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面对徐悲鸿的邀请,齐白石辞谢道:“谢谢您的厚...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面对徐悲鸿的邀请,齐白石辞谢道:“谢谢您的厚爱,我只不过是一个60多岁的老头子,您的不情之请,恕难从命。”

B. 进入2017年以来,公司的效益连续下滑。在危急关头,他不计个人得失,主动俯就财务总监一职,可谓奉命于危难之间。

C. 临近期末考试,本来想安安静静地复习,家里却不断有人来叨扰,复习效率极低,实在令人心烦。

D. 我翻开筹委会赠阅的《百家论坛活动指南》,看到许多名家都来出席,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让我受宠若惊。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A项,“不情之请”,指不合情理的请求,为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自谦之词。不用于称呼他人的请求。B项,“俯就”,敬辞,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与“主动”语境不合。C项,“叨扰”,是客套话,意思是受到款待,表示感谢。与本句语境不合。D项,“忝列”,谦词,有愧于排列在其中。使用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一些无良商家经过策划,慈善活动嬗变成某些人展示假慈假悲的平台,这是亵渎慈善的本质属性,是对人类文明的侵蚀

B. 共享睡眠舱属于“新生事物”,给现代社会人们带来的舒适体验自不必说,能够吸引众多体验者也恰恰表明市场的需求

C. 回归20年以来,香港已然成为成功践行“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在实现祖国统一等方面彰显出无与伦比的生命活力

D. 不仅一些家长做不到言传身教,而且对孩子的顽劣视而不见,认为调皮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不文明行为进行无原则庇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无论掐住“野鸡大学“,还是收紧认证程序,都只是在客观上减少了洋文凭的作假概率,却无法一笔勾销对 “洋文凭”崇拜。

②那些口口相传的坐月子讲究,固然有其可取之处,却也要去伪存真,让坐月子更加靠谱,更有品质,更具有科学精神与时代气息。

③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要让文化珍存继续陪伴我们,需要民间人士的苦心孤诣,更需要守土有责的官员培厚自己的文化素养。

④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在不绝如缕地释放负能量,游戏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⑤在海外高校,毕业典礼就是家庭庆典,举家甚至举族莅临,对他们来说,孩子的毕业典礼是足以和婚礼同日而语的人生重要时刻。

⑥如果说,刻不容缓的灾情,所宣泄的是大自然的无情冷漠,那么心系灾区争分夺秒的干部群众,书写的就是大爱无疆的人间真情。^

A. ①②⑥

B. ②③⑤

C. ③④⑥

D. ①④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论述了要想达到真正的逍遥游的境界,必须“无所待”,行文到最后,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开篇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然后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德祐二年岁旦二首

(宋)郑思肖

其一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其二

有怀长不释, 一语一酸辛。此地暂胡马, 终身只宋民。

读书成底事, 报国是何人?耻见干戈里, 荒城梅又春。

【注】(1)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南下占领苏州,时郑思肖正居于此处。德祐二年正月初一,作者感念时事,写了这两首诗。(2)下泉诗:《诗经·曹风》中的一篇,《下泉》诗描写了曹国诸侯共公时政治混乱,政令苛刻,人民痛苦不堪,因此渴望有一个圣明的君主来治理国家。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其一首联着一“空”字,表达了作者无力回天的悲痛心情,只能徒然落泪

B. 其一颔联的“中国梦”指的是希望南宋强大起来和收复失地的远大梦想

C. 其一尾联是说自己每天向着南方朝拜,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汉朝的旌旗

D. 其二“此地暂胡马”意思是元军并不想长期占领苏州城,只是暂时驻军

E. 其二“终身只宋民”,“只”字分量很重,在抒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其二尾联中“荒城梅又春”一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 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 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 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 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 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 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