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通过这次读书活动的开展,使广大武警战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通过这次读书活动的开展,使广大武警战士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让整个警营都充满了浓郁的书香之气。

B. 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首发,标志着我国铁路研发技术己经走在世界前列。

C. 实验学校举行师德专题讲座,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教师文明从教的,职业意识有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D. 2018年央视新年晚会摒弃了以往注重以歌舞娱乐为主的做法,融入更多传统文化因素,大大提升了晚会的品位,深受观众好评。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造成句子主语残缺,可以删去“通过”,或删去“使”和“让”;C项,搭配不当,“提升”和“意识”搭配不当,应在“和”后添加“强化”;D项,句式杂糅,“注重……”和“以……为主”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二者保留其一。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现代社会中,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受到丧文化的影响,把人生看做雪泥鸿爪,这是悲观、虚无主义思想的表现。

②本次民俗摄影展参赛作品的题材从日常生活习俗、人物服饰到节庆活动,应有尽有,真是蔚为大观

③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是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都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④只有我们的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廉政勤政,率先垂范,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的风气得到好转。

⑤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尸位素餐的现象将进一步减少,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工作作风也一定会有所扭转。

⑥这种“摇头丸”的毒性很大,人吃了之后,就会情不自禁地摇起头来,而且一摇就是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

A. ③④⑤    B. ①②⑤    C. ③④⑥    D. ①②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并为全诗定下一个总基调。

(2)苏轼在《赤壁赋》里深情地描绘曹操在战场之上饮酒作诗的豪雄形象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朝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寒山”句写山中秋景。在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

B. “倚仗”句写的是诗人的形象。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表现诗人隐居生活的安闲与无聊。

C. “渡头”句写原野暮色。夕阳欲落,炊烟初开,这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放烟属人事。景物的选取别其匠心。

D. “复值”句刻画裴迪的狂士形象。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狂接舆相比,表明了诗人对他的由衷的好感和欢迎。

E. 这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了诗人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2. “城上孤烟”很明显是作者化用了陶渊明《归园田居》里的“依依墟里烟”一句,虽然意象相同,但表现手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才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素尝拊其床谓靖曰:“卿终当坐此。”仕隋为马邑郡丞。会高祖击突厥,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太宗寻召入幕府。

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进兵至夷陵,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靖纵兵击破之。至江陵,屯营于城下,铣甚惧,始征兵于江南,果不能至。靖又破其骁将杨君茂、郑文秀。铣遣使请降,靖即入据其城,号令严肃,军无私焉。

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可汗仅以身遁。太宗尝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

(节选自《旧唐书.李靖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

B. 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

C. 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

D. 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B. 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的年号,从汉朝开始,开国皇帝年号通常为“太祖”,第二代帝王年号常常为“太宗”。

C. 可汗,又称大汗,或简称为可汗,古代游牧民族鲜卑、回纥、突厥、女真等建立的汗国,其君主或政治首领皆称可汗。

D. 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靖忠于旧朝,胆识过人。仕隋时,李靖察觉李渊有异志,伪装成囚徒,准备向隋帝密告;后被俘获,临刑将斩时,大声疾呼而改变命运。

B. 李靖富于才干,志气不凡。他想凭借功名博取富贵,不愿做一介书生;在隋朝担任殿内直长,左仆射杨素认为他是能够辅佐帝王的人才。

C. 李靖战功卓著,受到肯定。唐太宗认为,李靖在平定突厥各部的叛乱中,居功至伟,甚至超过汉代名将李陵很多。

D. 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平定萧铣,利用矛盾离散敌人,后长驱袭击;平定突厥,看中行军的速度,抓住了先机,大胜敌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太宗寻召入幕府。

②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此心安处是吾乡

徐怀谦

①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到哪一个乡呢?是自己的出生地还是工作所在的城市?是父母的身边还是妻儿的身边?是旅途中一见钟情的他乡还是魂牵梦绕的故乡?

