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贸易保护措施将使金融危机下本...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贸易保护措施将使金融危机下本已严峻的经济形势更加困难,各国不应以邻为壑,而应加强合作,才符合各国的利益。

②连绵起伏的群山,郁郁葱葱,一座座小岛,仿佛浮在绿色的水面上。山环水绕,山高水低的旖旎风光,令人陶醉。

③鲁迅先生谈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深刻的思想时时散发出犀利的光彩,使听的人心情舒畅,如坐春风

④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中,我们班的体育委员不孚众望,在100米预赛中脱颖而出,并在决赛中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绩。

⑤两少年骑车在江边玩耍时因失去平衡不慎落入水中,附近的群众急忙围过来帮忙,上下其手地把他们从水里拽了上来。

⑥在一些中国人眼中,容得下小聪明就容不下大智慧,容得下阿谈奉承却容不下危言危行,这不仅是少了宽广的心胸,更是没了是非的判断。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A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①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②山高水低: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不幸的事情(多指死亡)。可改为“山清水秀”。③如坐春风: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④不孚众望:不为众人所信服。可改为“不负众望”。⑤上下其手: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可改为“七手八脚”。⑥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观刈麦》中与《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异曲同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强调“师”的功能是“传道解惑”而非句读启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胡邦衡赴新州贬所(其一)

王庭珪

囊封初上九重关,是日清都虎豹闲。

百辟动容观奏牍,几人回首愧朝班?

名高北斗星辰上,身堕南州瘴海间。

不待他年公议出,汉廷行召贾生还。

【注】①胡邦衡:胡铨,字邦衡,因上书反对议和,请斩秦桧,被贬新州(今广东新兴)。②清都:古代神话中天帝住的地方,此指皇宫。③百辟:朝中百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的起句化用韩愈的“一封朝奏九重天”,直叙其事,说胡铨写好奏章送达帝前。

B. 诗人用“虎豹”比喻看守皇宫的侍卫,暗示戒备森严,说明胡铨的上书凶多吉少。

C. 颔联写胡铨奏章上达朝廷后,引起百官震动,批评了朝臣的软弱无能与明哲保身。

D. 颈联实写胡铨名高北斗却身处南州瘴海的境遇,表现出作者胸中的无限郁勃之气。

E. “堕”是“坠落”,“高”是“高出”,对比鲜明,突出了胡铨所受的不公正待遇。

2.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卢志字子道,初辟公府掾、尚书郎,出为邺令。成都王(司马)颖之镇邺也,爱其才量,委以心膂,遂为谋主。齐王(司马)冏起义,遣使告颖。颖前锋都督赵骧为(司马)伦所败,士众震骇,议者多欲还保朝歌。志曰:“今我军失利,敌新得胜,必有轻易陵轹之情,若顿兵不进,三军畏衄,惧不可用。且战何能无胜负,宜更选精兵,星行倍道,出贼不意,此用兵之奇也。”颖从之。及伦败,志劝颖曰:“齐王众号百万,与张泓等相持不能决,大王迳得济河,此之大勋,莫之与比,而齐王今当与大王共辅朝政。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颖纳之,遂以母疾还藩,委重于冏。由是颖获四海之誉,天下归心。

及(司马)乂死,颖表志为中书监,留邺,参署相府事。乘与败于荡阴,颖遣志督兵迎帝。及王浚攻邺,志劝颖奉天子还洛阳。时甲士尚万五千人,志夜部分,至晓,众皆成列,而程太妃恋邺不欲去,颖未能决。俄而众溃,唯志与子谧、兄子綝、殿中武贲千人而已。志复劝颖早发。时有道士姓黄,号曰圣人,太妃信之。及使呼人,道士求两杯酒,饮讫,抛杯而去,于是志计始决。而人马复散,志于营阵间寻索,得数乘鹿车,司马督韩玄收集黄门,得百余人。志入,帝问志曰:“何故散败至此?”志曰:“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今欲奉陛下还洛阳。”帝曰:“甚佳。”于是御犊车便发。屯骑校尉郝昌先领兵八千守洛阳,帝召之,至汲郡而昌至,兵仗甚盛。志喜于复振,启天子宜下赦书,与百姓同其休庆。奔散者多还,百官粗备。帝悦,赐志绢二百匹、绵百斤、衣一袭、鹤绫袍一领。

