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举世聚焦的一瞬 ——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侧记 公元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举世聚焦的一瞬

——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侧记

公元1997年6月30日,23时18分。

雄踞于维多利亚海湾展翅待飞的香港会展中心新翼,晶莹亮丽;五楼大会堂里,华灯齐放。香港交接仪式就要在这里隆重举行。

敞亮的大厅里座无虚席,双方军乐团交替演奏着欢快的乐曲。4000余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嘉宾身着盛装,仪态凝重。

主席台设在大会堂北端的半圆形前厅。前厅北面30米高的蓝色玻璃幕墙中央,并列悬挂着中、英两国国旗。中英两国主要领导人各5个座位并排设在主席台中央的主礼台上。

主礼台前方按照中英相应方位设置了两个栋红色讲台,讲台正面分别镶嵌着两国国徽。

讲台的东西两侧各矗立着高矮两根旗杆。此时,中方的旗杆正待升旗,而英方的蓝底米字旗处于待降位置。

23时46分,中英双方主要领导人入场。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外交部部长钱其琛,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香港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步入大厅,步履矫健地登上主席台,在中方主礼台就座。

23时47分,双方仪仗队同时齐刷刷地施举枪礼。

23时48分,查尔斯王子走向英方一侧的讲台致词。他说,仪式标志着香港在英国管制150多年后,根据1984年签署的联合声明而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

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队进场。23时59分,随着英国国歌的旋律,那面蓝底米字旗和英国统治下绘有皇冠狮子、米字图案的港旗缓缓垂落,在场的英国官员肃立。

米字旗降落了。一段被鸦片和炮火熏黑的历史永远完结了!

历史的时针终于指向了7月1日0时0分0秒这一刻!这是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人期盼的庄严一刻;这是本世纪进步人类欢呼和平、理性与正义的胜利一刻。为着这一时刻的到来,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领导亿万人民历经浴血奋战,在改革开放中终于找到一条以“一国两制”完成国家统一的必由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国旗之畔,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同时徐徐升起,犹如紫荆花开,迎风怒放。

0时3分,江泽民主席走上讲台,以洪亮的声音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

江泽民主席的讲话,6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讲话结束时,场内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这掌声,与南京静海寺的钟声遥相呼应,与北京天安门广场10万群众的欢呼汇作中华民族的强劲声音!积淀在国人心底的期待和激情像熔岩一样迸发。

记者注意到,参加交接仪式的东江纵队老战士习惯地举起颤巍巍的右手,向神圣的国旗行军礼,脸颊上老泪纵横。他们曾经在这块土地上辗转奋战,血染疆场。

嘉宾席上的庄世平先生仰视着五星红旗,说:17年来我一直坚持在香港升国旗,最早和我一起升旗的伙伴们都已经去了。如今我已八十有六,终于亲眼见到祖国收回香港,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告慰伙伴们在天之灵:夙愿已了!

0时9分,交接仪式结束。钱其琛外长礼送查尔斯王子一行走出大厅主入口处。查尔斯王子及刚刚去职的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在茫茫夜色中离开,起锚处正巧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陆的地点。

百年一瞬,沧桑巨变。当年,列强瓜分,骨肉离散;如今,金瓯补缺,同胞团聚。这是何等悲怆而又何等壮丽的史诗!

此情此景,迅即传至全中国,传至全世界……

(1997年7月1日《人民日报》)

1.作者要写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为什么开头花了很大的笔墨,去描写会场的布置情况?

2.如何理解“一段被鸦片和炮火熏黑的历史永远完结了”这句话的含意?

3.这则新闻在文体上有怎样的特点?结尾处“起锚处正巧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陆的地点”有怎样的含义?