② 其实,精神的故乡并不单指一处,它可能是一种混合了的给人以安宁的精神皈依。当然也有一些人是无所谓他乡故乡的。

③ 而我,一个在北京有房有车有妻女的男人,混了20多年,却依然觉得我不属于这个城市,这个城市对我也不理不睬。

④ 我的故乡在山东农村老家,在每一片有着乡野气息的田园村庄,在离大自然最近的泥土中。

⑤ 老家,承载了我童年的梦。犹记夏夜乘凉时,躺在庭院里的草席上,看繁星满天,听知了鸣唱,长辈们叼着烟袋,火星明灭间,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讲懒婆娘的故事讲孤魂野鬼的故事,也许太有趣了,风也赶来偷听,蹑手蹑脚的,听了几耳朵便窃窃私语着离开了。老家,因了父母的存在,挽系住了一颗游子的心。

⑥ 然而,老家并不是我唯一的故乡,因为它有很多陌生的地方让我难以走近。比如,鱼肉乡里的村官,污水横流的街道,越来越势利的人际关系,这一切都让我对故乡望而生畏。

⑦ 于是,我的心灵开始了新一轮的寻根,寻找的结果仍然是乡土,只要那里有和煦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只要那里能让我忘却都市的喧嚣,它们都可以给我故乡般的慰藉。

⑧ 在都市里我们所见的除了水泥丛林,就是人,我们早已习惯了单调,习惯了远离大自然,习惯了悬浮在空中的无根生活。于是无端地替都市人难过起来——他们的精神故乡在哪里?

⑨ 人类不能没有故乡。没有精神故乡的人必将陷于虚无。苏东坡获得的关于故乡的最初启悟不是来自儒、释、道的学说,竟是来自于一名歌伎。东坡有一位好友叫王巩,受“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巩南下时,其歌伎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1083年王巩北归,与苏东坡劫后重逢,席间请出柔奴为东坡劝酒。苏东坡问及岭南生活的酸甜苦辣,柔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东坡听后,大受感动,作《定风波》一首献给王巩:“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想想看,东坡自中进士后,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宦游生涯。当年近60的东坡听到自己被贬岭南的消息时,我猜想他一定想起了十几年前柔奴说的那句话“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否则,他很难做到“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

⑩ 与东坡相比,我们的背井离乡算得了什么?泥土中固然有我的故乡梦,而城市中唯我独尊的那间书房、让自己安身立命的写作生活、三两知己的倾心交流,又何尝不是吾心安处?人生无常,我们不过是世间的匆匆过客,如果让自己的心终生流浪,不得安处,岂不是太对不起带我们来世上的父母?那么怎样才能求得心安呢?在我看来,“节欲”是最根本的方法。如果一个人欲望太强,那么即使他身居乡下,也不会领略那些优美的田园趣的,相反,他会认定是噪音,会觉得烦人,会继续因为股票的涨跌而失眠。如果他节欲有方,那么都市的霓虹灯不会迷失他回家的路,别人的豪宅洋车不会打乱他行走的步伐,交际场的纸醉金迷不会让他眼花缭乱,因为他知道这一切浮华都是外在的,进入不了自己的心灵。

去年应邀访问澳门,在这个有着“东方蒙特卡罗”之称的地方,一边是各地富豪灯红酒绿,挥金如土,一边是澳门百姓安分守己,安居乐业。当地老百姓有感于自己的前辈大多因赌博而倾家荡产,由此悟到“不赌就是赢”,因而主动远离赌场,只过属于自己的小日子。这样的心安,是比归隐田园更要难能可贵的。“此心安处是吾乡”,就冲这句话,真想回到1083年的那个夜晚,慨然敬柔奴一杯酒。    

(摘自《广州日报》,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引用海德格尔的名言:“诗人的天职是还乡”,是为了引出下文,引发读者对“还乡”的思考,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哲学意蕴。

B. 对作者来说,自己的“心安处”既指乡野的田园村庄泥土,也指城市中能让他放松的书房、写作以及与能与他倾心交流的知己。

C. 年近60的东坡被贬岭南,他想起了十几年前让他对“故乡”一词有着最初启悟的歌伎柔奴的那句话“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由此“泊然无所蒂芥”了。

D. 文章末段,再次点题,想“慨然敬柔奴一杯酒”照应了前文,进一步强化了心安即故乡的主题。

2.第⑨段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苏轼写《定风波》一词的经过,其用意是什么?

3.“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话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结合作者的观点,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读完此文的感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