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国的民间刺绣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已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国的民间刺绣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已经具有两千多年历史,它是经过人类文明进步,不断进化与发展而凝聚起来的艺术精髓。在历史的长河中,民间刺绣的图案慢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展示出了深犀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民俗风情与民族特征。

    我国的民间刺绣来自于社会群众之间,民间刺绣作品上的图案具有非常浓厚的象征意义,表达出不同民族祈福求祥的信息。民间刺绣图案象征符号把表层结构与深层意义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体现出民间艺人在图案构思中自然与直接的纯朴观念与愿望。比如最为常见的“鲤鱼跳龙门”,在作品上活灵活现地展示出鲤鱼在激流中跃起,跳向龙门,表达出前途无量、步步高升的祝福。

    民间刺绣图案除了部分文字之外,大多数的图案内容都是我国民间传统中的吉祥物,吉祥物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比直接的话言表达具有更深层次的寓意。动物作为民间刺绣图案中的象征符号之一,每种动物符号都能够体现出文化内涵。比如蝙蝠,作为民间吉祥物的一种,它所表达出的是“蝠”与福、富的谐音,因此,蝙蝠通常象征着福气与富贵,使用蝙蝠这种象征符号通常所表达的是福到吉祥、富贵满堂的寓意。还有很多民间传说与神话中的动物,比如龙。龙在民间是种神圣的灵物,县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与能力,被视为吉祥之物,龙的传人就是非常有特色的象征符号。人们非常喜欢龙的象征符号,望子成龙寓意为希望子孙能够成为栋梁人才。

    在民间刺绣图案中的植物象征符号主要包括花草类与树木类,一种或者多种植物相搭配组合,形成一种具有文化寓意的象征符号。人们通过对大自然中各种植物的观察与了解,熟悉并总结出植物的特点与性情,在观赏的同时,还根据植物的属性或者同音、谐音来表达出吉祥祝福的象征符号。比如梅、兰、竹、菊通常被寓为四君子,这四种植物传递着自强不息、淡泊名利、坚贞高雅的内涵。在河南豫西一带的民间刺绣中,常常能见到绣葫芦的纹样。民间刺绣选用“葫芦”作刺绣纹饰,重要的原因是“葫芦”与“福禄”二字谐音,取其“福”和“禄”的谐音,使葫芦扩大了吉祥观念的内涵。

    民间刺绣图案的象征符号还有人物故事,把历史故事或者神话传说作为传递信息的象征符号,表达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另外还有些建筑图饰,比如楼台亭阁等,与动物、植物搭配形成复合图案,象征着如意、平安、吉祥等美好祝福。

    (选自赵蕾《民间刺绣图案的象征符号阐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的民间刺绣历史悠久.经过不断进化和发展,各个地域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固定不变的风格。

B. 民间刺绣图案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体现出劳动人民在图案构思中祈福求样的朴素愿望。

C. 民间刺绣图案既有文字又有吉祥物,在表情达意方面,寓意深厚的吉祥物胜过文字。

D. 每种动物符号都能够体现出文化内涵,每种动物都是民间刺绣图案中的吉祥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介绍了我国民间刺绣悠久的历史和形成的深厚文化底蕴,接着举例论证,形象地阐释了民间刺绣图案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民俗风情与民族特性。

B. 第二段交代了民间刺绣作品上的图案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第三、四、五段分别从动物、植物、人物故事和建筑装饰等方面进行了解说。

C. 文章结构严谨,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样式,深入阐述了民间刺绣图案的象征意义、深厚意蕴,论点明晰,论据翔实。

D. 文章在论证时有详有略,详细论述了动物、植物象征符号的内涵,对于人物故事和建筑装饰这两种象征符号只是简单介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鲤鱼跳龙门”表达出劳动人民对前途命运的深深祝福,希望自己或家人能够步步高升,改变命运。

B. “蝠”与福、富谐音,“葫芦”与“福禄”二字谐音,表达的都是吉祥富贵的含义,“蝠”与“葫芦”的内涵完全一致。

C. 人们根据植物的属性来表达出吉祥祝福的内涵,比如牡丹代表富贵,蝴蝶代表比翼双飞。

D. 神话传说也可以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嫦娥奔月》就表达了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

 

1.C 2.C 3.B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固定不变”这一特点文中无据;B项,“劳动人民”应该改为“民间艺人”;D项,每种动物符号都有内涵,不代表每种动物都是吉祥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老规矩让你想到了哪些人和事?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有专家论,《登高》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文字写出了声音,传达出音韵美。请你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写出下面一段文字中加点词语所表示的人名。

国初,主上好文章,雅风特盛,沈宋始兴之后,杰出于江宁,宏肆于李杜,极矣!右丞苏州,趣味澄明,若清沅之贯达。刘公梦得,杨公巨源亦各有胜会。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所给的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处补写不超过15字。

祥林嫂当然极其不幸,尤其是  ①                       ,命运出现了最大的危机。贺老六死去后,无奈中她又投奔了鲁四老爷家。鲁四老爷和鲁家太太也还勉强能容纳她,只是忌讳她“不祥”,  ②                        ;他们最后解雇祥林嫂,主要是因为她变得神经质地唠叨,他们觉得那是一个人完全不中用了的症状,所以,  ③                 ,并在寒冬里,以“天问”式的自言自语,倒毙在了荒街野巷。

答:①                                                                      

 

查看答案

推论是一个从给定的事实材料中得出结论的过程。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有可能是正确的,有可能是错误的。请根据给定的事实材料,选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一项

事实材料:

3月24日,来自山西省示范性高中的一百余名高中生代表,在省团委会议室召开了模拟联合国讨论大会。该会议的主题是全面消除贫困和跨国医疗援助。这个主题是由与会高中生代表选出的本年度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问题。

结论:

A. 与其他的同龄学生相比,与会的高中生代表对世界热点问题可能有更为浓厚的兴趣。

B. 这些代表中的绝大多数高中生,以前在自己的学校中从没有讨论过该次会议的主题。

C. 与会的高中生代表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国家安全问题。

D. 与会的高中生代表都来自省会城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