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宗璞:且将秃笔长相守 李 冰 何谓“南东西北”?宗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宗璞:且将秃笔长相守

李 冰

何谓“南东西北”?宗璞四卷本《野葫芦引》系列长篇小说《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是也。宗璞本名冯钟璞,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冯友兰是众所周知的大哲学家。宗璞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60年代后长期在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中外文化的滋养使得她“腹有诗书气自华”。宗璞的作品有小说和散文,还有童话和译著。她算不得“多产作家”,却是“多奖作家”,曾获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等。

宗璞生活在我国高级知识分子群中,接触了众多的文化名家、巨匠,因此,知识精英是她创作的独特对象。抗战时期,她随父南迁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八年,这便是反映中国知识界抗日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的丰厚生活基础。她在书中生动塑造了一批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形象,深刻细腻刻画了他们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

说起创作,宗璞着实不易。写《东藏记》时,她已病痛在身,写了七年,与疾患抗争了七年。她曾有感而发,作了一支散曲:“人道是锦心绣口,怎知我从来病骨难承受。兵戈沸处同国忧。覆雨翻云,不甘低首,托破钵随缘走。悠悠!造几座海市蜃楼,饮几杯糊涂酒。痴心肠要在葫芦里装宇宙,只且将一支秃笔长相守。”这亦庄亦谐的散曲正是她心境的写照,反映了作家的生命价值、灵魂皈依和坚强意志。

一天,宗璞住院了,她穿着病号服倚在床头,因高血压脸色潮红。她忙着赶写《北归记》,累着了,血压高,头晕。朋友劝她不要太拼了。她说:“放不下,小说里的故事和人物在脑海里翻腾,挥之不去,不写完睡不着觉。”

2015年春夏时分,宗璞突然脑出血,这次病得危急,在重症监护室里熬了两周,又住了三个月院。当时,宗璞曾悲观地认为自己无法再继续写作了。可是当身体稍有好转,她又重操旧业,开始像蜗牛一样缓缓地爬在格子里,恢复了每天早晨的写作。写一会儿歇一会儿,头晕就去吸氧。有人问她,抱病苦耕的动力何来?她回答:我有责任把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所想、所为记录下来,呈现给现在的读者。

宗璞不止一次视网膜脱落,几经手术右眼保留了0.3的视力,左眼几乎失明。她戏称自己“半盲人”,“用放大镜也只能看清拳头大的字,写得很苦,进度很慢”。她说:“现在每天只能写一二百字。不是手写,而是口述,别人帮助记下来,然后念给我听,我再修改。”也就是说《北归记》的写作全由宗璞口述,记录后由助手反复念,她反复改,这样一段一段、一章一章磨出来。她这是用生命在苦吟炼句啊,每天百余字在腹中推敲,用写诗的功夫写小说。宗璞曾说过:“读小说是件乐事,写小说可是件苦差事,不过苦乐也难截然分开。”她还表示:“下辈子选择职业,我还要干这一行。”

创作出传世精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和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都是从小就刻在我们心里的最受尊敬的人。中国作家群中也不乏这样“身有疾、志弥坚”值得我们敬佩并为之骄傲的作家,宗璞是一个。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宗璞曾说,她走上文学之路,得益于父亲冯友兰。冯老虽是哲学家,于文学却颇有造诣,能写旧诗,很有文采,常常对文艺有独特见解。宗璞自小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南渡记》出版后,冯老曾勉励道:“百岁继风流,一脉文心传三世;四卷写沧桑,八年鸿雪记双城。”(徐小斌《清静淡泊的宗璞》)

②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众多的人物命运和世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伏有大气磅礴的布局。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读《东藏记》和《紫藤萝瀑布》这样隽永而精致的作品,真是受益又享受。(百度百科)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宗璞生活在我国高级知识分子群中,接触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因此她创作的对象是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其作品也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

