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物 哀 朱良志 ①自怜是人生命的觉悟、自我警醒,...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物 哀

朱良志

①自怜是人生命的觉悟、自我警醒,由哀我,到哀人生,哀天地,哀万物,自怜中传达的不仅是现实之叹,更是宇宙之沉思。从哲学和艺术观念上看,楚辞对后代的重大启发之一,是关于时间的咏叹,此称为“物哀”意识。

②楚辞的感伤,是一种时间性的感伤。一是在急速流转的时间中,诗人感到美政理想无法实现所引起的悲剧性感受。《离骚》中吟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故而化为性灵的上下求索,急速的行进。理想不可实现,时光则空蹉跎,进而悲从中来,像一匹疲惫的老马,最后踯躅在历史的时空中。楚辞的时间性咏叹还有第二个层次,就是对人的存在命运的咏叹,在个人与宇宙的直接对峙上,显示人的生命张力和生命趣味。楚辞是一种现实的焦虑,更是一种存在的焦虑,而且以后者更根本,更隐在。

③楚辞中充满了急促的时光流转的调子。时间对人有强烈的压迫感,时间的步步进逼和人对时间延长的渴望,构成强大的张力,形成屈赋独特的节奏。在楚辞中,以“朝……夕……”构成的句式多见。这一句式,动态性很强,紧迫如鼓点阵阵。楚辞将人放到时光的急速流转中回旋,正像魏晋诗人在诗中反复使用的一个意象“转蓬”一样——在楚辞看来,人生就是这样的转蓬,西风摧折,恍惚幽渺,命运不可厘测,没有个安顿处,正是所谓欲问归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楚辞将人放到浩淼宇宙之中,与其直接照面,在时光的鞭打之下颤抖,痛楚,也在这样的力的作用下,与之沉浮,受其冲击 ,逆之而争进,顺之而飞旋。

④楚辞中突出时光流转带来的恐怖感。时间的帷幕布下了弥天的网,让你无所逃脱。人在时间面前的这个“惧”字,被楚辞渲染得非常浓重。“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这 是怕美名不立的恐怖;“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这是在与时光的冲击中,怕丧失自己的恐怖;“欲容与以俟时兮,惧年岁之既晏”,这是怕打破人与宇宙和谐节奏的恐惧,等等。

⑤岁月流逝,而人短暂的生命就要走到尽头,楚辞在众芳摇落之中,突出了人生无常的感叹,而人在急速流动的时光面前如何展现自我的生命?楚辞将个人的命运、人类的命运、存在的命运放到时间中审视,从而探讨人生的价值。“往者余弗及,来者吾不闻”,正是思往世,悼来者,知当下。

⑥在楚辞中,自然万物每每成为触动人深沉隐微的媒介,诗人笔下的万物带有浓厚的叹逝意味。时光流逝,众芳芜秽,从而引起诗人对人生的关注,对生命不永的感叹,从而构成一种意度回旋的韵律。叹逝,其实就是抚慰生命。楚辞这种物哀精神,在中国艺术中化为深沉的时间性咏叹。

(节选自《中国美学十五讲》)

1.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论述层次。

2.第三段中提到的魏晋诗歌中反复使用的一个意象 “转蓬”指什么?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

