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科学与技术构成的这束“普照光”照耀着人类的日常生活,并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不仅仅意味着技术广泛渗透于我们的物质世界,而且更是意味着技术成为一种难以察觉的社会意识形态,开始深度地干预并塑造着人类的文化生活。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话说,技术时代是人类的转折时期,其重要特征是科技成为决定的力量。
当一个国家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社会转型发展阶段,人们往往对科学技术寄托了太多的期望,因而就很容易进入一个技术统治的时代,这一点已经被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所印证。因此,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我们要自觉审视技术给我们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技术一方面提高了生产力,丰富了人的日常生活,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技术与人文生活之间的日益分裂。在古代社会,科学与人文尚未明显分化,因而是能够融洽共存的,譬如中国古代的周王官学就明确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才能,即“六艺”, ——礼、乐、御、射、书、数。在古希腊,数学、几何学是被归为人文学科领域的。可见自然科学与人文原本是整个人类的知识之树上统一的整体。这个大树上既有科学,又有技术以及人文。人是一种二重性存在,每个人既有肉体,也有心灵。人既需要人文,也需要技术科学。英国著名科学家斯诺曾经在《两种文化》中描述了理工科学者与人文学者相互轻视的状况,并认为“人文”和“技术”在近代以来的分化和难以沟通,这是有效解决世界问题与矛盾的最大障碍。诚然,技术和人文对应于不同的需求层次。自然科学从总体来讲,就是满足人的肉体和生理需要的学问;而人文学科是满足人们精神和心理需要的学科,其表达的是人的方向性、目的性关怀,是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求。
发展科学技术就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生活,但是它不能解决人的心理精神问题。爱因斯坦就曾强调了人文和科学之间的相辅相成性,认为“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瞎子,宗教没有科学就像瘸子”。其实宗教的力量就是人文的力量,这也就表明科学一定要有方向,科学发展的方向性和目的性是通过人文来确定和实现的。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为的划分,而不是世界的真实图景。所以哲学家海德格尔主张要回归人的“生活世界”,找回人与世界的原初关联性,因为生活世界是人文和科学相互统一的世界。
对于科学和人文的融合问题,我们从人类古代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中或许能找到借鉴和启示。在古代,科技和人文还没有分开,但到了近代,二者的分化却衍生出了很多社会问题。当技术无孔不入侵入大众日常生活的时候,重返古代的科学人文融合模式就越来越难了。我们的社会现在是越来越世俗化了,注重当下、崇尚实用,这不啻是整个社会的世俗景观。世俗化有有好的一面,但当金钱至上的观念盛行,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社会就难免步入普遍平庸的时代,这就难以重新找回有机的社会发展模式。
(摘编自邹广文《技术时代的人文关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今人类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不仅为人类的物质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与人类的精神生活相融相生。
B. 人们很容易被技术统治,是因为对科学技术过于看重,这一点已被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所印证。
C. 中国古代的周王官学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受教育者往往被要求知“礼”懂“乐”,还要被要求有“射”“御”“书”“数”等能力。
D. 英国科学家斯诺认为“人文”和“技术”在近代以来的分化和难以沟通,妨碍了“解决世界问题与矛盾”的有效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引出科学技术的作用后,分析了技术与人文生活的关系,指出了发展科技的目的就是实现人文和科学的相互统一。
B. 文章第三段以古代官学内容和外国科学论著为论据,阐述了科技发展导致了技术与人文生活之间的日益分裂。
C. 文章最后一段深化论点:不要人为划分科学和人文的界限,不要过于世俗化,才能找回有机的社会发展模式。
D. 文章由浅人深,层层深入地阐述了技术时代科学与人文难以融合的问题及其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不能自觉审视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影响,那么,技术就会干预并塑造人类的文化生活,影响我们的人生意义与价值追求。
B. 要重视并解决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问题,满足人们生活的不同层次需求,让社会有机发展。
C. 因为社会越来越世俗化,导致物欲横流、信仰缺失、步入平庸时代,所以要注意科学和人文的融合,彻底消除社会的世俗化,重视人文方面的建设。
D. 为了构建一个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有机的社会发展模式,科学发展应该回归人的“生活世界”。
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上有很多种墙/有的撑起一片屋檐/有的让人景仰/有的意味神圣/有的叫人观光/有的是历史疤痕/有的是一柄刀剑/有的根本就不存在/却砌在人们心上
请结合诗意,以“墙”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B. 我突然记起黄发垂髫初懂事理的时候,母亲告诫我的一句话: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C. I979年6月,中方正式向日方提出共同开发钓龟岛附近资源的设想,首次公开表明了中 方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模式解决同周边邻国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的立场。
D. 不仅旅游泉区的广告宣传起着为景区扩大知名度的作用,更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那些没有底线的炒作不仅起不到宣传作用,反而会污染了大众的视听。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滚滚长江,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②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③足坛反赌扫黑接近尾声,对于涉嫌行贿的俱乐部是否会受到处罚,足协一位官员的表态似是而非:“―切要等审判结束后才有结果。”
④由湖北艺术家主创的民族舞蹈《追爱》以优美动听的歌声和杂技化的舞蹈动作,完整地演绎了少数民族的婚俗,既风情万种,又妙趣横生、惊险不断,迷醉了不少观众。
⑤在微博等网络舆论大力监督下,在有关部门的周密调査下,“表哥”“房叔”等人光鲜外表下掩藏的腐败本质被暴露得淋漓尽致。
⑥布冯停球时把球“停” 出了底线,正是这不可理喻的低级失误葬送了尤文图误斯队的胜利。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作者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然后使用了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作者将陈涉与九国进行多角度对比,其中表达在武器装备上方面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各题。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①
—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②棋未收,叹新丰孤馆③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④忧,都到心头。
【注】①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只做过“嘉兴路吏”,创作此曲时,他旅寄江湖,已十年不归。 ②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③新丰孤馆:《新唐书•马周传》记载唐初中书令马周未发迹时,贿居新丰,备受店主冷落。④二老:指年老的双亲。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诗歌开篇“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两句承接诗题,从正面来写雨,用梧叶和巴蕉在雨中的声响来写出秋雨的淅淅沥沥,渲染了一种悲凉、寂寥的氛围。
B. “落灯花棋未收”写诗人梦中梦到景象。梦中看到身在家乡时桌上一盏残灯,灯前凌乱的棋局,因内心愁苦而未下完。
C. “叹新丰孤馆人留”,作者联想到唐初大臣马周的遭遇。马周年轻时,生活浪倒,外出时曾宿新丰旅舍店主人见他贫穷,供应其他客商饭食,独不招待他,马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这里暗示了诗人百无聊赖、较冷落,抒发了对穷愁潦倒生活的不满以及长期奔波在旅途颠沛流离、孤独凄凉之苦。
D. 最后三句“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诗人用了传统诗词中从对方落笔的手法(虚写),不写自己如何思念双亲,而写二老为游子担心,使文意更加婉曲,“都到心头”,四字戛然而止,含无限愤慨,令人回味无穷。
E. 本小令为羁旅思乡题材,抒发了作者在外思念家乡和对自己聊到寂寞的际遇倍感无奈的情怀。
2.此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