B. “……痴心肠要在葫芦里装宇宙,只且将一支秃笔长相守”这支散曲亦庄亦谐,真实反映了宗璞忧怀天下、钟情创作的理想追求和责任担当。

C. 为了创作《北归记》,宗璞与疾患抗争了七年,并因此引发了脑溢血,成了“半盲人”,不得已由宗璞口述、助手记录,然后反复修改而成。

D. 宗璞以其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创作了一系列隽永而精致的文学作品,逐渐形成了优雅蕴藉、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文趣。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宗璞走上文学之路,完全得益于父亲冯友兰。她自小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加之冯老颇有文学造诣,又十分关心她的创作。

B. 宗璞之所以“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因为她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经长期在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有着中外文化的滋养。

C. 宗璞抱病苦耕,用生命苦吟炼句,用写诗的功夫写小说。《野葫芦引》全由她口述,由助手记录后反复念给她推敲、修改。

D. 宗璞随父在西南联大度过了八年,这为她后来创作反映中国知识界抗日长篇小说《南渡记》《东藏记》等奠定了丰厚的生活基础。

E. 创作中必定会遇到疾患病痛、政治运动,甚至社会动荡与战争冲击,这就需要作家具有坚毅不拔的意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3.宗璞说:“读小说是件乐事,写小说可是件苦差事,不过苦乐也难截然分开。”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1.C 2.BD 3.示例:①读小说是件乐事。比如读宗璞的《东藏记》和《紫藤萝瀑布》这样隽永而精致的作品,真是受益又享受。②写小说的确是件苦差事。创作要有丰厚的生活基础,有对生活的真切感悟,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苦心经营(呕心沥血),千锤百炼(精心打磨),宗璞创作四卷本《野葫芦引》系列长篇小说就是如此。③但作品得以问世,受到读者青睐、社会好评,这又是作家最感幸福快乐的事情。宗璞是“多奖作家”,她说“下辈子选择职业,我还要干这一行”,足见她乐在其中。(能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阐述自己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C项,牵强附会,“与疾患抗争了七年,并因此引发了脑溢血,成了‘半盲人’”表述不准确。文中说“在写《东藏记》时,她已病痛在身,写了七年,与疾患抗争了七年”,但写《北归记》花了多少时间就没有介绍;脑溢血、视网膜脱落,也不全是因为写作《北归记》。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完全得益于父亲冯友兰”说法绝对;C项,“《野葫芦引》全由她口述”以偏概全,原文只是说“《北归记》的写作全由宗璞口述”;E项,“创作中必定会遇到疾患病痛……”无中生有。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句子含义的题目,要求回答对“读小说是件乐事,写小说可是件苦差事,不过苦乐也难截然分开”的理解,首先答出“写小说是乐事”的原因:读宗璞的《东藏记》和《紫藤萝瀑布》这样隽永而精致的作品,真是受益又享受。“写小说的确是件苦差事”的原因:创作要有丰厚的生活基础,有对生活的真切感悟,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苦心经营(呕心沥血),千锤百炼(精心打磨),宗璞创作四卷本《野葫芦引》系列长篇小说就是如此;“苦乐也难截然分开”的理由,作品得以问世,受到读者青睐、社会好评,这又是作家最感幸福快乐的事情。宗璞是“多奖作家”,她说“下辈子选择职业,我还要干这一行”,足见她乐在其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论述类文本阅读

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

篆书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书法艺术也在继承了秦代小篆写法的基础上有了更高的审美追求和艺术表现。

秦王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采用了丞相李斯的建议,在文字政策上“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秦代篆书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就是李斯所写的泰山、峄山、琅琊台、会稽、之罘等刻石。李斯是法家人物的代表,法家之于审美采取的是“好质而恶饰”的主张,反对各种形式的装饰。这也正是李斯小篆“省大篆之繁缛以趋简易”、笔画粗细均等、结体平正匀齐的原因。

秦亡汉兴,汉初采用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治国,汉武帝时又采用了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法家的审美思想相比,道家审美观超越了功利性的羁绊,而儒家审美观则强调了文(饰)与质的辩证统一关系。讲实用性也讲审美性,这是汉代美学思想对秦代美学思想的突破,也是汉代艺术繁荣发展的一个原因。