洛阳没,志将妻子北投并州刺史刘琨。至阳邑,为刘粲所虏,与次子谧、诜等俱遇害于平阳。

(节选自《晋书》,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B. 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C. 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D. 志闻两雄不俱处/功名不并立/今宜/因太妃微疾求/还定省/推崇齐王/徐结四海之心/此计之上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辟”指初次授予官职,其中“辟”为授予官职的意思,与其意思相近的有“授”“拜”等词语。

B. “武贲”即虎贲,是对勇士的一种称呼,常常指守卫王宫、护卫君主最勇猛精锐的兵士。

C. “黄门”常指宦官,因为东汉黄门令等职常由宦者充任,后来“黄门”逐渐成为中枢行政机构。

D. “赦书”是皇帝用来传达任官封爵、告诫臣僚等信息的一种重要文书,有着相对固定的格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卢志才华出众,气量不凡。在邺城时,成都王司马颖因为卢志才华气量出众,便给予他重任。

B. 卢志富有主见,精于用兵。在部队作战失利之时,他力排众议,提出了自己关于用兵的奇谋。

C. 卢志善于劝谏,深谋远虑。他曾劝谏司马颖,要暂避齐王的锋芒并推崇齐王,慢慢博取民心。

D. 卢志临危不乱,忠于君王。在战乱中,卢志多次沉着冷静地带领着忠诚不渝的将士护卫皇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战何能无胜负,宜更选精兵,星行倍道,出贼不意,此用兵之奇也。

(2)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今欲奉陛下还洛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1

6月22日下午,记者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至6月份,全省法院共受理校园欺凌和暴力刑事、民事案件83件,目前已审结63件。与此同时,全省法院持续开展送法进校园、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1000多名法官积极参与,踊跃奔走在法治宣传教育第一线,先后举办各类活动400余场,受教育师生家长37万余人,发送宣传彩页6万余份、书籍5万余册、学习用品用具1万余套,受到学生、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摘编自2017年6月23日“人民网-河南频道”)

材料2

不同类型校园暴力的具体内容网络欺凌(隐私、个人信息被发布到网上,在网上被同学骂、欺负等),社交欺凌(被同学传播小道消息、八卦以及被排斥、孤立等,前两项尤为严重),言语欺凌(被同学恐吓94%,被用不好听的外号称呼34.5%,遭到同学的当众嘲笑27.5%,被同学辱骂36.4%),身体欺凌(被同学敲诈、勒索或抢走东西等)。

材料3

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在各类违纪和越轨行为的发生率上都要远高于没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没有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骂人、说脏话的发生率为56.9%,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的发生率则高达85.0%;没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吵架的发生率为32.8%,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则为63.4%……在各类违纪和越轨行为中,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的发生率都差不多比没有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高一倍以上。

(摘编自《调查:有多少校园欺凌不该发生》)

材料4   

从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等角度讲,学生在学校中也应该有免于恐惧的权利。在校园中,只要伤害是故意的,并导致受害学生处于惊吓或恐惧之中,无论伤害的形式如何、程度大小,都是欺凌。站在预防同类事件的角度,学校应是预防校园欺凌的第一责任人和首要责任人。一旦学校放弃对校园欺凌的干预和防范,必然会导致欺凌的盛行以及欺凌事件影响的扩大。防范同类事件的发生,学校不能“和稀泥”。在对欺凌事件中的加害者进行教育的同时,根据不同情形,适时适度进行惩戒,有其必要。如果受教育权的行使受到他人严重干扰,那么暂停干扰者到校学习的举措也值得考虑。总而言之,打造一个更加安全、使学生免于恐惧的校园,需要从多方入手,保障更多人的受教育权。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校园欺凌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校园欺凌主要有网络欺凌、社交欺凌、言语欺凌和身体欺凌等主要内容。

