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所谓“人文信仰”,它的启发来自现代学者提出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所谓“人文信仰”,它的启发来自现代学者提出的“人文宗教”。新儒家认为,儒家传统是一种不出世的却具有超越性的东方宗教,它不像其他的宗教,需要有神,有耶稣、安拉等外在权威。它不需要外在的权威,它有一种具有内在超越性的信仰。内在超越性,也就是道德心,如孟子所谓“仁义礼智”。儒家传统的这一特质,若称为中华“人文信仰”更准确。

“人文信仰”在儒释道中都有,儒家比较典型,儒家是“以出世的心态行入世的功德”,在世俗社会中要完成人之为人的使命。一是个体生命的健全,即诚意、正心、修身;另外就是建功立业,即把“立德、立功、立言”当作人生追求。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具有经济的、政治的、道德文化的属性。但道德文化属性应是人的最高属性,是人之为人的最高本质。

信仰体系当中,儒家肯定人首先要解决肉体的存在问题,这并非一般人理解的儒家是重义轻利的。儒家主张在道义的引领下对物质生活的安顿,认为这也是治国理政者须关注的重中之重。如孔子所说“富之”“足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所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荀子也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在这个基础上,儒家重视和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人的道德、文化。这是儒家生命大智慧的主要内涵。

儒学是仁学,但一般只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关于“爱他人”,孟子曾发挥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爱他”或“他爱”推展为亲亲、仁民、爱物这样三个由近及远的层次。实际上,孔子讲“古之学者为己”,就彰明了儒学仁学的首要内涵就是“为己之学”。“为己”并不是自私自利,他是先成就自己。这和现代人生存理念是一致的。一个人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开发出来,成长为一个士,再成长为君子,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然后你才能去齐家治国平天下。荀子说过:“知者自知,仁者爱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义”在孟子这里发挥得比较到位。义利并重,以义驭利,这是孟子对儒家核心价值的阐发。儒学不是不讲功利,而是认为在功利之上有一个更高的价值,更高的原则,并借此来引领、驾驭功利。这也是对道义上的担当精神的高扬。

荀子则进一步发挥了“礼法”范畴。他把“仁”“义”这个基本的人文信仰转化成内规矩和外规矩。内规矩即德的柔性约束,外规矩即法的刚性约束。德与法统一起来就是礼或礼法。德与法一起,共同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形成普遍的秩序与和谐。因此,荀子是儒家“治统”的系统阐释者,是儒学由纯学术向汉初政治儒学转化、转型的重要中介。

    (本文选自2017年4月1日新华网发展论坛,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新儒家认为,儒家传统是一种东方宗教,它不需要外在权威。内在超越性,亦即道德心,是儒家传统的一个特质。

B. 儒释道中均有“人文信仰”,但儒家比较典型。它是“以出世的心态行人世的功德”,它要完成在世俗社会中人之为人的使命。

C. 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和道德文化属性都是人类所具有的属性。但其中道德文化属性应是人的最高属性和最高本质。

D. 一般人认为儒家重义轻利。实际上,儒家也看重对人的物质生活的安顿,认为治政者必须关注“利民”“富民”“裕民”,这体现了儒家的生命大智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人文信仰”这一说法是受现代学者“人文宗教”的启发而得来的。儒家的“人文信仰”就是要完成健全个体生命和建功立业的使命。

B. 文中引用孔子、孟子、荀子关于“利民”“富民”“裕民”的言论,是为了证明儒家主张在道义的引领下对物质生活的安顿。

C. 儒学即仁学。仁学不仅仅讲爱他人,也讲爱自己。但不论是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还是孔子的“为己之学”,都应该是儒学仁学的重要内涵。

D. 儒家不是不讲功利,而是要“义利并重,以义驭利”。荀子则把“仁义”转化成内外规矩,此即儒家所讲的“礼”。而“礼”是用来协调义利关系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言“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这也是孔子“仁政”思想的体现,而这对当代治政者来说,也有重要启示和现实意义。

B. 孟子的“亲亲”“仁民”“爱物”,从家庭、社会到宇宙万物,层层深入地阐发了“仁”的内涵,树立了儒家仁者形象。

C. “知者自知,仁者爱人”蕴含了欲为“大丈夫”必先为“士”的道理。一个人首先要成就自己,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D. 荀子是儒家“治统”的系统阐释者,儒学由此向政治儒学转化。后世很多儒学家的治政思想为当时统治者所用就是明证。

 

1.D 2.D 3.D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D项,原文是指在“利民”“富民”“裕民”的基础上,儒家重视和强调人的精神生活,这才是儒家生命大智慧的内涵。 2.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C项,礼是德与法的统一,它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形成普遍的秩序与和谐,并非专“用来协调义利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渴望传递的,除了生命情态的思考,更包含了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文学意境的探索、和文化深度的积淀。

B. 学校的“学生千日成长”工程,是贯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和机制的系统工程,至今已实施了9年。

C. 山东省滨州市在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围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粮食减损增效”为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D. 采摘游、近郊民俗游等农家特色旅游使久居都市的人们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宁静的田园生活,缓和了人们的生活压力。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B. 因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C. 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按时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D. 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日前,《中国青年报》的社会调查显示,“不想长大”已成为不少80后、90后的心声。他们喜欢卖萌扮嫩,热衷看动画片,不愿意结婚生子……他们被称为“不想长大族”。这些年轻人为什么不想长大?对此人们众说纷纭,理解的人说“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批评的人说“缺乏责任感就会拒绝成长”……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下列小题。

送李中丞之襄州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注】李中丞:生平不详。中丞:官职名,御史中丞的简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将今昔对比,叙述主人公的身世处境,发出浩叹。

B. 颔联写友人困顿坎坷,仍眷恋朝廷。“罢归”“老去”指出将军“流落”之因。

C. 颔联“明时”,是诗人对时局的赞颂。戎马一生、屡树战功的将军,虽被罢斥,亦不掩盖朝廷之明。

D. 颈联前句追忆将军昔日独镇“三边”(泛指边防),敌寇生畏,关塞晏然,有功于国。

E. 颈联次句“一剑知”,意谓奔勇沙场忠心可鉴,一切生命轻如草芥。

2.本诗的尾联“茫茫江汉上,日幕欲何之”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杂说》中,韩愈同情那些不遇伯乐而辱没在仆役手中的千里马最后只能落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2)《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从朝廷退隐,重修原先的志向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月亮圆缺更替周而复始的规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