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对有的人来说,空白就是一无所有; 对有的人来说,空...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对有的人来说,空白就是一无所有;

对有的人来说,空白意味着更多可能。

对此你有什么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

 

空白 微笑着,看着自己手中的画,眉头一锁,一处空白。依旧微笑着,轻轻地用手抚摸着画。 脸庞间散发着清幽的奶牛香味。这些都是真的么?散乱了一地的书籍,细细地回味着,没有什么画面,也忘了所有,也许就不应该,什么都不应该有。 有些累了,偶然趴在桌子上,用心聆听着自己一次次地呼吸声,窗外的风景迅速地遗失在自己的身后。北京,奥运会上的一场烟花雨,迷离,让人热血激荡,黑白的电视上不停地重复着,转头间,覆盖上了一层千年难遇的漫天雪花,好久没看到着一场景了,真让人值得怀念。在车上听听着安静的音乐,然后幻想你能安静地依靠在我肩膀睡觉,真的很舒服啊!虽然我们可能会被车飞速行驶时,抛弃某些微乎的记忆,但是命运一直牵挂着我们,随手一起播下的深刻印迹,或许已经注定了一切——离别。 最后就是在安静中淡淡地消失了自己的踪迹。 空调的冷气吹的直让人发抖,清晨的雾气铺盖了一切,昨夜的辉煌灯光明亮,玻璃透过的柔光,我清晰地看见了你那傻傻的模样。 笑的好可爱啊! 所谓的空白就是你啊!你懂么?我努力很久,可是,可是,当我用手触摸我的脸颊时。我才突然发现,我已泪流满面。是什么让我爱上了你?遥远的距离,躲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回忆的身影,依晰在脑海里浮现。等待你的出现,一直希望,希望啊!把你拥抱在怀里,陪你一起看天空上的星星。 也许是我们还太小,还太幼稚。所以我不愿问,我不敢问。我祈祷上帝,就让我们这么一直走下去吧!因了那是最初的伤害,我们都有了一颗玻璃心,无比坚硬,晶莹剔透,但那便是因为碰撞而变成碎片,痛若万分,却依然我是我,你是你。我们像两架相同的飞机,同一个起点,却飞向不同的目的地。 人总是会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去努力的,包括不惜一切的,从而得到某种精神上的享受。可是你知道么?你所追求的梦想却转化成了我的梦想,我的梦想,而非心中的那所追的理想,是那在梦中苦苦的幻想,幻想你能回到我身旁,幻想美好的世界。或是这现实太残酷了吧!剥离成残骸,剥碎了幼小的心。 如果悲伤的眼泪永远的挂在脸上,那是否会更痛苦?冥冥岁月,苍然容颜,凋谢残菊,无奈。但这是必然,何苦呢?明知道这一切,生死离别。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主要讲“空白”。“空白”,空着的地方;没有填满的部分,没有填满或尚未开发的项目和领域。这表明写作有很大的空间和灵活性。主旨在于思考人生。需要考生对不同的生活态度进行具体而深入的思考,从而写出自己在所选择的人生道路上的个人感悟。可以抓住“一无所有”真切体验,来表达自己人生的感悟。也可以抓住“无限可能”,来思考什么是“空白”的内在精髓。世界的一切都是不断变化的,任何状态都是有可能的,贫困者的未来也可能会富有,自由中也有束缚,胜利会走向失败,失望到希望,背叛到忠诚,厌恶或欢喜,时间长或短,时间被赋予的意义等。也可比较不同人的“空白”,凸显对人生的思考。“空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可以造就不同丰富的人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啊!格斯拉先生!”我结结巴巴地说,“你要晓得,你的靴子实在太结实了!看,这双还很像样呢!”我把脚向他伸过去。他看了看这双靴子。

“是的,”他说,“人们好像不要結实靴子了。”

为了避开他的带责备的眼光和语调。我赶紧接着说:“你的店铺怎么啦?”他安静地回答说:“开销太大了,你要做靴子吗?”

