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高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于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

个人所得税1981年开征,减除标准是800元;2006年1月1日,提至1600元;2008年3月1日,提高到2000元;2011年9月1日,调至3500元。随后,至今未做调整。近年来,生活、物价水平快速上涨,中国居民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费用发生了较大变化,2017年城镇职工每月人均负担消费支出已经上升至4013元,明显高于现行免征额3500元。根据当前实施的3500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工薪阶层已成为个税征欢主体,承受着较大的税负压力。

(摘编自“风凰网”)

材料二

国家税收的核心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个人所得税的特征是向富人征税,因此在世界上各国都是一种良性税收。仅以美国为例,美国通过向高收入人群征收高额的个人所得税,并将税收所得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救济穷人,从而有效地堆持了社会的公平。

对于普通工薪收入人群来说,税基最好计算,因为其主要收入都是工资,每一笔收入都可以轻松查到,这样征税就比较容易。但很多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来源于资本利得、企业经营收入等多种途径,从而导致了个人所得税在真正高收入人群中的征收因难。

(摘编自“搜狐财经”)

材料三

我国现行个税制度为分类所得税制,它名义上是一个税种,实质上可以分为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11个征税项目,每个项目采取不同的计证办法,适用不同的税率。

(图表来源:苏宁金融研究院)

(图表来源:苏宁金融研究院)

材料四

我国个税是以个人为纳税单位,采用单一的费用和除制度,忽略了个人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没有考虑纳税人赡养家庭人口数量、家庭医疗教育支出等情况,没有考虑到我国的中西部发展差异较大的现实,没有考虑一、二、三线城市收入与生活成本的差异问题。

有人认为应以家庭为个税纳税单位,因为有的家庭人口较多,夫妻间的收入差距也可能很大,以家庭为单位比较公平;另外征收范围应该不只是工资收入,应该把所有收入都纳为个税的征收对象。有人认为,以家庭为单位征收需要清楚了解家庭的资产状况、家庭成员状况等,这在信息收集上难度很大,比如如果只把收入情况摸清楚,而不清楚掌握家庭金融性资产的情况,就可能会出现没工作收入的千万富翁却能领低保的情况。

(摘编自《中国经济周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材料一可知,我国个人所得我起征点自2011年9月1日后就没有调整,已明显不符合社会生活实际,加大了工薪阶层的负税压力。

B. 材料二指出个人所得税的特征是向富人征税,面我国目前征收的主体是工薪阶层,说明现行个税税制失去了维护社会公平的调节能力。

C. 根据材料三可知,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制下,不同纳税人收入总额相同但收入来源不同,可能会导致税后实际收入区别较大。

D. 材料四说明我国不同家庭、城市、地区收入与生活成本存在差异,个税却采用单一的费用扣除制度,这个做法不合理,但是否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税没有定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根据材料可知个税就是向富人征税,按我国现行税制,工薪阶层税负压力过大,因此个税起征点设定得越高越好。

B. 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经过几次调整,由800元调整到3500元,从侧面说明我国个人收入和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

C. 根据我国现行的个税制度,如果纳税人收入来源相同,收入总额近似,所缴纳的个税金额相当。

D. 我国个人所得税以个人为纳税单位,忽略纳税人的家庭责任和地城区别,这可能对人口多、夫妻收入差距大的家庭不公平。

E. 综合全文,只有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税并兼顾地域差别,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公平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3.为完善现行个税制度,除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之外,请结合材料再提几条建议。

 

