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大学之道,在...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陶先生继承经典文化之精髓而更新两点,将大学对人民的关怀视为现代大学理念的根本。21世纪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新使命是什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大学的领导者不约而同提出了大学的新功能:____________。

A. 大学不但要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而且应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

B. 大学除了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之外,还应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

C. 大学应将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和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这两方面并重。

D. 大学除了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些基本职能之外,还应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选句复位题,要求填出“21世纪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新使命”,从所给选项来看,A项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强调的是“实现人类文明 的交融和传承,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B项则是强调两方面并重,这两项的内容没有突出大学的基本职能,故不恰当,应排除。D项不合逻辑,“实现人类文明的交融和传承”和“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作用”二者应先说“文化”再说“文明”。C项符合要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予jǐ      带xié     舌zhà     梁jǐ       首以待qiào

B. 脱zhēng   巢xuè     兴奋xìng    山gāng     解甲归田jiě

C. zàng    透lòu     座kàn     道heng     济一堂jǐ

D. sì      捕dài     余yìn     关qiǎ      壮志未su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冯延巳

秣陵①江上多离别,雨晴芳草烟深。路遥人去马嘶沉。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

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徘徊一晌②几般心。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

【注】①秣陵:今南京,旧称金陵,后更名为秣陵。②一晌:很短的时间。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 “路遥人去马嘶沉”写出了离人去远,人影不见,马嘶不闻,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空间距离之远、凝望时间之长,表达了分手后眷恋徘徊的情意。

B. “沙头惊起双禽”中“惊”不仅指水边的禽鸟被笛声惊飞,还指主人公被惊吓,埋怨吹笛人不解自己心中愁怨,把自己从与意中人相会的美梦中惊醒。

C. “徘徊一晌几般心”写出了主人公情感的复杂变化,他叹惋与意中人天各一方,哀怜自己孤独寞,更从“一晌”中悟到时光匆匆、生命无常的道理。

D. 全词最后定格于“凝恨独沾巾”的主人公形象,离索之情、惜别之恨郁凝于心,无以宣泄,唯终日泪湿衣襟,词人在篇末简笔画像,留给读者无限遐思。

E. 冯延巳的词善于用富艳精雕的意象来表达缠绵的情致,如以对“雨晴芳草烟深”“天长烟远”等局部细景的雕琢来烘托离人的缱绻情怀。

2.柳永的《雨霖铃》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尽离别之意,历来被人称道,本词中“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与此句十分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请比较两句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3)老当益壮,____________?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5)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6)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张建封,字本立,邓州南阳人,客隐兖州。少喜文章,能辩论,慷慨尚气,自许以功名显。李光弼镇河南,盗起苏、常间,残掠乡县。代宗诏中人马日新与光弼麾下皆讨。建封见中人,请前喻贼,可不须战。因到贼屯开譬祸福,一日降数千人,纵还田里,由是知名。时马燧为三城镇遏使雅知之表为判官擢监察御史燧伐李灵耀军中事多所诹访杨炎将任以要职卢杞不喜出为岳州刺史

李希烈既破梁崇义,跋扈不臣,寿州刺史崔昭与相闻,德宗召宰相选代昭者,杞仓卒不暇取它吏,即白用建封。希烈数败王师,张甚,遂僭即天子位。是时,四方尚多故,乃缮陴隍,益治兵,四鄙附悦。希烈使票帅悍卒来战,建封皆沮衄之。贼平,进封阶。

是时,宦者主宫市,无诏文验核,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大率与直十不偿一。又邀阍闼所奉及脚佣,至有重荷趋肆而徒返者。有农卖一驴薪,宦人以数尺帛易之,又取它费,且驱驴入宫,而农纳薪辞帛,欲亟去,不许,恚曰:“惟有死耳!”遂击宦者。有司执之以闻,帝黜宦人,赐农帛十匹,然宫市不废也。谏臣交章列上,皆不纳,故建封请间为帝言之,帝颇顺听。会诏书蠲民逋赋,帝问何如,答曰:“残逋积负,决无可敛,虽蠲除之,百姓尚无所益。”

治徐凡十年,躬于所事,一军大治。善容人过,至健黠亦未尝曲法假之。其言忠义感激,故下皆畏悦。性乐士,贤不肖游其门者礼必均,故其往如归。许孟容、韩愈皆奏署幕府,有文章传于时。

(选自《新唐书张建封传》)

【注】①马燧、李灵耀、杨炎、卢杞均为人名。②阍闼:宫门。③纳:交出。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使用的一种文体,有分条陈述之意

B.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出,离开京城外调(与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C. 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刺有检核问事之意,史即御史。

D. 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即主管、管理”。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建封慷慨豪迈,洞察事理。李光弼奉命讨伐苏、常一带的盗贼时,张建封认为不必交战,只要晓谕祸福就能令盗贼投降,果如所料。