虽然我只需要两双,我却向他定做了三双;我很快就离开了那里。我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感觉,以为他的心里把我看成对他存坏意的一分子:也许不一定跟他本人作对,而是跟他的靴子理想作对。

(节选自《品质》)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祥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蹰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一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梧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

(节选自《祝福》)

1.甲乙选文主要运用对话描写,指出这一描写对刻画主人公的作用。

2.简析甲文“很快就离开”和乙文“匆匆的逃回”原因的异同。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4)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以来,中国花鸟画经历了形式、语言和文化观念的现代演变。当代花鸟画,在构图形式上增加了构成意识,在色彩运用方面也向装饰性发展,其视觉表现力进一步加强。加上绘画材质和工具方面的丰富,花鸟画进入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其中不乏兼具书写性和主观意象表现的作品,在保持传统性和民族性的同时,创造了不少独特的新技法。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呼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承继与创变、现状与发展,依然是我们应该持续思考的时代课题。20世纪以来,国外艺术对花鸟画产生过影响,在技法和观念层面,也曾造成一段时间的混乱。题材老套单调、主题陈旧等质疑之声四起,“去传统”的倾向时隐时现。但不可否认的是,虽几经变化,花鸟画的笔墨与写意精神始终没有改变--------这其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内涵,更是民族文化精神不断正本清源的体现。

应该看到,中国花鸟画不是狭义的花鸟符号和艺术元素,其笔墨承载着东方哲学思想,就像石涛所总结的“一画”之法,除了丰富的审美意蕴,还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正如《道德经》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点一线、一笔一墨将中国画的意象精神包含其中。这科哲学思想,甚至也为西方现代派大师毕加索所主动接受。所以,中国花鸟画也影响着他国的绘画----------除了技法之外,更体现为“形而上”哲学思想的影响。虽然中国花鸟画和西方花卉静物之间存在质的不同,但这并不影响西方人乃至全世界人民对中国花鸟画的欣赏和喜爱。花鸟画作为极具民族特色、兼容并蓄的艺术形式,拥有能够为全人类共享的艺术价值。

(选自2018年2月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不能证明“中国花鸟画经历了形式、语言和文化观念的现代演变”的一项是

A. 在构图形式上增加了构成意识。

B. 在色彩运用方面向装饰性发展。

C. 绘画材质和工具方面更加丰富。

D. 绘画传统性和民族性得到保持。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因为“去传统”的倾向时隐时现,所以对花鸟画题材老套单调、主题陈旧等的质疑之声四起。

B. 中国花鸟画不是狭义的花鸟符号和艺术元素,除了丰富的审美意蕴,还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C. 中国花鸟画对他国绘画的影响,主要在绘画技法方面,其次在“形而上”的哲学思想方面。

D. 中国花鸟画和西方花卉静物之间存在些许不同,这不影响西方人对中国花鸟画的欣赏和喜爱。

 

查看答案

下列对《想北平》节选部分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A. 选文引入欧洲名城与北平进行比较,写出了故乡北平在作者心目中的好处。

B. “使我能摸着一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描绘出北平动中有静的特点,

C. 背对城墙面向积水滩看小蝌蚪或嫩蜻蜓的描写,表现北平给“我”的安适感。

D. 选文用自然朴实的语言,表达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鸣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师说》)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也远矣          出;超出

B. 则耻师焉,矣        惑:疑惑

C. 小学而大            遗:丢弃

D. 官盛则近            谀:奉承

2.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狗彘食人食不知检

A. 耻学于师    B. 择师教之

C. 授之书习其句读者    D. 则群聚笑之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运用多组对比,从不同角度深入批判当时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

B. 作者描画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的场景,为后面的议论奠定了基础。

C. 作者两次提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充分体现尊重底层百姓的思想。

D. 段末的“鸣呼”呼应起首的“嗟乎”,再次感叹“师道之不复”的可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