如果说以道、儒思想取代法家思想促使汉代审美趋于开放,那么,地域文化对于汉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说道:“其实,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汉起于楚地,刘邦、项羽的基本队伍和核心成员大都来自楚国地区。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主宰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

与北国文化不同的是,这种弥漫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南国楚文化充满了想象、神人交织、赤兔金鸟、羽人戏龙……就像屈原《离骚》中所说的那样,“佩缤纷其繁饰兮,芳霏霏其弥章”。注重雕饰、充满想象,是其显著的审美特征。汉赋、汉帛画、汉雕塑、汉画像石等无不彰显着这种缤纷浪漫的情怀。

书法也是如此,汉代篆书线条一改秦篆的“玉箸”式样,提按波变,跌宕流动,充满了节奏变化。起笔时或藏或露,少有雷同;收笔处或作悬针,或为垂露,姿态万千;转折处或提或按,方圆兼备,虚实相生。瓦当铭文更能随形布势,随意生态,活泼多变;缪篆屈曲回环;鸟虫篆,笔画作鸟、虫、鱼状,更是将篆书的装饰意味、浪漫色彩发挥到了极致。

“圣人立象以尽意”,汉代流动瑰丽的篆书,所表达的正是汉代崇尚浪漫、重视装饰的审美追求。森严的秦文化之“法”与浪漫的楚文化之“意”在汉代篆书里交融,开创了中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

1.下列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审美上,以李斯为代表的法家反对各种形式的装饰,他的小篆笔画粗细均等、结体平正匀齐,体现了法家“好质而恶饰”的主张。

B. 李斯所写的泰山、峄山、琅琊台、会稽、之罘等刻石省去了大篆的繁缛而更趋简易,是秦代篆书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

C. 注重雕饰、充满想象,是南国楚文化显著的审美特征。汉赋、汉帛画、汉雕塑、汉画像石等都彰显着这种缤纷浪漫的情怀。

D. 汉代融合了道家“无为而治”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强调“文” “质”辩证统一的审美观。

2.下列对“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汉代篆书是汉代审美趋于开放的产物。汉代美学思想突破了秦代美学思想,讲实用也讲审美,促使了包括篆书在内的汉代艺术的繁荣。

B. 汉代篆书提按波变,跌宕流动,充满了节奏变化;特别是鸟虫篆更将篆书的装饰意味和浪漫色彩发挥到了极致。

C. 楚汉浪漫主义取代了先秦的理性精神,主宰了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决定了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

D. 汉代篆书既有道家“无为”的审美观,也有儒家“文质”辩证统一的思想;既有秦文化的森严法度,也有楚文化的浪漫情怀。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汉代篆书在汉代繁荣发展,它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当时人人必须掌握的一种字体。

B. 汉代篆书在书法艺术上继承了秦代小篆的写法,但与秦代小篆相比,它又有更高的审美追求和艺术表现。

C. 汉代篆书流动瑰丽,表达了汉代崇尚浪漫、重视装饰的审美追求,书写了中国书法史上辉煌一页。

D. 秦始皇灭六国后采用李斯的建议,在文字政策上“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了全国文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据《新京报》报道,杭州交警开始向外卖平台送餐人员发放《外卖小哥交通安全手册》。通过专项考试免费获得手册之后,送餐人员若因交通违章需要接受现场处理,警方可以根据“赶时间送餐”的实际情况,允许送餐员在一周时间内自行选择时间。“弹性受罚”这一措施引发了热议。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题文)《雷雨》中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之情,到底是真是假,一直有着争论。请结合原著具体内容,写一段话,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字数在80至100之间。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篇文章写得生动不生动,①____。最重要的是,作者对于所写的事物要有深刻的认识。有了这一点,文章无论是义正词严,还是轻松活泼,都会使人体会到内在的思想威力。这是文章生动的基础。没有这一点,仅仅在文字上变花样,②____。但是,仅仅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还不够,写文章就是要把这种认识表达出来,在这个表达过程中,文章写得生动不生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③_____。从这一方面说,生动的文章就是富有想象力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