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达乎死生之分,则利害存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达死生之分,则利害存亡弗能惑矣。故晏子与崔杼盟而不变其义。延陵季子,吴人愿以为王而不肯。孙叔敖三为令尹而不喜,三去令尹而不忧。皆有所达也。有所达则物弗能惑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袪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孔子闻之曰:“夫善哉!不以腐肉朽骨而弃剑者,其次非之谓乎?”

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禹仰视天而叹曰:“吾受命于天,竭力以养人。生,性也;死,命也。余何忧于龙焉?”龙附耳低尾而逝。则禹达乎死生之分也。

天固有衰歉废伏,有盛盈坌息;人亦有困屈匿,有充实达遂,此皆天之容物理也。古圣人不以感私伤神,俞而以待耳。

晏子与崔抒盟。其辞曰:“不崔氏而与公孙氏者,受其不祥!”晏子附而饮血,仰而呼天曰:“不与公孙氏而与崔氏,受此不祥!”崔抒不说,直兵胸,句兵钧颈,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则今是已!”晏子曰:“崔子!子独不为夫诗乎!《诗》曰:‘恺悌君子,求福不回。’婴且可以回而求福乎?子惟之矣。”崔抒曰:“此贤者,不可杀也。”罢兵而去。晏子之仆将驰,晏子抚其仆之手曰:“安之!毋失节!疾不必生,徐不必死。”晏子可谓知命矣。命也者,不知所以而然者也,人事智巧以举措者不得与焉。故国士以义为之决而安处之。

白圭问于邹公子夏后启曰:“践绳之节【1】,匹士之志,三晋之事,此天下之豪英。以处于晋,而闻晋事。未尝闻践绳之节、匹士之志,愿得而闻之。”夏后启曰:“以为可为,故为之;为之,天下弗能禁矣。以为不可为,故释之;释之,天下弗能使矣。”白圭曰:“利弗能使乎?威弗能禁乎?”夏后启曰“生不足以使之,则利曷足以使之矣?死不足以禁之,则害曷足以禁之矣?”

故贤主使不肖以赏罚,使贤以义。使其下也必义,赏罚,然后贤不肖尽为用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知分》)

注:【1】践绳之节:正直之士的节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亦有困屈匮        困厄

B. 直兵                制造

C. 而迭晋事                多次

D. 赏罚                慎重地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死生之分                    其孰能讥之

B. 故晏子崔抒盟而不变其义        崔氏而与公孙氏者

C. 而以待耳                    不知所以而然者也

D. 不与公孙氏而与崔氏            古之学必有师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所达则物弗能惑

到达某地,事物就不能看清楚了

B. 则今是已

那么现在就是你生命终结的时刻了

C. 疾不必生徐不必死

快了不一定就能活,慢了不一定就会死

D. 然后贤不肖尽为用矣

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孙叔敖通晓义理,为官和离任都不会受到情绪的干扰。

B. 禹通晓生死之义,但是面对黄龙,依然十分害怕死亡。

C. 白圭认为“正直之士的节操”是天下最杰出的事情之一。

D. 文章结尾指出贤主应用赏罚的方式役使“不肖”之人。

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

②生不足以使之,则利曷足以使之矣?

6.请从“次非”“晏子”中任选一人,概述其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做法,并谈谈你对这种做法的认识。

 

1.B 2.D 3.A 4.B 5.①丢掉宝剑能保全自己,我哪里会舍不得宝剑呢! ②生存都不能够用来驱使他,那么利益又怎么足够用来驱使他呢? 6.示例一:对两蛟夹绕船只,必死无疑的状况,临危不惧,刺杀蛟龙,保全了性命。我认为,勇于面对强敌的做法值得学习。面对外界的凶险,与其害怕、逃避,不如放手一搏,这样才能战胜强敌,闯过险境,得以生存。 示例二:晏子面对武力逼迫、富贵诱惑,宁死不屈,不改变自己的言论,陈述自己不会用邪曲、迂回之法而保全性命。我认为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它告诉我们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不能随意改变自己的志向,要做到“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B项,“直兵造胸”,“造”如解释为“制造”,则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第五段说“崔杼不说,直兵造胸,句兵钩颈”,意思是“崔杼很不高兴,用矛顶着他的胸,用戟勾住他的颈”,“造”应解释为“到,达到”,今天也有“造访”之说。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D项,两个“者”都是指“……的人”。A项,“达乎死生之分”,“乎”是介词,相当于“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其孰能讥之乎”语气词,表疑问,吗。B项,“故晏子与崔杼盟而不变其义”,“与”是连词,和;“不与崔氏而与公孙氏者”,“与”是动词,亲附。C项,“俞然而以待耳”,“然”是助词,……的样子;“不知所以然而然者也”,“然”是代词,这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的概念自19世纪末提出之后,就成为东西方交通的代名词。许多研究者认为,陆上中西交通可能很早就存在,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前,欧亚大陆东西方之间在农作物和家畜方面就已经有了交流。东方的粟通过今天的新疆等地传入西方,而驯马、小麦等从西方传入中国,重要的传播路线就是后来所称的丝绸之路。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出于消弭匈奴军事威胁、谋求和平发展的目的,派张骞出使西域,从此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是沟通长安和罗马,横贯亚、非、欧的贸易通道和文化走廊。

