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对《老人与海》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小说没有传统小说的结构框架,...

下列对《老人与海》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小说没有传统小说的结构框架,内容的简化使小说的节奏性极强,其中有明丽、恬静而雅致的景色描写,也有豪华而壮观的抒情段落。

B. 在小说中,主人公一直自言自语,这说明长期的孤独与困境的压力,使老人深感悲苦无处倾诉,只能自己说给自己听,作者对其寄予了极大的同情。

C. 小说中的老人体现了现代人面对一个异己世界时的“意志力”。命运对他来说是严峻的,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而是以不息的斗志去迎战命运和眼前这个世界。

D. 在小说中,海就是世界的象征,它有美丽的外表,却有凶险的实质:鲨鱼群的到来象征着厄运的降临;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他不屈于命运的象征。

 

B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老人与海》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人物形象以及事件的识记情况。从选项来看,这是考查《老人与海》中的内容。B项,“这说明长期的孤独与困境的压力”有误,独白忠实地记录了老人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有孤独,更有坚毅和自豪;“作者对其寄予了极大的同情”理解不当,作者对老人的感情是敬仰而非同情。《老人与海》是现代美国小说作家海明威创作于1952年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作者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作为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虽然对它有不同的文学评价,但它在20世纪小说和海明威的作品中是值得注目的,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1953年5月4日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获得普利策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下列各项中对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葛朗台得知女儿把积蓄送给了堂弟,大发雷霆,把女儿锁在房里,只给她面包和冷水,直到公证人克罗旭晓之以继承权这一利害关系,才把女儿放出来。

B. 葛朗台贪婪、狡黠、吝啬,独自观赏金子成了他的癖好,临终前也不忘吩咐女儿看住金子。他做起生意来常装口吃耳聋,诱使对方上当受骗。

C. 葛朗台喜欢娜侬大力士的体格和不计报酬的品质。娜侬的工钱一年只有六十法郎,却包办了家里的一切杂活,凡是葛朗台吩咐的,她都一声不吭地去干。

D. 等待7年以后,欧也妮收到查理的信。查理在信中告诉欧也妮,他要与一个漂亮有钱的贵族小姐结婚,并随信寄来赠款和利息作为回报。

 

查看答案

下面对名著的有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奴仆娜侬忠心耿耿,小说结尾时描写她对金钱社会的适应,说明她身上有着老葛朗台的影子。

B. 葛朗台的弟弟欠了近一百万的债,他写信给葛朗台并把儿子托付给哥哥。得到消息后,葛朗台一夜没睡好,对弟弟的去世很悲伤。

C. 老葛朗台破天荒从自己的密室拿出一把金币给女儿是因为他害怕妻子死了遗产被女儿分走。他拿出金币是为了让妻子高兴,让妻子身体好起来,这样他才能够把妻子的财产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D. 索漠城的每个人对葛朗台都钦佩、敬重、害怕,因为他有着非凡的敛财能力和凶狠的性格。

 

查看答案

叶挺被关进重庆“中美合作所”后,在囚室的墙壁上写下了著名的____

A. 《囚歌》    B. 《国歌》    C. 《革命者歌》    D. 《正气歌》

 

查看答案

散文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流觞之水

(朱以撒)

①一次在曲水边坐了下来,准备觞咏。

②几次来兰亭,都与流觞有关,做一个亲水的游戏。时间过去那么久了,曲水流觞却一直不被遗忘。旧日游戏今人为之,便有一种旧瓶装新酒的味道。

③遵照主人的美意,每个人都换了件晋时的长衫,一直延伸到脚下,有点徐徐舒展。试走几步,仿东晋文人的优雅从容,便觉得回去以后要依此仿制几件,穿起来古色古香。东晋人服食五石散多了,衣衫都裁剪得宽大,布料也柔和,便不会刮着细腻的皮肤,同时也使挥毫的动作更加婉转。

④忽然,我看到长衫下露出锃亮的皮鞋尖了,随着走动的摆幅,一伸一缩地探头探脑。显然是主人疏忽了,忘了为每个人配备一双晋履,便使足下有些异样。不过,让今人穿上晋履,会否在移步时踉跄不安?正思量,有人手机响起,是雄健的进行曲,镗镗嗒嗒汹汹而起。他急匆匆解开晋衫,从贴身口袋掏出手机,哇啦哇啦地叫喊起来。眼看着伪造好的仿古气氛,一刹那冲荡得毫无影踪。还是黑格尔说得好:一个人不能脱离他的环境,就好像一个人不能脱离他的皮肤一样。

⑤同样的暮春之初,同样的茂林修竹,不同的文人情怀,如同笔调凌乱的草书,已经不是魏晋时的章法。

⑥缤纷的花瓣从上游星星点点地飘了下来——春天就是这样,鲜花是她的容颜,灿烂地绽放,使江南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艳丽。花瓣过后,盛着黄酒的觞缓缓地飘了下来。按规定,觞停在谁面前,得即兴赋诗,赋诗不成者则要罚酒了。

⑦我是做好罚酒的准备的,如果觞停在我的面前,那就看造化了,也许即兴就成了一首诗,博得众人喝彩;也许一时憋住,脸红耳赤,传了出去,说此人胸无点墨。注视着觞的动静,却见身边的人变戏法似地掏出笔记本,上边都有几首早早做好的诗,准备应对。

天啊,怎么可以这样?

