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小题。 犁的情结 高维生 农具中,我最喜欢的是犁。一望无边的...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小题。

犁的情结

高维生

农具中,我最喜欢的是犁。一望无边的土地,一头牛,一只犁杖,一个人,耕过的田地,像海中翻腾的浪花,有了鲜活的气息。人对土地的情感,对丰收的渴望,是潜入内心深处的。农人的吆喝声,单调、朴实、透明,风儿似的掠过,牛儿循着熟悉的声音,牵动犁杖。

一个农人的活计做得是否地道,不仅仅看他出不出力,更要看他对土地的情感和对农具的热爱。打量他的犁杖,就了解了一切。

农具当中犁是让人尊重、敬畏的,如果把农具排行的话,犁应为老大。这并不是因体积而论,而是因它的耐苦、执着和坚毅。犁像动物界中的老虎,平时安静,隐卧一旁,动起来有摧枯拉朽之势。一年中,大多的时候,它闲置一旁被人遗忘,只有播种的季节,回到土地上,积攒的力量才爆发出来。

2004年的春天,我回到故乡,在延吉喧闹的街头,寻找童年的足迹。童年的大杂院,变作前尘往事,一条宽大的马路,掩盖了我在异乡的不尽思念。站在马路边,注视穿梭的车流,耳边的聒噪,有了不尽的感伤。那一夜,我没睡好觉,坐在火车上,回乡路上的想念消失殆尽。有故乡,而没家的人,注定是一个漂泊者。

第二天,在友人的陪伴下,来到了五凤屯,这是我童年生活过的地方。

乡村人少车少,没外人打扰这儿的平静生活,一个人走在洪分河的堤坝上,两旁是桦树林,摆脱了冬天的冷酷。新生的叶子,富有弹性,清晰的纹络,流动着土地的汁液。鸟儿唤醒了我的记忆,消除了我郁积的烦躁。凸起的山冈,挡住了外面热闹的世界。慢悠悠走动的牛车,铃铛的叮咚声,让我想起童年的欢乐。

不远处的土地上,一头牛拉动犁杖。农人的吆喝声,听了特别舒坦,不像汽车的噪音,撕裂耳膜。牛听着主人的指挥,犁划开黑土地,犁尖被土地磨得锃亮,没一点锈迹。农人神情专注,无一丝杂念,那一刻,他在倾听土地和犁的情语。翻耕的泥土,像一朵朵开放的花儿,舒展的叶子,浸润清晨的露珠,漫着花的清新。我在鲁北平原,见过忙春的景象。有的人家牲口紧张,一家老少齐上阵,父亲扶犁,儿女和妻子拉犁。套绳搭在肩头,弯腰弓身,一步一个脚印,留在身后的土地上。汗水湿透衣服,滴落在泥土中。人和土地的情感,不是一两句简单话说得清的。

我扶过犁。上学时,学工学农的热潮铺天盖地,风起云涌。一个学期要有一定的课时学工学农,走出校门,到广阔的天地里去学习劳动。上农业课的是个男老师,瘦高的个子,灰色的中山装,脚下穿一双解放鞋。他是工农兵大学生,下过乡,对农村生活有狂热的情结。课堂上除了讲课本的知识,他还说了很多的趣事。在他下乡的邻屯,有一个上海知青集体户,他们刚到东北的时候,闹了好多的笑话。上海弄堂长大的年轻人,细皮嫩肉,穿着统一发的黄棉衣,戴着黄棉帽子,操一口南方口音,惹得乡下人好喜欢。他们还没经北方风雪的磨炼,不知苦难的滋味,对乡村事事感到新鲜:板障子、柈子垛、土炕、雪堆、屋檐下的冰溜子。看村头往地里拉粪的牛车,他们觉得很有意思,就像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在战场上一样,对着前方大声地喊道:“前进!”牛车一动不动,他们急得不停地拍打着牛身。牛慢慢地倒刍,听不懂知青小伙子在说什么,更听不懂江水滋润的南方话。

我们喜欢男老师的实习课,在田间地头的劳动,掺杂玩耍的因素。有一次,我们到学校的学农基地上课,一张犁摆在地头,他牵来牛,教同学们如何上套,讲耕地对一年的重要性。他做一系列的示范,告诉我们在扶犁时注意哪些环节,牛在他的吆喝声中,拉着犁听话地向前走,犁翻开土地。男老师扶犁的神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个同学都要上去,亲手扶犁,试一试,犁在我们的手中变得不听使唤,牛也不听话了,走走停停,像在田间散步休闲。轮到我上场,更惹得同学们大笑,我扶犁时东摇西晃,牛儿不时地“哞哞”叫两声,提出抗议。

