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拙著《写在高三》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拙著《写在高三》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明年二、三月份便会陆续惠赐各位亲朋师友。

B. 本人才疏学浅,研究过程中常有绠短汲深之感,因而书中疏误不少,敬请读者谅解并能不吝指正。

C. 2015年我乔迁新居,秦老师前来做客时,特赠裱制精良的对联一幅为我补壁,我至今仍旧珍藏。

D. 自上一篇论文发表以后,你并未停止相关研究,勉力续貂,又见一篇论文发表,实在可喜可贺。

 

B 【解析】试题分析:语言得体的重点是分清文学类语体色彩、实用类语体色彩和口语类语体色彩,前两种属于书面语,并且还要正确应用日常交际中的谦辞、敬辞。表达得体要注意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得体类题考查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角色转换、语体转换等。A项,惠赐,敬辞,应改为“寄奉”。C项,乔迁,敬辞,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语境中用于自己了,使用错误。补壁,谦辞,把作品赠人时用,意为水平拙劣,不足登大雅之堂,就权且给人糊墙。语境中用于秦老师了。D项,续貂,谦辞,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多用于谦称续写别人的著作。语境中用于“你”了,使用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8月15日是日本战败投降纪念日,日本放送协会近日播放相关纪录片,破天荒地第一次公开731部队成员逾20小时的“认罪录音”。

B. 杨振宁说:如果一个人不学习科学,而仅仅因他不懂许多科学现象和科学规律却去指责科学现象和规律为迷信,那是非常可笑的。

C. 北大教授饶毅认为中国古代科学先进的说法是不符合历史实情的,相比科学,中国古代的技术稍好些,但总体也是落后于西方的。

D. 在结束高三的彷徨、疲惫与挣扎后,很多同学压抑已久的心灵得到解放和宣泄,童心、玩心都在大学校园里毫无遮掩地进发并燃烧。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带一路”贯穿欧亚非大陆,所经地区战略位置重要,大国利益盘根错节。面对这一规模宏大并具有世界性反响的倡议,各国心态复杂。

②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忘乎所以地学习新的知识,涉足新的领域,开阔新的眼界,而不是年纪轻轻就已裹足不前,食古不化。

③尽管马云、潘石屹都认为未来“房子如葱”,但对房子有刚性需求的年轻人对此看法却莫衷一是,并且普遍认为未来房价还会持续走高。

④我想古往今来那些忠勇的烈士,之所以能够临危授命、视死如归,一定是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豪迈不屈的性格和至死不渝的忠诚。

⑤美国科技行业一位高管表示,在生产能够取代人类劳动的机器人方面,美国、中国和印度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呈现出平分秋色之势。

⑥张爱玲的散文,具有一种天马行空的自由境界,她敢于大胆袒露自己的个性以及创作主张,在散文里处处闪烁着她“怪异”的智慧火花。

A. ①③④    B. ④⑤⑥    C. ①②⑥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宁死也不改变节操的态度。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_____,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之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渭上秋夕闲望

潘阆

秋夕满秦川,登临渭水边。

残阳初过雨,何树不鸣蝉。

极浦涵新月,孤帆没远烟。

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贤。

【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②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 诗题中的“渭上”,点明了诗歌作于长安,“秋夕”点明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是悠闲远眺的意思,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B. 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具体描写秦川秋色作了铺垫。

C. 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

D. 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

E. 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又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

2.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杜杞,字伟长。父镐,荫补将作监主簿,知建阳县。强敏有才。闽俗,老而生子辄不举。杞使五保相察,犯者得重罪。累迁尚书虞部员外郎、知横州。时安化蛮寇边,杀知宜州王世宁,出兵讨之。杞言:“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愿择文臣识权变练达岭外事者,以为牧守,使经制边事。”改通判真州,徙知解州。盗起京西,掠商、邓、均、房,焚光化军,其旧职,兼京西转运、按察使。居数月,贼平。

会广西区希范诱白崖山蛮蒙赶反,有众数千,袭破环州、带溪普义镇宁砦,岭外骚然。擢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广南西路转运按察安抚使。行次真州,先遣急递以书谕蛮,听其自新。次宜州,蛮无至者。杞得州校,出狱囚,脱其械,使入洞说贼,不听。乃勒兵攻破白崖、黄坭、九居山砦及五峒,焚毁积聚,斩首百余级,复环州。贼散走,希范走荔波洞,杞遣使诱之,赶来降。杞谓将佐曰:“贼以穷蹙降我,威不足制则恩不能怀,故数叛,不如尽杀之。”乃击牛马,为曼陀罗酒,大会环州,伏兵发,诛七十余人。后三日,又得希范,醢之以遗诸蛮,因老病而释者,才百余人。御史梅挚劾杞杀降失信,诏戒谕之,为两浙转运使。明年,徙河北,拜天章阁待制、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知庆州。杞上言:“杀降者臣也,得罪不敢辞。将吏劳未录,臣未敢受命。”因为行赏。蕃酋率众千余内附,人以兵索酋而劫边户,掠马牛,有诏责杞。杞言:“彼违誓举兵,酋不可与。”因移檄夏人,不偿所掠,则酋不可得,既而兵亦罢去。

杞性强记,博览书传,通阴阳数术之学,自言吾年四十六死矣。一日据厕,见希范与赶在前诉冤,叱曰:“尔狂僭叛命,法当诛,尚敢诉邪!”未几卒。

(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节)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B. 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C. 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D. 岭南诸郡无城郭/甲兵之备/牧守非才/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地势险阻/可屯兵为援/邕管内制广源/外控交阯/

2.下列对原文加点词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荫补,也称奏荫、补荫、恩荫等,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有功而取得做官的权利。

B. “署”表示暂代官职,在文言文中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还有假、摄、权等。

C. 古代人尊崇右,右尊左卑。官位前加“右”比加“左”的地位高。

D. 夏,宋朝的藩属党项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杞聪敏有才,长于地方治理。担任建阳知县时,针对当地的不良风俗,他让五户相保互相监视,并规定若再发生便处以重罪。

B. 杜杞足智多谋,战功赫赫。他先后镇压多地叛乱,善于与西夏周旋。围剿区希范、蒙赶时,先劝降,后进攻,最终迫使区希范、蒙赶投降并将其杀害。

C. 杜杞性格倔强,敢于坚持原则。蕃人首领率众降宋,夏派兵索要那位首领,乘机抢劫边民,朝廷下诏责备杜杞。杜杞坚持原则,不交回抢走的财物,则得不到酋长。

D. 杜杞博闻强识,通晓阴阳术数。他能算出自己四十六岁就死。一天上厕所时,见被他残杀的区希范和蒙赶在面前诉说冤枉,就严词斥责,不久去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次真州,先遣急递以书谕蛮,听其自新。

(2)贼以穷蹙降我,威不足制则恩不能怀,故数叛,不如尽杀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