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与吴众香书 [明] 陈弘绪 季夏,雷荣予持手札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与吴众香书

[明] 陈弘绪

季夏,雷荣予持手札至,兼荷以新刻《孙可之集》见惠。此书与《刘蜕集》,俱雠校精密,剞劂不苟,诚案头佳本也。唐人之集散亡而不传者什之七八,其不足传无论。乃昔卓然见于韩、柳文集,如退之所称之侯喜,子厚所称之吴武陵,一以为其文甚古,一以为可追西汉。两君著作,必有大过于人者,今其集俱无存矣。欧阳公《艺文志》,载有吴武陵书一卷,而他氏之目,则俱无之;若侯喜所作,则虽欧《志》亦已不睹其名,独其载于《英华》《文粹》者,仅仅未绝耳。二人推于韩、柳之人,彰明较著如是,而其 集俱不免于散亡,其他泯没者,又何可胜道!幸而孙樵、刘蜕诸人之书,尚存于今日,则何可不急为流布?

虽其流布之于今日,犹恐传未久,终归散亡。苟听其隐显,任其完缺,则其散亡也必矣。

仁兄于唐人诸集随得随刻,使微者赖之以复显,残者赖之以复全,真快举也。然弟则谓不独唐人之集当流布也,宋世之集其传止于今者,盖亦可数矣。姑举一端言之,宋之古文始于穆伯长,伯长杨、刘骈丽之习,力以韩、柳为宗,其后遂有苏子美辈,典雅之文出焉。而尹师鲁、欧阳永叔翕然一变于古,则皆 伯长所开也。然伯长不特长于古文而已。……则是宋之文统与宋之道统,皆自伯长倡之,伯长之文必非无 关系之作也。今其集亦未见于世。马端临《通考》,有《穆修集》三卷,而近日焦弱侯太史亦列其目于《经 籍志》,与端临所考数正合。则是集固未尝亡于海内也,特未有好事者为之流布耳。嗟乎,古文之存于今

者鲜矣!藏书之家,秘之而不以示人;剞劂之家,求之不可遽得。两者不相与谋,则是古文终无流布之日,可叹也!即伯长一人推之,其余可知!

故弟宋世之集亦不易得,而况于唐人。唐人之集,如孙樵、刘蜕诸人之尚存者,犹且隐显于时,而况于侯喜、吴武陵辈之著述乎?望仁兄留意广为搜罗次第受梓当必有起而助之以成千古之快举者矣因事漫及颇觉琐琐。一切寒温不悉,惟谅。

(略有删改)

【注】①雠校(chóujiào):校对文字。②剞劂(jījuē):刻镂用的刀凿,这里指雕刻印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兼荷以新刻《孙可之集》见惠        见惠:赠送给我

B. 而他氏之,则俱无之              :眼中

C. 使者赖之以复显                  微:隐没

D. 伯长杨、刘骈丽之习              矫:纠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其不足传者无论                   客有吹洞箫,倚歌而和之

B. 犹恐传未久                     不知东方既白

C. 求之不可遽得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 故弟宋世之集亦不易得           仆口语遇遭此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愈称赞侯喜,柳宗元称颂吴武陵,原因在于韩、柳认为侯、吴两人都有超过当时常人的道德智慧。

B. 即使是韩愈、柳宗元所赞赏推崇之人的文集到现在都不流传了,其它不流传的文集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C. 作者认为吴众香及时刻印唐人文集,避免了部分文集的残缺及失传,所以对此举动表示了肯定和赞美。

D. 作者认为唐宋古文在今天保存、流传很少的原因之一,是收藏者与雕刻印刷者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望 仁 兄 留 意 广 为 搜 罗 次 第 受 梓 当 必 有 起 而 助 之 以 成 千 古 之 快 举 者 矣 因 事 漫 及 颇 觉 琐 琐 。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苟听其隐显,任其完缺,则其散亡也必矣。

(2)则是集固未尝亡于海内也,特未有好事者为之流布耳。

 

