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文化繁荣兴盛,国家文化软实力明显提高。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文化商业化浪潮的助推下,“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警惕文化泛娱乐化、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文化泛娱乐化,简单地说就是娱乐价值被推至文化的一切领域,是否有娱乐性、能否取乐成为衡量文化产品价值的法则。在“娱乐至上”的价值追逐中,历史可以被戏说,经典可以被篡改,崇高可以被解构,英雄可以被调侃。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牡甫很忙”“李白很酷”等名人恶搞事件,各类选秀、真人秀的强力圈粉,都是文化泛娱乐化的表现。追求上座率、获得收视率、博取点击率是文化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受众心理上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是文化泛娱乐化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因。当众多严肃的新闻、正统的历史、经典的叙事以“娱乐”包装的形式呈现时,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
文化泛娱乐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受到侵蚀。“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是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民族都要面对的哲学追问,帮助求解这些追问是文化的深层意义与存在价值。首先,文化泛娱乐化冲击主体身份认同,动摇对“我们是谁”的认知。主体身份认同是主体对自我身份的认可与赞同。中华民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基于“我们是中华儿女”身份认同而形成的文化共同体,民族文化能够帮助回答“我们是谁”的追问。然而,文化泛娱乐化在戏说、调侃、恶搞中解构宏大叙事,使民族文化碎片化,动摇了对“我们是谁”的认知。其次,文化泛娱乐化冲淡民族历史记忆,模糊对“我们从哪里来”的追寻。民族历史记忆具有唤醒民族情感、强化国家认同的重要功能,它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文化泛娱乐化将娱乐价值置于历史价值之上,为了娱乐可以随意篡改、编造历史,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推波助澜,模糊了对“我们从哪里来”的追寻。最后,文化泛娱乐化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弱化对“我们到哪里去”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引领。文化泛娱乐化背后充斥的物质欲望、个人主义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弱化对“我们到哪里去”的引领。
面对文化泛娱乐化,我们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增强文化自觉,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既要求文化生产者主动担当,又要求文化消费者能动省思。文化生产者的主动担当主要指文化生产者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生产导向,坚持追求真善美,冲破以取乐为目的的文化产品生产模式。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文化生产者要努力挖掘时代元素,让自己的文化产品与优秀传统文化对接、与未来发展趋势对话,传播好真善美。文化消费者的能动省思主要是指文化消费者在消费文化产品时要竖持主体思考的能动性,坚持高尚的精神神追求,不为哗众取宠的泛娱乐化作品买单,不在文化泛娱乐化中迷失自我。只要文化消费者始终坚持追求文化精品的品位,对戏说历史,篡改经典,解构崇高,调侃英雄坚决说不,文化泛娱乐化就会失去生长空间。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化商业化浪潮下出现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说明我国文化虽兴盛繁荣,但实力尚软,还待提高。
B. 文化泛娱乐化在文化领域推崇“娱乐至上”,并且在文化中将娱乐价值作为主要追求的价值目标。
C. 文化泛娱乐化之所以受众广泛是因为大部分人心理上图轻松消遭,很多娱乐节目盲目博取点击率。
D. 警惕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就要从求解“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些哲学追问开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文化是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为立论前提,指出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我国当前之务。
B. 文章第二段列举了现实生活中一些文化泛娱乐化的事例,证明了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同时还指出了其具体危害。
C. 文章第三段脉络清晰地从三个方面详细阐释了文化泛娱乐化是如何侵蚀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
D. 文章以警惕文化泛娱乐化为引论,谈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问题解决的方法,层层深入,逻辑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文化被“娱乐”过度包装后,文化的深度与厚度也会随之改变,长此以往这将会带来很多问题。
B. 戏说、调侃、恶搞中华民族文化将会使其失去完整性,从而让人动摇对中华儿女身份的认可与赞同。
C. 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过程中我们应通过增强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文化自觉性来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D. 文化消费者的任务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拒绝泛娱乐化的作品,培养自己高尚的审美情趣。传播好真善美。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剪得秋光入卷来》说:“金钱能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到生命深处的诗情。”请以“生命深处的诗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中心明确,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
②经典的文学、音乐、影视、绘画等作品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经久性,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精神创造的结晶。面对经典,也就是面对伟大。请以“经典的力量”为题目,自定立意,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证据充分,论证合理。
微写作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①《四世同堂》里北平陷落时,瑞宣既意识到“最高的责任”,又顾虑到“最追切的问题”,让他“想起杜甫在流离中的诗歌”。此情此景,你认为瑞宜可能想到的是杜甫的哪一句或哪一联诗?请写下来并简要陈述理由。要求:正确书写杜甫诗句,陈述理由条理清楚。
②苏轼评价王维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请你就王维的《山中》一诗,发挥想象,描绘画面。要求:想象合理,符合诗歌意境。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剪得秋光入卷来
①我一直以为在稿纸上划下一个“秋”字,就有萧索的秋风吹过,落叶纷纷布满我的视野。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长安是贾岛生活过的诗情宛转的都城,秋风只在千年前将轻愁悄然拂上他的心头。古人很形象地把秋天嫁接到心头,然后创出另一个字:愁。
②也不是现代都市的楼太高,遮住秋风往来的路径。城市人越来越多,树越来越少,那些作为城市风景的行道树多是常年不凋的树种。踯躅在繁华部市,想拾取一片落叶跟想在都市的喧嚣中找一点诗意一样难。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大概只栖息在唐诗宋词的枝桠上,西楼有霓虹灯、白炽灯和各种彩灯,却挤不进一片昏黄的月光。晴空一鹤排云上,可鹤都住在供观赏的动物园,要引的诗情碰到冰凉的铁栅栏便铩羽了。
③在城市很难找到秋天的痕迹。温室效应使季节的界限模糊,我生活的这座南方小城,套一件夹克就可以穿越整个冬天,何况气候变化不大的秋天?现代都市人不知什么原因,都很忙,没有几个人去注意秋天枝头飘落的那几片落叶,更不会将它们夹进心情笔记,即使远上寒山,也只在红于二月花的霜叶前留此存照。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这样的诗情大概也随洞庭湖的水位水落石出了。
④现代人讲究实用,美化环境用塑料花、水泥树,谁也不想为清扫落叶去浪费金钱般的时间,难怪落叶的金黄色难以染上他们的心灵。标志秋天到来的是公园里的枫树。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这样妙趣横生的想象现代人构思不出,即使灵光一现,务实的他们考虑更多是枫树偷饮的究竟是茅台酒,还是XO。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感情日益淡薄的都市人可以洒脱的挥手告别,谁会为思乡情、离别情掬一把廉价的眼泪呢?