B. 社交欺凌中表现突出的是对其他同学传播有损于当事人人格品行的谣言。

C. 被恐吓、被起外号、被辱骂、被嘲笑等欺凌方式的发生率依次越来越高。

D. 从材料1相关内容看,我国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率较高,应给予足够重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2017年上半年河南全省法院共受理校园欺凌和暴力刑事、民事案件83件,这说明校园欺凌或犯罪问题在一些地方依然十分突出。

B. 材料1并列使用“校园欺凌和暴力刑事、民事案件”,材料3又有“受过校园暴力伤害”字样,可见校园欺凌内涵有待明确界定。

C. 校园欺凌容易导致连锁反应,严重危及社会治安,因为在各类违纪和越轨行为中,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的发生率相对更高些。

D. 只要地方法院持续开展送法进校园、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促成更多法官参与,把法治宣传深入教育第一线,欺凌问题便可解决。

E. 材料3对比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和没有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在骂人、说脏话上的发生率,意在启示校园文明建设要加强。

3.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后果严重,积极防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怎样具体防治校园欺凌呢?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作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罨①画池听雨

汪建中

罨画池,作为一处极为精致的园林,其名字取得实在美妙而贴切。就是没有去过罨画池的人,一听这名字,眼前浮现的也应该是一幅幅高古的图画,精雅的丹青。今春三月踏青的时候,我就是在“罨画池”这个美名的一再诱惑下而去崇州的。

去的时候,一路上愉悦的心情实在难以述说。因为,在罨画池儒雅的牵引中,我一路上步着杜甫的后尘、裴迪的后尘、赵卞的后尘、范成大的后尘,以及那个长吟过“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的大诗人陆游的后尘。步着这样一些人的后尘,而又是去罨画池作一番文化意义上的畅游,所以,即便是一路风尘仆仆,其心情也愉快如彩蝶、逍遥似春燕了。  

罨画池浓缩了江南园林精华中的精华,她小得可人,雅得大度,幽得深厚。进得园来,简直是一步一景,更是一步一惊。琴鹤堂带来的愉悦都还没有收场,问梅山馆的惊喜又向我扑来;湖心亭的美景才刚刚开始欣赏,望月楼的画卷又为我次第展开了。在罨画池里,脚下的曲径引我又诱我,两旁的奇花拥我更醉我,举目处是老树横空,回眸处是新绿拥娇红,是小桥接了短亭,是涟漪揉着楼影,是游鱼栖于鸟巢,是绿水浣着白云。左看似画,右看似画,前后左右看了,居然就是画了。

正当我陶醉在罨画池的美景中时,天空忽然下起了雨。先是点点滴滴,继而是窸窸窣窣,接着是噼里啪啦,好在我正在望月楼里,否则,这一场春雨将逼我于狼狈中四处躲雨。

此刻,雨点紧一阵慢一阵地敲打着望月楼上的瓦片,叮叮当当又窸窸窣窣,疑似一张古琴在嘈嘈切切的奏鸣,一声声,抒发着一个梦境。在烟雨中有一只翱翔着的白鹤,在罨画池的上空兜了几圈后,停在湖心亭的亭尖上,以金鸡独立的优雅与我遥对着共听这一场湿漉漉的琴声。在如此的情景里,我不知道当年一代廉吏赵卞是否也遥对着白鹤如痴如醉地鼓琴?不知道当年那只白鹤是否依然金鸡独立,在春雨中静听琴弦上的云卷云舒、潮起潮落?