3.楚辞中的“物哀”思想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首先由自怜引出楚辞中的“物哀”意识;其次,指明楚辞中的“物哀”意识主要体现在对时间的咏叹上;最后,表明楚辞在凋伤万物的同时,充满了对生命价值的关注与探讨。 2.⑴转蓬是指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人生的飘零无定。⑵这里用西晋诗人反复使用的意象“转蓬”来类比,写出了楚辞在对时间的咏叹中充满了人生无常、命运不可厘测的感慨。 3.⑴诗人感 到美政理想无法实现所引起的悲剧性感受,和一种现实的、存在的焦虑。⑵楚辞中突出了时光流转带来的强烈的压迫感。⑶楚辞中突出时光流转带来的恐怖感。⑷楚辞将个人的命运、人类的命运、存在的命运放到时间中审视,从而探讨人生的价值。⑸物哀其实就是抚慰生命。 【解析】 1.试题分析:分析概括文章的论述层次,首先要理解句意,筛选关键词,划分层次。然后在划分层次的基础上准确概括层意。要会利用“首先”“其次”等表示顺序的词语,用分号、句号等标点符号体现层次。本文的段落层可划分为:第一段是第一层次,主要由自怜引出楚辞中的“物哀”意识。第二至四段是第二层次,主要论述了楚辞中的“物哀”意识主要体现在对时间的咏叹上。第五至六段是第三层次,主要论述了楚辞在凋伤万物的同时,充满了对生命价值的关注与探讨。然后用“首先”“其次”等表示顺序的词语连接成句即可。 2.试题分析:第三段中说“人生就是这样的转蓬,西风摧折,恍惚幽渺,命运不可厘测,没有个安顿处”,可见“转蓬”是一种蓬草,它柔弱、受西风摧折、飘忽不定。在此处比喻人生的飘零无定。第三段主要论述了“楚辞中充满了急促的时光流转的调子”。最后一句话说“在时光的鞭打之下颤抖,痛楚,也在这样的力的作用下,与之沉浮,受其冲击,逆之而争进,顺之而飞旋”,所以这里用西晋诗人反复使用的意象“转蓬”来类比,写出了楚辞在对时间的咏叹中充满了人生无常、命运不可厘测的感慨。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意的能力。概括的时候,先抓住每一段中和“物哀”有关的论述,然后在抓住关键字词进行概括。原文有:(1)楚辞对后代的重大启发之一,是关于时间的咏叹,此称为“物哀”意识。(2)楚辞的感伤,是一种时间性的感伤。一是在急速流转的时间中,诗人感到美政理想无法实现所引起的悲剧性感受。(3)楚辞中充满了急促的时光流转的调子。(4)楚辞中突出时光流转带来的恐怖感。(5)楚辞在众芳摇落之中,突出了人生无常的感叹,而人在急速流动的时光面前如何展现自我的生命?楚辞将个人的命运、人类的命运、存在的命运放到时间中审视,从而探讨人生的价值。(6)在楚辞中,自然万物每每成为触动人深沉隐微的媒介,诗人笔下的万物带有浓厚的叹逝意味。可用原文,最好用自己的话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养 鸭 人

筱 敏

① 乡村,还留着这一面驯顺的池塘,养鸭人来到这里。

② 绿意慵倦,旧年相熟的苔草,刚进入夏季就衰老了,倒伏着,瑟缩着。听凭车辙和鞋印碾过去,踏过去。桥架起来了,于是有车,楼宇竖起来了,于是有并不荷锄而出的人。风已经是反季节的了,带着金属尖利的呼啸,从池塘上空划过的时候,池塘就梦魇一般地痉挛一下。

③ 夏季很冗长。公路是棕红色的,如一道鲜活的擦痕,切割着水湄笔直而去,又笔直地切割了远方的山脚。那道棕红色的擦痕也很冗长。

④ 走了比乡愁更漫长的路,养鸭人在这里搭起他的席棚。把骨节粗大的手掌拢在眉际,并非为着遮住乡野暴烈的日光,却是为着遮住都市声浪的日渐近逼。在每一个遍体尘土的傍晚,他次第收缩自己的视线,如同次第收缩对世界的幻想。

⑤ 当鸭群在晨间欣然醒来,摇摆着扑入池塘中嬉戏的时候,那种生之欢愉是如此饱满。暗影在席棚之下,而日光尽情倾下。池塘在欢愉中绽开,苔草在欢愉中湿润,绿水中是银亮的光斑和洁白的羽翎。只有养鸭人知道,苔草和鸭群都只存活一季,生之欢愉是没有未来的欢愉。

⑥ 故乡已经不可触摸,他是漂流的,漫无目的地漂流了一季,又漂流了一季。因为远方总是好的。而当远方也被挤迫着慵倦并且沉落的时候,究竟有什么可以长存?席棚的日夜都是低矮的,漂流者是低矮的,夜里靠近哪一盏灯,才能确切地感觉到其实还很健壮的自身?

