔大的气势、蓬勃向上的精神。西汉末年复古,王莽禁取复名,人们多取单名,直到东汉、三国,单名依旧盛行,因此一部《三国志》,人物几乎都是单名。到魏晋南北朝,因单名重复太多,复名又兴盛起来,由于受士大夫清高风气的影响,人们取名喜欢用“之”字,如王羲之、顾恺之、裴松之等。以后数代,取名均受时代影响。

古代的中国人不但有名,而且有字,字由名演化而来;所以统称为“名字”。由于古人注重礼仪,因此称名称字大有讲究。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于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而字则用于下对上、少对长或对他人尊称,在多数情况下,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从历代的取字情况看,名与字有密切关系,古人称为“名之与字,义相比附”。这“义相比附”正是取字的一条原则。

名与字的关系大约有这样几种。一是名与字意义相同。如楚人屈原,本名平,原是字,平与原同义。二是名与字的意义相关。如三国赵云字子龙,古人认为“云从龙,风从虎”,云与龙因此相关。三是名与字意义相反。如朱熹,字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此外,还有以孟(伯)、仲、叔:季排行为字或取于古语、成语等情况。

(取材于程裕祯的《中国文化要略》)

材料二

秦汉以后,随着家族的繁衍迁徙,姓氏原有的以血缘论亲疏的文化内涵逐渐淡化,而以家族郡望明贵贱的内涵成了姓氏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表示在某个区域内某个姓氏是一个有地位、有声望的名门大族。

汉魏以来,盛行门阀制度,姓氏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封建社会里,最尊贵的姓氏是皇帝的娃,称为“国姓”。刘汉王朝时就明文规定,凡刘姓之人可免除一切徭役,享受“六百石”的中级官吏的待遇。李唐王朝编修姓氏的书中,也明文规定了姓氏尊卓的排列。武则天执政时,修纂《姓氏录》,改武姓为第一。

门阀制度下,姓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婚姻问题,以至前途命运。甚至连日常交往、场面坐次亦明确有别。当时无论是选官还是婚嫁最重郡望门第,朝中最为显赫的官位只能由有最著名郡望的人来担任。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咏史》诗中曾对这种不合理现象提出尖锐的批评,诗曰:“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诗中“金张”指西汉宣帝时的权贵金日磾和张安世,他们的后代凭着祖先的世业,七代为汉室高官。而奇伟多才的冯唐(即诗中之“冯公”)却因出身微门,竟一生屈于人下,不能展露其才。

隋唐时代,科举盛行,寒门庶族大量进入统治阶层,但门第观念依然流行。李姓以陇西为贵,崔姓以博陵为贵,卢姓以范阳为贵,郑姓以荥阳为贵,王姓则以太原为贵。五姓之外,还有河东裴、薛二姓,与五姓并称“门阀七大家”。唐代的宰相及其他高级官员大都出身于这些高门。到宋代,郡的行政区划已经取消,《百家姓》中所标明的“郡望”,仍是沿袭魏晋至隋唐时期所形成的名门望族的地理分布。由于长期形成的以姓氏、郡望标明出身门第贵贱和社会地位的影响,以郡望标注姓氏的习俗,十分盛行。唐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对此制颇为不满,他曾参与纂修国史,在写李义琰传的时候,因为义琰家住魏州昌乐,已有三代之久,所以如实写道:“义琰,魏州昌乐人也。”结果监修官竟指责他违背了写史原则,要他照李氏郡望改为“陇西成纪人”。

近年来随着全球寻根热的兴起,海外炎黄子孙纷纷归国,寻根问祖。姓氏郡望成为他们追寻家世渊源,谒祖朝宗的重要依据。“姓氏郡望”这一传统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仍具有现实意义。

1.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追溯        谥号       避讳

A. sù     shì    wěi

B. shuò    yì    wěi

C. sù     shì    huì

D. shuò    yì    huì

2.下列有关“姓”“氏”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关系的氏族称号,一般认为产生子于系氏族社会。

B. 姓的产生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密切关系,氏的产生则源于原始社会的人口繁衍。

C. 古老的姓、氏很少,中国大量的姓、氏起源于周代,是周王室分封制的直接产物。

D. 秦汉之前,姓与氏有明显的区别,使用时也有严格的规定;汉代以后,姓氏合一。

3.下列词语中,可以证明秦汉之前的姓具有“别婚姻”功能的一项是

A. 秦筝赵瑟    B. 朝秦暮楚

C. 燕歌赵舞    D. 秦欢晋爱

4.下列句中有关“名”“字”的表述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姜女,姓孟,名姜女,据说是春秋齐国人杞梁之妻,是“孟姜女哭长城”的主人公。

