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崇古,字学甫,蒲州人。由郎中历知安庆、汝宁二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崇古,字学甫,蒲州人。由郎中历知安庆、汝宁二府。迁常镇兵备副使击倭夏港,追歼之靖江。从巡抚曹邦辅战浒墅。已偕俞大猷追倭出海,累进陕西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四十三年,改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崇古喜谭兵,具知诸边厄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数出兵捣巢。寇屡残他镇,宁夏独完。隆庆初,加右副都御史。吉囊子吉能据河套为西陲诸鄙长,南扰河、湟番族,环四镇皆寇。其冬,进崇古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延、宁、甘肃军务。崇古奏给四镇旗牌,抚臣得用军法督战,又指画地图,分授诸大将赵岢、雷龙等。数有功。吉能犯边,龙等出花马池、长城关与战,大败之。吉囊弟俺答纳叛人赵全等,据古州地,东入蓟、昌,西掠忻、代。

四年正月,诏崇古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崇古禁边卒阑出,而纵其素通寇者深入为间。又檄劳番、汉陷寇军民,率众降及自拔者,悉存抚之。归者接踵。其冬,把汉那吉来降。把汉那吉者,俺答第三子铁背台吉子也。崇古念因此制俺答,则赵全等可除也,留之大同,慰藉甚至。俺答方掠西番,闻变急归,索把汉甚急,使使调之。崇古令把汉绯袍金带见使者。俺答大喜,屏人语日:“我不为乱,乱由全等。天子幸封我为王,永长北方,诸部孰敢为患。即不幸死,我孙当袭封,彼受朝廷厚恩,岂敢负耶?”遂遣使,并请互市。崇古以闻,帝悉报可。俺答遂缚全等十余人以献,崇古亦遣使送把汉归。崇古广召商贩,听令贸易。布帛、菽粟、皮革远自江淮、湖广辐辏塞下。崇古仍岁诣弘赐堡宣谕威德,诸部罗拜,无敢哗者,自是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

诏进太子太保。十五年,三封告成。又二年卒。赠太保,谥裹毅。

(节选自《明史•王崇古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率众降及自拔者,悉存抚之      存抚:安抚

B. 留之大同,慰藉甚至            甚至;非常周到

C. 无敢哗者,自是边境休息        休息:安定

D. 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          什七:十七

2.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郎中,战国始置,后从隋唐到清朝,朝廷各部都设立郎中一职,分掌各司事务,位于尚书之下、侍郎之上。

B. 旗牌,指写有“令”字的旗和牌,是朝廷颁给封疆大吏或钦差大臣准许其代替王命、便宜行事的凭据。

C. 互市,是指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与外国或异族之间的贸易,汉朝时期出现最早的互市,有名的如明朝的“茶马互市”等。

D. 太子太保,是东宫官职,均负责教习太子。清朝时太子太保等是从一品官,但是有衔无职,一般作为一种荣誉性的官衔加给重臣近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崇古通晓军事,保护一方平安。他任宁夏巡抚时,熟悉各边关的险要关隘,组织抵抗防守,收纳投降归附盗寇,屡次出兵直捣敌巢,使敌寇不敢残害宁夏。

B. 王崇古善于用人,具有战略意识。他统辖陕西等四地区军务时,画出防区,分别授权给赵岢、雷龙等大将,这些大将各自独立作战,灵活机动。

C. 王崇古巧抓时机,促使事况转变。当把汉那吉来降,他认识到这是处理蒙汉关系的契机,厚待把汉,让其穿绯袍束金带,趁机安抚俺答,铲除了叛徒赵全等人。

D. 王崇古重视贸易,稳定发展边境。他广招商贩,听任贸易,数千里边地不动兵兴武,每年节省了很多费用,出现了数千里军民安居乐业的现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子幸封我为王,永长北方,诸部孰敢为患。即不幸死,我孙当袭封,彼受朝廷厚恩,岂敢负耶?

 

1.D 2.A 3.B 4.希望天子分封我为王,永远为北方首领,各部落谁敢生祸乱。即使我不幸死去,我的孙子应当世袭封爵,他接受了朝廷的厚恩,怎敢辜负呢? 【解析】 1.试题分析: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D项结合上下文可知,“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意思是“不动兵兴武,每年节约十分之七的费用”,“什七”的意思是十分之七。 2.试题分析:A项,“位于尚书之下、侍郎之上”不当,“郎中”位于尚书、侍郎之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翻译下面课内文言文中的句子。

(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必修1《荆轲刺秦王》)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必修2《游褒禅山记》)

(3)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化常识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总角:古代少男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如词语“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诗经·氓》)

B. 秦罗敷:“秦”是古诗中美女常用的姓,“罗敷”古代美女的通称。(《孔雀东南飞》)

C. 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阴”“河阳”等。(《游褒禅山记》)

D. 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蜀国古望帝魂魄所化,啼声哀怨动人。常作伤春、悼亡的象征。(《蜀道难》)

 

查看答案

下列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 不拘于时,学于余

C.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D.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今其智反不能及

B. 冰,水为之,而寒水/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C. 樊将军穷困来归丹/申之孝悌之义

D. 于其身也,耻师焉/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查看答案

下列对句子中加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愿大王少借之(宽恕) 舆马者(借助)

B. 沛公不杯杓(禁得起) /刑人如恐不(尽)

C.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道歉)/多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感谢)

D. 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永和初,出为河间(辅佐者,古代特指最高的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