自开通西域后,汉朝在这里设立了西域都护府、西域长史府等行政管理机构,护卫中华帝国与域外的交往。唐代有以安西大都护为核心的“安西四镇”等军政建置,还在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城修筑城堡。这些措施对于保护中西陆路交通、保障经济利益、巩固西北边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丝绸之路上长期的商贸往来、频繁的出使求法,极大地丰富了中原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使人们接触到异国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以及语言、服饰、艺术等,“胡帽”“胡乐”“胡旋舞”等曾在长安盛极一时。中外文化的交流也造就了中原人们宽广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

丝绸之路还促进了沿途各国的人口增长,以及商业、医药、手工业及畜牧业的繁荣发展。中华古老的文明、繁盛的都市、广阔的疆域,吸引了众多周边国家前来朝觐、学习。当时的长安已成为照亮西方的国际性大都市。中华文明得到广远的传播,故而有学者称这条丝绸之路为文化“大动脉”。

丝绸之路的发展以唐代中期的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在此之后,西北陆路长期受阻。明朝永乐之后,中国在西北方向采取守势,退入嘉峪关自保,丝绸之路至此彻底衰落。当然,这期间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阻断了东西方的交通,使丝绸之路不再像以前那样畅通了。

(取材于肖小勇、傅梦孜、高建新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丝绸之路还有一条海上通道。一般认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发展于唐宋、兴盛于元明,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国家实行海禁政策导致其逐渐衰弱。“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受多种时代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航海技术。

汉代中国人之所以能踏开“海上丝绸之路”,关键在于掌握了帆舵配合的季风航海术。到了隋唐,随着中外交往的繁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的航海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当时航海者的远洋地文知识和具有航路指南性质的记载都更加丰富,对远洋季风规律的掌握与应用,也愈趋娴熟

宋元发达的航海技术,促进“海上丝绸之路”进入繁荣发展阶段。宋元航海术最重要的突破体现在全天候磁罗盘导航和大洋天文定位技术方面。随着航迹推算对测向定量化的要求,单纯的“南北”的“指南浮针”与由天干地支组成的二十四向方位盘组合起来,演进成“磁罗盘”。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从一地航行到另一地的转向针位点集合技术,形成了“定向行船”所依赖的航路指南。海员们还掌握了通过观测天体(特别是北极星)的高度,来判定船的地理位置(主要是南北位移)的天文定位技术,从而使航迹推算的船位误差得到了关键性的修正。

明初,郑和航海术将“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到一个空前辉煌的历史阶段,出现了举世闻名的郑和船队七下西洋的盛景。郑和航海术主要体现在集航用海图与航路指南于一身的《郑和航海图》上。《郑和航海图》不但对广大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航区标注了具体的地理位置,还对沿途景物进行了写实性的描绘,而且对沿途的导航物与碍航物,如山峰、岛屿、浅滩、礁岩、港口等进行了标识。图中还出现了具有航迹推算与修正技术意义的针路系统,并吸收运用了其他航海者的先进仪器与导航方法,将之与中国传统的量天尺观测技术结合,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横渡印度洋的过洋牵星系统。

(取材于孙光圻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我国继承和发扬古丝绸之路精神,结合时代背景和世界大趋势,提出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它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合作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创造了一种新型国际合作模式。“一带一路”涉及世界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GDP规模超过21万亿美元,建立了以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世界性新兴大市场。2017年,我国“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全面务实合作的新阶段,取得明显成效。

