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已入校半年。全新的高中生活不只是让你增长知识,更是对人生的淬火...

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已入校半年。全新的高中生活不只是让你增长知识,更是对人生的淬火和历练。让经历的过往沉淀,反思和梳理高中生活的星星点点,对前行将是很好的矫正和引领………

请选择高中生活的某个方面给自己的爸爸或妈妈写封信,汇报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生活感受,以期更好地踏上新的征程。

要求:(1)情感真挚,书写认真;(2)注意书信的格式,落款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3)字数不少于80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 您好! 当我坐在写字台前给您写这封信时,已是夜深人静。想起您给予我的那份深藏不露的爱,心中不禁充满了感激之情。 在我幼时的记忆里,您一向对我很严厉,看着别人的妈妈对儿女百般呵护,我实在有些嫉妒。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我跌倒时,您的无动于衷,甚至还斥责我为什么没有快点起来;当我与别的孩子发生争执时,即便是我吃了亏,迎来的依然是您的惩罚;当暴雨来临时,别的同学都是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回家,只有我一人独自走在风雨交加的小道上……为了这些事,我曾经偷偷地哭了好多次,有时甚至都猜疑我是不是您捡来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厄运”……唯一使我能感受到您温馨的是—在您空闲的时候给我讲许多有趣、好听的故事,我则舒服的躺在您温暖的怀抱里专心倾听…… 大概是5岁多的时候,爸爸教我背古诗,背不出来就要打掌心,您却在一旁一直说:“打得好!”当我眼里挂着泪珠进入梦乡时,您却一边用冷毛巾给我敷手心,一边埋怨爸爸下手太重。但是第二天再背不出来时,您依然是说“打得好!”…… 今天想想,这些“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爱使我受益匪浅:做不完作业不能睡觉的训令使我养成自觉、自立的良好习惯;做事要有计划的教导使我的学习、生活井然有序;和同学争执后总受到批评的训示,使我学会了忍让、学会了与人相处;背诗学文的严格要求使我的作文水平步步高升……可以说,我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您悉心培育的结果。 长大以后,您与我的角色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说故事的成了我,您则成了专注的倾听者,常常是一件极平凡的小事情,被我拿来大说特说,而此时您却会用关切的目光看着我问:“然后呢?”“老师是怎样说的?”我呢则故意卖关子,慢吞吞地往下说……回想起来,正是由于您的倾听,才成就了后来那个能言善辩的我。 现在,即将小学毕业,我会以优异的成绩让您欣慰、让您骄傲的,请相信我—您的女儿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的。当我问您,我即将上初中,您要送我什么礼物时,您回答:“ 送你一句话,上中学是你新磨练的开始。”我当时失望极了,看着我失望的表情,您语重心长地说:“你现在需要的不是现成的金子,而是点石成金的手指。”这时,我才明白了您的良苦用心,这就是您给予我的那份不易读懂的母爱。 母亲的爱,比天空更深邃,比大海更深沉,当我读懂她那深刻的内涵时,我才明白,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我爱母亲,她是我一生的骄傲。 妈妈,因为您的培养铸就了我搏击风雨的赤脖,因为您坚毅的目光引领了我前进的脚步。妈妈,谢谢您! 女儿:某某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选择高中生活的某个方面给自己的爸爸或妈妈写封信”,来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生活感受”。首先把握本次写信的内容,考生可以写自己学习经历中的苦乐,如遇到困难时的退缩,成功时的欣喜,读了一本书的感受,上了一堂课的体会等等;可以写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如同学间的争执,师生间的交流;可以写自己初次住校的感受,对爸爸妈妈的思念,对一些生活现象的体会。考生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情感的表达,尽量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抒发真情实感,刻画人物要细致,要能表现出人物的典型性格特征。然后要了解书信的格式,称呼要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敬爱的、尊敬的等;问候语要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正文,这是信的主体,自然段开头空两格;祝颂语,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署名和日期,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在下一行写日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使曹操割须弃袍而走的将军是(     )

A. 赵云

B. 关羽

C. 周瑜

D. 马超

 

查看答案

在军阀混战中,刘备最先投靠了谁?(    )

A. 曹操

B. 袁绍

C. 公孙瓒

D. 刘表

 

查看答案

(题文)吕布反复无常,先后追随多人,以下他没有追随过的是谁?(   )

A. 董卓

B. 刘备

C. 丁原

D. 曹操

 

查看答案

曹操曾称赞他手下一员大将为“吾之樊哙”,他所称赞大将是谁?(    )

A. 许褚

B. 夏侯淳

C. 典韦

D. 李典

 

查看答案

书中的“水镜先生”是指谁?(    )

A. 徐庶

B. 司马徽

C. 左慈

D. 诸葛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