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炎帝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始祖 许嘉璐 传说中的炎帝故里...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炎帝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始祖 许嘉璐 传说中的炎帝故里有很多处,而高平无论是出土文物、地上文物还是民间传说,恐怕是最丰富的。在台湾有几百万人不仅拜祭炎帝,而且信仰炎帝。为什么炎帝在两岸影响如此巨 大?因为炎帝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的人物。

在中华大地上,农耕时代长,这正是人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也是人和大自然关 系最密切的时代。农耕社会,特别是原始农耕,一个人是种不了地的,需要多人的合作,整 个部落一起耕作,这就培育了以“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实质就是对现实与未来关系的认同,中国人秉承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由此来。

人类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农耕历史证明,人永远成不了所谓“完全自主的个体”。人总 是生活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的交界点。

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不够发达。因此,有些中外学术前辈说中华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 化。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与其说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早熟的,不如说西方文化是“晚熟”的。 因为我们的这块土地决定了我们及时地进入了“唯物”的阶段。“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 是证明。因此,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尧舜时起就是“以人为本”的。任何文化都处在前代文化的下游,流淌着上面流过来的水,再不断注入无数小溪的水,形成浩浩荡荡的大河。

长期的农耕生活孕育发展了我们的文化。好与不好,先进还是落后,不能关起门来说, 应该在比较中认识。在人类的青年时期,农耕生活是极其宝贵的一段,它所产生和成长的文 化核心最适于人作为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在这个地球上生活、繁衍、延续。工业化、后工业化 所产生的一些理念,为了达到牟利的目的经常违背自然、违背规律。而以人为本的农耕文化, 却一直教诲子孙要珍惜他人、珍惜物质、珍惜自然。

今天弘扬炎帝文化,应该把炎帝给我们开创并定型的农耕——不仅仅是种作物、尝百草, 更重要的是农耕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当成是养育中华文化的襁褓、摇篮。我们要秉承炎帝不 畏艰难困苦、团结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也就是他所代表的农耕文化的理念,才能建设好 自己的家园。

(摘自 2016 年 2 月 2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中国农耕文化”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农耕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的人物是炎帝,他在两岸影响巨大。

B. 农耕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文化,它证明了人永远成不了所谓“完全自主的个体”。

C. 中国农耕文化以人为本,教诲子孙要珍惜他人、珍惜物质、珍惜自然。

D. 中国农耕文化的理念就是不畏艰难困苦、团结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农耕社会的耕作需要多人的合作,培育了以“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

B.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启发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思想。

C. 工业化、后工业化所产生的理念,都是与农耕文化的理念相违背的。

D. 我们应把炎帝开创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当成是养育中华文化的襁褓、摇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与人关系最密切的时代,正是农耕文化最发达的时代。

B. 农耕生活是中华文明产生发展的唯一动力。

C. 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不够发达的说法是作者及中外学术前辈不太同意的。

D. 人类青年时期的农耕生活产生和成长的文化核心最适于人的生活、繁衍、延续。

 

1.B 2.C 3.D 【解析】 1.试题分析:在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项,“农耕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文化”曲解文意。“人类的青年时期,农耕生活是极其宝贵的一段”表明农耕文化是人类共有的,不只中国独有。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C项,“都是与农耕文化的理念相违背的”说法武断。原文是说“工业化、后工业化 所产生的一些理念,为了达到牟利的目的经常违背自然、违背规律”,并非“都是”。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A项,“人与人关系最密切的时代,正是农耕文化最发达的时代”这一说法是有前提的。原文说“在中华大地上,农耕时代长,这正是人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也是人和大自然关 系最密切的时代”。并非泛指人类。B项,“唯一动力”说法武断。文中说“长期的农耕生活孕育发展了我们的文化”,农耕生活是起促进和发展作用,但并非唯一的动力。C项,“是作者及中外学术前辈不太同意的”曲解文意。文中说“有些中外学术前辈说中华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 化。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表明“有些中外学术前辈”是同意这种说法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 《窦娥冤》的作者是元代戏曲家王实甫。

C. 《我有一个梦想》的作者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

D. 《边城》的作者是我国现代作家沈从文。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棵树就是一条竖立着的河流,         ,树皮交错的纹路形如流水,从根部到梢头,就像从源头到下游,只是有些平静些,     ;有些粗粝些,    

①重现风雨波澜

②枝枝杈杈是分支流

③树干是主河道

④像水一样光滑

A. ③②④①

B. ①④②③

C. ④②③①

D. ②③①④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妈妈在阳台种了菠菜、韭菜、茄子、桔子等各种蔬菜。

B. 全国民族歌舞汇演晚会的节目特色鲜明,充分展示了我国各民族同胞的神采。

C. 近期南方降雨频繁,西瓜销售受到很大影响,瓜农为此愁眉不展。

D. 山区道路弯多、坡陡,司机们一定千万不能随意超车,以免发生事故。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会议上,师生代表明目张胆地为学校发展献言献策。

B. 马先生是著名的钟表收藏家,收藏的钟表精品汗牛充栋

C. 这两名应聘者半斤八两,都很优秀,领导一时难以取舍。

D. 最近公司施行成本管控措施卓有成效,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安分守己  原型毕露  残羹冷炙  礼上往来

B. 历历在目  前赴后继  完璧归赵  逝者如斯

C. 虎视眈眈  耐人寻味  坚持不懈  层出不穷

D. 真知灼见  问心无愧  源远流长  冲上云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