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 志远天高,春风...

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 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 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 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 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联。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内容相近、相关或相对,意境和谐.A项与上联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平仄相对,符合对联写作要求.B项“芙蕖”与“荷花”结构不同,而且“秋月”对“春风”也比“秋月”对“夏日”更合乎意境.C项“鲲鹏展翼”与“秋月芙蓉”结构不同,因此不宜作下联.D项“冬雪”与“秋月”平仄一致,也不适合作下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 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在“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句词里,哪个词用得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

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读了这两句词有什么样的感受?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变化之快?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2)晴日:

(3)妖娆

(4)

(5)输:

(6)风流人物

2.上阕“望”字,依格律当领起四句,据文义,则领起哪几句?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在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5.“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何寓意?

6.概括全词内容,上阕大笔挥洒,________,下阕纵横议论,________。(均不超过8个字)

 

查看答案

阅读《沁园春·长沙》上阕,回答小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沁园春·长沙》上阕以写景为主,极为成功,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层次清晰,意象鲜明。诗人“独立”橘子洲头,远眺________,近看________;仰望________,俯看________。色彩绚烂,看到的有红叶,有________;生机盎然,有________,有________

2.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想起了杜牧《山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本文一开篇,作者便把自己置身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中,把读者带进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中。

B. 毛泽东创作的诗词,大多有他自己的书法手迹留世,这就便于把他的诗词和书法结合在一起来欣赏。

C. 读毛泽东的诗词,诗人的豪情和政治家的浪漫,无时无刻不显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D. 《沁园春·长沙》的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 细数2017的无锡搜房博客,有多少新锐博主在谈笑间指点江山,预见楼市风云。

C.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那个时代的热血青年,写出了不少激浊扬清的好文章。

D. 今日,幸福苑社区和万里学院团委邀请了经历过峥嵘岁月的老红军、老党员,与社区的暑期学生一起重温了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光荣历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