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我的菜畦靠近一条芦苇丛生的荒凉小溪...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我的菜畦靠近一条芦苇丛生的荒凉小溪,_____,在菖蒲长得又高又密的地方,有几处汩汩作响的清泉。

A. 溪岸上杂草之间散乱地长着菖蒲    B. 菖蒲散乱地长在溪岸上的杂草间

C. 溪岸上散乱地生长着菖蒲和杂草    D. 菖蒲和杂草散乱地长在溪岸边

 

A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陈述对象的衔接一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B. 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银河就不再遥远,宇宙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

C. 首届跨境电商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知名电商的数十名代表齐聚一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D. 在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本市历时三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査工作,昨日交出了首份答卷.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 为了观赏这山村美景,我早早地起了床,只见四周白茫茫一片,在雾气中传来牝鸡司晨的声音。

B. 如果员工不小心犯了错误,作为管理者,是应该对其进行批评,但要不为已甚,不能过于严厉,以免打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C. 舞蹈《蝶恋花》的舞台色彩设计颇具匠心,穿着一袭白衣的舞者在满场艳红中分外抢眼,她舒展身体,茕茕孑立,显得高雅脱俗。

D. 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不用再过箪食瓢饮的日子了,但那种一饭千金的“豪爽”也是应该唾弃的。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一句,感慨自己的命运,希望与神仙同游。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阿房宫占地之广、宫殿之高。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并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一)

黄庭坚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①化枯枝。

  湘东一目②诚堪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①蜩甲:用《庄子》佝偻丈人承蜩的典故。丈人一心捕蝉,竟把身子当枯树,手臂当树枝。②湘东一目:用南朝梁湘东王萧绎一只眼失明的典故,比喻弈者处于不利之局。按照规则,围棋有两个“眼”才能活,可现在只有一眼,情势危急可知。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写公事之余,双方开始下棋。既呼应题目中“弈棋”二字,又引出下面内容。

B. “碧落”指天空,和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中的“碧落”意思相同。

C. “尚可持”和“诚堪死”构成转折,说明落后一方已经走出危局,扭转了不利形势。

D. 尾联以反问的句式表明了作者对一向珍惜光阴的人们在下棋方面浪费时间的不满。

E. 诗歌重点描写了弈棋者在下棋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而没有重点描写双方的博弈过程。

2.颔联、颈联写出弈棋者什么样的形象?作者是如何刻画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曾鲁,字得之,新淦人。年七岁,能暗诵《五经》,一字不遗。稍长,博通古今。凡数千年国体、人才、制度沿革,无不能言者。以文学闻于时。元至正中,鲁帅里中豪,集少壮保乡曲。数具牛酒,为开陈顺逆。众皆遵约束,无敢为非议者。人号其里曰君子乡。

洪武初,修《元史》,召鲁为总裁官。史成,赐金帛,以鲁居首。乞还山,编类礼书,复留之。时议者蜂起。鲁众中扬言曰:“某礼宜据某说则是,从某说则非。”有辨诘者,必历举传记以告。寻授礼部主事。开平王常遇春薨,高丽遣使来祭。鲁索其文视之,外袭金龙黄帕,文不署洪武年号。鲁曰:“袭帕误耳,纳贡称藩而不奉正朔,于义何居?”使者谢过,即令易去。安南陈叔明篡立,惧讨,遣使入贡以觇朝廷意。主客曹已受其表,鲁取副封视之,白尚书诘使者曰:“前王日熞,今何骤更名?”使者不敢讳,具言其实。帝曰:“岛夷乃狡狯如此耶!”却其贡。由是器重鲁。

五年二月,帝问丞相:“鲁何官?”对曰:“主事耳。”即日超六阶,拜中顺大夫、礼部侍郎。鲁以“顺”字犯其父讳辞,就朝请下阶。吏部持典制,不之许。戍将捕获倭人,帝命归之。儒臣草诏,上阅鲁稿大悦曰:“顷陶凯文已起人意,鲁复如此,文运昌乎!”未几,命主京畿乡试。甘露降钟山,群臣以诗赋献,帝独褒鲁。是年十二月,引疾归,道卒。

淳安徐尊生尝曰:“南京有博学士二人,以笔为舌者宋景濂,以舌为笔者曾得之也。”鲁属文不留稿,其徒间有所辑录,亦未成书云。               

(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四》)

1.下列对文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众皆尊约束                         约束:规约,规章

B. 编类礼书                         会:恰逢

C. 曰:“袭帕误耳……”           让:谦让

D. 鲁复如此,文运昌乎!             其:大概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经》: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儒教国家化由此开始。

B. 洪武:明朝第一个年号,当时在位皇帝为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在击破各路起义军后,于应天府称帝定都北京,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C. 礼:含义丰富,主要有三,一指礼制,即全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二指礼仪,指具体的礼节仪式;三指礼貌,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

D. 京畿:本意即“位于国之中央的都城”,后来指京城及其周边地区。从周代开始,把王城周围千里的地域称为“王畿”。中国唐时有京畿道,宋时有京畿路。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曾鲁记忆超群,博古通今。他少时就能一字不漏地背诵《五经》,并通晓漫长历史中国家体制、人才、制度沿革等知识,其文章才学颇为闻名。

B. 曾鲁编撰有功,赐赏丰厚。他担任总裁官负责《元史》的编撰,书成之后,以他为首功,给予金帛赏赐;他打算辞官归隐,却未得允许,朝廷又留下他负责编类礼书。

C. 曾鲁谙熟礼法,深得器重。当时议礼者与之有辩诘,他一一列举传记告知对方;高丽的文书、安南陈叔明的上表,均被曾鲁看出礼法细节上的错误,因此,他受到皇帝的器重。

D. 曾鲁文采出众,常得褒奖。他草拟的诏书以及赋写的诗歌,也深得皇上赞赏,皇上认为他的文章可以反映出文运的昌盛,为此破格提升了他的官职。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鲁以“顺”字犯其父讳辞,就朝请下阶。吏部持典制,不之许。

(2)鲁属文不留稿,其徒间有所辑录,亦未成书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