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聂志红
肖伟从银行出来,打电话向老婆请示:“钱取出来了,现在就给汪宏明送去?”“你这木头,还犹豫什么?”老婆吼道。肖伟连连答应,准备离开时,忽然听见从旁边电话亭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一百万够不够?我现在就给爸爸送去,随便他买房也好,买车也好,也让他在那边享享福……”一百万?好大的口气!肖伟倒抽一口冷气,瞟了一眼,只见这个年轻女人果然提着一个鼓鼓的黑色塑料袋。若非亲耳听到,谁也不敢相信这个并不出众的女人居然用一个普通的塑料袋提着一百万的巨款!一个冲动的念头在肖伟的脑海浮起。
肖伟在对面商场买了礼品出来,在巴士站等车时又遇见了那个女人。肖伟站在她身后,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如果我有一百万,那何必低声下气求汪主任?为了一个分房指标,倾尽全部积蓄给他“上供”,谁知这两万元会不会打水漂?
车来了,女人上了车,肖伟鬼使神差地跟着她上了同一趟车。女人很随意地把塑料袋搁上行李架就坐了下来。真是天助我也!他瞥见车上果皮箱旁有备用黑色塑料袋,便悄悄取了一个,套在了自己装着钞票与礼品的袋子外面,然后走过去,也把袋子往行李架上一搁,和女人的袋子挤在一起,不仔细分辨还真辨不出彼此哩!
肖伟坐在车上,一点点积聚勇气,只待女人放松警惕。当汽车在第三站停下时,肖伟从容地站起来,从行李架上取下行李,堂而皇之地下了车。他知道自己没拿错,因为袋子的分量明显沉了许多。肖伟感觉心脏都快要蹦出来了,赶紧逃离这里,越快越好!他伸手拦了一辆的士,要司机火速送他到城南,然后又换车到城西,再换车到城东……最后,他爬上一辆大卡车出了城,也不知驶出多远,肖伟在一座山边下了车。看看四下无人,他提着袋子往山上走去。
肖伟确定这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除了坡顶上伫立着一座孤零零的坟。肖伟走过去,背靠着墓碑坐下,大口喘着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拿过那只鼓鼓的黑色塑料袋,开始小心地拆开它。就在这时,耳边突然响起一个声音:“终于找到你了!”肖伟回过头一瞧,只见墓碑后探出一颗头来,脸色惨白惨白的……他大惊失色,立即弹了起来,来者居然是那个携带巨款的女人!肖伟说了一句“我不认识你”,提起袋子往山下没命地跑。女人在后面喊道:“哎,你的东西,还有钱……”“你手里那钱……是我的,你拿了也没用……”最后一句话让肖伟不由得停下了脚步。你的钱我拿来没用?是美元?英镑?到底是什么?肖伟决定看个究竟。
当他拆开袋子,立即魂飞天外﹣﹣我的妈呀!那全是一捆捆的纸钱!难怪这女人如此神通广大﹣﹣即使我逃到这荒山野岭她也能神鬼莫测地在我身后出现,原来她是……鬼!