1.B 2.BD 3.①建立并完善个人财产信息系统,加强对高收入人群的筛查和监控,增强对高收入人群的征管能力;②将所有收入纳入征税范围,摸清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切 实减轻普通工薪阶层的负税压力;③起征点的设定要因地制宜,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域、城市的发展差异,不能“一刀切”;④适当归并征税项目,税率设计要更加细致,缩小相同或相似收入来源相近收入总额的缴税差距。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说法绝对。应该是“现行个税税制维护社会公平的能力”变弱。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A.起征点过高会影响国家税收总额,如果无法“取之于民”,自然无法“用之于民”,对普通工薪阶层不利;C.收入来源相同,收入总额近似,如果遇上“临界点”,所缴个税金额差别较大;E.“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税并兼顾地域差别”也不合理科学,还须把家庭所有收入都纳为征收对象。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信息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审题“为完善现行个税制度,除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之外,请结合材料再提几条建议”。考生在提出建议的时候要注意避开题干所给的内容,从材料中筛选答案:建立并完善个人财产信息系统,加强对高收入人群的筛查和监控,增强对高收入人群的征管能力;将所有收入纳入征税范围,摸清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切 实减轻普通工薪阶层的负税压力;起征点的设定要因地制宜,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域、城市的发展差异,不能“一刀切”;适当归并征税项目,税率设计要更加细致,缩小相同或相似收入来源相近收入总额的缴税差距。从以上四个方面筛选出两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逃跑

铁凝

(1)二十多年前,老宋从北部山区来到这个城市,这个剧团。

(2)老宋在团里的任务是传达、收发,兼烧开水锅炉。每天,锅炉不仅定时定点烧开,温度也绝对可靠。那时,老宋还会站在当院,亮起大嗓喊几声:“老师们,水开了!”老宋将全国干部演员职工家属统称为老师。演员听了高兴,领导和职工家属也不会挑礼。

(3)老宋并不是一个喜爱喧闹的人,他的语言似是很金贵的,不像他的两条腿那样勤快。每天,地按时出入各个办公室分发报纸、杂志、信件。他步履轻捷,悄无声息,把报纸、杂志分送给该送的人,从未出过差错。除了分内的事,分外的事也没少做。

(4)团里唱小生的老夏是老宋的好友。他只向老夏说一些家事。他那嫁了人的闺女,嫁的是一个更穷的地方的懒人,前几年那人忽然扔下老宋的闺女和一个刚满月的孩子走了,不知去了哪里。闺女的日子很难,处处得老宋接济。

(5)光阴像箭一样。

(6)老夏要退了,老宋也更老了。他走路不再是快步,有点拖着腿的样子。当他走过来,人还没到眼前,你就能听见鞋底蹭着地面的嚓嚓声。他的记性也差了,有时候会把张三的信送到李四的办公室去。但剧团没有辞退他。

(7)直到有一-天,老宋的腿不争气地真出了大毛病。从前老夏替老宋瞒着,现在是瞒不过去了。老夏用自行车驮着老宋去了医院,医生为老宋检查后说尽快手术吧,保腿要紧。老宋问得多少钱,医生说,一万五左右。老宋对老夏说,咱们回去吧。他全部的积蓄连一百五十元也不到。

(8)老夏走家串户,挨门敛钱,共筹集到一万五千八百六十二元人民币。他专门找到现任团长一道去给老宋送钱。一来显得郑重,二来也算有个旁证。

(9)老宋一夜没睡,他数了一夜钱。他一张一张地抚摩,一张一张地在灯下照,一张一条地把鼻于凑上去闻。一些新钱嘎巴嘎巴响得很脆,,一些旧钱散发着微微辛辣的油泥味儿,或者粘粘的霉潮气。即使一张两块钱的旧票,压在掌声也是沉甸甸的。

(10)老宋数完钱就开始想心事,他想,难道他的腿真有病吗?难道他真的要把刚刚数过的这些都扔给医院吗?想着想着,他决心不再相信这条腿是条病腿。为证实自己的见解,单用那病肿的左腿撑起全身的重量,他竟然站住了。他又做了几下其它动作,居然也做出了。接着他想起演员练功时做出的高难动作,他依次模仿起来。直到稀里哗啦摔在地上,一个形容才确凿地来到他的脑海:这哪儿还是一条腿啊,分明是一条烂冬瓜。