⑨可惜,觞到我跟前转了个弯,不愿停下,以至于不能让我的才华有所表现。

⑩公元353年暮春,那个觞咏的文人游戏中,雅集的四十二人,有二十六人诗才敏捷,把诗做出来了。在那个流连诗酒的时代,居然还有十六人未能成诗,从而罚酒三巨觥。当时,八九岁光景的王献之也跟了来,一路行走已是劳顿,觞到跟前一时乱了方寸,诗兴全无,只好喝酒,想必被罚得天旋地转,还得由几个兄长轮流背回去。文人游戏就是这样,玩玩而已,真情是雅集的基础,不可太认真了。诗才迟速历来就有,像三国时的王粲,“举笔便成,无所改定”,而南朝谢灵运,“久之乃就”,却不能因此认为谢的才华不如王粲。自然而然是人的禀性中最实在的部分,没有矫饰,也没有污染,就如年幼的王献之,完全不会事先请求王羲之:“父亲大人,替我作诗二首,以备明日觞咏之需。”作为父亲的王羲之,也不牵挂儿子是否能诗,是否当众出丑。雅玩就是随其情性,得其自然,倘若一切都在安排、预设之中,那真是谈不上名士风度了。

想想如此自在的文人交游岁月,已经像走马灯一般过去了。

有些燥热,我站了起来,走出摇头晃脑吟诵的人群。脱下晋人长衫,反而舒畅起来。旧时兰亭并不在此地,这里的一切都是后人仿制的,渗透了人工的痕迹,就连王羲之喜爱的白鹅,王徽之喜爱的修竹,都长得如此精致,没有一点野性,植物和动物都有自己的本性,它们是在野的生命,却在修剪和圈养中,被改造得温顺起来。只有澄澈之水还是旧日模样,在迎来送往中潺湲无息,越来越多的人工匠意被卷入水库成为旧事,连同当时的诗篇,都已不知所终。只有那年兰亭雅集的诗文,依旧传诵。

人自古亲于水。筑巢于水湄,枕涛声于梦中:击楫于中流,凌万顷之茫然,却越来越不能如水这般自然。这也是生而为人的一个缺憾吧。

1.在下面□中填入相应的内容(注意:每个□只填一字)。

兰亭雅集的文坛乐事发生在晋朝,地点在今天的□□,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济济一堂,盛况如《兰亭集序》所描绘的“□□□□,□□□□”;他们面对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事后汇编成集,王羲之为诗集写了序文,作为书法作品的《兰亭序》被称作“古今第一□书”。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游戏,现代人效法古人,旧瓶装新酒,别具风雅。

B. 第⑥段写花瓣顺着曲水漂流,创设了春光灿烂的美景,有助于激发人们的诗情。

C. 现代人胸无点墨,不具有即兴赋诗的诗才,不能像古人一样才思敏捷,临殇吟咏。

D. 兰亭雅集,王羲之并不帮助年幼的儿子;王献之虽未成诗,却并不因此出丑。

E. 无论形式上怎样刻意的模仿,现代人再也无法还原古代的情境,回归古人的情怀。

3.在第⑤段中,作者将不同于魏晋文人的今人情怀比喻为“笔调凌乱的草书”,请结合全文内容,回答“凌乱”有哪些方面的表现?造成这些“凌乱”的原因是什么?

4.“天啊,怎么可以这样?”完全可以放在第⑦段末,作者却把它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务本

尝试观上古记,三王之佐,其名无不荣者,其实无不安者,功大也。《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三王之佐,皆能以公及其私矣。俗主之佐,其欲名实也,与三王之佐同,而其名无不辱者,其实无不危者,无公故也。皆患其身不贵于国也,而不患其主之不责于天下也;皆患其家之不富也,而不患其国之不大也。此所以欲荣而愈辱,欲安而益危。民之治乱在于有司,今处官则荒乱,临财则贪得,列近则持谀,将众则疲怯,以此厚望于主,岂不难哉!

今有人于此,修身会计则可耻,临财物资赆则为己。若此而富者,非盗则无所取。故荣富非自至也,缘功伐也。今功伐甚薄而所望厚,诬也:无功伐而求荣富,诈也。诈诬之道,君子不由。

人之议多曰:“上用我,则国必无患。”然用己未必是也。已有患,用己于国,恶得无患乎?故欲为上用者,莫若修身自贤。己,可制也;释其所制而夺乎其所不制,悖。则未用其治国治官,宜也。若夫内事亲,外交友,虽可达也,然事亲未孝,交友未笃,是所未达,恶能善之矣?故论人无以其所未达,而用其所已达。

古之事君者,必先用能,然后任;必反情③,然后受。主虽过与,臣不徒取。忠臣之行,近知本矣。

(取材自《吕氏春秋·务本》,有改动)

【注】①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②实:实利,包括地位、俸禄等。③反情:内省,省察自己。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临财物资则为己            赆:财物

B. 故荣富非自至也,缘功也    伐:讨伐

C. 交友未                    笃:忠厚

D. 恶能之矣                  善:认为好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其欲名实也,三王之佐同    ②失其所,不知

B. 其名无不辱者              ②有如此之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 ①皆患其家不富也            ②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D. ①以此厚望主                ②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赵王

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首段引《诗经》的话来说明“为公”与“顾私”的联系。

B. 作者认为百官应替君王治理好百姓,方能获得显贵之位。

C. 能侍奉父母、结交朋友的人,作者认为用其治国必无患。

D.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指出了事君者应该有的姿态和品格。

4.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用己未必是也

②古之事君者,必先用能,然后任

5.第二大题文言文《吕氏春秋·务本》中最后一句说“忠臣之行,近知本矣”,意思是“忠臣行事,接近于懂得什么是根本”。这里所说的“根本”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