肖伟立刻四肢瘫软,哆嗦着爬回去,跪倒在女人的脚下,拼命地磕头:“求求您放过我吧,我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您,您的钱全还给您,我以后一定常来给您烧纸钱,求求您……”
女人笑得直不起腰来,指着肖伟说:“你这是干什么呀?这钱是准备烧给我爸爸用的。”说着她指了指后面那座孤坟。
女人告诉肖伟,她父亲退休后,就来这郊外包了一片荒山,打算开垦出来栽种桃树。但因土质、气候及虫害等因素,一次次都失败了,直到前年,第一批桃树苗终于在老人全部心血的浇灌之下茁壮成长起来。但是,老人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儿女们遵照老人的遗言,将他葬在了这高高的山岗上。
“今天是爸爸的忌日,我想如果他看到了这满山盛开的桃花,一定会含笑九泉的。”女人一边说着一边点燃了手中的纸钱。
肖伟站起身举目一望,在山坡向阳的那一面以及山谷中,果然是漫山遍野嫣红一片。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对肖伟进行刻画,心理描写颇多,比如激烈的思想斗争,拿到钱后的紧张,被女人追上后的吃惊与惧怕,从而生动地塑造了人物形象。
B. 本文对比鲜明,一方面是肖伟为个人私利患得患失,谋取私利,甚至铤而走险;另一方面是老人为开垦荒山默默付出,无私奉献。
C. 肖伟自认为得手后通过不停换车来到荒山的情节,既体现了人物的多疑谨慎,也为下文二人在荒山相遇做了铺垫,引出下文情节。
D. 文中的女人虽然着墨不多,但她发现塑料袋故意拿错后,一直寻找失主,不贪不昧的形象也很鲜明,令人敬佩。
2.当肖伟拆开袋子,发现里面都是纸钱,对于这种结果,前文有多处伏笔,请列出几处,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3.小说结尾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愿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
—让我们的人生更开阔
林治波
有人说,当今社会,有一样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逃逸,那就是浮躁的风气。这话虽有些偏激,却道出了许多人欲言难言的自我困惑。
杂乱吵闹是喧嚣的外在表现,其本质则是浮躁,是人们内心的急躁、失衡、不沉稳。浮躁,是丧失定力,随波逐流;是心急如火,投机取巧;是虚浮夸张,一片泡沫;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人生在世,谁都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和欲望,古今中外,慨莫能外,这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面对浮华世界,人们的欲望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会风气。
浮躁之风盛行,会导致这样的现象: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为学者盼望一步到位,为商者盼望一夜暴富,为艺者盼望一举成名。也容易出现这样的结果:社会被浮躁之风笼罩,清静的人生、专心的工作、精良的产品,变得稀罕起来;因为求快而忽视了细节和质量,导致一些地方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劳民伤财。那些整日忙碌赶场子的人,那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那些跟风起哄盲目不安的人,看似日理万机,好像勤奋忙碌,到头来往往难成大事,原因就在于他们“用心躁”而无法“用心一”。
对于浮躁,古人总结出了“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道理。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节奏加速,变化更快、更多、更大,人们对变化的感受极为敏感;但同时也不要忘记,变动不居之中也有恒定不变的规律﹣﹣结果需要过程,成功必得付出。即便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上了创新的风口,如果没有扎实稳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成功终究是短暂而不稳固的。舒服与辛苦,安逸与劳顿,亦有着互相转换的辩证法。
《道德经》里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人活一辈子,要想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祛除内心的焦躁,静下心定下神,扎扎实实、聚精会神地做事,而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浮躁所裹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所揭示的,乃是喧嚣之中的宁静心态。内心的宁静,是一种穿越世俗、撇开浮躁的力量,有了它,便可以每临大事有静气,便听不到外界的吵闹嘈杂,便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看穿陷阱、看淡诱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有了静的底色,才有达的境界、定的气质、和的格调,才能让人生剧本脱俗雅致。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是“大家”风范,亦属常人能力所及。内心的宁静,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成就非凡。
(选自2016年4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浮躁是当今社会上的一种风气,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它所困扰,也都无法逃避。
B. 因为社会风气变得浮躁,所以人们面对浮华世界而欲壑难填。
C. 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人们都会有无可非议的各种各样的欲望,这欲望也会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
D. 有些人做事由于用心不专一,只忙着赶场子,看似在勤奋忙碌,可到头来往往难成大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总分的形式,提出观点,揭示本质,剖析危害,探究原因。
B. 文章在论证中多角度阐述了浮躁之风的危害,凸显了拥有宁静之心的重要性。
C. 文章以古人对于浮躁的态度为例证,揭示让宁静成为心灵常态的主旨。
D. 文章的论述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深入,论证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道德经》所言“静为躁君”“躁则失君”,呈现的是一种相互转换的辩证法。
B. 无论是古代,还是日新月异的今日社会,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保证不被社会的喧嚣浮躁所裹挟,要静心定神、扎实做事。
C. 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是一种能穿越世俗、撇开浮躁,进而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的宁静心态。
D. 每临大事有静气,是一种“大家”风范,也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虽然不是常人所能及,但是大家都要专心致志,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
阅读下列文字,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①“零零后”,一个被广为关注的群体,有人说,他们是物质极端丰富,而精神世界却是被虚拟空间和碎片化信息塑造出来的一代。作为“零零后”的你们,是否对自己这一代人做过深刻的反思?
