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2017年12月13日,第四个南...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2017年12月13日,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国难记忆并非是记住仇恨,   ①  让这仇恨潜滋暗长。我们需要记取的,是那个惨痛的时空与那个时空中承载的人道精神和无畏义举。当今世界,  ②  和平发展早已成为主色调,  ③  各种人道灾难时有发生,民族悲剧并未绝迹,  ④  对于已经和平崛起的中国而言,  ⑤  并未高枕无忧,“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并不应该  ⑥  国歌中的词句,而应该成为所有国民的不灭警醒。

 

A

/

尽管

但是

即便

/

只是

B

虽然

但是

即使

/

C

尽管

即便

只是

D

/

虽然

即使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考核的重点是关联词语,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题中①前后是递进关系,排除AD项,⑥后面是强调作用,用“只是”,排除B项。由此得到答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用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的毕生奋斗,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熔铸于强国强军的伟大事业中,树起一座受人敬仰的精神丰碑。

B.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C. 2017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世界暗物质粒子首颗探测卫星“悟空”的首批科学成果。

D. 12月12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17年“十大流行语”,包括“不忘初心”“共享”“有温度”“打call”“怼”等流行语入选。

 

查看答案

下面四句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人民的名义》告诉我们:只有与国家和人民        ,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②沸沸扬扬的辽宁抚顺“女德班”已经被关停。但是,也许一个“女德班”倒掉了,还会有其他“贞德班”、“贤德班”出来接班。剿而不灭!“女德班”为何总能       

③刘国梁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马龙一定会有让人        的那一天。

④时间真如        ,刚刚迈进文理分科大门的那一刻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我们距离高考已经只剩一百多天了。

A. 休戚与共 东山再起 另眼相看 白驹过隙

B. 休戚相关 死灰复燃 刮目相看 行云流水

C. 休戚与共 死灰复燃 刮目相看 白驹过隙

D. 休戚相关 东山再起 另眼相看 行云流水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桃花源记》一文中写桃花源中老人和孩子们都安闲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来忠告当朝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行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昼居池上亭独吟

刘禹锡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注】①法酒:按照法定规格酿造的酒。②机:心意,心愿。③几杖复何铭:为杖作铭,出自刘向《杖铭》:“历危乘险,匪杖不行;年耆力竭,匪杖不强;有杖不任,颠跌谁怨?有士不用,害何足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独吟”是这首诗的题眼,诗人于池上亭独自吟咏,从不同的角度抒写自己的所见所感。

B. 诗歌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着重凸显了环境的幽静,借以衬托孤独的诗人形象。

C. 饮酒、抚琴重在刻画娱情悦志、排遣愁绪的生活方式,颈联直抒胸臆地写出了诗人的美好情操。

D. 尾联借用典故,暗用刘向《杖铭》之意,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不识人才的激愤,“机已息”三字道出作者理想破灭之后的万念俱灰。

E. 全诗将叙事与抒情融合,“静看”、“闲想”、饮酒、弹琴……看似随意的叙事,暗含着诗人复杂的情感。

2.本诗的颔联极耐人寻味,广受后世称道,请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奂,字道明,彧兄子也。父粹,字景深,位黄门侍郎。奂继从祖球,故小字彦孙。年数岁,常侍球许,甚见爱。奂诸兄出身诸王国常侍,而奂起家著作佐郎。琅邪颜延之与球情款稍异,常抚奂背曰:“阿奴始免寒士。”

    奂少而强济,叔父景文常以家事委之。仕宋历侍中、祠部尚书,转掌吏部。升明初,迁丹阳尹。初,王晏父普曜为沈攸之长史,常惧攸之举事,不得还,奂为吏部,转普曜为内职,晏深德之。及晏仕齐,武帝以奂宋室外戚,而从弟蕴又同逆,疑有异意,晏叩头保奂无异志。时晏父母在都,请以为质,武帝乃止。

    永明中,累迁尚书右仆射。王俭卒,上欲用奂为尚书令,以问晏。晏位遇已重,意不推奂,答曰:“柳世隆有勋望,恐不宜在奂后。”乃转左仆射,加给事中。出为雍州刺史,加都督。与宁蛮长史刘兴祖不睦。十一年,奂遣军主朱公恩征蛮失利,兴祖欲以启闻,奂大怒,收付狱。兴祖于狱以针画漆合盘为书报家称枉令启闻而奂亦驰信启上诬兴祖扇动荒蛮。上知其枉,送兴祖还都,奂恐辞情翻背,辄杀之。上大怒,遣中书舍人吕文显、直合将军曹道刚领兵收奂,又别诏梁州刺史曹武自江陵步出襄阳。及道刚、曹武、文显俱至,众议闭门拒命。长史殷叡,奂女婿也,谏曰:“今开城门,白服接台使,不过槛车征还,隳官免爵耳。”奂子彪坚执不从,叡又曰:“宜遣典签间道送启自申,亦不患不被宥。”乃令叡书启,遣典签陈道齐出城,便为文显所执。叡又曰:“忠不背国,勇不逃死,百世门户,宜思后计,孰与仰药自全,则身名俱泰,叡请先驱蝼蚁。”又不从。奂门生郑羽叩头启奂,乞出城迎台使,奂曰:“我不作贼,欲先遣启自申,政恐曹、吕辈小人相陵藉,故且闭门自守耳。”司马黄瑶起、宁蛮长史裴叔业于城内起兵攻奂,奂闻兵入,礼佛,未及起,军人斩之。

(选自《南史》,有删节)

【注】①启:书信。②先驱蝼蚁:比喻效命于人,不惜先死。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兴祖于狱以针画漆合盘/为书报家称枉/令启闻/而奂亦驰信启上/诬兴祖扇动荒蛮

B. 兴祖于狱以针画漆合盘为书/报家称枉/令启闻/而奂亦驰/信启上诬/兴祖扇动荒蛮

C. 兴祖于狱以针画漆合盘为书/报家称枉/令启闻/而奂亦驰信启上/诬兴祖扇动荒蛮

D. 兴祖于狱以针画漆合盘/为书报家称枉/令启闻/而奂亦驰/信启上诬/兴祖扇动荒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祖,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词,是从祖祖父的简称,指的是祖父的亲兄弟。若从祖年长于祖父则称为伯祖父,简称为伯祖;若从祖年幼于祖父则称为叔祖父,简称为叔祖。

B. 外戚,即皇亲国戚,是皇帝的母亲和妻子家族的亲戚,与皇族宗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C. 给事中,官名。秦始置,为加官,位次中常侍,无定员。因给事殿中,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故名。

D. “敕”,汉时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皆称敕。南北朝以后专指皇帝诏书。皇帝的命令还可称“上谕”“谕旨”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奂过继给了堂祖父王球,备受宠爱。担任著作佐郎,王球的好朋友颜延之认为王奂刚刚脱离了寒士。

B. 王奂与王晏之间互施恩惠。王奂掌管吏部时,为王晏的父亲谋得朝内职务;武帝怀疑王奂有异心时,王晏拼命担保王奂没有别的意图。

C. 王奂为人自私、偏激。因私仇私利而抓捕同僚入狱,并上报诬陷,后恐东窗事发,便将其杀害。

D. 王奂执迷不悟,固执己见。朝廷派兵兴师问罪时,王奂拒绝了女婿长史殷叡屡次提出的合理建议,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琅邪颜延之与球情款稍异,常抚奂背曰:“阿奴始免寒士。”

⑵今开城门,白服接台使,不过槛车征还,隳官免爵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