4.新闻记者采访时选用最能展示现场情景的细节,才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这篇新闻中有没有这样的细节?如果有,请举出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1.描写会场的布置情况,一方面可以烘托庄严肃穆的气氛,另一方面可以给读者一种现场感。 2.150多年前,英国人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的门户。香港自此离开祖国,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如今,它终于结束了。 3.这则新闻没有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而是突出了时间顺序,显示事件的历史意义。“起锚处正巧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陆的地点”一句包含了香港今昔的对比,透露出沧桑巨变带给国人的欣喜与感慨。 4.有感人的细节,例如对东江纵队老战士和嘉宾席上的庄世平先生的描写。选择这两个细节使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香港的回归是所有中国人盼望已久的大事。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要写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为什么开头花了很大的笔墨,去描写会场的布置情况”,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首先回归文本,找到开头描写会场布置的内容,如“雄踞于维多利亚海湾展翅待飞的香港会展中心新翼,晶莹亮丽;五楼大会堂里,华灯齐放。香港交接仪式就要在这里隆重举行。……敞亮的大厅里座无虚席,双方军乐团交替演奏着欢快的乐曲。4000余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嘉宾身着盛装,仪态凝重……”,从这些描写中,烘托出现场庄严肃穆的气氛,让读者有一种身在现场的感觉。解答此类题目时,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内容上,一般是写了……,表现了……;结构上,要根据设题语段在文章中的位置,考虑其与上下文的关联。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如何理解‘一段被鸦片和炮火熏黑的历史永远完结了’这句话的含意”,这是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首先回归文本,找到设题的句子,圈出句子中的关键词,然后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分析其意思。“一段被鸦片和炮火熏黑的历史永远完结了”,关键词是“被鸦片和炮火熏黑”“完结”,“仪式标志着香港在英国管制150多年后,根据1984年签署的联合声明而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那面蓝底米字旗和英国统治下绘有皇冠狮子、米字图案的港旗缓缓垂落”,“被鸦片和炮火熏黑”是指150多年前,英国人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自那以后,香港就离开了祖国,如今这段屈辱的历史随着米字旗的降落而成为过去,永远地结束了。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则新闻在文体上有怎样的特点?结尾处‘起锚处正巧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陆的地点’有怎样的含义”,第一问指向文体特征,新闻结构形式主要有四种,即倒金字塔式结构、时间顺序式结构、悬念式结构以及并列式结构,从本文来看,没有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而是突出了时间顺序,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写作,条理清晰,现场感强,显示出事件的历史意义。第二问是考查句子的含义,回归文本找到“起锚处正巧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陆的地点”,此处的“起锚处”是指查尔斯王子及刚刚去职的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在茫茫夜色中离开时的地方,“正好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陆的地点”,一“离去”,一“登陆”,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今昔对比中,透露出沧桑巨变给国人带来的欣喜和感慨。 4.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新闻记者采访时选用最能展示现场情景的细节,才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这篇新闻中有没有这样的细节?如果有,请举出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考生需要先回答“有无感人的细节”,如有,就需要到文中圈出这些细节,然后分析这些细节的作用。如“参加交接仪式的东江纵队老战士习惯地举起颤巍巍的右手,向神圣的国旗行军礼,脸颊上老泪纵横”“嘉宾席上的庄世平先生仰视着五星红旗……”,动作、神态以及语言的细节描写,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香港的回归是所有中国人盼望已久的大事,感受到国人心中的情感激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时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1.第二段将什么与什么进行对比?彰显了什么样的主题?

2.“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在交代事件的时间上有什么特点?

3.如何理解结尾处的“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4.有人说本文能够荣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一个主要原因是选材角度独特。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材料}作文。

“打赏",古时指身份尊贵的人给低层、下属的赏赐或为报答别人服务而给与的钱。现在,继“点赞”之后,凭意愿自由、数额随意等特征,网络“打赏”成为互联网新宠,直播平台、明星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网络处处可见“打赏”字眼,人人可以成为“打赏者”。

有人说网民“打赏”的不是金钱而是感觉心情,也有人说网民“打赏”的不是感觉心情而是自我需求,还有人说网络“打赏”就是一场草根文化的胜利。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颜渊喟然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4)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越中览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1)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

(2)子谓公冶长:“可妻①也。虽在缧绁②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③妻之。

(《论语•公冶长》)

【注】①妻:嫁给,给某人做妻子。②缧绁:捆绑犯人用的绳索,指牢狱。③子:这里指女儿。

1.上述材料体现了孔子为人处世的 ___________ 的态度。

2.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孔子是如何察识学生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题米元晖①潇湘图(其二)

[宋】尤袤

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

题米元晖山水

【明】张以宁

高堂晓起山水入,古色惨淡②神灵集③。

望中冥冥云气深,只恐春衣坐来湿。

江风吹雨百花飞,早晚持竿吾得归。

身在江南图画里,令人却忆米元晖。

【注】①米元晖,名友仁,宋代书画家米芾之子,擅长山水画。②惨淡:指画面色彩浅淡。③神灵集:指画面传神,韵味深沉。

1.两首题画诗蕴含共同的情感:既表达了诗人对米元晖画作的赞叹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也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描写景物的方法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