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脉冲星试验卫星属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开展在轨技术试验,主要验证星载脉冲星探测器性能指标等。
B. 创作个性通过作家的主观努力付诸于作品之中,以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作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它更加注重创作者对现实的审美体验和对作品的审美要求。
C. 唐伯虎曾到一寺庙游玩,长老请唐伯虎在一幅《出水芙蓉图》上题字,唐伯虎不禁脱口吟出一句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但苦思不得下联。
D. 大规模的地域和职业流动导致青年分布状况和青年群体的日益分化,形成了与经济成分和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相适应的新兴青年群体。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苏东坡仕宦的一生差不多一直处于险恶的政治漩涡中,屡遭贬官,但他始终能高蹈超越,光风霁月,如云间谪仙。
②傅斯年提出的“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看法精辟之至,实是不易之论,已成为当代史家治史的共识。
③收到10万元的善款后,患者激动地说:“大家的绵薄之力所化成的厚重的爱,我虽然一辈子也报答不了,但将永远铭记在心。”
④相比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同地段的写字楼与住宅楼相比,价格和租售情况均不理想。
⑤谣言之下的“跟风跑”现象不容我们忽视。我们一旦缺乏理性的判断,就难免被传言裹挟,所谓三人成虎,大概就是如此吧。
⑥闽籍侨胞中有许多“四有人士”,即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学术上有造诣、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士。尤其在东南亚国家,他们的地位是说一不二的。
A. ③④⑥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②⑤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在北大与学生交谈时指出,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做一个抱负远大,意志坚定的有为青年,这正如《论语》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孔子用比喻的方法说明逆境能检验人的品格的句子是“岁寒,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孔子以流水为喻,形象地阐明了时光易逝,应当珍惜时间、奋发向上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寡人之于国也》中,能提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
曹邺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
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
[注]南海:今广州佛山一带。上国:指京城。蓝关、湘浦:地名,均为朋友归南海必经之地。十二玉楼:传说昆仑山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的处所,多指隐居之所。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联写夕阳、红霞,点明了送别的时间,诗人挽着朋友的衣袖举杯相劝,这一联情景相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B. “行人莫叹碧云晚”是劝路上行人不要因为暮云而叹息,借此表达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翻出新意,使朋友体会到友谊的温情。
C. “每年春草芳”一语双关,表面上写京城年年会有明媚的春光,暗含了京城科举考试每年举行,中举的机会还有很多。
D. 诗歌颈联对仗工整,承接上句“春草芳”,实写送别时的环境,雪过蓝关寒气减弱,虚写朋友南归会途经湘浦,意味深长。
E. “应无惆怅沧波远”一句,是说朋友远涉江河,应该没有惆怅之情,给读者以轻快之感,表达了丰富的情谊,别具一格。
2.这首诗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武宣卞皇后,琅邪开阳人,文帝母也。本倡家,年二十,太祖于谯纳后为妾。后随太祖至洛。及董卓为乱,太祖微服东出避难。袁术传太祖凶问,时太祖左右至洛者皆欲归,后止之曰:“曹君吉凶未可知,今日还家,明日若在,何面目复相见也?正使祸至,共死何苦!”遂从后言。太祖闻而善之。建安初,丁夫人废,遂以后为继室。诸子无母者,太祖皆令后养之。文帝为太子,左右长御贺后曰:“将军拜太子,天下莫不欢喜,后当倾府藏赏赐。”后曰:“王自以丕年大,故用为嗣,我但当以免无教导之过为幸耳,亦何为当重赐遗乎!”长御还,具以语太祖。太祖悦曰:“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
二十四年,拜为王后,策曰:“夫人卞氏,抚养诸子,有母仪之德。今进位王后,太子诸侯陪位,群卿上寿,减国内死罪一等。”二十五年,太祖崩,文帝即王位,尊后曰王太后,及践阼,尊后曰皇太后,称永寿宫。
后以国用不足,减损御食,诸金银器物皆去之。东阿王植,太后少子,最爱之。后植犯法,为有司所奏,文帝令太后弟子奉车都尉兰持公卿议白太后,太后曰:“不意此儿所作如是,汝还语帝,不可以我故坏国法。”及自见帝,不以为言。
太祖从弟曹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群臣并救莫能得。后怒责文帝曰:“梁、沛之间,非子廉无有今日。”又谓郭皇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于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
黄初中,文帝欲追封太后父母,尚书陈群奏曰:“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业革制当永为后式案典籍之文无妇人分土命爵之制。在礼典,妇因夫爵。秦违古法,汉氏因之,非先王之令典也。”帝曰:“此议是也,其勿施行。以作著诏下藏之台阁,永为后式。”至太和四年春,明帝乃追谥太后祖父广曰开阳恭侯,父远曰敬侯,祖母周封阳都君及敬侯夫人,皆赠印绶。其年五月,后崩。七月,合葬高陵。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业/革制当永为后式/案典籍之文无妇人/分土命爵之制/
B. 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业革制当永为后式案/典籍之文无妇人/分土命爵之制/
C. 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业革制/当永为后式/案典籍之文/无妇人分土命爵之制/
D. 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业/革制当永为后式案/典籍之文/无妇人分土命爵之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祖,文中是曹操的庙号。庙号是帝王死后根据其生前功业和品德所评定的称号,如高宗、玄宗、武宗等。