(11)传达室的灯亮了一夜。第二天老宋就从这个剧团和这个城市消失了。

(12)老夏终于气愤起来,团里的老师们也气愤起来。他们那一片爱心呢?他们的钱是血汗钱!尤其让老夏不能容忍的是,人们纷纷在他面前发些抱怨,好像是老夏骗了大伙儿的钱,并且协助了老宋的逃跑。

(13)老夏想起当年老宋来团是靠了一个位在本市的亲威的介绍。找到那亲威后,那人说,老宋回老家第二天就去把腿锯了,两千不到。剩下一万多又有什么不好?又是穷国女,又是穷外孙,老夏愤怒难平,疑惑难平。

(14)不久,团里有人从北部山区演出回来,告诉老夏说在一个旅游景点看见老宋了,老宋坐在个小铁皮房里卖胶卷。老夏决心去亲眼目睹那逃跑的老宋之现状,让他尴尬、难堪和愧疚。

(15)他很快就发现,在一个小铁皮屋子旁边,者宋拄着双拐,左腿那儿空着。老夏心中涌上一股酸涩,一时竟想不好到底该不该去和老宋打招呼。

(16)老宋也看见了老夏,顿时木呆呆地愣在那里。突然间,老宋撒腿使跑,他那尚是健康的右腿拖动着全身,拖动着双拐奋力向前;他佝偻着身子在游人当中冲撞,如一只受了伤的野兽,他跳跃着直奔一条山间小路而去,眨眼之间就没了踪影。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

A. 文章开头交代了老宋的工作内容和日常表现,凸显了他认真负责、干练勤劳、乐于助人等特点,为下文团里不辞退他并为他捐款埋下伏笔。

B. 小说运用倒叙的方式,讲述了老来为接济女儿,宁愿不顾惜自己的身体,把众人的捐款当做改变家庭境况的途径而携款逃跑的故事。

C.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拿到善款后,老宋夜里用触觉、视觉、嗅觉、听觉细细体味那些钱,体现出了人物复杂的心情。

D. 作者采用平静的叙事语调,把人物、事件置干冷静客观的语境中。不做任何价值判断,让人物的艰难、悲凉、矛盾和无奈得以深刻体现。

2.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并分析老夏的性格特点。

3.文章略写老宋第一次“选跑”,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晚清中国值数千年来有之巨变,于政于学,都出现从未面对国的局面与元素,教育改革遂为晚清新政要项。1901年科举改制措施发布,科举考试由经史八股改为政议策论,但这种由八股而策论、由经史而西学的科举改制,仍难脱“新酒旧瓶”的困境。晚清政府又特于1904年设进士馆,希望将新科进士既往接受的经史辞章教育革新为西学法政教育,同时,也希望通过切实管课,令新科进士勉力学问,“讲求实用之学”,兼求速成和切用。但官立、官办、官读的现实,使其依然未能避免出现“老爷式学生”。从法制史角度而言,以“开官智”为目标的进士速成教育,拉开了近代中国系统法政教育的帷幕。科举废弃后,进士馆亦因之停办。进士群体负笈东渡,又成中国选官史及留学史上空前盛举——中央政府竟将已获最高功名的文化精英、官员群体的继续教育委诸日本,冀望邻邦成为改革强国之津梁。而留学教育的展开,也因求之太速以致良莠不齐。。

晚清教育种种制度变革与运作之中,均可见官僚群体与官僚体制之间微妙的共存与互搏。进士群体的出身为旧制度所授,其自身亦属于庞大的官僚体制,故而维系旧有体制乃其共通的基本立场。但清廷所关注者,主要在于政治的稳定、新政的展开、国祚的延续。但官员群体多数所在意者不在自身知识水平及行政能力对整体政局的影响,所关心的主要还是仕途前景问题。

