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

(2)                          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3)一去紫台连朔漠,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4)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7)空闻虎旅传宵柝,                       。(李商隐《马嵬》)

(8)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

(9)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10)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1)畏途巉岩不可攀 (2)飞湍瀑流争喧豗 (3)独留青冢向黄昏 (4)孤舟一系故园心 (5)无边落木萧萧下 (6)沧海月明珠有泪 (7)无复鸡人报晓筹 (8)犹抱琵琶半遮面 (9)别有幽愁暗恨生 (10)同是天涯沦落人 【解析】 试题分析:“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本题还要注意几个重点字的写法。如:“巉”“攀”“湍”“喧豗”“冢”“萧萧”“沧”“筹”“幽愁”“涯”“沦”等。每空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梦微之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 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注: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即公元817年)三月,元稹贬通州(今四川达川);八月,白居易贬江州(今江西九江)。此诗为该年十二月元稹接白居易《梦微之》而酬和次韵之作。

1.白居易诗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写法独特,谈谈你的认识。(5分)

2.两首诗都写了,但梦境内容与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试作简要说明。(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穷鬼传

戴名世

穷鬼者,不知所自起,唐元和中,始依昌黎韩愈。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求人如韩愈者从,不得。

阅九百余年,闻江淮之间有褐先生,其人韩愈流也,乃不介而遏先生于家,曰:我故韩愈氏客也,窃先生之高义,愿托门下,敢有以报先生。先生避席却行,大惊曰:汝来将奈何!麾之去,曰:子往矣!昔韩退之以子故,不容于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其《送穷文》可复视也。子往矣,无我。无已,请从他人。穷鬼曰;先生何弃我甚耶?假而他人可从,从之久矣。凡吾所以先生,以不肯从他人故也。先生何弃我甚耶?敢请其罪。

先生曰:子以穷为名,其势固足以穷余也。议论文章,开口触忌,则穷于言;上下坑坎,前颠后踬,俯仰跼蹐,左支右吾,则穷于行;蒙尘垢,被刺讥,忧众口,则穷于辩;所为而拂乱,所往而刺谬,则穷于才;声势货利不足以动众,磊落孤愤不足以谐俗,则穷于交游。抱其无用之书,负其不羁之气,挟其空匮之身,入所厌薄之世,则在家而穷,在邦而穷。凡汝之足以穷吾者,吾不能悉数也,而举其大略焉穷鬼曰:先生以是为余罪乎?是则然矣。然余之罪顾有矜者,而其功亦有不可没也。吾之所在而万态皆避之,此先生之所以弃余也。然是区区者,何足以轻重先生?而吾能使先生歌,使先生泣,使先生激,使先生愤,使先生独往独来而游于无穷。凡先生之所云云,固吾之所以效先生者也,其何伤乎固?见韩愈氏迄今不朽者,则余为之也,以故愈亦始疑终安之。自吾游行天下久矣,无可者,数千年而得韩愈,又千余年而得先生;以先生之道向往者曾无一人,独余慕而从焉,则余之与先生,岂不厚哉?

于是先生与处,凡数十年,穷甚不能堪,然颇得其功。一日,谓先生曰:余之归先生也,而先生不容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以余故也,余亦悯焉。顾吾之所以效先生者,皆以为功先生也,今已毕致之矣,先生无所用余,余亦无敢久溷先生也。则起,趋而去,不知所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闻江淮之间有褐先生       被:穿

B.子往矣,无我             累:劳累

C.无可者                    属:依附

D.以余故也                 徒:只

2.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凡吾所以先生            昔韩退之以子故

B.数千年得韩愈              以先生之道向往者曾无一人

C.而先生不容天下            窃闻先生之高义,愿托门下

D.求人如韩愈者从,不得      于是先生与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

B.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

C.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

D.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

4.下列叙述和分析与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穷鬼原来与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生活了很久,后来韩愈无法忍受就写了一篇文章赶他走,结果反遭穷鬼辱骂,因之而死。

B.江淮之间的被褐先生,品行高尚,是韩愈之类的人物,所以虽然再三被拒,穷鬼还是坚持托身在他的门下。

C.被褐先生历数穷鬼附己的多种弊端,充分表现了正直敢言、磊落孤愤的贫寒之士在当时社会遭人排斥、寸步难行的窘境。

D.文章作者借“穷鬼”之口褒“穷鬼”之功,表明“穷”不但无害于人反而有助于锻炼倔傲的性格,激发慷慨激烈之气,成就愤世嫉俗之文。

5.翻译和简答(10分)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生避席却行,大惊曰:汝来将奈何!麾之去。(3分)