1.B 2.B 3.A 4.望 仁 兄 留 意 / 广 为 搜 罗 / 次 第 受 梓 / 当 必 有 起 而助 之 / 以 成 千 古 之 快 举 者 矣 / 因 事 漫 及 / 颇 觉 琐 琐 。 5.(1)如果听任它们隐去,任凭它们缺失,那么它们的散失是一定 (2)就是(因为)这文集本来在国内就未曾散失,只是没有好事者(或爱好刊刻的人) 替它广泛地流传散布罢了。 【参考译文】 与吴众香书 夏季的最后一个月,雷荣予带着亲手写的书信到了,还带来新作《孙可之集》惠赠给我。此书和《刘蜕集》,都校对文字俱精密,雕刻印刷一丝不苟,实在是放在案头的好书啊。唐人的文集散失亡轶不能留传的占百分之七八十,那些不值得传播的就不用说了。以前曾看见韩、柳文集,高超独立,像韩愈所赞美的侯喜,柳宗元所称赞的吴武陵,一方面认为他的文风很古朴,一方面认为可以和西汉文风相比。两君的著作,一定有大大超过其他人的地方,现在他们的文集都没有留存下来其。欧阳公的《艺文志》,载有吴武陵的一卷书,而其他人,则一篇都没有;像侯喜所写的作品,即便是欧阳公的《艺文志》也已看不到他的名字,唯独记载在《英华》《文粹》里面的,还没有断绝。二人和韩、柳一类的人相比较,像这样事情理极其明显,很容易看清,但是他们的文集都免不了散失,其他泯没无闻的,又有多少呢!幸而孙樵、刘蜕等人的书,到今天还留存着,那么为什么不让它们广为流传呢? 即便它们在今天广为流传,恐怕也传不了多久,终归还是散失。如果听任它们或显或隐,任凭它们或完整或缺失,那么它们也一定会散失。 仁兄对唐人的各文集随时得到随时印刷,让衰微的凭此使又显达,残缺的凭此又完整,真是让人心快的事。而弟则认为不单单唐人的文集当流传,宋世的文集其流传到现在的,也是可以数的过来的。姑且举一个例子来说,宋的古文始于穆伯长,穆伯长矫正了杨、刘骈丽的文风,大力把韩、柳作为文宗,他的后面于是有苏子美等人,典雅的文风出现了。而尹师鲁、欧阳修从古文变化一致,都是穆伯长开创的。但是穆伯长仅仅不擅长古文罢了。……因此宋的文统和宋的道统,都是来自穆伯长倡导的,穆伯长的文章不是没有关系的作品。现在他的文集也没在市面见过。马端临的《通考》,有《穆修集》三卷,而近日焦弱侯太史把他列在《经籍志》,与马端临考证的正合。因此文集本来不曾在海内失传,只是没有好事的为他们流传。唉,古文存到现在的,少啊!藏书的人家,秘藏起来不把它们示人;印刷的人,想找却不能立刻得到。二者不在一起谋划,那么古文始终没有流传的一天,可叹啊!即便穆伯长一个人推动,其他的就知道了! 因此弟认为宋世的文集也不容易得,何况唐人呢。唐人的文集,如孙樵、刘蜕等人还有留存的,还在此时显现,何况对于侯喜、吴武陵等人的著述呢?希望仁兄留意,广为搜罗,按顺序印刷,一定会有起来相助的,来成就千古的快举者。因为事情散漫及非常琐碎。一切寒温不全,请谅解。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B项,语境是“欧阳公《艺文志》,载有,而他氏之目,则俱无之”,意思是欧阳公《艺文志》记载了一卷吴武陵书,而其他人作品的目录里,则一点也没有。目,目录。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平时学生中要注意积累虚词的用法和意义。B项,之,都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前一个“者”,代词,……的事物(文集、书籍);后一个“者”,助词,定语后置 标志。C项,前一个“而”,连词,表转折;后一个“而”,连词,表递进。D项,前一个“以”,动词,认为,拿;后一个“以”,介词,因为。 3.试题分析: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耿老爹的钢笔与“破烂”

周伟

⑴“有——废书旧报纸——烂铜烂铁——么——,有——废书旧报纸——烂铜烂铁——么——”

⑵很多人回过头,循声望去,只见一担大箩筐在游动。再一看,中间有个人,两只大箩筐一前一后,人太矮小,就不显山露水了。定睛再看,那人穿一身洗得灰白的中山装,中山装上衣的口袋里还插着锃亮 的两支钢笔。于是,大家又怪怪地看一眼,再看一眼,摇摇头,走了。

⑶他不管,仍旧天天挑着一担大箩筐,走街串巷,置身在城市的生活边缘,一路不停地吆喝着——

⑷有一天,我和他打了照面。他咧着嘴唇笑,眼眯成了一条缝,嘴巴皮太厚,笑得虽然起劲,也只开了一线天,但我却知道他是真的费了很大的劲,十二分卖力地笑着。他看着我空空的双手,眼睛又绕过我 的身子,游到我的身后。我的身后,是我雇了一个拖板车的高大个帮我拖着满满一车的书。

⑸他说,你搬家呀?就一路上再也无话,但他总是在不远处不紧不慢地跟着我。我听得清他的脚步声, 我更知道他跟着我的意思。每回看他,他总是咧着嘴,笑。然后,埋下脸去。

⑹进了屋,我就不停地翻东找西。旧报纸、五花八门的杂志、硬纸盒纸箱、啤酒瓶、塑料罐……一股 脑儿,能找的都找了出来,七七八八乱堆在他的面前。他就咧着嘴唇,笑,笑得眼眯成了一条缝,嘴咧成 了一线天;手,不停地忙,却无一丝乱象,一套一套的,熟练有序——折、叠、码、齐、捆,然后,过秤, 付钱。钱货两清了,才小心翼翼地拿进箩筐。