请以“零零后,最需要 ”为题,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一种品质或一种能力填在横线上,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要求:补全题目,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议论合理。
②“时间胶囊”,是指人们把一些有纪念意义或代表性意义的物品装入一个容器中,密封后深埋到地下。等到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后供那个时代的人们再挖掘出来研究。假如“零零后”的你也有一个“时间胶囊”,你会在里面放置什么留给未来呢?许多年以后,当你(或未来的人)打开它时又会发生什么故事?
请发挥想象,以“一个零零后的时间胶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放入“时间胶囊”的物品需是实物,自行设定“时间胶囊”开启时间。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去往书店的路
记得当兵的时候,只有一种国营新华书店。下到连队后的第一次外出,就是进城找新华书店,找到了心里才踏实。可那时我买不起书——一个月只有六七元钱。
七十年代末,连队藏书室藏书极少,仅有的几本文学书很快就看完了。于是只要能请假进城,我就往新华书店跑,一钻进去就不想出来,一遍遍看着那些渴望拥有的书,暗暗吞咽口水。那个时候书店不是开放式的,你要某本书,只能让售货员取给你。如果你拿在手上老不买,售货员会不耐烦地说:到底要不要啊?只好尴尬地还回去。
终于有一回,我过足了买书的瘾。
那是当兵第二年,我得到了人生第一笔稿费——七元钱。我一取到钱就迫不及待请假进城,
坐在公交车上,时时用手按着那钱。到了站,迫不及待地冲到新华书店,就是那个我常常流口水的地方,然后土豪一样选了一摞书,全是我眼馋了很久的中外小说。七十年代末,书是几毛钱一本,七块钱大概买了十几本。我拿回来,先把书捐给连队图书馆,然后再一本本借出来看——为什么如此?是因为第一次拿到其他战友没有的钱,不知如何是好。没过多久,我又拿到了一次稿费,我又这样做了一遍。
那两次去书店,可以说是我最愉快的出行了。我至今能清楚地想起那家书店的样子,它在街道上的位置,和它里面的格局。后来,我们连一个战友也去了,跑回来兴奋地告诉我:新华书店又进了一批新书,你快去买呀!他哪里知道,稿费没那么好挣的,我没有钱了。
不久,我考上了大学,终于有了随时可以免费看书的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的书多到让我目瞪口呆。我过足了阅读的瘾。不过,我依然喜欢去书店,依然会从每个月的伙食费里抠出几个大洋,买上几本。总有些书,是你读过了依然想拥有的。
七八十年代,成都新华书店很多,总在最好的地段。进入九十年代,我便眼看着它们被流行服饰和大小商场包围,后来逐渐消失。
但同时,无数小书店却应运而生。最繁荣最鼎盛的时期,成都市中心展览馆周遭起码有五六十家书店。我那时买书,要一家家地逛,是最早的淘宝。有时为了找一本书,弯腰低头在无数家的小店里穿梭。感觉那个时候,全民都在淘书,全民都在读书,真是令人怀念。
记得有一回,我去买余华的《活着》,开始我问:你们这儿有余华的《活着》吗?被问的书店老板茫然摇头,好奇地反问我,那书名就叫《活着》?我说是。他说我们从来没进过这样的书。走到下一家,我简化了一下问:请问你们有余华的书吗?老板回答,我们没有语法书。我说不是语法,是小说。他说小学语法也没有。我没辙了,只好退出。这样问了一家又一家,大概问了十家以上,都没找到。
我走进最后一家书店。这家店里的文学书比较多,我在其中看到了很多自己认识的朋友写的书。我一排排地看,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来,那样子引起了书店女老板的注意。她走过来问,你想找什么书?我不抱任何希望地说:余华的书。她抱歉地说,我们只有《活着》。我惊喜地说,我就是要《活着》。
不知情的人听见这样的对话,还以为我们在比赛格言。
她马上将一本薄薄的、装帧很漂亮的书递到了我的手上,的确是余华的《活着》。我连忙付钱。为了感谢她,我还特意在她店里多选了几本书。女老板一边收款一边对我说,这本书的确写得好,我是从头到尾看完了的。你看人家一辈子经历了那么多坎坷,承受了那么多苦难,可是回忆起来还是心平气和的。真了不起。
我听了很感慨,这个女店主给我上了一课。
再后来,展览馆那一圈儿书店忽地消失了,消失得一家不剩。也许它们是散落到了城市深深浅浅的街巷里?