B. 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孔子名丘,字仲尼,说明其排行老二。

C. 古人的名多用于自称。《鸿门宴》中项羽所言“籍何以至此”的“籍”就是项羽自呼己名。

D. 在古代,平辈之间的“指名道姓”是不尊重他人的无礼行为,见面时要称呼他人的字。

5.根据你对“名之与字,义相比附”的理解,在下列表格的空白处,填写适当内容。

姓名

 

名与字意义关系

白居易

相关

诸葛亮

孔明

晏殊

同叔

 

 

6.下列现象与“门阀制度”无关的一项是

A.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B.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C. 自昔以来,州郡大吏,但取门资,多不择贤良。

D. 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

7.江南农村的古宅上常嵌有“某某流芳”的牌匾,以表明家族来历。如果你看到“陇西流芳”的牌匾,说明这户人家的姓氏是___________。某王姓华侨回大陆寻根问祖,你可以建议他到____________(地名)去追寻家世渊源。

8.一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的姓氏书,当数宋朝编撰的《百家姓》。《百家姓》的前八姓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请说明“赵”姓位居榜首的原因。

9.材料二中所讲的“郡望”现象,与材料一中的“姓氏”“名”“字”哪一个关系最紧密?据考证,唐代诗人韩愈是今河南孟州人,并非河北昌黎人,请说明韩愈又称韩昌黎的原因。

 

1.C 2.C 3.D 4.A 5.①乐天 ②相同 ③相反 6.B 7.李太原 8.汉魏以来,盛行门阀制度,姓氏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宋朝皇帝为“赵”姓,所以“赵”姓位居百家姓榜首。 9.与姓氏关系最紧密。(1分)昌黎韩氏是望族,韩愈以昌黎为荣,常自称昌黎人,所以世称韩愈为韩昌黎。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汉字的读音,考生应结合汉字的字形和字义来辨析。“追溯”的“溯”应读sù,“追溯”意思是“比喻回首往事、探寻渊源”,“溯”,逆水而行,后引申为追求根源。“谥号”的“谥”应读shì,“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避讳”的“讳”应读huì,“避讳”,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故选C项。 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有关‘姓’‘氏’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这是考查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文字,最后进行比对。C项,“中国大量的姓、氏起源于周代,是周王室分封制的直接产物”有误,该信息原文无依据。AB项,源自材料一第一段,,D项源自材料一第二段,这三项的信息与文本一致,故正确。 3.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词语中,可以证明秦汉之前的姓具有‘别婚姻’功能的一项”,这是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材料一第二段说“周代的晋、鲁两国不能通婚,因为都姓姬;但秦、晋两国却可世代通婚,因为泰国姓赢。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女子称姓以别婚姻’”,由此可知“秦欢晋爱”符合题干要求,故选D项。A项,“秦筝赵瑟”,秦国的筝和赵国的瑟,泛指名贵的乐器;B项,“朝秦暮楚”,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C项,“燕歌赵舞”,古燕赵人善歌舞,泛指美妙的歌舞,用以形容文辞美妙。这三项不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中有关‘名’‘字’的表述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A项,“孟姜女,姓孟,名姜女”有误,材料一第二段说“女子在出嫁时都要用姓标明血统,而在姓之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等排行,如孟姜、仲姜,孟姬、仲姬等”,可见“孟”是排行,“姜”是姓。 5.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你对‘名之与字,义相比附’的理解,在下列表格的空白处,填写适当内容”,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和依据文本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应理解“名之与字,义相比附”的意思,这是说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关系的;然后根据表格中给出的提示进行填写。如“白居易”,从后面名与字的意义关系角度来看,白居易的名和字应是“相关”,“居易”来自《中庸》中“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所谓“居易以俟命”即是指处于平易而无危险的境地,素位而行以等待天命,这和他的字“乐天”,基本都可以说是“乐天知命”。如“诸葛亮”,“亮”和“明”的意思一致,故二者的关系应是“相同”;如“晏殊”,“殊”意思是“不同”,这与“同叔”意思相反。 6.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现象与‘门阀制度’无关的一项”,这是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比对。材料二第三段说“门阀制度下,姓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婚姻问题,以至前途命运。甚至连日常交往、场面坐次亦明确有别。当时无论是选官还是婚嫁最重郡望门第,朝中最为显赫的官位只能由有最著名郡望的人来担任”,这是对“门阀制度”的解说,B项,“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意思是“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提拔或推荐”,这与人的“才能”相关,与“门阀”无关,故选B项;A项,“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C项,“自昔以来,州郡大吏,但取门资,多不择贤良”,是说自古以来,州郡大官,只取门第,大多不择取贤良之人;D项,“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高门士族子弟可以凭借门第而时代为官;但庶族寒门子弟却难以进入仕途。这三项都与“门阀制度”相关,故排除。 7.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并用文本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考生应到文中找到“陇西”“王姓”这些内容,根据这些内容进行天空。如材料二第四段说“李姓以陇西为贵,崔姓以博陵为贵,卢姓以范阳为贵,郑姓以荥阳为贵,王姓则以太原为贵”,根据这些内容可以知道“陇西流芳”这户人家的姓氏应是“李”,“王姓华侨”应到太原去追寻家世渊源。 8.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说明“说明‘赵’姓位居榜首的原因”,这是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材料二第二段说“汉魏以来,盛行门阀制度,姓氏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封建社会里,最尊贵的姓氏是皇帝的娃,称为‘国姓’。……李唐王朝编修姓氏的书中,也明文规定了姓氏尊卓的排列。武则天执政时,修纂《姓氏录》,改武姓为第一”,由这些内容可知,因宋朝皇帝为“赵”姓,所以“赵”姓位居百家姓榜首。 9.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材料二中所讲的‘郡望’现象,与材料一中的‘姓氏’‘名’‘字’哪一个关系最紧密?据考证,唐代诗人韩愈是今河南孟州人,并非河北昌黎人,请说明韩愈又称韩昌黎的原因”,本题有两个问题,先看第一个问题,材料二第一段说“‘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表示在某个区域内某个姓氏是一个有地位、有声望的名门大族……姓氏原有的以血缘论亲疏的文化内涵逐渐淡化,而以家族郡望明贵贱的内涵成了姓氏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根据这些内容可以知道,“郡望”现象应与“姓氏”的关系最紧密;再看第二个问题,材料二第四段说“隋唐时代,科举盛行,寒门庶族大量进入统治阶层,但门第观念依然流行。李姓以陇西为贵,崔姓以博陵为贵,卢姓以范阳为贵,郑姓以荥阳为贵,王姓则以太原为贵”,昌黎韩氏是望族,韩愈以昌黎为荣,常自称昌黎人,所以世称韩愈为韩昌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在远方