⑺他挑起箩筐要走时,又回过头来,说,我姓耿。然后,咧着嘴唇笑。看我心不在焉,他又放下箩筐, 竟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支锃亮的钢笔,一笔一画地写着,边写边说:“耿,耳朵旁生个火字,是明亮、光明的意思。”我见他这般认真,便念了一句古诗:“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他愣怔了一下,有些茫然,然后看着我咧嘴一笑,说:“还是您有学问。”他慢慢地收起钢笔,突然又抬起头看我,没由头地咧嘴笑,说:“我的大女儿宝珠,在北京大学读书呢。”说完,脸上飘满抑制不住的得意。

⑻我看出他的小心思,也替他高兴,说:“难怪你天天收破烂劲头十足呢。”他又有些不好意思了,说:“您可是老有学问呢,她哪当得您哟?您把电话写给我,我告诉宝珠,让她好好跟您学出息,也出一 本一本砖头厚的书,光耀门庭……”

⑼我知道耿老爹嘴上这么说着,其实女儿在他心里宝贝珍珠一般,骄傲着呢。走远了,他又反过身来, 我看见他咧着嘴唇笑,眼睛眯成一条缝。

⑽难为了这个耿老爹,家住郊区,离城二十多里地,天麻麻亮就进城,天墨墨黑才往家赶。每一个大 白天,他都是整天到处转悠,不停歇,像一尾鱼,游动在生活的海洋。鱼叭水叭个不停,他也口中不歇, 不停地吆喝,生响,悦耳得很。

⑾每回,和耿老爹碰到一起,我只要一说到“废品”二字时,他总要及时地纠正,说:不是“废品”, 是“破烂”!他说,我们收破烂的,破烂就是宝贝,就像你们读书人把旧书当宝贝一般。他还说,人也一 样,只要有想头,就不会成为废品。说废品时,耿老爹了无精神;说破烂时,却一脸灿烂。次数多了,我 就随了他。路上碰到,我就笑着问,收破烂呀?他见我夹着书,也咧着嘴唇笑问,又买书呀?我们便各自 打量着自己,都愈发地开心地笑着。

⑿耿老爹是个认真的人,他的大女儿果然不久就和我联系上了,间三差五问我一些书里的东西,有时 也说起他这个收破烂的老爹,有几次很心痛的样子。我就告诉他的大女儿,说你莫担空头心,你老爹很阳 光,很充实,很幸福。

⒀后来,我和耿老爹成了要好的朋友。每逢节庆日,他总要上门来,要我为他家写对联。他家的对联, 都是他自己先掏出钢笔一笔一画慢腾腾地写就,我再按照他写下来的书写。他每回来时,还总要捎上几本 我喜欢的旧书,我当然高兴,也给他找出一堆废书旧报纸。他就咧着嘴唇笑,笑得眼眯成了一条缝,嘴咧 成了一线天……

⒁然而,他的大女儿和我的联系却慢慢地少了。只有耿老爹还准时来到县城,一根扁担横在两只大箩 筐上,有几次见他孤独地蹲在两只大箩筐中间,蔫蔫的……再后来,连耿老爹也从县城里消失了。有人说, 宝珠生了一场大病走了,耿老爹人整个儿垮了。也有人说,耿老爹后来去了另外一个城市收破烂,他的二 女儿在那个城市的重点高中读着寄宿。

⒂如今在我生活的县城里,收废品的个个都骑着小三轮,“突突突”在城市中穿行,扩音机里一路传 出一律标准的普通话。每每看着他们,我就想起了耿老爹,想起他挑着一担大箩筐在城市里游走,想起他 和他的女儿,还有他上衣口袋里插着锃亮锃亮的两支钢笔。

(略有删改)

1.简析第⑦段中加点的词语所体现的人物心理。

(1)愣怔:

(2)慢慢:

2.赏析第⑥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3.文中多次写老耿“咧着嘴笑”,有何用意?