犁在我的眼中是浪漫的,像一首长诗,歌颂人、土地、未来。它是那么热爱土地,从不背叛。它不像镰刀,如同一只不安稳的松鼠,做些琐碎的事情,然后被人随便地丢弃。

一个人在春天,在童年的乡村的大地,又一次听犁的歌唱。

(选自《中华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以“犁的情结”为题,主要抒发了对土地的热爱、对丰收的渴望、对童年的回忆以及对“犁的消失”的伤感。

B. 文章第三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赞扬了“犁”的独特品性,同时也对“一年中,大多的时候,它闲置一旁被人遗忘”略感遗憾。

C. 上海知青“对着前方大声地喊道:‘前进!’牛车一动不动,急得不停地拍打牛身”,这里通过特写镜头,表现了知青们与乡村的格格不入。

D. 本文是作者身处“童年的乡村的大地,又一次听犁的歌唱”之后,从心底里唱出的乡情、“我”、土地与未来相依相恋的一曲动人的赞歌。

2.文章以“犁”为线索,多次具体描写了人们使唤牛或用犁的活动,请简要概括。

3.作者说“犁在我的眼中是浪漫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中“犁”的深刻内涵?

 

1.D 2.(1)耕地农人:犁划开黑土地,犁尖被土地磨得锃亮,翻耕的泥土像开放的花儿。 (2)鲁北平原村里人家:全家齐上阵,套绳搭肩,弯腰躬身,汗湿衣服,滴落泥土。 (3)上海知青:大声喊“前进”,牛车一动不动;不停地拍打牛身,牛却慢慢倒刍。 (4)男教师:吆喝着牛,牛听话地拉犁向前,犁翻开了土地。 (5)“我们”:犁在手中不听使唤,牛走走停停;“我”扶犁时东摇西晃。 3.(1)犁象征着家乡人朴实而勤劳的内在本质。 (2)犁象征着家乡人和远方游子对土地的珍爱和眷恋。 (3)犁代表着家乡人对金秋丰收的希冀和幸福未来的向往,记录着作者对故乡的祝愿。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A项,“对‘犁的消失’的伤感”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此意。B项,对“‘一年中,大多的时候,它闲置一旁被人遗忘’略感遗憾”分析错误,由原文可以看出,写它被闲置遗忘是突出只有播种的季节,回到土地上,积攒的力量才爆发出来。C项,“表现了知青们与乡村的格格不入”分析错误,只是体现上海知青闹出笑话的很多趣事。 2.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具体答出文中描写人们使唤牛或使用犁的内容,考查的是梳理结构、筛选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解答时可通读全文,按题干要求梳理出相关信息然后概括。如作者写在五凤屯看到农人吆喝牛拉动犁杖的情景,在鲁北平原,看见过的忙春景象,农业课的老师讲述的上海知青和牛的故事,在学农基地上课男老师扶犁的样子,我们扶犁的经历等。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句子含义的理解,所考查的句子在文章的结尾,有揭示主题的作用,因此要结合全文来分析。结合下文来看,“浪漫”是因为犁“像长诗,歌颂人、土地、未来。它是那么热爱土地,从不背叛”,结合上文来看,“像长诗”是因为“人对土地的情感,对丰收的渴望,是潜入内心深处的”,犁寄托了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歌颂人”指的是“犁应为老大。这并不是因体积而论,而是因它的耐苦、执着和坚毅”,表明作者笔下犁象征着家乡人的朴实本质;“歌颂……土地、未来”是指犁代表着家乡人对丰收和未来的希望与祝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直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时间上说,是在明朝之前的。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力。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周公、老子、孔子,还是后来的诸子百家,都对人生保持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度,保持孔子学说实践理性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在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最显著的表现在于:人们崇天地人伦之间的道德,有高远的理想,讲究人格的修炼,反对人生世俗化,鄙视犬儒的人格特征。从春秋时代起,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比如说孔子,从他的言语来看,更像是倡导一种人生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又比如说庄子,他的学说,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美学:道是无情却有情,看似说了很多超脱、冷酷的话,实际上透露出对于生命、本真的眷恋和爱护,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功利是非,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以达到安详和宁静,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这就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在艺术上,他们(中国人)追求精美,在生活上,他们追求情理。”这是说到关键了。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就是如此,一方面高旷而幽远,另一方面也连着“地气”,是自发的浪漫主义和自发的经典主义的结合。道家是中国人思想的浪漫派,儒家是思想的经典派。当东汉年间佛教传入之后,这种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的宗教体系遭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从而消解了印度佛教中很多寡凉的成分。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其中极端的成分得到了淡化,避免了理论或实践上的过火行为。也因此,一种中国特色的佛教观产生了,佛教在中国更多变身为“生活禅”,变成一种热爱生活创造人生的方式。中国人一方面避免了极端的“出世”之路,另一方面,由于心灵的滋养、美智的开发,使得东汉魏晋,包括后来的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以及唐宋元产生了很多高妙的艺术,“艺术人生”的观念也随之如植物一样葳蕤生长,很多艺术种类都在这个阶段达到了高峰,比如说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等,它们洋溢着一种高蹈的精神追求,境界高远,洁净空旷,如清风明月,如古松苍翠。

