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 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 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 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到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起来,却是在清代中期以后,这是由于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民间艺术家创作的目的在于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在于为生活创造美好的形象。
①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渗入其中
②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
③雕镂更加细致,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
④以剪子铰出为主,趣味质朴
⑤而且千家万户聚居在一起,相效成习,需求颇巨
⑥剪纸艺人为了省工,弃剪用刀,一刀多张
A.①⑤⑥③④②
B.②⑥④⑤③①
C.④②①⑤⑥③
D.⑥①③⑤②④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 ⑥③④①②⑤
B. ②⑤①④⑥③
C. ②④⑥③①⑤
D. ⑥④②⑤③①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丰子恺早期的散文注重以童心观照世界,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体现出的是一种宁静纯真的美。
B. “雾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夏夜空中的那轮明月,和苏轼《赤壁赋》中出于东山之上的明月何其相似,引发了我们的家园之思。
C. 旭日初升,光照丛林,诗人信步而行,举目所见:“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诗中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D. 如果劳动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而不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孩子的自我服务、服务他人的能力就无法得到提升,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下列几则新闻评论的标题,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漫天飘过“王宝强”,媒体还能做些什么?》
B. 《反腐不要忘了打“苍蝇”!》
C. 《保护文物,法治的“钢牙”莫要“龋”了!》
D. 《惠民资金成“唐僧肉”?》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D.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