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选项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小王又谦虚地补充说...

下列选项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小王又谦虚地补充说:“本人才疏学浅,刚才的一些想法仅是一孔之见,还请在座的大方之家批评指正。”

B. 刚刚大学毕业的李霞在自荐信中说:“虽然我只有本科学历,但绝对名副其实,恳请学校领导唯才是用。”

C. 一位同学在班上的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我殷切期望方法不当的同学改进方法,调整心态,取得佳绩。”既自豪又惭愧。

D. 老师年过七旬,早已退休在家,却仍然笔耕不辍,著述颇丰,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A项“一孔之见”是指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可以用作自谦之词,使用得体;“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有学问的内行人。使用得体。B项,“自荐信”应既自信,又谦虚;“绝对名副其实”、“惟才是用”显得自高自大,有悖“谦虚”。C项,“殷切期望”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领导对下属,用于同学之间不合适。D项,“高足”是敬辞,可以用来称呼别人的学生,但不能自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九寨沟”重建将探索世界自然遗产抢救、保护、修复的新路子,把灾区建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的典范。

B. 不管是传统意义上的通知书,还是现在的创新型通知书,都能让新生认识到进入大学时的仪式感。所以,精心设计通知书意义非凡。

C. 《参考消息》披露,高铁、共享单车、网购、支付宝等“新四大发明”不仅让中国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也让中国成为一个对世界积极贡献的国家。

D. 网络文学由备受质疑到获得大众认可,再到获得文学界的接纳,经历了一个痛苦的成长,但最终实现了破茧成蝶的蜕变。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沸沸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②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少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

③校运动会上,他以绝对优势荣获800米比赛第一名,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④近十年来,我这个普通焊工,不敢说目无全牛,但凡电焊上的活,没有能难住我的。

⑤古希腊的德勒菲的著名巫师在对宇宙未来的预言上以模棱两可而臭名昭著

日薄西山的时候,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④⑤    D. ①⑤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劝学》中用人行走来说明学习时积累的重要性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 两句,用夸张手法,从正面描写山之高峻、壁之险绝,以此表现蜀道之难。

(3)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应是“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注:本诗为白居易给元稹的赠答诗,时元稹在东川任职,曾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的首联开门见山地点出元白二人所处的地点,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相距遥远。故虽是一般明月,却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观赏,伤别之情顿生。

B. “两地阴晴远不知”从人的离合联想到月的阴晴圆缺:人在两地,距离遥远,景象有别,以此晴彼阴的想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担忧之情。

C. “一宵光景潜相忆”一句中,“一宵”表现“相忆”时间之长;“潜”写出了深思的神态。诗人思念友人,以至夜不能寐,情感表达朴实真挚。

D. 尾联中“今朝”和“方”表明懊悔寄诗之迟,暗示思念时间之长;“共语”、“同悔”表明白居易对元稹的思念之情更为深沉,感人至深。

E. 这首诗别具一格,虽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却表现了双方的思念之情;且情景高度融合,语言真率自然,不事雕饰而情致曲尽。

2.请从虚实角度赏析第三联“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谭纶,理,宜黄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南京礼部主事。纶沉毅知兵。时东南倭患已四年,朝议练乡兵御贼。参将成继光请期三年后用之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寻改官福建,乞终制去。

四十二年春,再起纶。倭屯崎头城,都指挥欧阳深搏战中伏死,倭遂据平海卫,陷政和、寿宁,各扼海道为归计。纶环栅断路,贼不得去,移营渚林。继光至,纶自将中军,总兵官刘显、俞大猷将左、右军。全继光以中军薄贼垒,左右军继之,大破贼。纶上疏请复行服,世宗许之。

四十四年冬,起故官,巡抚陕西。纶练兵事,朝延倚以办贼,遇警辄调,居官无淹岁。隆庆元年。给事中吴时来请召纶、继光练兵。诏征纶还部,纶上曰:“四难不去,兵终不可练。夫敌之长技在骑,非召募三万人勤习车战,不足以制敌。计三万人月饷,岁五十四万,此一难也。燕、赵之士锐气尽于防边,非募吴、越习战之卒万二千人杂教之,事必无成。与继光召之可立至,议者以为不可。信任之不专,此二难也。军事尚严,而燕、赵士素骄,骤见军法,必大震骇。且去京师近,流言易生,徒令忠智之士掣肘废功,更酿他患,此三难也。我兵素未当敌,战而胜之,彼不心服。能再破,内生忌嫉: 欲再举,祸已先至。此四难也。以今之计,请调精兵三万,分为三营。春秋两防,三营兵各移近边。至则遏之边外,入则决死边内。二者不效,臣无所逃罪。”诏悉如所请。

神宗即位,起兵部尚书。给事中雒遵①劾不称职,三疏乞罢,优诏留之。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襄敏。

(节选自《明史·谭纶传》有删改)

【注释】①雒遵(1537-1590)字道行,陕西泾阳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参将戚继光请期三年/后用之/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

B. 参将戚继光请期三年后用之/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

C. 参将戚继光请期三年后用之/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

D. 参将戚继光请期三年/后用之/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的“字”与“名”在意义上多是相关联的,张衡字平子,名、字中的“衡”和“平子" 同义,辛弃疾字“幼安”,是“弃疾”的结果。

B. “世宗”是明朝皇帝朱厚她的庙号。“庙号”是古时皇帝死了之后,在太庙立室祭祀专立的名号。“神宗”则是明朝皇帝朱翊钧的庙号。

C. “疏”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的文书,唐宋以后上奏文书统称奏议,多被称为奏疏。《谏太宗十思疏》就属于这种文体.

D. “进士”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对考取最高等级功名者的称呼,与司马迁《报任安书》“推贤进土为务”中的“进士”意义是相同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谭纶进退有度。他论练兵“四难”中,说他和戚继光遭遇信任危机,无意练兵,请皇帝另择贤良

B. 谭纶富有谋略。在与倭寇对战的过程中,他围起栅栏,巧妙地截断了敌人的退路,最终大获全胜,

C. 谭纶尽孝守节。他战功显赫,虽有升迁良机,但因家中遭遇丧事,他不留恋官位,请求去官服丧。

D. 谭纶虑事周全。他分析练兵时,提出“粮饷”“信任”、“士气”“实战”等“四难”,客观中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令继光以中军薄贼垒,左右军继之,大破贼。

(2) 给事中雒遵劾纶不称职,纶三疏乞罢,优诏留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