⑦ 月亮如儿时一样升起来了,橙黄色,很瘦弱,一言不发,却依然带着一个奔月那样明亮的关于远方的故事。远处的山更浑糊了,近处的山更沉重了。目力所及的每一座楼房都紧闭着,只留下几方如月光一样橙黄得黯淡的玻璃。鸭群睡了,而虫鸣仍在,儿时一样的清越,在仅存的水湄和苔草之中。又有一股带着金属气味的风划过,月亮就在池塘里痉挛了一下,望之令人心惊。

⑧ 忽然他开始喊叫——

⑨ “……啊!——啊,啊……——啊……”

⑩像是呼唤,也像是抒情,于是夜空中有了一种裂帛似的回声。然而没有人能听懂这外乡人的语音。

鸭群被惊着了。忽啦啦一阵张皇的扑翼,逃亡似的纷纷扑入水中,然而池塘依旧惺忪。远远的黑暗中传来几声狗吠,很困倦的。没有一扇门窗就此张开,回应他的嘶叫。

于是,一切复又平静。或许世界上还有未曾撕碎也未经证实的远方的故事。此刻,那故事必定栖在夜色之中。

养鸭人就枕着那故事睡了。

他当然不会梦见,将近一百年前有一位名叫卢森堡的女人是怎样做着关于池塘的梦。这位曾使整个欧洲为之惊厥为之歌哭的女人,这位曾使整个世界为之侧目为之摇曳的女人,一次再次地梦见自己是一个乡村的牧鹅女,赤足走在露水深重的苔草上,于是世界不再存在,只余下她默默地照看绿水,照看水中银亮的光斑和洁白的羽翎。那面有着月光的池塘对于她太遥远太遥远了,那是一个无法撕碎也无法证实的远方的故事,她是枕着这个故事逝去的。

假如养鸭人在梦中与她相遇,他能不能领她去找远方的乡村?

     (选自《血脉的回想》,有删节)

1.本文前四段写乡村的环境,概括其特点并说明作用。

2.从描写人物的角度,赏析8~10段文字。

3.文章最后,作者为什么要叙写卢森堡的故事?

4.结合全文内容,探究第12段画线句的意蕴。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2)一肌一容,尽态极妍,_________,而望幸焉。      (杜牧《阿房宫赋》)

(3)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5)使秦复爱六国之人,_________________,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6)子曰: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论语》)

(7)子曰_________不以人废言。                         (《论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韵几复① 和答所寄

黄庭坚

海南海北梦不到,会合乃非人力能。

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对短檠灯。

相看鬓发时窥镜,曾共诗书更曲肱。

作个② 生涯终未是,故山松长到天藤。

【注】① 几复:即黄几复,诗人好友。时几复由岭南四会至汴京,作者亦由德州德平调汴京。两年前作者曾写《寄黄几复》一诗。② 作个:这个。

(1)诗的颔联很有意味,请分析其内涵。

(2) 颈联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3) 这首诗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十分丰富,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九牛坝观抵戏记

彭士望

①树庐叟负幽忧之疾于九牛坝茅斋之下。戊午闰月除日,有为角抵之戏者,踵门告曰:“其亦有以娱公?”叟笑而颔之。因设场于溪树之下。密云未雨,风木泠然,阴而不燥。于是邻周氏之族、之宾、之友戚,山者牧樵,耕者犁犊,咸停释而聚观焉。