关于作为末代天子门生的癸甲(1903年、1904年)进士在清末阶段的任职,清末官制改革,加之这批进士多有新学经历,对其补缺晋升有利。不过,其中仍约有半数尚未轮得实缺,清朝已被推翻。

从帝制到共和的政体转换中,不少癸甲进士拥有进士出身这一关键“象征资本”,加上前清政界的任职资历,以及新旧皆备的教育经历,从天子门生变为民国精英;亦有部分不仕民国,乃至为“复辟”奔走;或有进士投身新闻、法律、教育、金融、实业等,发挥其所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此时代巨变中,从政治立场及政治行动来看,辛亥后癸甲进士中只有少部分坚持做清朝的“政治遗民”;但从文化认同和文化心理来看,他们中绝大部分都是传统文化的“文化遗民”。“中学”是他们安住身心、寄托情感的重要支撑。

1949 年新政权建立,癸甲进士部分在新政府任职,且不乏身居高位者;多数进入中央及地方文史馆系统;亦有部分或僻居乡里,行迹难考;或客于于他乡,流寓海外。其出处与动向,总体延续其民国时期的政治立场。

(摘编自李林《最后的天子门生:晚清末代进士的命运沉浮》)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項是(   )

A. 晚清把教育改革作为新政要项,是基于“政”与“学”等诸多方面考量的迫不得已的行为。

B. 1901年科举改制是在既有考试框架下对考试形式进行的调整与革新,改革效果不尽如人意。

C. 已接受了传统教育的新科进士,进入进士馆的目的是接受西学法政教育,追求实用和速成,

D. 进士馆的停办促使科举制度被废除,但它在近代中国法政教育史上的开创意义不可否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晚清一系列教育改革,意在为今日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寻找新途径。

B. 文章先条理清晰地分析晚清政府革废科举之成败,为后文人物群体研究做铺垫。

C. 文章将制度研究与人物群体研究相结合,便于读者审视癸甲进士的际遇浮沉。

D. 作者从大处着眼,细处落笔,考察晚清教育改革,也可见近代中国在转型过程中制度建构的努力与曲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晚清不少教育改革追求速成,可见时局对其政权冲击之大,政府急需延续国祚之才。

B. 直到清朝被推翻,仍有很多癸甲进士未能获得实际职务,可以推知当时仕途壅滞。

C. 从帝制到共和的政体转换中,癸甲进士政治立场出现分化,发展方向呈多样化特点。

D. 只有官僚体制与官僚群休利益高度统一,制度变革才能有效地推动时代朝前发展。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如今人的“网行”和文的“网行”都是“无人驾驶”般潜行,心下感慨不知不觉换了人间。鄙人虽廉颇老矣,好在尚能饭,弄微信不亦乐乎。

B. 春阳和煦,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有机茶基地,头茶终于开摘了。一年尝鲜就在这几天,当我赶到时,相约的老茶友们已经恭候我多时了。

C. 公司经理给开发部门开会时随:“我们要借重自己在市场上关于投资的专业知识,来发现不问领域的投资方向,以达到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目的。”

D. 热浪翻滚的酷暑天气,朋友特意做了拿手菜“凤鹅烧冬瓜汤”招待我们,并不断嘱咐:“你家小女最爱吃这道菜了,一定要带孩子来呀!”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调查研究,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VR体验收费较高,据调查数据显示,38%的消费者能接受的VR体验价格在30元以内,仅有14%的消费者即使人均100元也愿意体验。

B. 春节期间,打车需求量增加.正是网约车大显身手的时候,可是频频出现的打车难、打车软件乱加价,让人心堵,也凸显了供需矛盾。

C. 环保和气象部门将协商出台一个更完善的机制,把重污染的预警、发布做得更完善、更有效,让公众和地方政府能更好应对。

D. 截至10月底,成都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为市民和城乡受援人群提供法律援助45913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922件,超额完成任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