汝之足以穷吾者,吾不能悉数也,而举其大略焉。(4分)

(2)请概括出两条“被褐先生”拒绝“穷鬼”的原因。(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诗歌批评庸俗化

普冬

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好的批评如同灯光,指引着作品从暗处走向前台。近些年的诗歌批评中,不乏这样的经典或中肯之作。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少诗歌批评为了应酬需要,违心而作,学术含量可疑,甚至堕落为诗人小圈子里击鼓传花的游戏道具。这类批评对诗歌创作来说类同饮鸩止渴,还不如索性没有的好。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诠释过度,脱离作品文本进行没有限度的再创造。一些平庸之作明明直白无味或佶屈聱牙,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演皇帝的新衣闹剧。这些批评牵强附会、肆意升华,外延无限扩张,乃至另起炉灶,使批评成为原创式的畅想,早已失去了与原作品的联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一哄而上的羊群效应。有人提到疼痛,一时间无痛不成诗,非痛不好诗,翻开诗歌评论集,简直痛不欲生;有人说到底层写作,于是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新宠。不论创作还是批评,长期以来已习惯跟风、复制和起哄。对生活我们缺的不是图解,而是用心的关注。诗歌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诗歌批评同样如此。海洋、浪花、岛屿,应该把这些真实的生活还给诗歌,也还给批评。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较之个体性的埋头创作,不少诗人似乎更喜欢混个脸熟,在这样的背景和语境下,诗歌批评基本沦为诗人间的交际和应酬。哪怕是纷纷攘攘的流派或主义之争,也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名目噱头不少,却未见得与文学和读者有何关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以偏概全、近亲结缘。某些诗人同时兼有批评家身份,习惯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比如现实主义视浪漫为虚空,浪漫主义视写实为流水账,废话诗人眼里唯美即为幼稚,至于下半部诗人则一篙子打翻一船人——除我之外都是伪娘。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门派偏见之争,批评效果不难预期。

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今天的浪漫或许是明天的现实,当下的现实也可能是昨天的浪漫。重要的是我们的作品是否揭示生命本质,精神是否向真向善向上,以及手上的主义是否与我们的诉求达成一致。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让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创造性诉求的佳作,在反复的研读与辨析中沉淀价值。

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需要树立,批评家需要贡献学术良知。果真如此,对诗歌和读者,都将是福音。
1.下列关于诗歌批评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歌批评是对作品的诠释,也是对作品文本的一种再创造,但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B.诗歌批评对于作品而言意义巨大,犹如灯光一样能够指引着作品由暗处走向前台。

C.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保持清醒,与文学和读者紧密联系,而非人云亦云一哄而上。

D.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有学术良知,用心关注、反映生活,而不是对生活进行图解。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在的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术含量低,有些甚至沦为学术游戏,妨碍了诗歌创作的进步。

B.不少的诗歌批评脱离现实,牵强附会,更有甚者竟然割裂与原作品的联系另起炉灶,天马行空,肆意畅想。

C.无痛不成诗,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诗歌的新宠,这些陋习导致了诗歌批评的庸俗化。

D.诗歌批评之所以会出现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的现象,在于有些批评者心气浮躁,不能潜心、埋头创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批评与诗歌一样,都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反映真实是它们的共同要求,而不是制造噱头。

B.文艺作品需要揭示生命本质,表现真善美;文艺批评则要把文艺作品中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将价值沉淀。

C.现在的诗歌批评家习惯以偏概全,搞门派之争,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给诗歌创作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D.诗歌批评庸俗化,可能会丧失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如果文艺批评家再不反省,对诗歌和读者来说,都是灾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胡润研究院日前发布《2017 胡润社会大学英雄榜》,列出了“胡润富豪榜”上前 100 名没有全 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企业家;另外,登上“胡润富豪榜”的资产超 20 亿元的两千多位企业家中,半数企业家没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

(2)2016 年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排行榜中,清华造富能力最强,136 名校友先后登上 1999-2015 年福 布斯、胡润和新财富等中国三大富豪榜;北大位居第二,130 人上榜;复旦排名第三,62 人上榜。统计 发现,富豪数在 20-100 名的学校,基本上是在中国五星级以上大学。

综合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思考?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____________,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2)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________    ________,亦曷故哉?    (张溥《五人墓碑记》)

(3)____________。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经•氓》)       

(4)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_____________,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

(5)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__________。(韦庄《菩萨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