②初则累重案,一妇仰卧其上,竖双足承八岁儿,反覆卧起,或鹄立,合掌拜跪,又或两肩接足,儿之足亦仰竖,伸缩自如。间又一足承儿,儿拳曲如莲出水状。其下则二男子、一妇、一女童与一老妇,鸣金鼓,俚歌杂佛曲和之。良久乃下。又一男子登焉,足仍竖,承一梯可五级,儿上至绝顶,复倒竖穿级而下。叟其劳,令暂息,饮之酒。

③方登场时,观者见其险,咸为股栗,毛发竖,目眩晕,惴惴唯恐其倾坠。叟视场上人,皆暇整从容而静,八岁儿亦斋栗,如先辈主敬,如入定僧。此皆诚一之所至,而专用之于习,惨淡攻苦,屡蹉跌而不,审其机以应其势,以得其致力之所在;习之又久,至精熟不失毫芒,乃始出而行世,举天下之至险阻者,皆为简易。夫曲艺则亦有然者矣!以是知至巧出于至平。盖以志凝其气,气动其天,非卤莽灭裂之所能效。此其意,庄生知之,私其身不以用于天下;仪、秦亦知之,且习之,以人国戏,私富贵,以自贼其身与名。庄所称伯昏瞀人临千仞之蹊,足逡巡垂二分在外,吕梁丈人出没于悬水三十,流沫四十里之间,何莫非是?其神全也。叟又以视观者,久亦忘其为险,无异康庄大道中,与之俱化。甚矣,习之能移人也!

④叟因之重有感矣。先王之教,久矣夫不明不作,其人恬自处于优笑巫觋之间,为夏仲御之所深。彼固自以为戏,所游历几千万里,高明巨丽之家,以三家一巷之村市,亦无不以戏观之,叟独以为有所用。固哉,王介甫谓鸡鸣狗盗之出其门,士之所以不至!患不能致鸡鸣狗盗耳,吕惠卿辈之谄谩,曾鸡鸣狗盗之不若。鸡鸣狗盗之出其门,益足以致天下之奇士,而孟尝未足以知之。信陵、燕昭知之,所以收浆、博、屠者之用,千金市死马之骨,而遂以报齐怨。宋亦有张元、吴昊,虽韩、范不能用,以资西夏,宁无复以叟为戏言也。悲夫!

注:(1)彭士望(1610—1683年),字躬庵,一字树庐,南昌(今江西南昌)人。(2)抵戏:古代一种技艺表演,类似今天的摔跤,也泛指杂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劳,令暂息      悯:哀怜

B. 屡蹉跌而不          迁:升迁

C. 为夏仲御之所深      疾:痛恨

D. 三家一巷之村市    迄:至于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角抵戏帮主来为树庐叟表演,树庐叟笑着点头答应,这场表演吸引了很多村民观看,让观众看得胆颤心惊。

B. 角抵戏表演惊险万分,场外观众都吓得两腿发抖,头发直竖,目眩头晕,就连场上的八岁儿也不例外。

C. 作者所说的习之能移人也,既指表演者平日里的训练提升了技艺,也指观众长时间观看惊险表演,也不再害怕了。

D. 表演者和世人都只将角抵戏当作一种娱乐,然而作者认为角抵戏和鸡鸣狗盗一样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技能。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患不能致鸡鸣狗盗耳,吕惠卿辈之谄谩,曾鸡鸣狗盗之不若。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4.请根据第段,简要概括表演者取得成功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列对名著《红楼梦》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黛玉初进贾府一回中,作者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一身的妆饰,暗示她的贪婪与俗气,侧面反映了她的内心的空虚。与其说是褒赞,勿宁说是贬谪。

B. 探春理家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都是为了谋取一己之私利,满足自己权欲的虚荣。

C. 贾宝玉和林黛玉相会,作者对宝玉的服饰作了细致的描写,而对林黛玉的服饰却只字未提,这想说明贾府中即便是男孩的服饰也极尽夸张,足见其不同一般。

D. 《西江月·富贵不知乐业》一词中,作者用“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来批判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家庭中的混世魔王”、纨绔子弟,实则骄奢无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