B. 践阼,原意为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践阼”后指帝王登基。
C. 皇太后,一般指皇帝的母亲,皇帝以嫡子身份继位的,生母(先帝皇后)在则以嫡母为皇太后;生母过世,则以先帝皇后(继任皇后)为皇太后。
D. 崩,古代讳言尊者之死,皇帝、皇后、太后去世称为“崩”,诸侯去世称“薨”,大夫去世称“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卞皇后遇事沉着镇定。董卓作乱时,曹操离开洛阳避难,部下误信曹操遇难的消息纷纷要离开,卞皇后及时劝说他们,为曹操挽留了人马。
B. 卞皇后有母仪之德。除了养育自己的亲生儿子之外,曹操其他儿子中有母亲去世者,皆由卞皇后抚养长大。
C. 卞皇后不徇私情。爱子曹植犯法,卞皇后认为不能因她的缘故而破坏国家法度,之后她与文帝见面,也并不为曹植说情。
D. 卞皇后深明大义。文帝因与曹洪有私怨,便以门客犯法的罪名逮捕曹洪欲治死罪,卞皇后为此怒责文帝,以至于为此事多次哭泣,最终保住曹洪性命。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在礼典,妇因夫爵。秦违古法,汉氏因之,非先王之令典也。
(2)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
(3)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孟子·离娄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春节临近,烟花爆竹摆上了各地的零售摊点,随之而来的,则是“今年放不放鞭炮”的大讨论。
昨天,首都文明办发出倡议书,号召市民绿色环保、文明出行,留住“北京蓝”。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民意调查显示,受访人群82.9%表示今年春节期间不打算燃放烟花爆竹,比去年同期上升6.4个百分点。按照规定,如果在春节期间遇到空气重污染橙色以上预警,北京市将全面禁放烟花爆竹,98.3%的受访者表示会严格遵守。昨天,法晚记者从新浪微博等多渠道随机截取的1.8万余条网络留言显示,近四成网友不想燃放烟花爆竹是出于保护空气环境考虑,另外,有近一半的网友建议各地组织一次集中燃放,既安全又环保。
(节选自《法制晚报》)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的长期肆虐,人们对蓝天白云的迫切渴求,呼吁不放烟花爆竹的民声已经越来越强烈。首都文明办顺势而为,发出倡议,语言亲和平易,感情真诚友善,可谓顺应民心之举。相对于此前河南“禁炮令"的朝令夕改,高明了太多。
穹顶之下,雾霾肆虐,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也少有人是彻底的无辜者。人类存在于城市之中,每个人都在排放碳,每辆车都会排放PM2.5,每个家庭都在使用和消耗能源。通过自身行为的克制,为环保尽一份力,应该成为每一位有识之士的自觉行动。然而,自觉行动是一码事儿,强制限制是另一码事儿,春节期间的“禁炮令"不是不能出台,是需充分的民意支持,经过充分商讨,完成行政和法律程序,方可实施。在此之前,引导工作就非常有价值。
(节选自《每日新报》,有删改)
材料三:
给“鞭炮热”降降温确有必要。除了不安全的因素外,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忽略。最近几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普遍偏差,一级二级预警天数显著增多。而燃放烟花爆竹,往往会对本来就很差的空气质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出台禁放、限放烟花爆竹措施,确实大有必要。
烟花爆竹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尽管烟花爆竹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我们亦不能一棍子将其打死。过年嘛,人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庆祝方式。但前提是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不能为了个人利益去铤而走险,做出违法的举动,到头来只会是害人害已。而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积极寻求新的、更安全、更环保、不扰民的过年方式,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说,确有必要给当前的“鞭炮热”降降温了。
(节选自 “东北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四:
近年来,各地对于春节烟花爆竹的管理从限放到禁放,体现的是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决心。而普通民众从对禁止放炮规则的抵制到主动遵守,也说明大家环保意识在增强,人人都希望过一个祥和绿色的健康年。电子鞭炮作为年货“新宠"持续走俏,就是环保宣传、民众自省的最佳佐证。
事实上,“年味儿”并不等于“炮味儿”,传统的中国年有丰富的年俗,少了鞭炮,还有祭灶、除尘、写春联、挂年画、贴窗花、蒸年糕、包饺子、守岁、拜年、舞狮子、耍龙灯、逛花市、赏灯会等,这些方式都会使年更有味道。
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承担责任,自觉放弃燃放爆竹,为改变公共环境尽一份力,形成了政府提醒、百姓配合的社会管理新局面。它的价值将远超春节不放爆竹本身。
(节选自《法制晚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首都文明办发出绿色环保、文明出行倡议书,二是众多网友参与“今年放不放鞭炮”的讨论。
B. 材料二认为春节“禁炮令”并不单是政府的工作,政府的规定要得到民众的认可,要交由民众充分商讨,完成行政和法律程序。
C. 材料三分析了给鞭炮热降温的原因:一是烟花爆竹存在安全隐患,二是燃放烟花爆竹会加重本已严重的空气污染程度。
D. 材料四介绍政府对春节烟花爆竹管理变化和民众对禁止放炮规则的态度变化,说明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决心和百姓的环保意识增强。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材料一中记者从微博中获取信息说明当前的媒体很注重网络,对网友的观点、态度很重视,同时也侧面表现了目前我国网络的发达。
B. 材料一用具体的数字说话,如“上升6.4个百分点”说明认识烟花爆竹危害的人数增加,“98.3%”说明受访者对政府政策的执行力强。
C. 材料二用首都文明办的倡议书顺应民心与河南朝令夕改的“禁炮令”的对比说明“禁炮令”政策不能随心而为,要注意地域特点。
D. 材料三在讨论“禁炮令”时考虑问题全面,注重多方面的分析,比如第二段也从民众有权选择自己的过年方式的角度进行细致分析。
E. 材料四是议论文体,分析了“环保宣传、民众自省”在“禁炮令”中的作用,同时从民俗的角度讨论“年味儿”并不等于“炮味儿”的理由等。
3.有的民众对“禁炮令”有抵触情绪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文本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