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颖师弹琴
[唐]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1.作者在描写音乐这一无形的事物时采用了怎样的方法?
2.请用简明的文字,赏析“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两句诗的意境。
3.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填写两个恰当的语句。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人物形象都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夔州山上,长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顽强诗人杜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个艺术形象都绽放着人性的光辉,闪耀着夺目的光彩,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偶像。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下面小题。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对下列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 “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 “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D. “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2.对以下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 “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 “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 “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3.这一部分生动地描写了琵琶女弹奏的全过程,作者善于通过一连串形象的比喻,展现乐曲旋律的变化。仔细体会这些比喻的含意,用几个词语概括乐曲旋律的变化。(不超过16个字)。
→→→→戛然而止
4.这段文字,通过对琵琶女弹奏的描绘,显示了琵琶女___________,可谓声情并茂。结尾两句是________描写,有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5.像这样的音乐弹奏描写,在文中共有三次。请说说它在文章结构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的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A. 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
B. 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 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的情景。
D. 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
①明年秋 ②曲罢悯然 ③今漂沦憔悴
④铁骑突出刀枪鸣 ⑤整顿衣裳起敛容 ⑥恬然自安
⑦因为长句 ⑧暮去朝来颜色故 ⑨ 曲终收拨当心画
A. ①⑤⑧ B. ②③⑥ C. ③⑧⑨ D. ④⑤⑦
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①使快弹数曲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
B. ②千呼万唤始出来 ②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C. ①轻拢慢捻抹复挑 ②商人重利轻别离
D. ①满座重闻皆掩泣 ②座中泣下谁最多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 迁谪/牵挂 商贾/辜负 赠送/铮铮然
B. 漂沦/腈纶 憔悴/渔樵 英俊/九江郡
C. 衣裳/霓裳 幽咽/呜咽 行伍/琵琶行
D. 船舷/管弦 真谛/啼血 鱼虾/虾蟆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