张抗抗

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

几十年来,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我走过田野,穿过城市,我到过许多许多地方。

19岁那年我离开了杭州城。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的西子湖畔是我的出生地。离杭州100里水路的江南小镇洛舍是我的外婆家。

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个过客,我的祖籍在广东新会。我长到30岁时,才同我的父母一起回过广东老家。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静的榕树岛,夕阳西下时,我看见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急急盘旋回巢,巨大的榕树林遮天蔽日、鸟声盈盈。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小鸟天堂。

但老家于我,却已无故园的感觉。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也并不真正认识一个人。我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乡方言。我和我早年离家的父亲,犹如被放逐的弃儿,在陌生的乡音里,茫然寻找辨别着这块土地残留给自已的根性。

暑假寒假,坐小火轮去洛舍镇外婆家。镇东头有一座大石桥,夏天时许多光屁股的孩子从桥墩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连着烟波浩淼的洛舍洋。我曾经在桥下淘米,竹编的淘箩湿淋淋从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扑扑蹦跳着一条小鱼儿……

而外婆早已过世了。外婆走时就带走了故乡。其实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人氏。听说外婆的祖上是江苏丹阳人,不知何年移来德清洛舍。由此看来,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我魂牵梦系的江南小镇,又何为我的故乡?

所以对于我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自然,我喜欢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但它们只是我摇篮上的饰带和点缀,我欣赏它们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屑于我。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杂喧闹的街巷里,自己身上那种从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总使我觉得同这里的温馨和湿润格格不入……

我究竟来自何方?