B. 张建封文武双全,治军有方。李希烈叛乱,派精兵强将攻打寿州,张建封修壕练兵严加抵拒,叛军最后被平;治理徐州时,全军大治。

C. 张建封待人宽容,礼贤下士。张建封善容人过,对恶人也法内宽容;喜欢延揽人才,不管贤能与否均同礼相待,士人也觉得宾至如归。

D. 张建封关心民生,体恤民情。宦官主持宫市,欺行霸市,一农夫反抗被拒,张建封向皇帝求情,并趁机请求废除宫市,皇帝欣然应允。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而农纳薪辞帛,欲亟去,不许,恚曰:惟有死耳!遂击宦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言语照明的世界

苏娅

①采访自己敬重的翻译家傅惟慈,是件困难的事,想不出更好的问题。关于他的志趣、性情和对世界的看法,答案似乎都隐含于他的译作《布登勃洛克一家》《月亮和六便士》《问题的核心》和随笔集《牌戏人生》中,任何时候读,总有一两个句子蹦出来呼应你的探寻,正像他所喜欢的穆旦的诗句:“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

②第一次走进四根柏小院采访傅惟慈,是2008年初夏的事。那是一次为侦探小说家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和《高窗》做的采访。傅惟慈开门见山地说,自己不是做文学批评的,很难说清楚一个作家怎么个好,很多时候是被小说的语言打动。然后,翻出《高窗》,给我们念了几段。

③后来听录音,才意识到自己是被他说的“我不是搞文学批评的,说不出怎么个好来”给迷惑了,实际上,在那些闲言般的点评中,傅惟慈举重若轻地勾勒了他所挚爱的作家的小说技艺,甚至这位作家在某一类型小说史上的位置。

④那年秋天,我们又做了一次采访,这次是为傅惟慈的钱币收藏,因为截稿时间紧促,采访临时安排在傍晚,他平时与朋友的清谈或采访通常在下午,上午是看报、读书和写作的时间。

⑤秋天傍晚的四根柏小院寂静安详,小屋书桌上放着为采访准备的老钱币和两摞相关的书,另外几摞放在桌子下的面板上,后来在采访中随时查看。交往多了才发觉,为每次和朋友的聚会准备话题、和话题相关的书籍与物件是先生的一个习惯。

⑥钱币收藏,是傅惟慈少时成长的一个印迹。但这个少年时代就有的兴趣,傅惟慈在临近晚年才重新拾起,很早他就清楚,搞收藏是需要闲暇、学识和一定的经济条件的。

⑦那天采访完,傅惟慈整理了十多枚珍贵的钱币,让我带回来拍照片用作配图, 揣着这些钱币走出胡同的感觉,至今印象清晰,路上行人稀少,和一位颤巍巍的老奶奶擦肩而过时,我头一回生出一种往来人世里默默已黄昏的怅然,但这个念头很快就消失了,我们眼里的傅惟慈依然身形健朗、心力旺盛。

⑧后来,为作一个人物特写的采访,我们交往多起来,可以聊一些相对深的问题了。他用小本子摘录读书看报时得到的信息,极限偶然想到的话和值得深入考虑的问题。傅惟慈的挚友蓝华在发来的哀悼信里写:“傅先生是一个极为勤奋博学的文人,也是我相识的人中最为慈悲的好人”。他是我见过阅读最勤力最驳杂的老人,总有一股劲让他通过阅读来拓宽思想视野,年近90了,还会为一个读到的句子震动。枯坐回味很久,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我设法掏出一些自己的经历与之回应。

⑨永远会记得一次采访中遇到的小插曲,那天我们正聊着,家里的白猫轻柔地绕进来,徘徊,我弯腰抱起白猫,谈话停止了。傅惟慈忽然说:“我虽然也喜欢它,但从没主动抱过,我总以为克制情感是人的一种尊严。”我当时真尴尬,为自己没礼貌地从谈话中“走出”,碰巧这时,白猫纵身一跃跳上窗台看外面的风景,窗前树影婆娑,回来听,录音笔里留下很长一段沉默。现在想来,“克制情感是人的一种尊严”是傅惟慈先生对我最严厉的训诫。

(摘自2014年3月24日《第一时经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文章第⑤段的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丰富人物精神世界,使得文章古朴深邃。

B. 傅惟慈虽少年时代就对收藏有兴趣,但因没有条件,临近晚年才重新拾起收藏古币的爱好。

C. 第⑦段写颤巍巍的老人,是为了反衬傅惟慈虽年事已高,但其依然身形健朗、心力旺盛,仍对其事业和志趣充满热情。

D. 第⑧段直接引用傅惟慈挚友悼念信里的话,不仅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也能增强文章真实感。

E. 文章主要写了对傅惟慈的三次采访,以顺叙为主,辅以插叙,使得文章跌宕生姿,曲折有致。

2.标题“言语照明的世界”有何意蕴? 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