贸易投资合作继续深化。2017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达7.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增速高于全国外贸增速3.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2.1%,进口3.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6.8%;我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4亿美元,在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1443亿美元,同比增长14.5%。

重大项目扎实推进。东非铁路网起始段肯尼亚蒙内铁路竣工通车,中老铁路首条隧道全线贯通,中泰铁路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匈塞铁路、卡拉奇高速公路等项目进展顺利。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成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典范。

自贸区建设取得突破。我国与格鲁吉亚、马尔代夫签署自贸协定,与摩尔多瓦、毛里求斯正式启动自贸协定谈判,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取得积极进展。

对外援助效应提升。我国启动“共筑援助之桥,畅通‘一带一路’”行动,落实了多项重大援助举措,积极为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开办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举办专题培训班,帮助受援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助推中国梦的实现,还助力沿线国家实现现代化,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一带一路”合作所产生的辐射效应,必将超越某一国家、某一区域,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造成深刻影响。

(取材于高峰、王晓易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西方交流早于张骞开通西域时期

B. 汉唐政府重视丝绸之路有军事目的

C. 包容的心态造就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D. 丝绸之路使中华文明得到广远传播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丝绸之路兴衰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它的兴盛与国家政治密切相关

B. 安史之乱是其衰落的根本原因

C. 明朝西域政策与汉唐不尽相同

D. 它的衰落与奥斯曼的崛起有关

3.根据材料一,下列诗句不能体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项是

A. 西方有六国,国国愿来宾。

B.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C. 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

D.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4.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的“消弭”:“弭”的读音为mí

B. 材料二的“娴熟”:“娴”为形声字,从女,闲声

C. 材料二的“揆南北”:“揆”在文中是测定(方向)的意思

D. 材料二的“天干、地支”:“天干、地支”此处用来表示方位

5.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代航海者已经掌握了帆舵配合的季风航海术

B. 隋唐时期,具有航路指南性质的记载更加丰富

C. 宋元时期,航迹推算的船位误差得到关键性修正

D. 明朝郑和的过洋牵星系统是中国传统技术的结晶

6.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影响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因素的一项是

A. 国家海禁政策    B. 认识自然水平

C. 天体星辰星座    D. 航海导航技术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一带一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继承发扬了古丝绸之路精神

B. 广大发达国家是合作的主体

C. 有助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D. 产生了多个方面的辐射效应

8.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为世界发展贡献了哪些中国智慧,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

引力全称万有引力,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简单说就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视野里,引力等价于弯曲的时空。而引力波就是在弯曲的时空这个大背景下,当发生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导致的扰动时,由此产生的波动如波纹一样向外传播的现象。

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并未找到证明它存在的直接证据。华盛顿当地时间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实验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观测到了由两颗恒星级黑洞13亿年前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这是科学史上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

引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科学家们表示,一个新的重大科学发现,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18世纪描述电磁波的麦克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

 

查看答案

《过秦论》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请结合这一主旨,为下面对联写出下联。

上联:攻守已变不思变,江山焉能自保

下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慕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业也。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振长而御宇内          策:马鞭子

B. 焚百家之言,以黔首    愚:愚昧

C. 收天下之兵              兵:兵器

D. 临不测之渊,以为      固:坚固的地势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焚百家之言,愚黔首      然秦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B. 践华为城,河为池        蒙故业,遗策

C. 信臣精卒陈利兵谁何      九国之师,逡巡不敢进

D. 百越君,俯首系颈        仁义不施而攻守势异也

3.对这段文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写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B. 这段文字重点是讽刺秦始皇自以为可以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

C. 这段文字刻意渲染“攻”时的秦是何等强大,意在与后来秦灭亡之迅速形成对比,突出文章的中心。

D. 作者依次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形势各个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在正面铺叙中现出暴政的魔影,意在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4.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1)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过秦,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过秦论》以总结秦亡的历史经验为主旨,是政论文中史论体的开山之作。这篇政论文,语言壮美,文采斐然,至今传诵不衰。

B. 本文总叙了秦的崛起、强大、鼎盛到覆亡的过程,论述秦崛起和强大的原因,鲜明地提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论点。

C. 文章最突出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把秦与六国对比,秦朝与陈涉对比,六国与陈涉对比,水到渠成地得出自己的论点。

D. 本文大量使用对偶句型、排比句法,形成一种自然流畅、明快而又错落有致的抒情节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