⑤秋很难登上都市人拥挤的心头,那份因悲秋、伤秋而引起的愁也很难在攒动的都市落脚,但为什么世故的都市人却经常愁云密布?花自飘零水自流,都在都市人的目光之外;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是股票指数、房价涨幅。
⑥秋需要用心体验,冷漠的都市人很难有一叶知秋的感触。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现在又有几个人去倾听这心灵深处的律动呢?也不是都市人心灵不敏感,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身外之物,至于心头的细微感受总被忽略,更遑论生命的内在关照? ——关心身外之物,忽略细微感受。
⑦以前读古典诗歌,记得有一个术语叫“萧索美”,具体含义不甚明了。秋天草木凋零,西风渐紧,北雁南飞,让人联想起时光流逝,心灵无端生出些许感伤。这感伤犹如凋零的花,枯落的黄叶,远去的雁给人带来诗情和美感。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或许,我们需要一付聆听天籁的耳朵。
⑧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对我们来说,也许太空泛了。我们先要做的事是去注意身边的一片落叶,且不要去拒绝落叶给我们心灵带来的清、静和悲凉。金钱能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到生命深处的诗情。如果典当了固有的诗意体验:生命还剩下多少本真?
⑨乌桕微丹菊渐开,天高风送雁声哀。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
⑩让陆游的《秋思》给生活在都市中的你剪来几朵渐开的黄菊,几声零落的雁鸣;剪一点诗情,给枯竭的心灵。
(根据王清铭同名散文删改)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读音和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悄然:qiǎo rán 意思是“寂静无声”。
B. 踯躅:zhí zhú 意思是“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C. 攒动:zǎn dóng 意思是“积聚财富”。
D. 遑论:huáng lùn 意思是“不必论及”。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作者贾岛是中唐诗人,因“推敲”故事为人熟知,与孟郊齐名,被称为“郊寒岛瘦”。
B. “红于二月花的霜叶”化用了晚唐诗人杜牧的名句。姜夔所说的“杜郎俊赏”,也就是杜牧,他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C. “多情自古伤离别”出自婉约派词人柳永的《雨霖铃》,由《长恨歌》“夜雨闻铃肠断声”可知《雨霖铃曲》由唐玄宗创制。
D. 《秋思》的作者陆游,字少游,自号绍翁,我们学过他的《书愤》《临安春雨初霁》《钗头凤》,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3.本文“剪得秋光入卷来”所引用的古诗多有一种“萧索美”,下列写秋的诗句不符合“萧索美”的一项是
A.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C.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D.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4.古典诗歌的“萧索美”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5.作者说“秋很难登上都市人拥挤的心头”,请从主客观两方面分别陈述这样说的原因。
6.文章以陆游的《秋思》诗句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名称或原句。
①“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大概只栖息在唐诗宋词的枝桠上”一句,除了引用了李清照____________(写出词牌名)中的词句,“鸿雁”还能让我们联想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_________________,鱼龙潜跃水成文。”
②“准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化用了屈原在《湘夫人》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洞庭波”还能让我们联想到杜甫登上岳阳楼所见的壮阔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落叶的金黄色难以染上”现代人的心灵,而北宋的范仲淹却在《苏幕遮》起首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绘出秋景的美丽阔远。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操吴戈兮被犀甲,_________________。(屈原《国殇》)
②_________________,忽到庞公栖隐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③_________________,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⑤开琼筵以坐花,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⑥_________________,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⑦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⑧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⑨可怜楼上月徘徊,_________________。玉户帘中卷不去,_________________。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⑩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______。吴质不眠倚桂树,_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镜湖女
(南宋)陆游
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
A. 古体诗 B. 近体诗 C. 歌行 D. 诗余
2.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事舟楫”写湖边的人家日常靠船为生。
B. “乱荷叶”写女子摆动的伞把荷叶搅乱。
C. “月色新”写傍晚景色,暗示时间转换。
D. “泛烟津”写若有若无的歌声随波荡漾。
3.陆游在诗中塑造了怎样的“镜潮女”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