按节令计算,这该是今年最后的一场春雨,滴滴答答,迷迷蒙蒙,把罨画池笼罩得格外旖旎而缠绵。湖边的柳,绿得蓬勃而婆娑,春燕们翻飞在柳丝和雨丝间,似要把这最后的春雨沐浴得个淋淋漓漓。园子里的那些梅,还在春雨中修整,所有的枝脉和叶脉都在努力地孕育今年冬天的梅香。如今,梅还在,那一段缘,那一份情,不知缠绕在哪里?如今长亭还在,回廊还在,整个罨画池还在,陆游祠还在,惟有主人陆放翁不在了,独留下我,在满园春雨中空空的地等待。

茶,浓了,又淡了。雨,去了,又来了。整整一个下午,我被这雨殷殷地挽留在罨画池里。留我的,还有湖边的柳、园里的梅和楼前的株株红海棠。罨画池的一切都在留我呵,留我在这里听雨,从春雨听到秋雨,从翩翩少年听到耄耋老叟,留我年年岁岁在这里看白鹤翱翔,听水淋淋的音乐,再在“红酥手,黄藤酒”的缠绵里追逐大诗人那多情的背影……

错、错、错,莫、莫、莫,陆放翁这些发自心灵深处的叹息,声音很低沉,语气很微弱,但它引发的生命的共振,却持续了八百多年,还会一直共振下去。此刻,凝神听雨,瓦片上的雨声,犹如陆放翁的声声叹息:“错、错、错”,声声都在荡人魂魄,催人思索。八百多年了啊,八百多次的春雨与秋风,花开与花落,沧海与桑田。我的放翁啊,你是否依然豪迈如苏轼,英武如岳飞?在黄泉路上,你是否已经与唐婉结成了连理,了却了前世的遗恨与悲歌? 

雨,一直在浙浙沥沥地下,雨中的罨画池,又多了几分妩媚。这时,我是多么想备一桌好酒好菜,在这春雨中与陆放翁对饮。只可惜放翁不在了,虽有好酒,但缺少了他,酒亦寂寞,雨亦寂寞。寂寞的,还有这望月楼,还有那问梅山馆,整个罨画池已经在风雨中寂寞八百年了,如此漫长的寂寞,试问人间,哪里还有?

好在罨画池还在,而且日新月异,海棠还在,梅魂还在,那些犹如宫墙柳的柳树还婆娑在我的眼前。沿着这些景物,我依然能够清晰地追逐陆放翁的身影,依然能够感觉到他一腔爱国的热血在澎湃。这热血,从宋至今,一直不曾冷却,一直在激情地燃烧。

这雨似乎不知劳累,淋淋漓漓了整整一个下午,还在淋淋漓漓,此刻瓦片上雨声还噼里啪啦地响,一园子的雨声依然在为我奏着交响。在这春雨的交响和飘洒中,蜀州的大地有福了,今年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收成。透过雨雾,我仿佛看见了一大片秋天的金黄。这田野里的金黄是赵卞和陆游期盼了千百年的,终于要在今年金灿灿地铺满蜀州大地。

【注】①罨(yǎn)画池:蜀中名胜,位于四川成都。

1.下列对这篇散文有关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并没有写罨画池的美景,而是从罨画池的名字写起,未见其形先闻其名,就让作者想象到了罨画池的魅力。

B. 文章语言文字清新雅致,善用修辞写景。如第3自然段对罨画池景物的描摹尤为典型,采用了拟人、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罨画池美景图。

C. “从春雨听到秋雨,从翩翩少年听到耄耋老叟”,表明“我”被这罨画池的美景所吸引,表达了作者以后每年都要经常来这里听雨,直至自己老去的决心。

D. 文章形散神聚,写景,移步换景,一步一景,景物优美雅致;写情,富于变化,由最先的愉悦到中间的落寞再到最后的喜悦。

2.简析文中划线语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3.作者对罨画池的雨声有不同的感受,试分析其内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