中国的艺术精神到了明清之后,有低矮化的倾向。明清以后,由于社会形态的变化,专制制度进一步严酷;加上统治者出身和教育的局限,以及愚民政策的目的,整体文化和审美呈低俗化的倾向。随着“程朱理学”和科举制度的推行,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被扼制,审美弱化,艺术更趋“侏儒化”、“弱智化”。大众普罗的喜好抬头,刚正不阿的风骨软化,崇尚自由、自然、提升的审美精神也在丧失。不过尽管如此,在明清时代的中晚期,那种崇尚自然、物我两忘的高贵精神仍时有抬头,一批有着真正艺术精神的独立艺术作品或有出现。尽管如此,士大夫精神已不是艺术美和生活美的主旋律,它只是一种空谷幽兰的生命绝响。

(节选自赵焰《美的背后》,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在明朝之前占据着社会的主流,道学只是主流思想的补充,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B. 无论是高蹈的士大夫,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知识分子,这两类人的身上都有着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C. 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的佛教传入后,曾遭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后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和淡化,变身成了“生活禅”。

D. 尽管明清之后的中国艺术精神倾向低矮化,但亲自然、空物我的高贵精神仍时有抬头,一批有着真正艺术精神的独立作品更是时常出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孔孟的儒学为主,以老庄的道学为辅,又佐以诸子百家,使得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得到了整体呈现。

B. 文章以明朝为时间分界点,分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前后变化,形成对比,结构谨严。

C. 文章引用英国大哲学家罗素的话,只是用来证明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具有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D. 文章论证方法灵活多变,修辞效果突显,例证与引证并举,比喻共比拟齐飞,语言鲜活,感染力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艺术人生”观念影响下,许多艺术种类达到高峰,洋溢着高蹈的精神追求,比如诗歌中王维的《山居秋暝》。

B.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中国文化一直保持着对人生的理性态度和实践的理性精神。

C. 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在艺术上追求精美,在生活上追求情理。

D. 清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的精神在艺术呈现“侏儒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可谓一种空谷幽兰式的生命绝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长辈常说:“零零后的世界我们不懂。”2018年,零零后逐渐步入成年,回视他们的成长,伴随他们成长的热词有:成人礼、天宫一号、王者荣耀、感动中国人物、QQ空间、抗战胜利70周年、二孩政策、选秀、搜题软件、阿尔法狗、诗词大会、金砖会议。

作为零零后的你,请从上述热词中选择两三个,写一篇文章让长辈更好地了解你们这一代。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模线处补写核业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品和能力,如同左手和右手,有能力,没有人品,____。能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掌握在品高尚的人手中,它将会给团队与社会创造出无数的价值;相反,如果掌握在品德低下的人手中,____。人品决定态度,____,行为决定着最后的结果。人品意义深远,没有人会愿意信任、重用一个人品欠佳的员工。好人品已成为现代人职业晋升的标杆与成功人生的坚实根基。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咱们高中毕业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 你的大作我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C. 非常感谢贵公司的热情款待,祝贵公司财源滚滚。

D. 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功夫,我们应该感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根据大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写作业时间达3个小时,是全球均数的2倍,但睡眠普遍不足7个小时,低于全球均数。

B. 习近平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自身优势,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C. 对于游客反映的故意弄枯小麦,相关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有村民未按规划,在预留的游客通道播撒了小麦,因此用农药弄枯了部分小麦。

D. 《风凰卫视这些年》记载了一个优秀企业崛起的过程,是一部承载着厚重文化底蕴,伴随读者精神成长、时代变迁和人性光辉的回忆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