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的冰雪之地,想起笼罩在雾霭中的幽蓝色的小兴安岭群山。踏着没膝深的雪地进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冻的山泉一路叮咚欢歌,偶有暖泉顺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头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窥见冰层下碧玉般的青草。山里无风的日子,静谧的柞树林中轻轻慢慢地飘着小清雪,落在头巾上,不化,一会儿就亮晶晶地披了一肩,是雪女王送你的礼物。若闭上眼睛,能听见雪花亲吻着树叶的声音。那是我21岁的生命中,第一次发现原来落雪有声,如桑蚕啜叶,婴童吮乳,声声有情。

那时住帐篷,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车、如塄场的牵引拖拉机轰响。时时还夹着山脚下传来的咔咔冰崩声……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红,淡紫色的炊烟缠绵缭绕,门前的白雪地上,又印上了夜里悄悄来过的不知名的小动物一条条丝带般的脚印儿,细细辨认,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个个问号,清晰又杂乱地蜿蜒于雪原,消失于密林深处……

我19岁便离开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

那时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园在温暖的南方。

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能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群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

然而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20年的日月就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起来。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

1.作者在文章前一部分写到了新会、洛舍、杭州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请概括说说作者眼中这三个故乡的景物有什么共同点,作者对这三个故乡的内心感受又有哪些相似性。

2.你认为作者情感上最倾向于哪一个故乡?为什么作者最倾向于这一个故乡?

3.作者在文中说,“我究竟来自何方?”而文题却作了肯定的回答:“故乡在远方。”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故乡有着怎样的认识。

4.为了表达对远方故乡的追寻,作者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下面小题。

童年时的第二件事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八岁时曾听过一个故事,此后它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记得我的中学老师给班里讲了一个已故伟大科学家的故事。他们及其崇敬地讲到他,称他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思想,但是他的发现却改变了整个世界和我们周围的一切。我不理解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但是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他们说他多年潜心于这个理论,但是他死之后,他的为完成的论文仍然摆放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

 

我被这个故事迷住了。对于一个孩子,这是很神秘的。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什么问题可能会如此难以解决而又非常重要,值得如此伟大的科学家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究之中?由于好奇,我就决定学习我能学到的关于爱因斯坦的一切以及他未完成的理论。我记得,我花了好多时间静静阅读我能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这种记忆到现在仍然温暖如春。我读完当地图书馆的书之后,就开始在全市搜寻图书馆和书店,急切地查找有关线索。不久我就知道这个故事比任何神秘谋杀故事更加激动人心,也比我想象的任何事情都重要。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因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不久,我就知道爱因斯坦未完成的论文就是他企图构造的所谓的统一场论。这个理论能解释所有的自然规律,从细小的院子到浩瀚的星系。然而,作为一个孩子,我却不能理解,畅游在茶园池中的鲤鱼和爱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论文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对于用更高的维数可能是解决统一场论的关键这一点我不理解。

1.“童年时的第二件事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句中的“第二件事”是什么?

2.“最使我对此人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一句中他未能完成的伟大发现是什么?对作者产生了什么影响?

3.“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这一秘密”具体是指什么?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4.概括这段文字所写的三点内容,据此填写下面的空格子,并指出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查看答案

文章写到“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这样写想说明什么?下列选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是有限的,与人类相比是幼稚和低级的。

B. 它们以神秘的“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鲤鱼科学家”的“消失”和“重现”——它们认为是“奇迹”,是“可怖的事情”,而不肯去探究原因。

C. 作者说明“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处。人类“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只要“超出我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他们就“拒绝承认”。

D. “鲤鱼科学家”的“传奇故事”,真实地证明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它们却认为“胡说八道”,荒谬绝伦,违背它们的“自然规律”。同样,人类“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的理论,他们就加以“鄙视”,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内容,作者成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怎样的?以下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看似作者少年时的思维超出同龄人,其实只是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并且保持了这样奇特的想像力,由此奠定了他对高维空间理论探究的基础。

B. 他把爱因斯坦的理论当成一个“侦探故事”来阅读、探究,这非常符合少年的心理。另外,“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问底”,也表现了他有毅力、有恒心的性格,这是成为科学家的基本素质。

C. 高中时代,本应“在棒球场或篮球场玩耍”,享受青春年华,但作者却“找遍周边地区大量的电子仓库,装配必需的硬件设备”,在“学校的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长的铜线”,自己动手建设实验室,验证爱因斯坦理论,探究反物质。作者进行这样艰苦枯燥的工作,体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以及踏实的性格,显露出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潜能。

D. 作者有这个天赋,运气好,而且得到过很多一流科学家的点拨。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近年来,新兴楼宇电视媒体在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荼,引起世人愈来愈多的关注。

B. 农村土地纠纷已取代税费争议而成为目前农民维权活动的焦点。

C. 教授职业道德水准下降,不仅有个人操守的原因,更多的是规范教学与研究制度本身的问题。

D. 中国的改革成就得益于两个基本的动力引擎:其一是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其二是具有国际上比较有优势的劳动力资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