4.有人建议把本文标题“耿老爹的钢笔与‘破烂’”改为“遇见”,你觉得哪一个更合适?结合全文谈谈 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铺天盖地。这意味着,无论你读不读网络小说,将来你 看的电影、电视剧,听的歌曲,玩的游戏,很可能都跟网络小说有关。可以说,我们正处在“网络文学+” 的时代。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网络文学其实就是互联网时代的通俗文学。今天被我们奉为经典的元杂剧、 明清小说,都是通俗文学,都是在底层文人大量的民间创作基础上,于勾栏瓦舍的频繁演出中,涌现出来 的大众文艺精品。金庸武侠本来就是在报纸上连载的通俗小说,它继承了晚清民国以来通俗文学传统,最 终融入主流文化,而我们看到的许多武侠小说衍生的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网络游戏、漫画,其核心 的创意正是通俗小说本身。

有人说,网络小说怪力乱神、子虚乌有,怎么能够担当从亚文化向主流文化转化的重任?在我看来, 网络小说在发展初期,有过放任自流的阶段,确实存在泥沙俱下的问题,有的还很严重。但“风物长宜放 眼量”,今天正是包括网络小说在内的网络文艺从亚文化向主流文化转换的关键阶段。

目前,“网络文学”在数量上已经“+”得够多了,但在质量上还有更大空间,现在的重点应该从“+” 得多转向“+”得好,从增量转为提质。

中国社会物质生产正在经历从重“量”到重“质”的转型,文化产业也到了瓶颈期和转型期。网络小 说向其他艺术形式的改编,难度并不亚于原创,丝毫不能掉以轻心。只有“+”得专业,“+”得有品质, 才能实现口碑与票房双赢,产生正面的社会效益。

相比于网络小说,影视和游戏作品影响更为广泛,网络小说改编过程中,要在价值观表达上具有清醒 意识。一部网络小说动辄上千万字,更新速度极快,文字水平参差不齐,价值表达未经深思,此类问题普 遍存在,即便所谓“大神级”作品也不能免俗。影视改编不能停留在照搬的层次,而应当在文化品质和价 值内涵上做出有效提升。

网络小说读者主要是青少年群体,他们正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并不具有成熟判断力,而且由于这个 群体相对封闭,小说中存在的价值观问题往往不容易察觉和公开。一旦推送到大银幕和小荧屏上,其价值 观冲突就格外激烈,比如某些“宫斗”作品所宣扬的“丛林法则”,某部“穿越”作品出现的“乱伦”问 题,等等,都曾引起社会舆论激烈争议。改编者在价值观表达上应当具有底线意识,以正面价值观给人以 积极健康的文化影响。

(选自《人民日报》2017 年 11 月 17 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的“网络小说”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小说充满怪力乱神、子虚乌有,将来不可能被奉为新经典,担当从亚文化向主流文化转化的重任。

B. 网络小说改编成其他艺术形式,颇有难度,若不“+”得专业且有品质,则难实现口碑、票房和社会效 益的丰收。

C. 网络小说一般篇幅长,文字水平参差不齐,价值表达问题普遍存在,除了所谓“大神级”作品之外。

D. 网络小说中存在的价值观问题一直不容易被察觉和公开的原因,就是作为读者的青少年群体相对封闭。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网络文学+”的时代,铺天盖地的电影、电视剧、歌曲、游戏,都是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

B. 元杂剧、明清小说,乃至于金庸武侠,都曾经是通俗文学,最终被奉为精品或经典,融入主流文化。

C. 由武侠小说衍生的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网络游戏、漫画等,其创意全是通俗小说本身。

D. 文化产业到了瓶颈期和转型期,这是因为中国社会物质生产正在经历从重“量”到重“质”的转型。

3.我们怎样做,才能让以网络小说为主的网络文艺成为新经典?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想象有一天,你变成了一只鸟,请写出你飞翔的场景和感受。要求:采用第一人称,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不少于 100 字。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是从哪四个角度来解说“物联网”的?请简要概括,每个角度不超过 5 个字。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经济遭受严重打击,美国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出“智慧地 球”的战略,从而引发了世界各国对物联网的追捧。所谓物联网,就是把传感器装备到电网、道路、桥 梁、隧道、建筑、供水系统、家用电器等各种真实物体上,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运行特定的程序,从 而达到远程控制的一种网络。它具有“网络化”“物联化”“自动化”“感知化”“智能化”等基本特 征。要实现物联网,首先离不开射频识别技术,这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 递并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其次,传感器技术也是关键所在,它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被称为信息技 术的“三大支柱”;除此之外,物联网还需要智能技术和纳米技术的有力支持。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近日,习主席视察了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视察充分表明了新一届军委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全军各项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

B. 现在,“城归”族的规模尽管还不算大,但他们绝不是被城市“挤出”或消极避世的一族,而是怀着梦想在乡村创业的弄潮儿,其发挥的牵引作用真不可小觑。

C. 《战狼 2》凭借创新的艺术表达、精彩的视觉呈现、商业化的包装手段,实现了同类题材的类型突破, 取得了口碑和市场的双赢,不愧为一部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影视精品。

D. 古镇在整治完里弄的脏乱差环境后,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专业设计团队将老城区延续至今的传统习俗 融入里弄生活环境,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弄堂文化,使古镇平添了许多风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