大概是新千年以后,我有了固定去的书店。这家书店就在我们大院的街对面,每次吃过晚饭散步时,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去这家书店。
书店很小,大概只有十几平米,光线也不太好。书柜只有两米高,四五排的架子,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满了书。也许是因为小本经营吧,每种书都只有一两本,但品种非常丰富。书柜对面墙上,是各种期刊。那么小一个书店,也藏着乾坤。女店主我记得很清楚,是个三十岁左右清瘦的女人,很文静。
女店主和我熟了,卖给我的书总是八折。有时我想要的书她店里没有,她就会替我去找,哪怕是已经下架的书,过气的书,她也会去找,而且百分之九十都能找到,就好像她是我的搜索引擎。一旦找到了她就打电话告诉我,我吃了晚饭去散步的时候,就感觉很有劲头。
每次去我都要待好一会儿,有时候并没有想要的书,还是喜欢一行行地在书架上浏览。发现自己喜欢的书,就拿出来告诉她:这本书非常好哦。她会用心记下。那时,《我在天堂等你》销售还不错,她也进了好几本。一有读者买这本书,她会告诉人家,她认识这本书的作者。读者很惊喜,就请她索要我签名。她就答应下来,等我去书店时拿出来让我签。起初她还有些忐忑,说这样会不会给你添麻烦?我连说不麻烦,举手之劳。其实心里面,是窃喜的。
2006年起,我学会了网上购书,就再没去那家小书店了,我甚至连个招呼都没打,就将它遗忘了。有一天收到网购的书,忽然就想起那家书店了,是吃过晚饭就特意去看它,却意外发现,它已经不在了,取代它的,是个小面馆。
我很有些伤感,站在那里看了半天,不知它是何时关掉的?也不知书店的女主人去了哪里?现在以何业谋生?
我无法否认网络购书的便捷、便宜。我甚至都不习惯再到书店架子上一排排找书了。有时候睡觉前突然想看某本书,下单,第二天上午就送来了。我为这样的便捷所迷惑,忘记了去书店的路。所以,当听到朋友们在痛惜实体书店的消亡,或者谴责实体书店的消亡时,我总是心下有愧,不敢言语。因为那消亡里,也有我的一份原因。
曾经看到一句话,在书中遇见最好的自己。而我,是在书店遇见最美的自己。如今,不再去书店的我,也不再美丽。
可是总有些变化,是我们阻挡不了的。
也总有些故事,留在了书店。
(取材自裘山山同名散文)
1.关于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迫不及待”也可以写成“迫不急待”。
B. “装帧”是指书刊的封面、插图等美术设计和版式、装订形式等技术设计。
C. “擎”读qíng,本义是“向上托、举”。
D. “吞咽”中“咽”的读音为yàn。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考上大学,可以免费去图书馆看书,却因为经济条件宽裕依然去书店淘书。
B. “那么小一个书店,也藏着乾坤”指书店内书品种丰富齐全,女店主清瘦、文静。
C. 结尾写我已习惯网络购书的便捷,意在表明我认为实体书店的彻底消亡是必然的。
D. 实体书店衰落与购书方式变化引发了作者对小书店和全民淘书、读书时代的怀念。
3.作者买《活着》时,与女老板有一段趣味盎然的对话。试针对这段对话,回答下面问题。
(1)文中说不知情的人以为“我们在比赛格言”,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请加以解释说明。
她抱歉地说,我们只有《活着》;
我惊喜地说,我就是要《活着》。
(2)作者写这样一段情节想表现什么?
4.作者在文中多次讲述了自己去书店的经历,在这些经历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结合全文,简要说明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5.本文题为“去往书店的路”,但在《文汇报》发表时被编辑改名为“在书店遇见最美的自己”,作者裘山山认为“各有各的味道”,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理解的两个题目各自的“味道”。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①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②一日凉。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期幽居生活的自我写照。②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句,意为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指短暂虚幻的人生。
1.对下面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该词第一句,由远而近地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特殊环境及自己被翠竹围护的居所。
B. 第二句中,“蝉”“草”“池塘”等景物的描写,烘托了一处美景以及一种田园野趣。
C. “细细香”是说荷花散发出的香味不是扑鼻的、浓烈的香气,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
D.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写黄昏时分,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漫步。
2.解释“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两句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词体现出当时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用“/”给下面划线的文句断句。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取材于《左传·宣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